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与寂寞-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惧的终点。

 

如何摆脱恐惧 2



 

  问:我要如何才能永久摆脱性的欲望?

  克:为什么我们想要永久摆脱欲望?你称为性的欲望,别人称之为依赖、恐惧的欲望等等。我们为什么想要永久摆脱任何欲望呢?因为那个特定的欲望在烦扰我们,而我们不想被打扰。这就是我们所有的想法,不是吗?我们想要自我封闭,不被打扰。也就是,我们想要孤立,但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孤立存在的。在追寻上帝的过程中,所谓的宗教人士正在寻求完全的隔绝,从而不再被打扰,但是这种人不是真正虔诚的。真正虔诚的人是那些全然了解关系而没有问题、没有冲突的人。并不是他们不被打扰,而是因为他们不寻求确定,他们了解打扰,因此,不会因为安全的欲望而产生自我封闭的过程。

  现在,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的理解,因为我们正在处理感觉,就是思想。对最大部分的人来说,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变得没有创意、害怕、封闭、阻绝了各种方向,性是他们发现的唯一能放松的事情,可以暂时地逃避。在短暂的自我放逐中,“我”与它所有的麻烦、混乱和烦恼都消失了,而产生了极大的快乐。借着忘却自我,会产生稳定感和放松感,我们在宗教、经济方面没有创造性,在其他方面也一样,因此,性变得极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是像留声机一样地记录,重复我们所学过的语句;在宗教上我们是机器人,机械化地追随神职人员;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我们被环境的影响约束、绑死了。我们能有任何放松的机会吗?显然不行;而没有放松,就会有挫折。这就是为什么性行为,是一种放松,会成为我们如此重要的问题。而社会通过广告、杂志、电影来鼓励,并且刺激它。

  只要这种心灵——就是结果,是感觉的焦点——把性看作解放的方法,性一定会出问题;而只要我们无法广泛地创造,不只在某一特定的方面,这个问题就会持续下去。创造与感觉无关。性是属于头脑的,而创造力不是头脑的产物。创造力从来就不是头脑的产物、思想的产物,而性是一种感觉,也绝不可能是有创造力的。它可能会生出婴孩,但这显然不是创造力。只要我们依赖感官来解脱,以任何形式来刺激,一定会有挫折,因为头脑已经变得无法明白创造力是什么了。

  这个问题不能借着任何的戒律、禁忌、社会的公告或制裁来解决。只有当我们了解头脑的全部过程时,才能解决,因为头脑是性。它是头脑的印象、幻想和影像,这些刺激使它成为性,而当头脑是感觉的结果,它只会变得愈来愈感官了。如此的心灵是无法具有创造力的,因为创造不是感觉。只有当心灵不再追求任何形式的刺激,不论外在或内心的,它才可能全然地安静、自由,而只有在那种自由中才有创造。我们已经使性进入了某种丑陋的东西中,因为它是我们仅有的私密感觉,所有其他的感觉是公开、开放的。但是只要我们以任何形式的感觉当作解脱的方法,它只会增加问题、混乱和麻烦,因为解脱无法经由寻求结果而来到。

  发问者想要永久了结性的欲望,因为他有个思想是:那时他的所有干扰都会消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寻找、努力的原因。这种努力使他无法自由地了解心灵的过程。只要心灵寻求永远没有任何干扰的状态,就会封闭起来,而因此无法有创造力。只有当心灵从希求达成某事,从追求成功的欲望中解脱出来,从而没有恐惧时,它才可以全然安静。只有在那个时候才可能拥有创造力。

  问:没有人爱我,但我想拥有爱,因为没有爱,生活就没有意义。我该如何满足这种欲望呢?

  克:我希望你不只在听文字表面的意义,因为它们会是另一种误导,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你是真的去体验我们所讨论的事,那么它们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即使你用有意识的心灵去了解文字,如果你体验过,那么无意识的心灵也参与了。有这样的机会,无意识会显示它的全部内容,从而引发完全的自我了解。所以我希望你不只在听谈话,而实际地去经验我们谈到的事。

 

 



如何摆脱恐惧 3



 

 

  发问者想知道如何去爱与被爱。这不正是我们大部分的人的处境吗?我们都想要爱与被爱。我们谈论了很多。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传道者,都在讨论它。所以,让我们找出爱的意义。

  爱是一种感觉吗?爱是一种心灵的产物吗?你能想一想爱吗?你能想到爱的对象,但是你不能想到爱,是吗?我能想到我爱的人,我可以有个画面、人的印象,回忆我们关系中的那些感觉。但爱是感觉、回忆吗?当我说“我想要爱与被爱”,这难道不是一种思想和思想的反应吗?思想是一种爱吗?我们是这么认为,不是吗?对我们来说,爱是一种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所爱的人有一种影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思念他们、依赖他们的原因;这就是思想的过程,不是吗?

  目前,思想在各方面受到挫折,因此它说:“我在爱中发现快乐,所以我必须要有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紧黏着所爱的人、为什么我们想在身体及心理占有所爱之人的原因。我们创造法律以保障我们所爱的事物,不管是人、钢琴、财产、观念或信仰,因为在占有中——与它所有的嫉妒、恐惧、怀疑和焦虑——我们会觉得踏实。所以,我们已使爱变成心灵的产物,而且装满在心中。因为心是空虚的,心灵就说:“我必须有那种爱。”而且我们借着妻子、丈夫以充实我们自己。经由爱,我们试着变成某种人物。也就是说,爱变成有用的东西,我们利用爱,当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所以,我们已使爱变成一种心灵的产物。心灵变成爱的工具,而心灵只是感觉。思想是记忆对感觉的反应。没有了符号、文字和形象,就没有记忆,没有思想。我们知道所谓爱的感觉,我们也紧靠着它。而当它失败时,我们需要相同感觉的其他感情。所以,我们愈培养感情,我们就愈培养出所谓的知识——这只是记忆而已——而爱就愈少。

  只要我们在寻求爱,一定会有自我封闭的过程。爱意味着容易受到伤害和融合,而只要有自我封闭的过程,就没有融合、没有弱点。这种思考的过程正是恐惧,而在恐惧之中,我们利用思想为手段以追求进一步的刺激时,如何能与他人融合呢?

只有当你了解心灵的全部过程时,才能有爱。爱不是属于心灵,而你不能思考爱。当你说“我想要爱”,你就正在想它,你正在渴望它,这是一种感觉,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你要的不是爱,而是刺激。你需要一种手段以充实你自己,不管是人、工作或特别的刺激等等。的确,那不是爱。爱只有在忘却自我,和借着认识自己以解脱自己时,才会出现。借着认识自己带来了解,以及当心灵的全部过程完全显示出来并得到了解时,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然后你会发现爱无关乎感觉,不是满足的手段。爱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结果。爱是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中,“我”伴随着对它的认知、焦虑和占有都不见了。爱不能只是“自己”的活动,不管有没有意识,它持续地存在着。所以说,了解自我、了解认知的中心是“我”是非常重要的。

 

  纽约·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八日

 

 



如何克服寂寞



 

 

  我们的一生就是逃离寂寞的全部过程,不是吗?在关系中,我们用他人来掩盖寂寞;我们所做的一切,对知识的追求、经验的累积等,都是一种分心,用来逃避空虚寂寞。

  问:我要如何克服寂寞呢?

  克:你能克服寂寞吗?无论你克服了什么,就必须一再地克服它,不是吗?你了解的会结束,但是你要克服的不会结 束。这种战斗过程只会让你对抗的目标更加强大。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人注意到的寂寞是什么?我们知道它,而我们也逃避它,不是吗?我们以各种形式的活动逃离 它。我们是空虚、孤独的,而且我们害怕,所以我们试着用一些方法去掩盖它——冥想、追寻上帝、社会活动、收音 机、饮料或任何你会的方法——我们宁愿做别的事而不去面对它、和它在一起、了解它。不管我们是借着上帝的观 念,或是酗酒,都是同样的逃避。人只要从寂寞中逃开,崇拜上帝和沉溺酒精就没有很大的差异了。从社会的角度来 看,可能有异;但在心理方面,这种人是在逃避他自己,逃避自己的空虚,他的逃避是在寻求上帝,和酒鬼是相同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克服寂寞,而要去了解它,但如果我们不能面对它、正视它,继续地逃跑的话,就无法了解它。

  而我们的一生就是逃离寂寞的全部过程,不是吗?在关系中,我们用他人来掩盖寂寞;我们所做的一切,对知识的 追求、经验的累积等,都是一种分心,用来逃避空虚寂寞。所以,这些分心和逃避,显然要停止了。如果我们要了解 某事,就要集中注意力。而如果我们害怕,想借其他的事分心以逃避,我们如何能全神贯注在寂寞上面呢?所以,当我 们真正想了解寂寞,当我们全神贯注时,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不明了内心最基本导致恐惧的原因,创造力就不会存 在,——当我们达到这点,所有形式的分歧就会结束,不是吗?许多人嘲笑寂寞,说:“哦,那只是中产阶级的人才 会。天哪,去做做事,忘掉它吧!”但是空虚无法被遗忘的,也不能被放在一边。

  所以人们应该真正地去了解我们所谓的寂寞这个基本的东西,我们必须停止所有的逃避;但是在烦恼、寻求结果 和任何欲求的行为中,逃避是不会停止的。人们必将发现,如果不了解寂寞,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只是分心、逃避、自 我孤立的过程,只会造成更多的冲突、悲哀。看清事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面对寂寞。

  然后,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想下去,不管我们认为寂寞是事实或文字,问题都会产生。寂寞是事实吗?还是只掩盖某 些与我们所想的不同的事情?寂寞不是一种思想的结果吗?也就是说,思想是由建立在记忆之上的言语表达,我们不也是 借着言语表达、思想和记忆,来看待我们所谓的“寂寞”吗?所以,为这种状态命名,可能导致恐惧,从而使我们无法 更仔细地看它;而如果我们不为它命名的话,这由心灵生出的状态是寂寞吗?

  的确,寂寞和孤独之间是有差别的。寂寞是自我孤立的终点。你愈意识到自己,就愈孤立。而自我意识是孤立的 过程。但是孤独不是孤立。只有当寂寞结束时,才有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当外在的影响和内在记忆的影响都已经 完全地停止时,或只有当心灵处于这种状态时,它才能了解不朽。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必须了解寂寞、孤立的 过程,也就是自我和它的活动。所以,自我了解是停止孤立的起步,对寂寞也是如此。

 

  西雅图·一九五〇年八月六日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1



 

 

  “我”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