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军事 精锐部队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指挥舰的选择曾有过一番争论,现在还是选中了西摩尔的方案。根据英军的习惯,应以较大舰只作为指挥舰,但西摩尔坚持“堪培拉塔温”号舰虽已改装,但在高潮位时通过浅滩仍有搁浅可能,况且冲撞坞门后,指挥战斗不便,最好使用314号炮艇,因为该炮艇航速可达26节,备有先进的雷达、测探仪,便于指挥。航行中先以“堪培拉塔温”号任指挥舰,在卢瓦尔河口外换乘。

  16时,海面大风骤起,浪涛汹涌澎湃直扑甲板,像是考验这些突击队员似的。队员们虽在训练中都付出了汗水,但在实际风浪中还是有不少人吃不消,晕船、呕吐接踵而来。尤其是汽艇上的士兵除了颠簸之苦外,还要经受被倾入海浪中的危险考验。

  天将黄昏,海面突然变得风平浪静。西摩尔中校与梅军舰艇指挥官莱伊德中校在驾驶舱的海图前复议着抵达比斯开海域时的停泊队形。正谈着,观察员报告:“前方发现情况”。莱伊德中校一眼就看出前方40米处出现的黑色物体正是一艘正在上浮的潜艇,是一艘德国潜艇。他立即下令“挺迪尔”炮艇开火,并迅速投下水雷。德军潜艇也发现了船队,紧急下潜,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西摩尔的担心并投有减少,因为他知道,如果德国潜艇役被击沉的话,定会向圣纳泽尔的德军指挥部发出电报,那破袭战斗行动就会处于被动。舰队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一个半小时到达。按规定位置停泊后,指挥所转移到了314号炮艇上,其他人员也转移到了汽艇上。西摩尔又与莱伊德进行了部署。西摩尔负责突击队的突袭,莱伊德负责接应。舰船上的海军官兵做好了战斗准备。

  27日15时,西摩尔与莱伊德对好表,决定22时出发。按计划这时英国空军要轰炸圣纳泽尔,意在使袭击舰队不被德军克罗西克角的雷达发现,并能掩盖汽艇行进中发出的巨大声响。时钟指到22时,西摩尔下令启航。

  除“阿萨斯顿”号、“挺迪尔”号留在比斯开湾外,其他的舰艇都换上了德军舰旗,向卢瓦尔河挺进。314号炮艇首当其冲,接着是“堪培拉塔温”号跟在左侧不远处,“斯特约”号潜艇在右侧护随,14艘汽艇摆成两列纵队阵形,最后是74号鱼雷艇。

  人口处宽约500米,有沙泥浅滩。主滩在低潮时方露出水面,河口的卡喷特水道弯曲,长约2。5公里,水道大部靠近北岸,通过莱斯摩里浅滩灯塔之北,易于设防。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一层薄雾笼罩在舰船上。轰炸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种美好的境地,不一会儿,卢瓦尔河上游顷刻被爆炸声吞没,圣纳泽尔上空映得彤红,探照灯划破夜空,高射炮、高射机枪响个不停。西摩尔根据经验听声音计算,一共有八架“威灵”式飞机。现在的圣纳泽尔一定是烟雾迷漫,异常混乱了。

  西摩尔用目光扫视着黑乎乎的岸边,又看了看夜光表,已是深夜1时20分了。卢瓦尔河口又恢复了宁静。这种宁静使西摩尔产生了忧虑,难道河口的德军被轰炸怕了?莫非德军根本役有部署?正想着,就见从卢瓦尔河西岸突然射来几束探照灯光,在探照灯的强烈照射下,密集的炮火倾泻过来,有两艘汽艇在突然袭击下中弹。

  西摩尔赶忙指令伪装成德军下士的通信兵马卡吉,立刻发出德国海军鱼雷艇的识别信号。“我们是德军的鱼雷艇,紧急呼救,受伤舰两艘,请准许进港勿延……”这信号是“哥曼德”部队在1941年12月攻击挪威的博库塞岛时,从德国的武装拖船“橙卡厄”号上缴获的密码本上破译的。在临战训练时,西摩尔中校就指示信号员反复地牢记,现在真的用上了。

  这个花招果然管用。不一会儿,德军回了信号,大部分的炮台不再炮击,只有西海岸的两个炮位没有停止。于是,信号兵又用国际信标发出“我部因遭自己的炮击,蒙受严重损失。”西部海岸也停止了炮击。而德军把这支可疑舰队的情况立刻报告了指挥部。德军情报机构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各情报网点搜集情报。

  只间断了五分钟,德军两岸炮火突然对突击队发出了又一轮密集的炮火攻击。“堪拉塔温”号驱逐舰急速通过最激烈的炮火集中射击区,舰长提议西摩尔中校,为了以最快速度接近诺曼第船坞,不能再沉默了。否则,只有挨打。西摩尔同意舰长的意见,立刻命令队员降下德军舰旗,升起英国国旗。炮手和突击队员们早就按捺不住了。他们将克制与仇恨化作力量,奋起猛烈还击。炮弹准确地飞向各目标,仅用了4分钟,德军阵地就沉静下来。在敌人的措手不及之时,队迅速通过卢瓦尔河。

  诺曼第船坞就在眼前。西摩尔中校果断地命令“堪培拉塔温”号发起攻击。1时36分,驱逐舰以20节的航速,直奔船坞的水闸并猛烈撞击。舰首撞到船坞的浮门上发出巨响,站在船上的队员被强大的震动摔倒在甲板上,其中大部分队员被摔伤。船坞浮门被严重毁坏。3分钟后,舰首炮位的后舱内的延时引爆雷管引爆了油舱上的高爆炸药,水面上发出排山倒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声巨响使双方的射击停顿了数十秒钟。

  迷惘了很久的德军这才如梦初醒,他们终于摸清了这支舰队的目的,忙调集各方炮火阻止突击队员登陆,战斗情况也开始复杂起来。西摩尔跃出炮艇,率八名突击队员冲向岸边,他们匍匐通过敌人的火力封锁,直奔船坞旁的德军指挥所,两名队员倒在血泊中。从汽艇上冲下的第1小队准备摧毁水闸的控制所,但在敌人探照灯照射下,遭到猛烈的火力射击,他们全部牺牲。第2小队从“堪培拉塔温”号上下来,迂回冲入供水所,消灭了零星的守敌,迅速炸坏了供水系境,随后又摧毁了闸门控制所。

  船坞内火光冲天,烟雾缭绕,令人头昏眼花,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协同。各路突击队员实施强行登陆。然而,德军的炮火犹如一道死亡屏障横在他们面前。192号汽艇首先被击中起火,左转离开队列,井抢滩于旧码头之南;156号汽艇被击中,操舵装置失灵,撞在旁边的一艘货船上,队员大部负伤,只得转出队列撤退。另1艘汽艇被气浪掀翻,突击队员摔入水中。几路突击小队只有左右纵队的各1艘舰艇登陆成功。在这种条件下,汽艇登陆是极其困难的。

  西摩尔迅建收拢起2支登陆的小队,并迅速清点了一下人数,加上30多名轻,重伤员,仅剩大约70人。按第一方案,完成突袭后迅速撤回海上是不可能了,在德军的强烈炮火下,预定撤回登陆部队的汽艇有的被击沉,有的被迫中途折返。明显地已断了突击队员的后路,现在只有实施第二方案。西摩尔中校下定决心,马上向接应的莱伊德中校发出了救援信号。

  “阿萨斯顿”和“挺迪尔”两舰在莱伊德指挥下向敌人炮击,掩护突击队员们后撤,并接应和收容未能登陆的队员,联络其余的汽艇返回海上。这时,英国空军接到指令,出动了21架次飞机进行空中掩护,因船坞内敌我混战,故收效不大。

  西摩尔把队员分成八个小队,先潜入船坞南面的圣纳泽尔旧城,然后向右进入市中心。这样可避开敌人的重火力圈,尔后边打边撤.向西班牙边境迂回。边打边走,西摩尔感到这样太疲劳了,很多队员伤势严重,已临近弹尽粮绝的处境。他决定先找一个隐蔽所,略休整一下,等天黑再分散行动。派出去的侦察人员回来报告:“前方发现了一座防空洞。”西摩尔率突击队员们钻了进去。这里有烹饪设备,就寝褥垫,环境比较理想。西摩尔清点了人数,跟随他的只剩下20来人了。他决定天黑后分2人一组行动,现在抓紧时间休息,做个好梦。

  然而,好梦不长,就在他们进入防空洞后还不到一小时,就被一队德国兵发现并包围。经过殊死搏斗后,许多人又壮烈牺牲,他们实在没能力反抗了。西摩尔让大家缴械投降。德军将他们带到德军警备司令部,经过简单审讯,而后将他们送到圣纳泽尔以西25公里处的一个收容所.这儿已经关押着许多突击队员。

  当天16时30分和17时20分,圣纳泽尔又发生了两次爆炸,原来是从突击队的鱼雷艇上发射的定时鱼雷爆炸了,旧入口的外闸门被炸毁,入口被封锁,船坞大门的开闭机器也被炸坏,在场的不少德军被送上西天。

  在袭击圣纳泽尔的战斗中,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海军丧失了3名军官,751名士兵。“哥曼德”部队失去了34名军官,178名士兵。最后逃脱德军关押,辗转西班牙回国的西摩尔中校只带回了4名队友。虽然损失巨大,但正如西摩尔中校预料的那样,这次大胆的作战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使德军心惊胆战。特种作战部队“哥曼德”的名字不仅传遍了英国,而且威震了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哥曼德”划归海军陆战队,整个海军陆战队都可称为“哥曼德”部队。后来“哥曼德”部队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在部队编制、训练及执行任务方面都进行了严格规定,队员都是从英军各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然后再接受特殊的训练,各项技能全部考核合格后,才被授予具有特种部队象征的贝雷帽和徽章。由于它声名远扬,世界许多国家都曾要求“哥曼德”帮助他们训练特种部队或协助进行反恐怖行动。“哥曼德”部队经常与北约军队中的美军水陆两栖部队互派人员,作为对方部队的成员进行训练,同时也与挪威、荷兰的特种部队进行协同和相互交叉性的训练,从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二战军事 精锐部队篇 第3节 德国国防军独立第667突击炮兵旅
(更新时间:2007…4…14 13:20:00  本章字数:10264)


  
  陆军独立第667突击炮兵旅最初是德国国防军在1940年早期组编的一支连级别的突击炮群。随着战争的不断进展,当同时期或在其身后整编的其他各支突击炮群因战斗而消亡,或被整编入新的部队时,第667连却凭借着辉煌的战绩历经「突击炮营」,「突击炮旅」,「突击炮兵旅」等不同时期进行的部队整编和扩充。并且一直保持着自「突击炮连」时代以来即拥有的“667”部队番号直至战争结束,在它丰富的战斗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突击炮兵王牌,也成为所有突击炮部队中骑士十字章拥有者最多的单位,因此完全可以称为是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部队。从第667突击炮兵旅的战斗历程甚至可以探究到整个二战期间德军突击炮部队的诞生,发展,演变,人员和车辆装备的配属更迭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第667突击炮兵旅丰富多彩更具有系统性的车辆涂装,部队章,战术识别标志也为研究“突击炮”这一只存在于二战时期的特殊兵器提供了绝佳素材。 

  序言 

  在德国陆军内,由曼斯坦因中将(1936年当时)倡导的‘尽可能在将来的战斗中为步兵部队提供密切及时且行之有效的火力支援’下诞生的独立「突击炮兵」部队,最初的规模均属于连编制,并且在战术运用上带有一定的实验性目的,大多用于论证“突击炮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