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初中校园最强腹黑商女-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自己爸妈呢?老爸成天不做正事,妈妈又是做按摩出身没什么本事,搞了半天最没出息的成了自己!?

这时,在饭桌上很少说话的二姨夫李海忽然开口了,“卫笙啊,你现在的成绩进市一中……我看未必算是好事。那边题难,直接拔高容易给脑子搅浑咯!你过去跟不上也别着急,努力把自己先前学的知识巩固巩固,慢慢再跟上进度不迟。”

卫笙知道李海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也从不会说风凉话,他这话自然是衷心的劝告和鼓励,并不带有讽刺的意思。

所以她虚心地点了点头表示清楚。

饭桌上的其他人也心觉李海说得对,不过大多数人可都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

他们并不看好老杨家的这位小丫头,觉得她在学习上并不是如何的上心,与杨晓东和杨迪这样聪明的孩子还有所不同,所以一切平平的卫笙到了朝南市第一中学还真不见得是好事。

杨立平却在这时发话了,“你们别跟着瞎操心了,卫笙这孩子脑瓜聪明得很,我看市一中么,没问题!”

所有人都是愣了愣,老杨家谁不知道杨立平为人威严刻板,一般自家地孩子都少有在外夸奖,竟还表扬起卫笙来。

这一顿饭,卫笙吃得不香也不臭,她提早离场与李琦、李林、赵磊、李德志几人又办了一场小型送别宴。这几人算是卫笙在朝南市唯一的朋友。

她转学离开的事,除了母亲私底下找学校办过手续,班主任陶可知晓以外,就再也没跟其他人提起过,王妍等人并不知道。

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天刘建仁一直很忙,再没主动找过卫笙。

即便是工厂有事,也都是电话联系他去处理,卫笙想与他碰个头都难,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些什么。

他自然知道卫笙明天就离开了,却也并未赴约。

第二天清晨,父亲卫解放赶了一大早的大巴车来到杨立平家里,与杨立平在屋子里私语了一会便一起搬着东西下了楼。

卫笙见到父亲的第一面是感觉他消瘦了、憔悴了、但是眼里却神采奕奕。

在摆脱了这束缚他十几年的教师工作、彻底走向创业的道路后,他整个人的精气神显然都不一样了。

卫解放雇了一辆倒骑驴,此刻师傅就将车停在楼下。

倒骑驴是一种人力交通运输工具,是活跃东北地区大小城乡最便捷、最简单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很多普通人青睐的代步车。

事实上,倒骑驴就是三轮车里的一种,不过是装货车在前面,人在后推骑。

将母女俩的大包小包装上车后,三人一起坐了上去。

随着骑车师傅的一声高喝,这辆倒骑驴便在清晨爽利的秋风中,带着卫笙一家三口的朝南梦,驶向了虎台县汽车客运站。

卫笙坐在车子上,回望着虎台县大街上溜鸟儿逗狗的大爷大妈,公交车站准备上班上学的学生、青年,以及带有九八年特色的刷漆楼房,嘴角缓缓露出了一丝微笑。

上一世,他们一家三口也是这样从出租屋出来,登上了倒骑驴,驶向朝南,迎来的却是噩梦。

而这一世,对于卫笙来说,将迎来她人生真正的起点。

或许会有坎坷,但她将一往无前。

卫笙一家三口赶了早上八点半的大巴车前往朝南市,一路上马不停蹄,买票检票装行李上车,卫解放忙活的满头大汗。

待坐在座位上,他才长长舒了口气。

“昨晚没休息?”杨立春落座后一边整理了衣襟开口。

卫解放疲惫地点了点头,“昨天工厂出了第一批货,熬夜装车,卸货到凌晨我就直奔车站来了。”

杨立春吃惊地道,“去忙活了一个多月才出第一批货?”

卫解放闭上眼睛靠着椅背,声音疲惫地道,“哪有那么容易。”

一旁的卫笙看了看父亲消瘦的侧脸,心里微微一叹。她自然知道没有那么容易,她这段时间搞起来的厂子用时算是短的了,如果没有刘建仁在虎台县雷厉风行的办事速度,凭她一个人?

无论是找供货商、谈价格、谈品质,还是找厂房、谈房租签合同,或者是选机器、雇佣工人,哪一样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办成的。

卫解放一个多月办起来厂子,已经算效率不低。

光是找进货商谈单子,都不是三两天就能谈拢的事情。

这一个多月卫解放在忙,卫笙同样在忙,不过她是在说做就做,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外加刘建仁的各种关系渠道还缩短了相当的时间。

“住的地方都找好了?房租贵不贵的?”杨立春想了想又问。

却半天没等到答复,转头一看,丈夫已经睡着了。

☆、57。第57章 初入朝南

虎台县到朝南市坐大巴也就一个多小时,卫解放这一觉睡得更是疲累不堪。

卫笙因为昨晚跟朋友聚的较晚,此刻也是十分困倦。

一家三口就拖着疲惫的身子踏出车站。

汽车站外面比较乱糟糟的,人来人往,吵杂震天。

寒风冷冽中,黑车拉活的、私人大巴喊线卖票的、卖地瓜卖手套摆地摊的、裹着军大衣卖黄牛票的一起组成了一副九十年代末北方城市的经典画面。

离老远,就见到一名穿着深蓝色衣服,搭配着红色休闲裤,一头长发快及肩膀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了上来。

要说这男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潮,专属于这个年代的潮。

如今卫笙身在的这个年代,大城市的男人正流行着半长不短的发式,模仿者港台明星。

这可不止是年轻人,甚至是一些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更是偏好。

要是再烫个卷就可加潮了。

“老卫!嫂子!你好你好!”男人笑容满面地迎上前来与杨立春握手。

杨立春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这个,满是慌乱地被人握住手晃了晃,“你好,你是……”

这男人卫笙认识,他叫钱闯。

钱闯是父亲的发小,以前父亲在朝南市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俩人住在一个大院,一起读的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毕业,父亲转入虎台县工作才分开。

但他们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父亲刚结婚那两年还带母亲回过朝南市过年,但经历过两回不痛快后就再没回去过。

那时候父亲会单独出去跟朋友赴约,就是钱闯他们这帮人。

钱闯早先是做警察的,就是他单位的一个同事的父亲是经营一级工厂的,所以了解了这事打算辞职下海,这才拉上了父亲。

在卫笙有限的了解中,只记得钱闯那个同事答应他们的货可以由他父亲的工厂收,而且不拖款,当场结算,只是每车要收一百块钱的抽成。

后来在塑料价格暴跌中,钱闯扔下了父亲卷款跑路,后来在南方发了财,而父亲却债务缠身跳楼自杀了。

当然,此刻的钱闯是热情的、开心的。

他细心地抢过了杨立春和卫笙手中的行李,“我来我来!我是老卫的好朋友钱闯,他应该跟你们提过!”

“哦,是钱哥啊。”杨立春知道这人,却是第一次见面不知道如何称呼。

钱闯赶忙摆了摆手,“嗨!我岁数比他小,嫂子叫我老弟就行。我车在外面了,你们长途跋涉的也累了,快快快,上车休息!”

他说着话就一马当先,提着行李朝前冲。

那热情洋溢的周到劲儿,不难给人留下好感。

“他就是跟你一起做生意的那个老钱?”杨立春在后面小声地问。

卫解放点了点头,“钱闯这人仗义,以前当警察的,在朝南也有些门道,这回多亏了他省去不少麻烦。”

杨立春了解地点了点头,心觉解放在朝南还真有些好朋友。

她知道朝南市不小,面积非常大,一座城中桥隔开了桥南与桥北,一辆公交车从起点坐到终点要一个多小时,人家愿意大老远开车过来等他们、接他们,这都是情分。

要是没有钱闯,他们一家三口指不定还得在哪等公交车呢。

打车?在虎台县杨立春轻易都不舍得,别说来这朝南市了,看着出租车跳表她都得跟着心疼。

所以对于杨立春来说,钱闯的接驾无疑是雪中送炭。

走出车站,离老远就见到钱闯站在路边的老式捷达旁,一边冲着他们招手笑,一边将行李放进后备箱。

十一月份的朝南已经进入深秋,兴许没多久就要下雪了,所以下了车明显感觉到寒风习习,卫笙不禁都裹紧了衣领。

上了车,卫解放坐在前面,杨立春与卫笙坐在后座。

钱闯就转过头来笑着问,“这是卫笙吧?”

卫笙盯着钱闯,忽然微微一笑,“张叔叔好。”

“老卫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姑娘都这么大了我一次都没见过!”钱闯说着从兜里掏出一百元钱塞向卫笙。

卫解放赶忙拦下,“快收起来!你这是做什么,早知道就不让你过来接了!快收起来收起来!”

卫笙也不去接,只是微笑着往后坐了坐。

俩人就这么撕扯了半天,在杨立春参与劝阻后钱闯终于将钱收了回去,嘴里念叨,“你们这是干什么嘛,第一次见着孩子哪有空手的道理。走,先上我家接风去!晚点给你们送回去,反正离的那么近。”

这事估计卫解放早有准备,杨立春见丈夫没有婉拒也就不好拒绝,一家三口就这样被钱闯拉到了他们家。

在卫笙的打听下,她得知这次租住的房子与上一世并没有差异,还是那间。

这间房子的地理位置说来有趣,就在钱闯家隔壁的那栋楼,与卫解放的父亲家也挨在一起。

早前提过,钱闯与卫解放是自小的朋友,住在一个大院里。钱闯父亲去世后他接替了老父亲的房子,依然住在以前的大院里。

而卫解放相隔十几年回到了朝南,除了钱闯与他自己的父亲,算是再也人生地不熟了,在钱闯的帮忙下找到了一个大院一间不错的房子,两室一厅,面积比虎台县的稍大一些。

汽车总站是在桥北,而钱闯家住在桥南,大概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车子一路驶进了大院。

老旧的厂房大院逐渐对外开放,现在已有些年头了,大院外并没有门卫,就像是个开放式的小区。

几个穿着红黄棉袄的小孩正在院子里玩耍,看样子是在躲猫猫。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楼下的花坛旁下棋、聊天,树叶已经红黄凋零,洒满了地面。

卫笙突然觉得这一幕美极了,就像是一张牛皮纸上的画卷,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钱闯家位于这小区进院的第三栋楼,楼层也是三楼。

八十平方米,两室两厅,孩子的卧室小得只能容纳一张床和一张学习桌,却布置得十分温馨。

钱闯家有个女儿,今年与卫笙同岁,此时还没有回家。

☆、58。第58章 新的开始

钱闯的妻子张玉华已经在准备饭菜,厨房是原本的露天阳台被封上用作厨房,而原本的厨房则成了饭厅,进门后的小厅则摆放了沙发与电视机。

卫解放一家三口与钱闯就坐在客厅聊天。

说的话题无非也就是要照顾好杨立春与卫笙,初来朝南有什么问题他都可以帮得上忙。

顺便打听打听卫笙的学习近况、怨怪两句自家的女儿整天不务正业。

“这不,小爽这孩子初中说什么也不念完,成天旷课,最后非要去念护校,前阵子才给她安排转了学校。我这当爸的,也不指望她靠读书给我出人头地了,趁着自己能拼多拼两年,给她奋斗个好的环境,以后找对象起码不要让人家说这姑娘要学历没学历,要家境没家境,嫂子你说对不对?”

钱闯一脸无奈地絮叨着他为他那不爱学习的女儿操碎了心。

杨立春也只能干笑着点头,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