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著。】
  这两首偈八句颂文,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因为对我们的修学、修行太重要了。修行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学起?这四首偈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真正理解了,依教奉行,修行没有不如法的,修行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前面我们也提到,中国传统的教学,老祖宗教我们跟佛所教的非常相似,老祖宗教给我们修行从格物致知下手。修行是佛家语,在中国古时候,他虽然不说修行,他说修身,跟修行意思是一样的。早年我在初入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学校还有一门功课叫「修身」,以后就改作「公民」,抗战末期的时候就改为「社会」。这个科目常常在改,总不如「修身」好。但是修行的意思更广,行是行为,行为有心的行为,心理行为就是思想,思想是属於行为,有善念、有恶念,言语是行为,身体的一切造作是行为,行为不正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邪正当然有个标准,在中国总的来说,终极的标准就是伦理道德。伦理是道,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是道,这是自然的结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这个亲跟义就是德,随顺道就称之为德。父子的亲爱是天性,不是哪个人创造,哪个人发明,哪个人制订的,不是。君臣有义,这个义也是自然的,我们现在讲领导与被领导。义是什么?义简单讲就是如理如法,我们中国人讲合情合理合法,这就叫义。换句话说,德就是道的落实,道落实在父子就是亲爱,落实在领导与被领导叫道义,朋友有信。以后说得更详细、更明确的标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贤又加了一句,仁爱和平。所以这十二个字,是中国几千年祖宗对后人的教诲,我们的起心动念如不如法,就是这十二个里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你起心动念与这个相不相应,相应,善的,不相应,恶的。这就是修行的标准,我们没有做到,应当要做到,如果有违犯,一定要把它改掉,这叫修行,这叫做修身。
  可是我们看到大乘佛法,原来他们在格物致知前面还有四个科目,我们通过学习晓得比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更要殊胜、更要精密,他是从自性开头。中国人也讲到了,我们老祖宗讲「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老祖宗说的,孔夫子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列祖列宗的教诲。佛是从人性本善讲起,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无论是智慧、德能、相好都是圆满的,一丝毫没有欠缺,是我们应当要尊敬的。可是现在他迷失了自性,自性不当家,不能做主,当家做主的是习性,习性就不善,习性就是习惯成自然。我们讲烦恼习气,自私自利,本性里头没有,习性有,本性没有;名闻利养,本性里头没有,习性里头有;贪瞋痴慢,本性里没有,习性有。所以,习性当家做主那就作恶作善,作善在六道里头生三善道,作恶那就三恶道。善恶的标准要拿捏得很准确,这是学问。教学教什么?就是教这个东西,你对於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分寸捏得很准确。你能够远离一切恶,修一切善,你就会不断的把自己灵性向上提升,提升到君子,提升到贤人,提升到圣人。佛法也是如此,提升到阿罗汉,提升到菩萨,提升到佛陀。所以,教育终极的目标是教我们回归自性。可是你要记住,回归自性必须要放弃习性,带著习性是决定回不了老家的,习性就是习气烦恼,非断不可。所以这是我们的大障碍,习气不断,轮回幻相就不会消失,你生生世世在轮回里面,出离不了。佛带我们超越六道轮回,带领我们超越十法界,这是无比殊胜的缘分,我们一定要把它抓住。
  杜顺和尚跟我们讲《华严经》真正修行六个科目,六个纲领,第五个则是「入五止」,入五止相当於中国传统所讲的格物,「起六观」相当於传统所说的致知,格物、致知,你说这多重要。头一关就是物欲,格物,物就是物欲,包括精神、物质上的欲望。这个东西麻烦,人人都有,这个烦恼习气不是一生的,与生俱来。佛家讲因果通三世,佛法讲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世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养成这个习气,自私自利的习气。头一个麻烦的就是执著身是我,哪个人不把身当我?走遍天下你问这是不是我?大家都点头,没有一个人说这不是我,根深蒂固,所以不能够超越六道。只有佛出现於世,才告诉我们这个东西不是我,不是我是什么?佛说这叫我所,我所有的。好比我们穿的衣服,你要问问人家,你看我穿的这个是不是我?大家都会摇头,这不是我,这是衣服,这是你的衣服,是你所有的衣服,是我所有的。佛知道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跟衣服一样。什么是我?灵性是我。灵性太高了,我们一般人不懂,再说浅一点,灵魂是我,很多宗教认定灵魂是我。佛法不认定灵魂,灵魂也不是我,还是我所有的,灵性是我,这是佛法跟一般宗教不相同的地方。能够肯定灵魂是我,那就已经相当高级了,他知道身不是我,所以他要修断恶修善,为什么?下辈子能换个更好的身,人身舍弃掉了取天身。天有二十八层,每一层不一样,你是愈往上愈提升,这是正确的。如果造作恶业那就往下去,人下面是畜生,畜生下面是饿鬼,鬼下面是地狱,造作不善你就往下去。我们想想人生很短,能活一百岁的不多,古人就说过,唐朝人说的,好像是杜甫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中国人通常讲春夏秋冬,人的春夏秋冬,从你出生到二十岁,人之春,这是一个人的春天,二十岁,二十一岁到四十岁是人生之夏,四十一岁到六十岁是人生的秋天,六十一到八十岁人生的冬天,没有了,八十一岁以上多活就是赚来的。你看我们中国古人讲,人的寿命到八十岁就圆满了。这是事实,古德所说的我们都点头、都承认,讲得很有道理。所以纵然活一百岁,你就等於说是又多活了一季,不容易。
  寿命是属於业力,人的寿命长短不一样,是业力在支配。但是业力可以改变,真正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它会延长,这个例子太多了。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决定健康长寿,这都是一定的道理。你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的寿命,那个算命算得准,他的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延寿二十一年,在佛法讲三个七,延寿二十一年。佛法里面承认有命运,但是命运不是宿命论,命运是真有,是自己造的。所以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自己做主,主权不操纵在别人。诸佛菩萨不能操纵,上帝也不能操纵,阎罗王是更没有权操纵,操纵自己一生富贵穷通、寿命长短都决定在自己。这个道理要懂得,你要知道怎样改造你的命运。如果随顺习气那就很麻烦,叫随业流转,这种心行他的结果必然是每况愈下,就是一世不如一世,他是走下坡路。唯有真正接触到圣贤的教诲,明白了,觉悟了,我们反方向去走,我们走仁义道德。如果走上佛的境界,那就无比的殊胜,不但可以超越六道,还超越十法界。可是都是从格物致知下手,这是世出世法圣贤人教诲可以说共同的科目,一定要把物欲放下。我平常在讲学里讲的十六个字,讲了几十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一定要放下,这个东西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过头来,我们起心动念去想一切苦难众生,我要怎样去帮助他,不要想自己。众生好了我当然也就有好日子过,众生不好我过好日子是不应该的。学佛、学菩萨、学圣贤决定有好处,好处太大了,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
  入五止,前面我们学了三个,第一个「离缘止」,第二个「绝欲止」,第三个「法尔止」,是对大自然。今天我们看第四个,「定光显现无念止」,这才真正能入《华严经》上讲的法界。底下一个简单的解释,「谓入此三昧中,光明炳现,内外洞彻,无思无虑也」,很简单给我们提示。三昧是印度话,直接翻翻作正受,梵语里面的「三」这个音翻成中国是正的意思,昧是受、享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里头没有烦恼,如果有烦恼、有分别、有执著,你的享受就不正常。六道里面没有正常享受的人,除非他修行,把自己不正常的放弃掉,他可以得正常享受;那就是学习圣贤、学习佛菩萨,会得到正受。如果没有接触到圣贤教诲、没有接触到佛法,这个享受他得不到。他得的享受是什么?佛在经上讲的,他五种享受,苦乐忧喜舍,身有苦乐的受,心有忧喜的受,当身没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的时候,那叫舍受。舍受接近三昧,但是它保持不久,它是很短暂的,如果永恒的保持,保持舍受,那就是三昧。你就能够体会到圣人的身心,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这个受好,这叫正常的享受。这个境界也叫做禅定。禅是从梵语翻过来的,意思叫静虑,静是清净,虑就是有观照,就是他明了。静就是这里讲他无思无虑,这是静,就是止;虑,他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他一点都不糊涂,那是智慧。所以禅定这里头的意思它是定慧均等,有静有虑,虑是慧,不是我们一般讲的思虑,这个意思要正确的去理解。如果我们讲顾虑那就错了,顾虑是烦恼。这个虑是用这个字来形容他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他没有念头,没有分别执著而清楚,这叫正受。
  重要的两句话是「光明炳现,内外洞彻」,内是心里,外是宇宙,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白。光明是智慧,炳是光明炽盛的样子、遍照的样子,自性智慧现前。怎么现前的?定中现前。现在人不懂,古时候懂得的人也不多。真懂得了,肯定万缘放下,他就追求这个东西,求到了得大自在;求到了,世出世间法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般初学听到这个话有怀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赞叹的话,哪里是真的?给诸位说,不是赞叹的话,是真的。而且是每个人平等的,你本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什么?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大乘教读得很多,对这桩事搞清楚、搞明白了,没有怀疑了,天地万法是你自己心变的。你看世界上多少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在那里探讨,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没有一个人讲得清楚。他们实在讲没有缘分,没有接触到大乘佛法,要是接触到大乘佛法,这些问题全解决了。这个宇宙的现象从哪里来的?一念不觉,宇宙出来了;一念觉,宇宙没有了,没有了是现象没有了,不是真的没有。好像我们今天看电视的屏幕,一念不觉是什么?我们把按钮按下去,现相出来了,这是不觉。觉了怎么样?关起来,关起来现象有没有?有,它存在,它不是不存在。所以我们把按钮关掉,那是隐,相隐了,不现;按钮打开,现象现起,现。隐现,隐现不二,隐没有消灭,现没有发生,不生不灭。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叫「法尔如是」,一点都不希奇。我的世界是我的心变现的,你的世界是你的心变现的,迷了才有你我,觉了你我也找不到,也没有了。这就是佛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