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学生的男老师-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吃过了。”
    赵电说:“你坐坐吧,我来倒杯水给你喝喝。”
    袁芳说:“我自己来。”就去倒水。
    赵电说:“你给我买了点心,我应当给你钱。”
    说着要拿钱给袁芳,袁芳一把拉住赵电,说:“你要是给我钱,我就走了,两个点心能值多少钱?”
    赵电没给成。
    赵电吃着袁芳带的点心,感到十分的幸福。袁芳则翻开赵电桌子上的一本小说。
    赵电问:“平时喜欢看小说吗?”
    “喜欢,经常被小说里的人物打动了。我老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赵电吃完了,袁芳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赵电,说:“给你一样东西。”
    赵电要打开看看。
    袁芳说:“现在不要看,等我离开时再看。”
    赵电于是把信收到抽屉里。
    赵电问袁芳:“今天你回家吗?”
    袁芳说:“我上午就回家。”
    “那我送你上车。”
    袁芳说:“那我们现在就动身吧。”
    赵电胆小,他对袁芳说:“先看看校园里有没有别的老师,如果有,我们稍躲一会儿,免得让人看了,在背后说闲话。”
    说完,赵电到门外看了一下,没发现别的老师,只是有几个老师的孩子在玩。回身对袁芳说:“没发现大的敌情,只是有几个小特务,关系不大。我们走吧。”
    袁芳和赵电肩并肩着走出了校门。
    在大街上,袁芳那高高的个子,秀美的披肩发,娇美的脸庞,红润的嘴唇,吸引了众多行人的目光,回头率很高。
    赵电把袁芳送上车,还替她买了车票。
    袁芳走后,赵电急忙回到学校,他想看看袁芳给他的信到底写了什么。
    赵电回到自己的房中,拿出信,小心地撕开。赵电发现信纸的折叠很考究,是折成心状的。
    赵电拆开信纸,他看到的是一封用娟秀的字体写的情书。
    亲爱的赵电老师:
    这封信早就想写了,然而还是拖到现在才动笔。
    我是鼓起了巨大的勇气写这封信的――
    写此信时,在称呼上我就很费思量:不知是称你为老师,还是称你为哥哥?
    长期以来,在我心中有一个秘密想要告诉你,那就是对你的爱!这种爱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了,它已不是小苗,而是长成了一棵大树。
    赵老师,你的学识与智慧深深的吸引了我,你的品格与个性总在感召着我。我对你的爱恋不是一时的,也不是偶然的。我关注着你的一切,在意你的一举一动。我爱你,这是确确实实的,隐瞒与埋没都是不适宜的,我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我知道我是个在校学生,我不知道这种感情是对还是错,但我实在无法抑止。不管这种感情是对还是错,它都像春天的草一样蓬勃地生长着。只是我不知道你看到这片萋萋芳草,会有怎样的心态?
    袁芳
    1993.1.1
第二十章
    赵电把袁芳的信看了又看,就像品一杯美酒,恨不能把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喝进肚子里。虽然信上未洒香水,但赵电却能闻到文字间飘拂着沁人的香气,那是袁芳掬出的一瓣心香。
    看着袁芳秀丽端庄的字,回想着袁芳贤淑内蕴、惹人怜爱的身影,咀嚼着袁芳那甜如蜜糖的话语,赵电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充盈,温甜而曼妙!
    那么端庄可人的袁芳,不思保留地把自己的芳心交给我,这是上苍对我的眷顾!是命运对我的恩赐!袁芳,以及她那弥足珍贵的信的出现,是这个新年我收到的最好礼物。她如一缕来自天庭的春风,吹拂着我大荒的心野,让我的心田顷刻间变成茵茵绿原,芳草碧连天。
    袁芳的靠近,让赵电顿感人生如画。他猛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他对未来冲满着信心与激情,他空前地感到生命的美好与弥足珍贵。
    他现在有的是憧憬、憧憬……
    ――这就是爱的魔力、神力。
    下午,学校举行教职工元旦座谈会。
    满载着幸福与畅想的赵电,在会上代表风神文学社发表元旦寄语,题为《1993:告别过去,向未来问好》。他说:
    “1993是一个门槛,是一个界限,是一个分水岭,是新的一页。1993是告别的代码。告别庸俗、世俗,告别委琐,告别低级,告别鸡争狗夺,告别没有出息的发牢骚,告别虚光多真火少的夸夸其谈,告别那些凌驾一切的唯我独尊和目空一切,告别酒桌上的将军和麻坛元帅,告别扑克牌专家。告别浅薄的人和强词夺理,以及从未认识到自己浅薄的自我感觉良好的麻木不仁的神经如钢筋的所谓大学毕业的底层的高级知识分子。告别对值得满意之事的不满,以及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鸡肠鸭肚。
    然而不能告别的是反面现象的反面。
    1993意味着告别,意味着超越,我们将以全新的自我直上云霄,凌云飞翔。1995意味着人生价值的开始实现。
    总之,在1993,我们要告别过去,向未来问好!”
    在场的教师都笑了起来,以女教师为甚。
    傍晚,学校会餐。全校六十个教职工在会议室一起用餐,大家推杯换盏,热闹非常。晚餐结束,已是斜月西挂、星光闪烁。
    那晚赵电的酒有点超量,脸像红纸,身像红碳,热血沸腾。
    赵电有点醉意朦胧了。
    平时他还可以看书习文、星光漫步,今晚再也不能。
    赵电迷迷糊糊地洗把脸,解衣上床。
    赵电常常是,酒多了就想听钢琴曲。两年前,他就买了一盒理查得.克莱得曼的磁带,已不知听了多少遍!今晚,他又把这盒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起了《海边的阿迪丽娜》。
    在酒意和音乐的双重浸染下,他的心海波涛汹涌,思绪翻飞飘渺。他想父母,也想袁芳,深深的想,重重的想。他在心里面深情地呼唤着袁芳,念叨着袁芳。他一会感觉袁芳离自己很近,一会感觉袁芳离自己很远。一会感觉袁芳笑着向自己走来,一会感觉袁芳折转身去,消失在视线之外。袁芳如一朵艳丽的花开在暗夜中,照亮了赵电的心灵,照亮了他的生命。那神光一现的惊美,吸引着赵电挣扎着去捕捉――
    赵电一觉睡到天光大白。
    第二天早上起来,好好地整理自己,抖擞着重新投入生活。
第二十一章
    呼吸着早晨的新鲜空气,赵电一脸清新的到胜利路菜市场买菜。
    赵电买菜,往往是,看人不看菜。有道是:看菜吃饭。赵电是:看人买菜。谁可怜就买谁的菜,主要是老人。他买老人的菜绝不还价,也拒绝找零。
    在菜市场入口处,赵电看到一个农村老奶奶,约莫七十岁,黑瘦苍老,她满脸堆笑的问赵电:“大哥要萝卜吗?自家种的!”
    赵电问:“多少钱一斤?”
    老奶奶憨憨的笑了笑,说:“人家卖六角,我买五角!”
    赵电说:“六角吧,全买了,让您回家。”
    赵电不管萝卜好坏,装了满满一方便袋。
    老奶奶一称,五斤三两。按赵电所说的每斤六角的价格计算,赵电应付三点二元。
    赵电给了老奶奶一张五块的,说:“不要找了。早上这么冷,您这么大年纪出来卖菜,太辛苦了。”
    赵电拎着萝卜要走,老奶奶一把拉住他:“我要找你钱,我一分钱都不能多要!”她一只手去掏钱,另一只手按着赵电的手腕。赵电感觉老奶奶力气怪大的,大概是长期干农活,锻炼的结果。
    赵电想挣脱,但很难。因为用力大了,会把老奶奶拉倒,用力小了,挣脱不掉,老奶奶毕竟有点“武功”。
    来了几个回合,赵电的“太极拳”敌不过老奶奶的“铁砂掌”。
    不能力取,就用智胜。赵电这下不挣脱了,他安静的让老奶奶找钱,老奶奶找给他一点八元,赵电收了。
    赵电来个以退为进,他直起身,拎着萝卜离开时,迅速地把钱扔给了老奶奶,拔腿就跑。
    老奶奶则在后面大叫:“这该怎么办啊,真要命!遇到这样的大哥――”
    赵电回到房中,心想农民真可怜,那么冷的天,起那么早来卖菜,一天挣不到几块钱!哎,真可怜!
    赵电刚刚叹息完,石大妈来了:“赵老师元旦没回家呀!”
    “没回家。”
    “你中午在我家吃个便饭吧,你一个人做饭挺麻烦的。”
    “那多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同在一个单位里,不就是一家人嘛。再说,,我又不是特自为你做饭,我们也要吃,只是添一双筷子加一个碗。”
    石大妈是个慈祥善良的人,他看待赵电如同自己的孩子,赵电不知道在她家吃过多少顿了。
    赵电要倒茶水给石大妈喝,石大妈一把抓住赵电的胳膊,说:“我刚刚在家喝了,你不用倒!”
    赵电坚持要倒,他想挣脱,可身庞手大的石大妈,手力比卖萝卜的老奶奶还要大,根本挣脱不了,赵电想,怎么今天和我交手的老奶奶都有“武功”!好象都是铁砂掌的掌门人。
    赵电只得作罢。
    石大妈问:“赵老师,对象找好了吗?”
    “没有呢。”
    “该找了。自古都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论男女,到了一定的岁数不找对象,父母急,亲戚邻居急,同事同学急。而且别人会在背后议论,某某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呀?赵老师,你年轻,许多事情还没体会到,婚姻大事真的要抓紧!”石大妈以慈母般的情怀关照着赵电。
    赵电说:“我并不是不急,但这是急不来的。”
    石大妈接着说:“我大女儿有一个邻居家的姑娘,在市瓷厂上班,21岁。如果你想谈的话,我来叫我大女儿给你介绍。”
    赵电心中放不下袁芳,怕辜负了袁芳的一片芳心,他说:“让我考虑考虑吧。”
    “你可以考虑考虑。”石大妈说,“我走了,中午到我家吃饭,别忘了。”
第二十二章
    石大妈走了。赵电在房中踱起步来,左思右想着自己的婚姻大事。爱好舞文弄墨的赵电为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叫《赵电婚姻考察报告》,主要内容是:
    目前,婚姻大事已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
    喜人的是:美丽端庄的袁芳已给我送达了“国书”。
    逼人的是:我和袁芳的关系还不能说是婚姻,充满着许多未知数,但我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所有的人都在催,社会舆论的压力太大!
    通过反复盘算、权衡、比划,最终的对策是:
    在我和袁芳的感情还处于“地下党”时期,而我们的婚姻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好心人给我介绍对象,我不能拒绝。因为他人并不知道我有个袁芳,如果拒绝别人给我介绍对象,人家会认为我有毛病,其实我没毛病,身上的一切零部件都正常,尽管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国产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质量问题。如果说我已有对象了,人家会问,人在哪儿,怎么见不到人呢?总不能说是袁芳吧?那样的话,还不炸开了锅!那就等于是在校园里放了颗原子弹!另外,不断地和别的姑娘见面,通过比较,会让我更加感到袁芳的好,这有助于加强我和袁芳的感情,我会更爱袁芳,倍加珍惜袁芳。当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姑娘,都不要动心。我相信不会遇到一个比袁芳更好的,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