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学生的男老师-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芳说:“爸爸,妈妈不大支持赵先生和我交往。”
    “为什么?”袁老板很诧异。
    “她认为我这次落榜,就是因为赵先生和我谈恋爱。”
    “那你认为小赵有没有影响你学习?”
    “绝对没有。我认为没有赵先生的帮助,我的总分会更低。最起码我的语文肯定考不到129分。”
    “你都认为没有什么影响,妈妈为什么要反对?”
    “主要是因为,这学期妈妈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给我陪读,结果我没达线,她在心理上不能接受,有点情绪,就把原因归到赵先生身上去了。”袁芳低着头,一只脚在地上划着。
    袁老板拍拍袁芳的肩,说:“你不要担心,今晚我打电话给你妈妈,我来和她说说。”
    袁芳对爸爸点点头,笑了笑,然后一转身走了。
    做好了爸爸的工作,袁芳很高兴,她小跑着到了赵电所在的房间,笑嘻嘻的。赵电很奇怪,不知道袁芳在笑什么,就问:“为什么这么高兴?”
    袁芳说:“不告诉你,反正与你无关。”
    正说着,他们发现一男一女从一个餐厅里走出,那男的把手放在女的臀部上。等他们下楼了,赵电说:“袁芳,一男一女在一起走路,从男的放手的位置,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
    “怎么看?”
    “男的手放在女的手上,这是牵手恋人;男的手放在女的肩膀上,这是狐朋狗友;男的手放在女的臀部上,这是露水夫妻。刚才的两位就是露水夫妻,我们俩永远都不要那么做。”
    袁芳笑笑,说:“你的理论都一套一套的。”
    赵电和袁芳要回去,临走时,赵电问袁老板:“如果人手不够,我们可以来帮忙,义务打工。”
    袁老板说:“我这儿有服务员呢,饭店这地方你们少呆点,这儿什么人都有,你们年轻人很容易受影响。”
    袁芳说:“刚才看到一男一女走出,赵先生已经发表了一通感慨了。”
第一一七章
    老家来电话,叫赵电回去一下,到底什么事,电话里没讲。
    赵电的老家在西林市龙城县白河乡,赵电回家要从西林长途汽车站乘车。
    途中,上来了一个美女,这个美女真是实打实的美女。她二十三四岁,一米六的个头,杏脸桃腮,皮肤白净,身材标致,眼睛明净如秋水。她一上车,不光车上的男人都看着她,女人们也看着她。只能吸引男人目光的美女,不是百分百的美女。既能吸引男人目光,又能吸引女人目光的美女,那就是真美女了――
    这个美女,在赵电的眼中,别有一番意味。因为这个美女,从正面看很像袁芳,从背面看很像白薇薇。赵电想,在回家时,真是巧,遇到如此像袁芳的人,估计袁芳到我家来不会太远了。
    赵电也想通过这个美女检测一下袁芳和白薇薇到底哪个漂亮,这个美女正面像袁芳,背面像白薇薇,如果看她正面的人多于看她背面的人,说明袁芳美于白薇薇。检测结果,看美女正面的人明显多于看她背面的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袁芳就是美于白薇薇。
    车子上很多人,美女没座位,只能站着。赵电希望他站着,站着才能看到她,她要是坐了,就看不到了。
    本来车上人多,又热,乘车挺烦躁的,自从上来一个美女,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赵电刚才还是昏昏欲睡,这下精神振奋起来。本来想早点到站,早点下车,这下希望永远地坐下去,永远不要到站,好永远和这个美女同路。
    赵电担心的事来了――车子到站了。美女先下了车,赵电也下了车。美女下车后沿着一条向南的岔路走去,估计美女的家在白河街的南面。而赵电的家在白河街的北面,赵电非常遗憾,再也不能和美女同路了,只能和她背道而驰――
    赵电向北走去,忍不住回头看美女两眼,但看到的是美女的背面,背面像白薇薇啊,白薇薇有什么看头呀?于是,赵电不再回头了――
    到了赵电那个村庄的河边,赵电发现妈妈还在河边洗衣。赵电隔着河就喊:“妈妈,都十点多了,还在洗衣服啊。太阳不晒吗?”
    妈妈抬头一看,是儿子回来了,马上站起,喜笑颜开。说:“早饭吃了吗?”
    “到现在还没吃早饭,那不饿死了!”赵电说完,挽起了裤子过河。
    到了河这边,赵电问妈妈:“洗完了吗?”
    “还有一件。”妈妈又蹲下洗了起来。
    妈妈很快洗完那最后一件,把衣服放在篮子里。
    赵电帮妈妈拎篮子,妈妈自己拿着棒槌,母子俩一起回家。
    在路上,赵电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家里到底有什么事。
    妈妈说:“叫你回来有两件事,一件是赵成在青山村找的对象,和赵成翻脸了。还有一件就是有一个人在白河街上给赵成又介绍了一个。”
    赵电问:“和青山那个姑娘不是说很好吗?怎么就翻脸呢?”
    “几个月前,他们俩谈妥后,姑娘叫赵成和她在一起打工。姑娘给一个工地做饭,赵成在工地上做瓦工。姑娘说赵成经常用水瓢在桶里舀生水喝,她看了很不习惯。”
    “就这个吗?”
    “她讲了很多,反正姑娘不想谈了。”妈妈显得很灰心。
    “不是说给姑娘买了自行车吗?”赵电问。
    “自行车姑娘已经还给赵成了。”
    “妈妈,这个不能怪姑娘,只能怪赵成。拿水瓢舀生水喝,这多不卫生!别人看了反感,自己也容易生病。”赵电说,“这个姑娘很有心计,她叫赵成和她一起打工,目的就是观察赵成的。”
    “现在看来不就是这个意图吗?”妈妈说着说着叹口气,道:“赵成太傻了。”
    “我看这件事就算了,他们俩没有缘分。”赵电劝妈妈。
    “你说算了,赵成还叫我到姑娘家去闹、去拼。”
    “怎么闹?”
    “他让我到女方家,睡在她家床上,睡个一月两月不走。”
    赵电听到后很气愤,心想:这个赵成,太糊涂了!不把妈妈的身体当回事,自己没本事,叫妈妈去闹。他对妈妈说:“妈妈,千万不要听赵成的话,你去闹没有任何作用,是违法的!把你闹出病来怎么办?现在什么都不要做了,和青山这个姑娘彻底了结。”
    “可赵成现在还想这个姑娘。”妈妈说。
    “既然这么喜欢这个姑娘,为什么不好好表现?是他自己毁了自己,怪谁呢?妈妈,这个事情已不可挽回了,不要再提了。”
    到了家,赵电本想批评赵成,但看到赵成很懊丧,很消沉,不想在赵成的伤口上撒盐,不想雪上加霜,就没批评他了。
    赵电只是淡淡的说了几句:“这件事就算了,以后要吸取教训。不是说有人在白河街上又给你介绍了一个吗?什么情况?”
    父亲说:“就这个月,赵成在白河街上给你们一个远房老表干瓦工活,表嫂看赵成的手艺不错,人又老实肯干,就想把自家的一个姑娘介绍给赵成,姑娘家父亲也觉得赵成能干活,能做事,也有这个想法。”
    赵电听到后很高兴,说:“这不很好吗?要趁热打铁,顺水推舟。现在不要想青山的事了,现在最要紧的是白河的事。”
    赵成说:“女方说过几天,等双抢完全结束了,就来我家看看,你现在不能走,在家住几天。”
    全家人又有了新盼头。
    晚上,赵电把竹床搬出来,全家人坐在竹床上乘凉。
    赵电爱听收音机,边听收音机边乘凉。
    妈妈每到夏天,脊背就很痒,妈妈对赵电说:“我脊背痒,就是生你生的。你生在夏天,我在夏天坐月子,留下了这个后遗症。”
    赵电说:“既然是生我生的,那我就给你抓痒吧。”就这样,每年夏天,妈妈都叫赵电给她抓脊背,直到妈妈不再说痒了――今晚也是这样。
    赵电一边给妈妈抓痒,一边跟赵成说:“现在跟白河姑娘交往,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要思考,这个话能不能说,这件事能不能做。要让人觉得你虽是个干粗活的人,但不是粗人。”
    晚上,赵电和赵成睡在一起,赵电和他说到半夜,全是谈恋爱的事。
    赵成听多了有点厌烦,就说:“你这么会谈恋爱,你谈了几个恋爱?”
    “我一个还没谈完,只谈了半个。”
    “一个还没谈完啊,和哪一个在谈?”赵成问。
    “和袁芳,你知道吗?”赵电郑重地说。
    赵成以为赵电在胡诌,没当回事,就随口说了一句:“我哪知道你是圆的还是方的?”
    赵成在床上被赵电干扰得睡不着,哈欠连天,最后忍不住了,叫一声:“别说了,明天我还要起早干活。”
    赵电不说了。
第一一八章
    农村风俗,订婚前,先是女方家的重要人物――主要是妇女到男方家看看,如果满意,男方的家人回访女方,然后就可正式订婚。
    今天,女方家要来赵电家看看,主要看看男方家的位置是否好,田地是否多,用水是否方便,是否缺柴,家庭环境是否好,等等。
    为了迎接女方的到来,赵电家做了充分的准备:把家里全部打扫一遍,家私重新整理一下,而且买了许多糕点,就是开水也比往常多烧了好几瓶。香烟放在书案上,茶叶换了一筒细的,防备女方家的人要在吃饭,买了几瓶酒和几斤肉。
    整个过程,让赵电想到了单位为了迎接上级的视察。往常,学校为了迎接上级的视察,全校总动员,那情势如临大敌。真真是:上面放一个屁,下面忙一大气。每当这时,赵电就特反感,特不以为然。反正他是从不参与的。今天,为了二哥的婚事,赵电和家人一起,忙得不亦乐乎。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贵客到来了――
    吃完早饭,已是七点半,客人没到。
    八点,客人还是没到。
    八点半,仍然不见客人身影。
    赵电的家人急了:不会不来吧?
    赵电家的两侧都是山坡,赵成跑到左侧山坡上去“侦察”,看远处有没有客人的身影。赵电也跟着去“侦察”。
    赵成站着,一双眼睛巴望着远方。赵电说:“你这样站着太明显了,如果客人突然出现,看到你这个样子,会瞧不起你的。我们俩都爬下。”
    于是兄弟俩爬在山坡上,注视着前方。
    两人足足了注视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发现了新情况:从河岸翻过来几个人,穿着整整齐齐的,一看就知不是干农活的,而是走亲访友的。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呀!六个人!
    赵电不认识,赵成认得其中两个:一个是媒人,也就是所谓的表嫂,一个就是姑娘!
    赵电问:“姑娘叫什么名字?”
    “叫白桂花。”赵成答。
    六个人分明是向赵电家走来,赵电弓起腰,手一挥,说:“快撤!再不走,来不及了!”
    ――那样子就像打仗!
    两人飞也似的跑下山,来到家中。
    一家人毕恭毕敬的在家等候着。
    客人终于到家了,来的都是女客。
    女客们一到,就开始视察――
    “你这儿离河比较近,用水方便。”媒人说。
    “但有条河也有坏处,上街要过河。”姑娘二姐说。
    “你这儿山不大,烧什么?”姑娘大姐问。
    “主要烧稻草,不够的话就买点干柴烧。”赵电父亲说。
    “你们吃水到哪儿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