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唐春-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远一说完,下面马上就是炸开锅一样,马上就吵吵嚷嚷,文采不好的,有点懊怒,而文采好的人,则有点急不可待了。

这可是无本的生意啊,要是自己对上了,那可是好处还有面子双丰收大好事,对出对子,脸上大大有光,而那三件饰品,一看就知是极品,绝对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就是不拿去当,拿去送给娘子或心仪的姑娘,也是一件绝佳的礼物。

不少肚子里有点墨水的书生才子眼睛都有点红了。

这也难怪,古时候都只认一个死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不劳作、不经商,关起门窗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家境富裕的实在有限,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很多读书人,平时就是靠给别人写点对联、卖一下字画、教书、起名、写信等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很多人平时都袋中羞涩。

穷酸、穷书生,这些名字可白叫的。

刘远笑了笑,也没再吊那些人的胃口,帮忙小娘在店门口处贴把大红告示在醒目的位置贴好,然后又让一旁的镖头司徒长信帮忙,把一早准备好的两卷大红卷轴挂在屋檐上。

“各位,各位,请静一下。”刘远示意众人静下来后,指示告示大声说:“这两个对子是我无意得来的,一直想不出下联,我知很多公子都是才高八斗之辈,今以重奖征下联,只要对上其中一条,就可以任意挑走由我们金玉世家精心打造的首饰一件,要是两个对子都对是,那么祝贺你,这里三件首饰都可以全部拿走。”

“好了,再说下去,估计很多人都嫌我罗嗦,现在马上开始,先对上的先得!”

刘远说完,对小娘使了一个眼色,两人把手中细绳一拉,“唰唰”的二声,两条写着上联的大红布条一下子打开,从上面飘飘扬扬地垂了下来,那斗大的字就是站在几丈之外,都清晰可见。

对联一出,原来有点吵吵嚷嚷的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

有好事者为了显示自己识文断字,摇头晃脑地念道:“此木成柴山山出。”

“点灯登阁各攻书?”

“好对,好对,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绝妙的对子。”

“是啊,是啊。”

“此加木,那是一个柴字,山山加起来,就是一个出字,把两个字拆成一个对子,其意境又是那么深远,妙,妙,妙啊~~”

“灯和登是谐音,阁和各又是谐音,一个对子由两个双叠的谐音组成,难得,难得,又是一个千古绝句。”

“绝,绝了,没想到,玩对子,竟然还玩和这么出神入化的。”

刚才那个手执金扇的公子,低着头,嘴里念念有词,脸上尽是不相信的神色……

很多对自己满怀信心才子文人,一个个闭口不语,低着头,搜索枯肠,绞尽脑汁,踱着步子,那额上的皱纹都快皱成一个“川”字了。

“孤峰兄,刚才看你信心满满的,现在可有佳句来个先拔头筹?”一个才子“笑”问平时有点不对眼、有点清高自傲的秀才。

“这个~~~这个~~刚刚有点苗头,还有酝酿当中,惭愧、惭愧~~~”

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拉住她相公的衣服说:“相公,你不是说你是对子之霸吗,什么对子都对得出的,那个手镯我要啊,你快点啊,别让人抢先了。”

“娘子,这个稍稍有点难度,让为夫想想,想想~~~”一个还算风度翩翩公子,一头是汗地向一旁妻子解释起来。

“这个怎么对呢?”

“是啊,太难了~~”

“那个小家伙才多大,怎么能想出那么奇妙对子。”

“是啊,简直就是天才。”

……

看着那些快要纸扇摇破、脑袋抓穿的所谓才子文人,刘远得意地笑了。

嘿嘿,老子花了很么多心思做的首饰,哪里是这么容易对上的,这二句都是自己精心挑出来的千古名句,要是这么容易对出来的,那就不叫千古名句了。

此木成柴山山出,据说是清王尔烈所作。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辽阳人,乾隆年间的翰林,曾做过皇家教师,与纪晓岚交情很好,与清帝乾隆的关系也不错。乾隆与纪晓岚在他七十大寿时都曾亲笔题字送给他。王尔烈的才思敏捷很有名。据说有次在某座山上,一个樵夫把他拦住,出了个“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上联刁难他,说是对不上就不放他走。王尔烈被考住了,久久对不上来,直到黄昏时候,当他看到山下炊烟袅袅,忽然灵机一动,才想出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现在是唐朝,王尔烈要一千多年才出世呢,现在这对子提前“出世”,没有王尔烈,别人估计要对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点灯登阁各攻书”则是出现宋朝包公智断离奇案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个秀才爱慕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那个女子看这个秀才人品还有相貌都不错,就出了一个对子让他对,对上了就嫁给他,这对子的就是“点灯登阁各攻书”,那书生百思不得其解,无意中透露给自己的同窗好友,那个好友是披着人皮的畜生,半夜冒充他对上把那女子给侮辱了,那女的后来得知失身的,并不是自己相中的书生,就上吊自尽……。最后包公用把他讹出来,智破了奇案。

这两个对子,都是刘远在二十一世纪听故事听来的,当时就觉得挺有意思,没想到现在一下子用上。

对吧,想吧,最好多多宣传,只要这名传开了,那么那财自然就跟着来。

“两位,这里就拜托了。”刘远笑着和永泰镖局的两位镖师打招呼。

司徒长信连忙回礼道:“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我们是收了你的银子,掌柜的,你放心,就是拼了老命,我也要保这里的周全。”

“那就有劳了。”刘远笑了笑,扭头对还愣在那里的小娘说:“小娘,走,我们回去。”

“啊~~回去?”小娘有点转不过弯来:“回去干什么?”

刘远没好气地说:“干什么?当然是赚银子啊,这里人气这么好,我们摆出来的那三个手工那么精湛,还会没顾客上门?等着收银子就行,走。”

对啊,有哪三件首饰作模板,还真的不怕没顾客上门啊。

提到赚钱,小娘的双眼亮晶晶的,一副小财迷的模样,跟着刘远的后面走回金玉世家,准备做生意了。

“嗯,好的,师兄,我们走。”

第017章 名动扬州(三)

“咦,还不是周公子吗?还在想金玉世家那对子的事?”两个相识的读书人在湖边相遇,其中一个向好友询问道。

“是啊,这对子太妙了,要是对不出来,吃饭都不知道肉味了,枉我自认是才子,没想到想了二天,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在一间学院内,一个年轻的学生走到授课老师前提问:“夫子,昨天我偶然得到一个佳句,可惜只有上联,可是怎么想也没想到下句,夫子你学富五车,还望你能赐教。”

“哦,难得你这么用心做学问,得了什么佳句,且说来我听。”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先生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欣慰地说。

“是,夫子,这句是这样的,此木成柴山山出。”年轻人一喜,马上把这句念了出来。

“啪”的一声,老夫子手中的戒尺一下子就打到他的手上,大声喝道:“整个扬州谁不知这是金玉世家出的上联,想从我这里得到下联去拿彩头,其心不正,其术悉(属)邪,枉为读书人,今天罚你抄论语三遍,不抄完不准吃饭,快去~~”

“是,是,是,夫子,我~~~我这就去抄。”知道自己的意图暴露,年轻人连忙退下去自抄论语不提。

“啧,的确是好句,想了一整晚也没想去,真是想煞老夫了,那彩头,挺不错的啊。”等弟子退下,老夫子马上就思索起金玉世家挂出的那两个对子来了。

在大街上,一个书生兴奋地对朋友说:“听说了吗,扬州李大盐商家女儿李小姐看中了那件叫蝶恋花的首饰,开价到三百两雪花银,那店主都不肯卖呢。”

“那是,做生意的,得有诚信,说是彩头,那就是彩头,这事我也听说了,那李小姐放出风来了,谁要是拿到那首饰,她愿出三百八十两让物主割爱,三百八十两啊,要是我得到,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对,别想那么多了,我们多费点心思把那对子对出来。”

“听说吧,陈家的千金看中那首饰,磨了半天那金玉世家都不肯卖呢。”

……

“陈家算什么,连李侍郎的侄子亲自去购买,软硬兼施还拿不到手呢,他们陈家,也就是一个铜臭之家,算个屁啊。”

“天啊,玉春楼的花魁杜三娘当众许诺了,谁把金玉世家那件用作彩头的项链拿来送她,就可以做她的入幕之宾,与她共度良宵……”

……

旧时的娱乐活动少,平时谈的多是谁得到了什么佳句,哪个有钱人又娶了几房,某某公子在喝花酒时与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要不就是东家郎勾了西家女、红杏出墙等茶余饭后的谈资,金玉世家那个对对子,得彩头的活动一出,活动风雅、首饰精美,彩头丰厚,当天搞活动就吸引了不少多少人的注意,不出三天,整个扬州都知道这个活动,并随着南来北往的客船和驿马,好像瘟疫一遍,向整个大唐传播。

在扬州,有点身份的人,开口就是金玉世家,闭口就是“此木成柴山山出”“点灯登阁各攻书”的话,然后又是一片沉默。

那是在思索着怎么工整又有意境把它对上,先拔头筹,名动扬州。

对上对子,拿到彩头,面子银子双丰收,竟然成了扬州读书人的头号目标,一时间,街上多了很多低头走路、搜索枯肠的频频出意外的书生,什么诗会、踏春活动中,少了很多有名的才子。

一时间,盛况空前。

作为整个活动的发起地,金玉世家的店前,每天都是内三层,里三层,不少人都是闻言特地来亲眼看个仔细,男的来里观摩一下,碰碰运气,有点朝圣的感觉,而不少娘子、姑娘、小姐、千金什么的也特地闻风而来。

一来看看大家口中那精美得舍不得把目光移开的首饰,然后嘛……这里每天都那么多公子、才子、文人到这里,说不定能碰出一段美好姻缘呢。

人一多,商机也多,不少人看了,顺便也到店里转悠一下,对不上对子,就是买上一二件好的首饰也算不虚此行,于是,金玉世家的人气高到了极点,连整条金水街都受益匪浅,就昨天,金玉斋的掌柜张胖子,拉着刘远的手直叫好。

这些天,金玉斋的伙计说得嗓子都冒烟了,他的生意额足足翻了一番,能不高兴吗?

而作为始作俑者、又有三件精美绝伦的作品做广告的金玉世家,生意更是用火爆来形容,大伙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能做出那么好的首饰,这店里师傅的手艺还能差吗?

刘远和小娘都忙得半天,连茶都没空喝上一口。

“这位小姐,真不好意思,我们金玉世家既然拿出去做彩头,断没有收回来高价出售之理,其实我们这里的首饰也很不错的,你看,这边是五十两银子一件,而这边的则只需要三十银子。”刘远再一次对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重复着不知说过多少遍的话。

“唉,真可惜,头一次那么喜欢一件珠宝,掌柜的做生意真是实诚,那么好的首饰拿出去做彩头,我出那么高的价钱也不肯相让,也罢,这些款式也不错,就买上一件吧。”

那华衣女子倒也好商量,也不为难刘远,挑上了一枝精美的镶花头钗,略带遗憾的离去。

刘远还不忘在后面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