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断大明-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皱了皱眉头,想劝慰两句,正欲答话,忽听的一个丫鬟走了进来,冲着朱棣微微一俯身,低声道:“禀王爷,军师求见!”说着又朝徐王妃行了一礼节。
    朱棣正烦躁,一听道衍求见,喜上眉梢,也顾不得许霆在场,冲着那丫鬟急道:“快传!”
    ………………………………………………………… 丫鬟福了一幅,转身便走了出去。
    片刻,一阵脚步声响起,道衍带着一个人走了进去,朱棣斜眼一瞧,却是先前跟着一起回府的金忠,二人走到朱棣跟前,正欲行跪拜之礼,朱棣忙挥挥手,道:“军师何须多礼,两位请坐!”
    道衍、金忠道了谢,在朱棣左侧的长椅上坐了下来,朱棣待道衍坐下,将手中的圣旨递了过去,趁着道衍诵读圣旨之际,将刚才许霆所说的话语,讲述了一遍。朱棣语速很快,但道衍却听得分明,朱棣话音一落,道衍便将圣旨方在一旁的茶几上,皱着眉头望了一眼许霆,沉思了良久才道:“胡患只不过数十日前的事情,朝廷此时遣来采访使,且直奔燕王府,定是朝廷趁着胡煌将除之际,再行前些时日的削藩大计!”顿了顿,目光寒光一闪,续道:“以老衲看,这道圣旨,说明了朝廷削藩的决心,此刻来的采访使,定是来王府打探王爷的动静,若是王爷稍有不慎,只怕……?”
    朱棣惊得一身汗,低声道:“既如此,本王该当如何?”
    道衍目光寒霜一闪,盯着朱棣道:“王爷不必惊慌,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区区采访使,王爷不必放在心上,倒是这道圣旨,以老衲愚见,王爷应当早作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书友们,收藏票、推荐票,订阅有没有啊,下面还有两章,马上就要来了,手中有票票的,快快砸过来,帮助小景冲榜啊,争取下个星期上封推哦,到时候,小景的书就有更多的人看了,各位加油支持了,小景感激不尽,再次叩首,行礼!
第13卷 545章:天下擒王
    朱棣自是知晓道衍口中的所指的打算是什么。若说诸王被削之时,朱棣仍心存侥幸的话,但如今建文帝昭告天下,以少林至善大师为天下擒王领袖,奉皇命擒王,采访使突兀造访,这接踵而来的一件件事,已使他早已对那一丝的侥幸失去了耐『性』,取而代之的是内心渐渐的相信,建文帝恐怕不会放过藩王!想到这里,朱棣顿觉胸口犹如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一般,吐不过气来。道衍多次的提示,朱棣听在耳里,也并非欲动于衷,他虽贵为藩王,但若让迎脖待宰,那非他所愿,但若是真要挥兵南下,朱棣心中却有一直下不了那个决心,当年父王册藩的种种,如今想来仍旧历历在目,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总有一股不安的感觉在让他犹豫不定。
    道衍、金忠、徐王妃三人默默的望着朱棣,道衍双眼几乎『露』出了渴望,这数十年来,他一直都在履行当初“王”字上面送上一定帽子的承诺,如今自己已经垂垂老矣,能否实现,却遥遥无期,让他如何不担忧。
    许霆和金忠刚来,并不了解二人之间的君子约定,此刻瞧道衍一双三角眼死命的盯着朱棣,而朱棣却没丝毫的不满之『色』,二人虽微微感到奇怪,却也没说什么。
    朱棣皱着眉头沉思了好片刻,方才叹了声,跟着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道:“朝廷既不放心本王,安排采访使,本王让他打探便是。“顿了顿,又叹了声:”本王数十年戍守边疆,一直都奉公守法,从未做过对不起国家的事情,怕他采访使何来?”
    道衍一双三角眼,听得这声叹息声,瞬间失去了光芒,良久才叹了口气,道:“王爷既,如此打算,老衲也无话可说,但此次朝廷突派采访使,王爷还须当小心应付便是。”顿了顿,又叹了声,目光落在了许霆的脸上,瞧他对朱棣满脸的向往之『色』,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低声道:“采访使既到,府上八百勇士王爷,须当妥善安排便是,若是被小人借以滋事,徒增祸事!”
    朱棣身子微微一颤,自从朝廷削了他的兵权后,他便开始听从了道衍的建议,大量蓄意一批勇士,以防万一,眼下,他万万料不到朝廷竟会在此刻派遣采访使前来打探动机,别的方面,朱棣倒也不怕,毕竟是皇叔,找些可靠的理由还能搪塞过去,但自己以削兵权,若是被采访使发现了八百勇士,上告朝廷,以朝廷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那帮书呆子,只怕定会利用大做文章,若此一来,天下百姓还道本王真的蓄意谋反,倒是只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想到这些,朱棣惊的一身冷汗,良久才恢复常态,见道衍望着她,忙低声道:”军师觉得此事如何是好?“
    道衍虽对朱棣的一番话语感到失望,但毕竟此刻二人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更何况眼下也确是不已动手,两者以综合,道衍倒有些歉然,想起自己一直都在朱棣,不禁有些愧疚之意,这会儿听朱棣出言相询,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缓缓说道:“前些时日,老衲以小兄弟传授的隔音之法,在王府的四周养了许多鹅鸭,以扰『乱』铸造的声音。 如今采访使不日即到,依老衲看,最好的法子便是将这八百勇士藏入府邸下。”
    “府邸下?”许霆显然不动,,一脸的疑『惑』。
    朱棣倒是听得分明,这燕王府乃是元朝故宫,规制宏大;后宫之内有殿有湖,且又僻静深邃,前些时日,为了以防万一,他听从了道衍的建议,利用这个便于隐蔽的条件。在后苑成了修建了一处练兵的场所。地下深挖下去,修建成两层地下室,周围筑上厚墙,墙上甃着尖锐扎手的瓶罐的碎片。让人在地下室里日夜起造兵器,为了防止铸造的声音被外人听到,他听从了道衍的建议,在府邸的四周又养了许多鹅鸭,以扰『乱』铸造的声音。 这事情做得极为隐蔽,府上出了朱棣和道衍几个少数的人知道之外,天下无人知晓,燕王府的前身是元朝故宫,其规制远超其他王府。燕府后宫广阔,划出一片藏八百人不成问题;且在王府之内,也好管制;最妙的是,后宫乃藩府禁苑,暴昭虽未朝廷的采访使,但藩王在大明,只亚于皇帝一等,所有的王公大臣,就是当朝一品官来了,藩王的府邸,也只能算是外臣,而朱元璋在分封初期,铭文规定,藩王的后宫,外臣不得入内。如此算来,暴昭虽身为采访使,却也是外臣,即便得知风声也是无法。他若敢侦刺王府内廷,朱棣就算杀了他,建文也无话可说。
    道衍话音一落,朱棣精神是一振:此法确是极好,就依军师所言!“顿了顿,又道:”此事,就劳烦军师办理,切要小心!“随后又对众人道:”据许公公所言,暴昭近日便到燕王府,各位无须谨慎,切莫『露』出破绽,以免多日的心血付如流水!“
    此话一出,道衍一双三角眼一亮,心中一动,急切的喊了声:“王爷……?“
    朱棣知他心意,会意的点了点头,道衍登时欣喜若狂,便在这时,门口一个丫鬟再次走了进来,神情颇为紧张的说道:“启禀王爷,府外张指挥使要奴婢告知王爷,他还在府外等候!“
    “啊……“?朱棣惊叫了一声,跟着喃喃道:”真是该死,怎么把他给忘了!“猛的一转身,冲着低着头的丫鬟喝道:”快请!“
    丫鬟被朱棣声威所迫,楞了一下,方才转身冲出了府外。
    片刻,张信急冲冲的冲了进来,神情甚是急切,见了朱棣正欲行君臣之礼,朱棣一挥手,张信也不客气,微微一抱拳道:“王爷,天下擒王兵马到了!“
    “啊……这么……快!“朱棣吃了一惊,满脸惊恐的扭过脸望着道衍。
    道衍亦是吃了一惊,心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刚刚解决了胡患,朝廷便派来了采访使,如今天下擒王的兵马……?“道衍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但他毕竟非常之人,微微惊讶之后,脸上顿时恢复了往日的神态,皱着眉头一思索,道:”眼下,当务之急,请王爷速派人请回小兄弟!“
    朱棣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推荐票,收藏票,订阅啊,多多益善,各位大力支持啊,小景准备下个星期冲榜啊!
第13卷 546章:大事
    刘三的住处比较偏僻,前后左右基本上没有人家。他的住处虽说是买,但宅院并不大,一幢四间的综合院,中间是堂屋,左右各有一间内室,前后各自带着一个小花园,后花园显得比前花园大的多,偶尔传来涓涓的流水声,显然是花园里置办了池塘一类的装饰品。萧琴本以为身为北平巡抚,兼任锦衣卫指挥使的刘三住处虽比不上王侯将相,但比起一般的大户人家自是过之而不及,但此刻一瞧,登时傻眼。
    这也难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没读过书,但算术却是极好,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通过一道精确的计算,将整个洪武一朝官员的俸禄定下来的。
    在中国古代这许多朝代中,明朝官吏的俸禄是最低的。
    《二史札记•;明官俸最薄》就记录:正四品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地、厅级)每月只有二十四石米(年俸不足三百石),七品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每月只有七石米(年俸不足百石)。比之秦、汉,真是少而又少。就是这极低的禄米,也不全给,往往还要折布,折绢,颇似我们生活中曾有过的发工资打白条。更奇怪的是,这些很少的禄米,名义上还包括属吏的俸禄开支。
    以知县为例。管理一个县的县官一个月的工资只是7。5石。明代的知县和今天的县长不同,那年头知县还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一个知县管这么多事,打赏下面的小吏是免不了的,要不谁心甘情愿给你干活?
    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长随,分等级为大爷、二爷。大爷有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爷(签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这些人是知县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此外县里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的厨师、师爷———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县官的手下,全部要他养活。
    一个月只有7。5石的俸禄,大家就只去喝西北风了。当官的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动,俸禄是远远不够的。
    刘三虽为北平七品县令,兼任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官,但锦衣卫自洪武二十年至洪武二十六年,曾经辉煌一时的锦衣卫,被他的缔造者正式废除。是以刘三公开的身份只是北平府里一个不入流的七品小官而已,微博的俸禄,自是住不起豪门大宅,况且他的真正身份是见不得光的,住的偏僻些才安全。
    夜『色』深沉,刘三当中而坐,萧琴、郑和落在左侧,朱能、陈展、沈城三人落在右侧,待众人做好,萧琴才低声询问道:“敢问刘大人,燕王府到底出了何事,何以会如刘大人亲自出马?“萧琴这句话说的极为恭敬,刘三脸上一丝得意,心道:”若非重大事情,岂能让我出面!“心中虽得意,嘴上却说:”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