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升迁笔记-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严重那为什么不向县政府申请一下给你们换个地方或者是把这栋楼给重新修缮一下也行啊”张玉龙奇怪地问着。

“你想的太简单了,如果重新弄一下,是个大工程,花费肯定不小,县里财政也不宽裕啊。我们向县里申请过,前几任档案局局长都有向县政府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得到答复。我呢,才调到档案局一个多月,也才刚刚熟悉这里的业务,不过呢,我早些天也给县里打了份报告反映了一下问题,现在还没有给我答复,不过我想,得到批复的可能性不大。其实这个也不能怪县里,现在发展的重心都集中在经济、稳定以及民生这一块上,档案局这个部门确实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啊,我们就只能发挥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候的艰苦朴素精神,多忍耐忍耐吧”王文超说起这些话来,那是脸不红心不跳的。

“你们这里的人员配备情况怎么样没有短缺的情况吧”张玉龙换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了。

“怎么能不短缺呢,这么说吧,我们局加上我也就十八个人,我们内部认真研究过,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我们档案局最少要达到三十个人,现在这十八个人完全不够。所以吧,说句心里话,我们的工作也只能是挑些重要的工作来做了,其余完成不了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档案局这边我才刚刚接手,我认真地检查了工作,发现,历史遗留下来未完成的工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也很想让大家加把劲把这些工作在我的手上给全部完成,但是,我也是有心无力啊。我们档案局这边的办公经费实在是不够,我就这么说吧,就算是你们今天喝的矿泉水,我们也要省着点喝,要是一个月多喝一两桶矿泉水,这经费都不够用了,更别说给大家发一些福利了。我们档案局的福利待遇是整个县所有局里面最低的。所以,让大家加班来干活,很难,我也没有办法啊。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县里面不是太重视我们档案局这一块,经费根本满足不了需要,我当这个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王文超故意说道。

第三十八章:找事(七)

第三十八章:找事七

“可以带我四处看看参观参观吗”张玉龙接着说着。

“行,没有问题,我带你四处走走看看,不过说好了,档案保存的地方不能去,那属于我们这里的机密,规定你是知道的”王文超笑了笑,然后带着张玉龙四处参观,亲自当着解说,当然,他带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存在很严重的问题的地方。既然县里不重视,那王文超就用自己的办法逼迫县里面重视档案局这一块地方来。

采访结束,张玉龙对王文超说离开,两人对视了一样,给了对方一个带有深意的笑容,然后张玉龙带着人离开了。王文超直接走回办公室,给全局下了一个口头命令,接下来这半个月里,档案局必须全部按时上班,任何人不许无故缺勤,也不能迟到早退,谁出现这些问题,没有任何条件可以,直接开除。如果王文超所料不差的话,只要这个报道一出来,肯定会有人来这里检查的,至于是哪个部门,那就说不准了。

其实,干完这个事情之后,王文超是有些忐忑的,说实话,对于这么做会出现的后果他也没有底。这个事情的结果不可能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不过,王文超却必须做。你让王文超就这么在档案局里混吃等死,那他还不如把天给捅出一个窟窿来来的爽快。

对于这件事,王文超完全没有对任何人说,知道这件事情的,也就只有王文超和张玉龙两个人而已。如果,被组织上知道了是王文超主导的这一切的话,那问题可就真的大了,所以,王文超打算这么做,其实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三天之后,王文超入常去档案局上班,刚上班没多久,就接到了张玉龙的电话,张玉龙只对王文超说了句话,那就是让王文超去看看今天的林山日报。听到张玉龙这话,王文超就知道了,肯定是那篇报道出来了。王文超急忙跑到办公室给找出一份当天的林山日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打开报纸,在第一个版面最显眼的位置就是一篇配有好几张图的长篇报道。王文超心里异常忐忑地开始读起这篇报道来。首先,这篇报道就说明了,是记者听说了全国各地最近屡次出现档案记错、档案丢失等等问题,所以记者准备去暗访一下平阳县档案局,看看档案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单位。然后就开始了用文字记录了那天报道所发生的一切,当然,其中没有提及王文超的名字,更加没有提及王文超的职位,只是用一句一位档案局的领导来代替,对于外人来说不知道说的是谁,但是,只要稍微清楚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王文超。文中,对于王文超说的话加以了一些程度上的修饰,让王文超说的话看起来显的很中肯,没有任何指责和怪罪上级的意思,另外呢,还反倒是让王文超显得是一位好同志,其实,王文超当天说的话也是这个样子,他刻意地做到反应了问题,同时也规避了自己。在这篇报道里,王文超的话非常的温和,但是作者的话却是那么的锋利,直接骂着平阳县政府,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平阳县委县政府,甚至于,还公开点了平阳县政府某些领导的名。实际上,对于林山日报来说,他们是完全不惧怕平阳县的领导的,因为他们地位超然,如果是职责林山市政府的话,那他们肯定不敢这么偏激了。

看到报道里把平阳县县委县政府骂的这么凶,王文超忍不住笑了起来,骂县委县政府不就是等于在点名骂毛永义与徐寿松吗王文超没想到这篇报道会写的这么锋利,要知道,林山日报可是市委市政府一些领导指定的每日读物,另外,林山市各个阶层的同志大部分都有看林山日报的习惯,甚至于,林山日报在林山市也有着很大的一个读者群。看样子,这次的事情显然会闹得很大很大了。

就在王文超想着徐寿松看到这篇报道时脸上那激动的表情而暗爽不已的时候,听到有人敲门。王文超连忙收起脸上的笑容,用很严肃很生气的语气说道:“进来吧”。

“王局长,不得了,出大问题了,王局长,你看看,都上报纸了”王宇星一进门就开始大呼小叫着,一脸的焦急,当看到王文超桌子上也摆在一份林山日报之后,就顿住了,他意识到王文超也看了这篇报道了。随后说道:“怎么就上了报纸了呢真不知道这是谁给弄上去的”。

“坐吧,不用猜那么多了,那个被采访的人是我”王文超淡淡地说道。

“啊怎么怎么可能”王宇星惊讶地看着王文超。

“我也没想到,哎,都怪我一时大意,错信了人,没想到这些狗屁的记者都是这样的人”王文超做出一副很悲愤的样子,然后接着说道:“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林山日报的副总编,是林山日报的几个主要领导之一,那次给我打电话,说是听说我调到档案局来了,要过来看看我。那天你不是看到有两辆车来了我们这里吗,就是他们。他当时还带着几个人,说要到我办公室里面坐一坐,我也没想那么多,就请他们到我办公室里坐着,然后他故意和我说这些。我以为都是朋友吗,也就是实话实说,根本没有防备到这些。后来,我还带着他们四处看了看,哎,交友不慎啊,我没想到他是这种人,我把他当成朋友他竟然在背后捅我的刀子,这种人,早晚是要遭报应的”。

“那那现在怎么办这都上了报纸了,上面肯定会追究的”王宇星急忙说道。

“事情既然已经出了,那也办法了,没关系,事情是我捅出来的,所以,责任我一个人扛,与你们无关。你悄悄地对大家说吧,出了这个事情上面肯定会派人下来查的,所以,让大家最近这段时间都回来好好上班,专心工作,千万不要被上面的人给逮着你们了,不然的话,谁也帮不了你们。没想到,我早几天给颁布的命令倒是正好阴差阳错的很合时宜啊”王文超淡淡地说道。

第三十九章:找事(八)

第三十九章:找事八

听过王文超的话之后,王宇星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事,王文超来到档案局之后,一直都很少管事,更加没下过什么命令,但是,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在早几天下了那么一道显得很突兀的命令呢再联想到今天的事情,王宇星似乎想到了什么,有点惊讶地看着王文超。

“你还有事吗没事的话就先出去吧,你给两个副局长打个电话,让他们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些事情要和他们谈一谈”王文超知道王宇星已经猜到了什么,但是他无所谓,其实,他也知道,徐寿松肯定会知道是自己搞的鬼,但是,只要他们调查不出证据来证明这件事情是自己刻意为之就行了。起码,表面上,自己是被暗访的,而且,自己说的话没有任何违背立场和有夸大其词的地方,他完全可以经得起调查,所以,王文超什么都不怕。

“好,我这就去通知”王宇星点点头后就出去了。

看着王宇星出去,王文超淡淡地笑了笑,然后再次看了一篇报纸,等到两个副局长来了之后,王文超把这份报纸的事情给他们俩做了一下说明,基本上也就是刚刚给王宇星说的这套说辞,然后交代了一些任务,无非就是让大家都不要出去乱说话,专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随后不久,就在快下班的时候,院子里来了几辆车,下来好几个人,然后便有人开始直接上了楼,来到王文超的办公室。

“王局长,你好,我们是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我们奉命过来是来问你一些问题的,希望你能够配合一下”敲门进来之后,当先的人对王文超说道。

“纪委的好的,坐吧,要问什么就直接问吧,我会配合你们”王文超点了点头道。

“你看了今天的林山日报吗”纪委的人很熟练地一个问话,一个做笔记,另外一个人则直接录音。

“看了,你们是来调查关于林山日报报道我们档案局的事情吧我看了,前面刚看”王文超点头道。

“请问,你知道不知道报道当中那位被暗访的人是谁”

“知道,那个人就是我”王文超干脆直接,非常的配合。

“你能不能说一说事情的经过越详细越好,我们需要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纪委的人强调着。

“我与林山日报的副总编张玉龙是朋友,那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是要来我们档案局看看我,说是他从来没来过档案局,也对于档案局听陌生的,想来参观参观了解了解,都是朋友,我也没有想到什么。后来我怕他找不到我办公室,所以我就下楼在门口等他,后来来了两辆车,加上张玉龙一起有四个人,有男有女,对于其它三个人我没有什么印象,毕竟不熟,所以没记住名字,更没记住长相,所以没办法向你们交代了。我问过张玉龙,我说我以为就你一个人呢,怎么这么多人,他说他刚刚带着他们几个在附近采访,所以顺道来这里看看我。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就带着他们进了我的办公室。随后我们就在办公室里开始聊天,聊天具体的内容我不记得了,毕竟但是我以为只是随意的聊天,所以都是随口说的,很难记得起来。不过大致上与报纸上写的一样。我记得当时他问我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个建筑很老了吧说这个很破之类的,我就怕这栋楼的历史说了,说这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后来,平阳县搬迁了,就剩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