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长孙皇后愣了一下,然后连忙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好了,又没有外人在这里,老夫老妻,这些都免了吧。”李二马上扶起爱妻,一脸疼惜地说。

长孙皇后一脸正色地说:“皇上,无规矩阵不成方圆,这些礼节可不能荒废。”

“好了,好了,观音婢,你总是有理的,小兕子呢?”李二很喜欢那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儿,回来看不到,忍不住问道。

一说起爱女,长孙皇后脸上就出现慈爱之色,笑着说:“兕子刚刚玩了一个多时辰,都累得睡着,臣妾让奶娘抱去睡了。”

李二点点头。看着高贵美艳的妻子,忍不住调侃道:“观音婢。刚才说什么宁采臣,又说什么黑山老妖,怎么,我大唐出了程咬金那个混世魔王,现在又出一个黑山老妖了?哈哈,你不会说整天脸黑如墨斗,那姓魏的田舍奴吧?”

一听什么黑山老妖,李二觉得魏征那大黑脸最神似。

长孙皇后不由莞尔一笑。然后有点无奈地说:“皇上,魏卿家那是忠臣,忠言虽逆耳,但有利于你的言行,不要这样背后骂魏卿家,这可是有失帝王的风范。”

一个皇上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大骂臣子是田舍奴。长孙皇后听了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虽说知道丈夫只是逞个口舌之利,不过作为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很认真地纠正贵为天子丈夫的错误。

“好,好,好。观音婢说得对,不说那个老匹夫也罢。”李二顺从长孙皇后的意思,然后在长孙皇后的对面坐下,笑着说:“那你告诉脱朕,刚才你自言自语什么?”

“皇上。质儿她们几个和刘远合办的那长安报出版了,一大早质儿就让人送了一份进宫。刚才臣妾空闲下来,随意一看,没想到一看就不可收拾,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刚才臣妾说的宁采臣还有黑山老妖,并不是说哪个人,而是故事连载中的人物,皇上,你看看吧,臣妾以为,办得还不错呢。”

长孙皇后说完,笑着把那报纸推给了李二。

“哦,听说他们折腾了好些天,那好,朕倒要看看,这个刘远,倒腾一些什么来。”李二一边说,一边拿起了报纸看了起来,没想到第一眼看到的,赫然是沙场点兵,说的还是自己那个可怜的侄儿。

李二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然后有点感叹地说:“这个好啊,把大唐的军威和精神写了出来,朕现在才知道,原来冲儿是这般英勇,唉,这孩子,福薄啊,这样也好,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也让人怀念一下,感受将士们的不易,那些文臣,老是说朕对武将太过于优抚,让他们看看也好。”

“皇上,臣妾刚看到哪里的时候,心冲儿也甚是挂念,不过看到他在吐蕃这般争气,心中也欢慰。”长孙皇后一脸骄傲地说:“真不愧是我长孙家的好儿郎。”

长孙一族,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以军事起家,不过自长孙无忌起,显得文长武短,长孙家好像弃武从文一般,这些年也没出一个好的将领了,看到侄儿这般争气,长孙皇后心中的悲戚,转化为骄傲了。

李二若有所思地说:“冲儿的灵柩好像还在运回京城的途中,看来此事也得运作一番,让冲儿走得荣光方可。”

长孙皇后没说什么,李二继续看了起来,一口气把整份长安报全部看完。

“还不错,看头挺多,没想到那刘远,鬼主意还真多,嗯,这都让他想得出来,可恨就是那故事写得这么精彩,就在关键处停了笔,真是吊人胃口,可恶,朕真想把写这故事之人抓起来,让他写完再放他走,哼哼。”

“皇上”长孙皇后笑着说:“那人你抓不得。”

“抓不得?朕的江山,还有人不能抓的?”

“那刘远要不鬼点子多,那能编出这么好的鬼故事?据臣妾所知,这故事是刘远口述,质儿代笔,这篇故事,正是出自我们女儿长乐之手,怎么,皇上,你要抓她吗?臣妾可不依。”

李二愣了一下,接着无奈地笑了,不过这样也好,知道长孙冲死后,女儿李丽质有一段时间很沉默,郁郁寡欢,李二夫妇还怕她出事呢,现在可好,看到女儿为了报纸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整个人也活跃起来,似乎走出了未婚夫丧命的阴影,这样也好。

“观音婢,你跟着质儿说一声,以后有出版新报,都给宫里送一份。”李二一脸认真地说道。

长孙皇后深以为然地说:“这个自然,就是皇上不说,臣妾也会这么做的,这么好看,倩女幽魂臣妾打算一直追着看完呢。”

李二笑了笑,对他来说,这些故事只是一个调剂,刚才看报纸时。非常投入,情绪和想法也受到了影响。当时没觉什么,现在想起来,隐隐有点不妥,他隐隐察觉到,只要经营一下,很容易就会掌握兴论,不可不防。

他看得,比长孙皇后远太多了。

赵国公府。坐在大堂中看完的整份报纸的长孙无忌突然叫道:“通叔。”

“老爷,老奴在。”

长孙无忌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去,把这长安报多买几份,给族中的儿郎都看看。”

“是,老爷。”

长孙阿通是老忠奴一样的人物,向来对主人的话言听计从,闻言二话不说。亲自带人买报去了。

而此时,长安的城门坊间,那武侯正在热情地推售着手中的报纸。

“卖报,卖报,这位公子,要一份报纸吗?”朱雀大街上。一位武侯对一位士子问道。

“哦,售价几何?”

“不贵,只需十文。”

“不会吧,几页纸就要十文,你可真会狮子大开口。”那士子作势要离开。

那武侯口才很不错。连忙说道:“这里很多东西看啊,千奇百怪专说大千世界的奇人奇事、沙场点兵有热血的故事。咬文嚼字说的是作文的技巧,哎,别走啊,这里还有名师讲解,当朝大儒姚思廉的讲解,还有……”

“什么?姚思廉?他老人家竟然执笔”那个士字都快离开了,可是一听到姚思廉三个字,马上转过身回来,一脸兴奋地说。

这可是他的偶像,虽说不能当面聆听他的教导,但能看到他的讲义,他亲自执笔写的文章,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是的,公子,要吗?只需要十文。”

“俗,真是俗,大儒的文章和教诲,岂是那些俗物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个银豆子赏你,不用找了。”千金难买心头好,刚才还说贵的士子,扔下一粒大约半钱重的银豆子,拿着一份长安报欢天喜地走了,留下那个欢喜得眉开眼笑的武侯。

那银豆子有半钱重,值五十文呢,扣去需要上缴的八文,可以落得四十二文进自家口袋,小心翼翼放好银豆子后,武侯又心满意足继续卖报了。

“这位官人,手里拿的是新买的彩票吧,要不,买一份报纸,里面有上次拔得头筹者介绍的方法,要不要看看,说不定也能摸到窍门,一索得中,不贵,也就是十文一份。”

“好,我要了。”

“这位官人要买书?刚好,买一份报纸吧,只要剪下那京华书斋的徽记,就可以九折优惠,相当于白送,有可能还倒贴呢,什么,你要两份,真是精明,好咧,您拿好。”

“长孙将军大发神威,杀得蕃奴尸横遍野,卖报了,卖报了,最热血的故事,只要十文一份啊。”

能在长安当武侯的,一个个都是察言观色的人精,一份报纸他们口说得天花开,地花落,总能找到卖点打动你,十文钱在高消费的长安根本不算是钱,士子大夫多,商贾富人众,古代娱乐少,听茶博士说一通故事,也得投几文铜钱呢,只有努力,总会找到市场和客人的。

“哈哈,杀得好,杀得好,大唐的军队真是好样的。”面馆内一个客人一边看报一边吃着汤面,突然大叫一声,引得众人都为之侧目。

在路边的凉亭边,一个士子有点不满地说:“陈兄,也就十文钱,至于吗?你我坐得这么近,别人还以为小弟有断袖之瘾呢,你也买一份吧。”

饭馆内,一个衣着体面的老者,向旁边两个食客抱手行了一个礼:“请恕小老唐突,听两位讨论,又是宁采臣,又是聂小倩,还有什么黑山老妖,听起来端的有趣,不知两位所说的,是什么故事呢,可否透露一二?”

“这位老丈好,这个故事叫倩女幽魂,是今日刚出长安报上刊载的,老丈若是有意,到街上花十文买上一份,一看便知。”

“好,好,谢两位告知,小老马上差人去买。”

第450章 长安纸贵(三)

“长安报,新出炉的长安报啊,只剩最后一份了,手快有,手慢无啊。”祟化坊的武侯小栓子扬着手里最后一份长安报,大声地叫卖着。

今天运气不错,一百份报纸,刚开始有点难买,为了让人接受一份报纸十文钱,还真费不了少口舌,直至后来越来越好卖,不少人明显是慕名而来的,二话不说,扔下十文钱拿起报纸就走,有大方的,零头都不要子,虽说还有一份没卖完,但是小栓子的口袋里,已经有差不多三百文的提成了。

要是一天三百文,那一个月,岂不是有六两银子吗?

还真希望天天都是这样的好日子。

“给我,我要了。”一个身着青衫的士子闻言一喜,大声叫道。

“我要了,给我。”另一个少年郎闻言,远远就大声叫道,小步跑了过来。

这时一个穿着下人衣裳的老者骑马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叫道:“都别抢,我要了。”

小栓子一下子呆住了,卖第一份开口说了半天,也就一个时辰不到,这最后一份却是几个人同时抢着要了。

“我的,我最先要。”

“废话,是我先开的口。”

“你们怎么不敬一下老,这份长安报我老头子要了。”

三人一边说,一边要举着钱银。要小栓子把他手中最后一份长安报卖给他们。

“这……三位客官,今天数量有限。只剩最后一份,你们三人能不能协商一下。”小栓子有点难地说。

“两位,请让一下,蟠某的朋友都有,要是没买一份,倒显得落套了。”那士子抱拳道。

那少年郎一脸不以为然地说:“你还好,朋友都买了,兄台你借阅一下即可。我的一位同窗买了此报,一回去就夸夸其谈,说的正是这报中之故事,小生借阅一下都吝啬,想反驳又不知说什么,还是让给我吧。”

那老者正是长孙阿通,长孙无忌吩咐他买报分给族中子弟阅览。没想到出来晚了,跑了好几个坊,一共才买了四份,长孙家族,人丁兴旺,少说也要二三十份。完不成任务,长孙阿通心里难受,以他的想法,要是完不成任务,都没脸回去见老爷了。一直在继续寻找,这不。远远听到卖长安报,不顾老态龙钟,策马跑了过来跟别人争了。

“你们怎么不敬一下老,这份报纸,老朽要了。”长孙阿通着急地说。

小栓子眼珠转了转,马上有了主意:“三位客官,报纸只有一份,估计其它地方都没有了,谁有诚心,那就谁拿去,以十文钱起价,价高者得。”

有钱赚,傻子才不赚呢,一看到有难得的发财机会,小栓子灵机一动,来个价高者得,反正卖得越高,自己就赚得越多,无论卖多少,只需上缴八文铜钱即可。

三人愣了一下,那士子最先反应过来,大声说:“我出十二文。”

少年郎不甘示弱地说:“我出十五文。”

“十六文。”

“十八。”

“我出二十。”

在小栓子惊讶色中,原来只卖出十文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