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学生的男老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电是个孝子,每次回老家,都要在城里买许多吃的喝的给父母,就连中午在家吃饭的菜,他也在城里买好了带着。因为父母亲老了,又在农村,买东西不方便。赵电就是这么体贴家人。
    赵电回家时,喜欢买在乡下根本见不到的名贵的菜,让父母尝尝美食。可很多名贵的菜,都不合母亲的口味。有一次赵电买了一种海鲜回家,母亲吃起来很难受,叫苦说:“这哪是人吃菜,简直是菜吃人!”父亲也吃不下去,最后剩了许多,倒给猪吃了。赵电得出的结论是:在城里是美食,在农村就是猪食,回家带菜,务必反对崇洋媚外、主观臆断,务必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务必要针对农村人的口味去买,找工作要对口,买菜也要对口。
    今天,他买了几斤鱼和猪肉带回去。这是父母都爱吃的。
    坐了一个小时的车,赵电到了家。
    母亲见到儿子回来了,非常高兴,问长问短。
    母亲说:“你回家了,我家的大公鸡都叫得比平常欢,伸长颈子‘嘎够够’地叫个不停,它的意思‘来家喽――’还真是的,你不是来家了吗?”
    父亲也特高兴,父亲说:“我就猜到今天要来人。俗话说灶火笑客人到。今天早上我烧锅时,锅灶里的火一直在笑,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
    说完就给赵电倒茶。
    赵电说:“我自己倒。”
    父亲说:“我给你倒。”
    赵电说:“我又不是外人,何必这么客气?”
    父亲说:“你不是我的外人,难道我是你的外人吗?既然我是你的内人――”
    父亲手一招,尴尬地说:“你看,我说错了话了,我怎么成了你的内人!都是你把我急的!”
    赵电拦不住,只得让父亲倒茶,赵电也给父亲倒了一杯茶。两人坐在桌边喝茶。父亲问这问那,问赵电有没有生病,有没有和别人闹矛盾,工作上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赵电都说没有,即使有,他也不会说的,他在父母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他不想让父母担心。
    父亲又问赵电:“现在有没有人给你介绍对象?”
    赵电说:“没有,我还不急。”赵电的二哥已二十九岁了,还未订婚,他不想抢在哥哥之前订婚。
    但父亲不这么认为,他说:“你大哥是残疾人,他打光棍,我们对他已没有什么想法了。你二哥身强体壮,但人太老实,结果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最大的希望在你身上,如果你再有个什么闪失,我这不是颗粒无收吗?我不想你们三个都成了残兵败将。”
    父亲的话让赵电感到有点沉重,但他立刻便安慰起父亲:“您放心吧,到时自会颗粒归仓,不会颗粒无收!”
    中午吃饭时,父亲给赵电盛饭,母亲给赵电夹菜。
    赵电不耐烦了:“我不是外人,你们别这样!”
    父亲说:“我也不是外人,这样又哪样了?”
    母亲说:“我是外人吗?这样那样不都是一样吗?还能哪样了!”
    赵电说:“我这是回自己的家,你们这样做,让外人看了,会笑话的,他们会说这家人怎么成了这样!不怎么样!”
    母亲说:“外人笑话就让外人笑话去吧,又能怎么样!我们老两口就是这样的!反正我们不是外人,怎么样呢?”
    赵电拗不过,只能屈从父母亲的“感情用事”,忍受父母亲的热情攻打。
    吃过饭,歇息了一会儿,赵电要回校了。走的时候,父亲送他,到了村口。赵电说:“不要送了,你回去吧!”
    父亲站在村口,看着赵电走路。
    赵电已走远了,父亲还是站在村口,直起脖子大声地喊:
    “在学校里要把门关好。”
    “天气越来越凉,要注意加衣。”
    “生冷的东西不要吃。”
    “坐车要注意安全,头不能伸出窗外。”
    .......
    赵电的内心常常矛盾,不回家吧,又牵挂着父母,回家吧,实在受不了父母的热情攻打。
第四章
    上课铃响了,赵电夹着书本走向教室。坐在门边的同学看到赵电来了,便对其他同学说:
    “电来了!”
    赵电大步走上讲台,这时,有一个后排同学迟到了,他不从前门进来,不喊报告,大摇大摆地从后门进了教室。
    赵电眼睛盯着那同学,说:“请你站起来,从前门进来。”
    那同学来到前门,立正,喊一声:“报告!”
    赵电说:“请进!”
    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赵电说:“我这个人,最厌恶走后门!我不希望你们在学生时期就养成了走后门的不好习惯。”说完,开始上课。
    “这节课,我们谈谈写作。”赵电说,“我认为写作要做到‘三心二意’,三心是指信心、细心、恒心,二意是指文中深意和言外之意。”
    赵电津津有味地讲着,可下面有一些同学在嘀嘀咕咕地说小话。赵电用黑板擦敲了敲讲桌,严肃地说:“老师上课最厌恶学生讲小话,讲小话会传染的,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个同学在讲话,后来发展到一群同学在讲话,由‘两个黄鹂鸣翠柳’演变成‘两岸猿声啼不住’。如果你们再讲话,我就判你们有期徒刑三十分钟――罚站三十分钟。”
    赵电现在害怕上课,一来语文课难上,二来现在的学生大都不爱学习,课堂纪律很难抓,给这些学生上课,真是一种折磨。学生厌学,老师也厌教。
    让赵电欣慰的是,一个班毕竟有几个同学深得他的喜欢。
    放晚学,语文课代表袁芳来到赵电的住处。袁芳是个美丽文静的女生,很有修养,很懂事,深得赵电的喜欢。由于是语文课代表,她和赵电的接触要多一点。
    “赵老师,我可以向你借书吗?”袁芳进来就问,带着腼腆的笑。
    “可以呀,你到我的书架去找找吧。”赵电指着靠墙的书架对袁芳说。
    袁芳取下一本散文集,说:“我最喜欢看散文,就借这本吧。”
    赵电的房中有一张漂亮的圆桌,圆桌上放着一盆水仙。圆桌靠窗放着,窗外是一棵桂花树。赵电最喜欢坐在桌子边,或看书,或听音乐,或看窗外的桂花树,或沉思默想,或和来客谈心――由此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赵电叫袁芳在圆桌边坐坐。
    袁芳和赵电面对面坐下,两人中间隔着一朵水仙。
    袁芳说:“水仙好漂亮!”
    赵电说:“袁芳,你就是一朵水仙花!”
    袁芳说:“赵老师,我好喜欢听你讲课,不过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太可恶了,他们不守纪律,赵老师不要过于计较。”
    赵电叹了一口气,说:“学生难教,当老师苦呀。”
    袁芳说:“老师的确很辛苦。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自私自利、自傲自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的确很难。”
    赵电点点头,颇有感慨地说:“当今由于强调升学率,强调教育的普及程度,导致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愚顽异常,性僻乖张,再加上开放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学生越来越崇尚物质主义,不再是理想主义者,不再有书生气了,他们不会指点江山,也没有激扬文字。今天的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很少有知书达理、文质彬彬、儒雅绰约、意气奔放的了。教育确实普及了,但属于低层次的普及。”
    袁芳听着听着,把头低下了。
    赵电说:“我说的是大多数学生,不是全部。袁芳,你的素养和表现远远好于别的学生,可惜,像你这样的好学生太少了。”
    袁芳听后面庞现出甜蜜的微笑。
    赵电又说:“现在有些学生的确不像话。旧式学生视老师为尊师,为严父,‘三日为师,终身为父。’过去老师叫学生向东,他不会向西,叫学生向西,他不会向东,除非这个学生不是东西!现在呢,老师对学生稍严了,学生给老师起绰号者有之,骂老师者有之,甚至与老师不共戴天。整天和不懂事的学生周旋,会使你变得委琐低俗。”
    赵电对着水仙打着手势说:“你想像水仙一样沉静从容吗?你想像水仙一样高雅尊贵吗?你想像水仙一样飘逸洒脱吗?这些全是空想。当了教师,学生的鄙俗顽劣,会消磨掉身上所有的雅气,教育好这些学生,要操多少心,伤多少神!袁芳呀,有人说教师是用自己的智慧照亮学生前途的长明灯,它的光焰,驱逐了学生心灵中的黑暗,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汗水滋润了学生干涸的心田,他们播下的种子在学生那里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我要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火种的播撒者,杏坛的耕牛,你还有多少心血没有耗尽?!”
    袁芳看着赵电讲话时激情澎湃、意绪激昂的样子,会心的笑了。她深受感染,她以前知道赵老师内心世界很丰富,但不知道会如此的丰富。
    袁芳说:“赵老师,你有衣服要洗吗?我来给你洗,没关系的。”
    “怎能让你替我洗衣服呢?我洗衣服是洗不干净,但也不能让你洗呀。不过,以后我要装被面,一个人不行,我就请你来帮个忙。”赵电强调说,“在你有空的情况下。”
    赵电又问了袁芳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赵电的关心,让袁芳心里暖洋洋的。
    晚自习铃声响了,袁芳说:“我要去上晚自习了,赵老师再见!”说完,娉娉婷婷的走了,赵电看着一个美丽的身影消失在门外。
第五章
    静如姣花照水,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她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生病。而赵电有一个业余烦恼,他常为自己的瘦而烦恼。
    在上大学时,赵电本宿舍的几个同学看到赵电穿一条裤衩坐在床沿上,便用一种考古学家发现了出土文物一样的目光看着他,并纷纷取笑说:
    “小赵好象是在非洲长大的。”
    “小赵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赵全身都是排骨。”
    还好,他们只是说说,还并未啃这排骨。
    面对一帮笑徒的讥讪,赵电既感自卑,又生愤怒。他早发现,生活中营养好修养差的人太多了,大学生更是如此。那时他很不服别人之讥弹,便在校报上发表文章,为自己辩护:“人肥胖的意义远小于猪肥胖的意义,人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她身上肉的多少!”
    当时赵电也想“增肥”,增肥就得施肥。怎么施肥?但从街上潇洒买得一斤烧鸡,自个儿坐在公园里的石凳上,肉嘴放在肉鸡上,全心全意地享受起来。
    可是光通过吃,效果并不明显,赵电仍然瘦。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三中工作。校门外,一群同事又在议论“孰胖耶,孰瘦耶”这一永恒话题。
    “小赵是我校最瘦的人,是瘦子大王。”
    “小赵比较精致。”
    “小赵,你有九十斤吗?”
    赵电答:“我吗,九十九斤九两,加上你们的一堆废话,正好一百斤。”这些人太令赵电厌烦,这场面太让赵电尴尬。可这种“事故”经常发生。
    生活让他成熟,人世让他看透。时至今日,赵电已麻木,赵电已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瘦指指点点了。他认为,瘦有什么不好!人皆能见到鲁迅的风骨,这正是鲁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瘦”的结果。
    赵电说胖瘦各具其美:
    胖得全身都是曲线的人优美、柔美,如杨贵妃。
    瘦成一条直线的人壮美、崇高,如鲁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