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蚌·图吉宗哲主持觉囊寺长达二十一年,到他七十一岁,去世前几个月,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乃把法座交给了他的心传弟子降森·甲哇益西。

    降森·甲哇益西(1257-1320)是朵甘思(今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一带)人,幼时曾拜噶玛嘎举派的一位大修行者噶玛拔希(1204-1283)学密多年。也许是因缘不尽契合,他在修学上不谓不刻苦,却难有证悟。他遂根据师父的嘱咐,离开故乡,游学各地,寻访最适合自己的上师。在数年时间里,他四处参学,听受了许多显密教法,从教理上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学问。最后,他来到拉堆绛的觉囊寺。从一走进觉摩山,他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跟更蚌·图吉宗哲一见面,顿时更觉心心相印,在这觉摩山沟的寺院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找的根本上师。他从更蚌·图吉宗哲处受学了六支瑜伽等密法后,依法修持,没多久就得到实际的证悟。更蚌·图吉宗哲也特别青睐这位人到中年才来依止觉囊派的修行者,没几年,就将他视为最得力的上首弟子,不久又派他在觉囊寺附近建一所德钦寺,寺成,命其在那里主持寺务,代自己向信众讲经传法和指导僧人密修。

    降森·甲哇益西从更蚌·图吉宗哲手里继任了觉囊寺的座主后,仍兼任德钦寺座主,不辞辛劳,同时主持两寺寺务达八年之久。他在拉堆绛一带威望很高,当地不少头面人物也常到他座前亲近依止。因着他早年跟噶玛噶举派的上师有过一段特殊的因缘,他在噶玛噶举派中也有相当影响,噶玛巴三世攘迥多吉曾为他写过传记。元延佑七年(1320),降森·甲哇益西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继降森·甲哇益西接任觉囊寺座主之职的,是克尊·云旦嘉措(1260-1327),他的年龄仅比降森·甲哇益西小三岁,他跟降森·甲哇益西之间的关系也颇带一点戏剧化色彩。这位五十几岁时才由萨迦派改宗觉囊派的后藏本巴人,先是与师兄降森·甲哇益西一同在更蚌·图吉宗哲座前接受了觉囊派密法的灌顶,不久,更蚌·图吉宗哲去世,而降森·甲哇益西在更蚌·图吉宗哲逝世前几个月已升任座主,于是他又从昔日师兄今日座主那里听受了觉囊派的多种密典和修持方法。等降森·甲哇益西去世后,他自己也成了觉囊寺的座主,这样,他跟已故的降森·甲哇益西之间又变成平起平坐的关系了。其实,克尊·云旦嘉措从来不把当不当寺主放在心上,他最看重的是实际的修持和证悟。他在修炼上成就很高,神通广大,很多信众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据传他修瑜伽时可腾空而起,悬在空中,轻轻一跃,有几十丈远,还可任意穿墙入壁和空中取物。六十七岁时,他把法座让给了对开拓觉囊派有特殊意义的更钦·笃布巴,自己继续潜心修炼,一年后,无疾而终。

    更钦·笃布巴(1292-1361),法名喜绕坚参,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生于西藏阿里地区笃布迦尤日的班仓村。他出生之时,大约正是药林母祈请更蚌·图吉宗哲到觉摩山里建觉摩囊寺之日。他的父亲名叫益西旺秀,母亲名为楚臣坚。

    笃布巴是觉囊派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关于他的出生,《大法鼓经》、《涅般经》和《尊胜母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早在千年之前就有明确授记。《尊胜母陀罗尼经》如是预言:

    如来从此涅般后,

    缓过半个千年时,

    赭面国内一比丘,

    继续吾法犹如吾。

    清水绿树装饰区,

    名迦尤日之城中,

    父名为益西旺秀,

    母亲名为楚臣坚,

    生一爱子带佛号,

    坚固竖立吾法幢,

    吹起法螺扬法旗。

    在藏语中,其父名益西旺秀是“智慧自在”的意思,母名楚臣坚则是“戒饰”之意。千年之前的佛典,对笃布巴的出生地、父母名及何时降生等等,说得何等清清楚楚!

    据说,观世音化身的藏王松赞干布于藏历土狗年(为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圆寂后,曾从成天菩萨的心间显身,向当朝大臣嘱咐身后之事。在松赞干布向大臣们留下的遗言里,对六七百年后将有更钦·笃布巴出世弘法也有明确的预言:

    吾从此圆寂非去他界

    永居清净之地无动摇

    不必忧恐猛烈发祈祷

    你我过去现在与将来

    平生平行度化迷众生

    最初莲花洲与金刚座

    萨霍固失密与拂尘洲

    未来浊世藏区斗诤时

    苦海所围迦尤日境区

    底孜雪山犹如法铃仪

    甘孜大山好象大香象

    凸陷石片洒满鲜花似

    白莲丰盛花蕊之中央

    犹如右旋白螺迦尤日

    村边林中聚满众野生

    位于四村中央神奇村

    不受敌方所毁班仓村

    村主甲娜秀日生一子

    心爱宝贝生于水龙年

    将成至高无上之大德

    佛教轴主得号称遍知

    …………

    在藏语中,“甲娜秀日”跟“益西旺秀”是个近义词,都是“慧自在”的意思。至于笃布巴出生的一二九二年,照藏历来说,也正是水龙年。松赞干布死后借成天菩萨显身留言的故事,不免带有浓厚的民间传说的成分,但是,这个传说若在笃布巴出世前几百年就已流传的话,那至少表明,这个传说中藏王留下的遗言就象千年前的佛典一样,也带有惊人准确的预见性!

    更钦·笃布巴十一岁时由堪布楚臣宁布授了沙弥戒,赐名喜绕坚参,意为“智幢”。受过沙弥戒,小笃布巴成了一个小居士。从他的本心想,最好能出家专心修佛,但他父母舍不得让聪明伶俐的宝贝儿子离开双亲当和尚。小笃布巴对佛法怀有天生的兴趣,不能出家,他就在家里认真研习了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佛学典籍经论。十六岁时,后藏萨迦寺高僧吉当巴路过他的家乡,他闻之大喜,恭恭敬敬地拜吉当巴为师,从萨迦高僧那儿又学到不少显密佛学理论。

    二十一岁时,笃布巴不顾双亲阻拦,悄悄离家出走,去萨迦寺再次投拜吉当巴上师,修学般若、因明、俱舍诸学和多种密法,还跟一个金刚上师仁钦益西修练过靠食石子维生的辟谷术。他在萨迦寺里出了家,而后遍游藏地,参加各种辩论活动,击败了他遇到的一切能言善辩者,被人们称为“更钦”,意思是“遍知一切”。

    三十一岁时,更钦·笃布巴来到觉囊寺,向当时的座主克尊·云旦嘉措求得了觉囊密法的灌顶与传承。他跟觉囊派显然特别有缘,在上师为他安排的静室里依法修持,很快就通达命脉、证悟禅定,登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藏地史书《青史》记载这一时期的更钦·笃布巴:“依教授而修生起极佳三摩地。”所谓三摩地,是指佛教修持中达到相当层次证悟后出现的某种境地。在此之前,他虽精通显密经论,在滔滔不绝的雄辩中擅于引经据典击败对手,但主要还是倚仗博览群书的理论基础和能言善辩的嘴上功夫。当他获得实际的高层次的证悟后,才切实体会到佛法的真谛,尤其透彻理解了佛陀三转***所开示的“分别胜义,究竟诸法本性,法性光明,善逝如来藏”,这才是佛法的究竟意趣。元泰定三年(1326),更钦·笃布巴三十五岁,克尊·云旦嘉措六十七岁,在克尊·云旦嘉措再三恳请下,更钦·笃布巴坐上了觉囊寺座主的法座。此后,一直到他七十岁逝世,他在这个位置上整整坐了三十五年。

    对觉囊寺和觉囊派来说,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三十五年。在更钦·笃布巴主持寺务的这三十五年中,觉囊派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在更钦·笃布巴之前,由更蚌·图吉宗哲创建的觉囊寺,在当地业已形成一定影响,但范围所及,主要还限于后藏部分地区。到了笃布巴时期,觉囊派的影响力大大越出后藏,在前藏也取得了大量藏民的信仰。更钦·笃布巴去前藏传法时,有一次在拉萨开讲《六支瑜伽加行法》、《时轮根本续释》、《般若十万颂》等多部经论,一连讲了一年,上至头人首领,下至普通百姓,都来听他讲经,最多时有一千多人。每天还有很多人来向他索要驱邪镇魔的咒符,人们无不承认,经他加持过的咒符特别灵验。

    茫茫雪域,巍巍崇山,此时的更钦·笃布巴如日中天,被前后藏的高僧大德们公认为是整个藏区一切教派的大法主、大法王!

    在更钦·笃布巴身后三个多世纪,亦是觉囊派的一个重要人物多罗那他所著的《后藏志》里,对他的这位前世法主去前藏弘法亦有十分生动的介绍:

    北方香巴拉法种王的转世觉囊派法主一切智笃布巴大师前藏之行后,从羊卓到宁若曼怡寺,给绒地至拉萨以上地的千余人讲授六加行。返回的路上受到帕巴贝的欢迎。在此之前笃布巴大师已同帕巴贝昆季多次结法缘。帕巴贝迎请大师至江热,在阶梯致以问候后,随即在池塘畔打禾场揭开丝绸大坛城,举行供修仪规,大师传授详尽的灌顶。接着长驻江热。在笃布巴大师印象中孜青山是香巴拉的宫殿,他预言将来会修建孜青寺,寺址就是江热的打禾场。笃布巴大师离开时,囊钦帕巴贝送行至乃萨。其时,大师说:“佛是长,法是真,僧无欺哄且真实,应尊崇之!”言毕,前往觉囊寺。

    又据成书年代较多罗那他还略早一些的《青史》记载,这一时期,“守持三年三月为期、誓约专修觉囊派六支瑜伽的修士遍布于前后藏一切地区山谷”,“以六支瑜伽导修的舞姿遍行于拉萨诸寺庙庄园”。由此可看出,更钦·笃布巴时期觉囊派影响之盛。

    阿旺·罗主扎巴也在《觉囊派教法史》里用诗一般优美动听的语言,赞美觉囊前辈的一代宗师更钦·笃布巴:

    拥有遍观十力的语露,

    犹如胜义无畏的狮声,

    赠以大菩萨见喜名字,

    持有佛子禀性而殊胜。

    …………

    雪域宝法诸疆域,

    正法统治护大地,

    拉萨松赞以善业,

    重建大地皆圆满。

    …………

    所作常有诸神变,

    遍观化机诸界根,

    自身自在自性中,

    早已证悟之佛陀。

    …………

    精湛渊博的理论基础和修持证悟的切身体会,使更钦·笃布巴在教理教义上也为觉囊派树起了一面旗帜--这就是被称为觉囊派根本教义的“中观他空见”。他在自己撰写的《山法了义海论》、《山法海论科判》、《第四结集》等著作中精辟地阐述了他空见的见解,这些已成为觉囊派的经典著作。什么是“他空见”?更钦·笃布巴在《山法了义合海论》中指出:“应了知胜义之心是本性有之心,世俗之心是本性没有之心。……他空胜义谛常恒不变,周遍一切情器世界,与如来藏同一意义,在因位时即已本有,……世俗诸分,乃是自空、断空、灭空、少分空,从本即无。”通俗点说,“他空见”的基本意思,是认为宇间一切事物的本质并非如某些见解所说的那样“空”,而有其自身一定的绝对存在的真实本性,你若达到一定的境界和见地,你就能认识这种绝对存在的真实本性,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