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0226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冯时-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件,很可能那个时候人们已经认识了回归年。另外北斗存在,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已经学会了观象授时,已经学会了观象授时,不仅如此,他们不仅认识了北天区附近的北斗的星官,而且认识了天球赤道附近的星另外呢,我们可以知道,由于四象的存在,所以呢,当时人,至少已经认识了两分两至,这使当时原始历法的产生都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两分两至产生了,历法就可以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墓葬的形状可以复原出它的“盖天”理论,就证明当时的人已经不仅具有天圆地方朴素的思想,而且建立起了“盖天说”的一种理论的雏形,我们还通过墓葬的年代计算了当时的实际星空的样子,我们发现这个墓葬这个星图所反映的情况,就是当时的实际星空,就是当时的真实的星空的样子,这个对于探讨古人的观象授时的方法都很有意义。另外呢我们根据这几个殉人我们可以看到最下边的这个殉人,它不是一个正东西摆放的,它有一个角度,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通过濮阳所在的那个地理纬度的,做过计算,发现它正好指向冬至时期的日出方向,所以它和《尧典》所提供的主持分至四时这四子是非常有联系的,因此它有非常浓厚的非常深厚的文化含义,这个是汉代瓦当上边所发现的四神的图像,这是汉代所形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样一个四神的图像。

  这个遗迹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在辽宁建平牛河梁的一个祭坛,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个方形的祭坛,我们可以看这个,在右侧的这是我们刚才放的圆形的祭坛,左侧呢是一个方形的祭坛,这个祭坛是用粉红色的圭状的石头组成的,三个,中间高四边低的这样一个迭起的同心圆的圆坛,为什么要有三个同心圆,这直接就体现了古人对于宇宙的一种理解。我们知道,一年四季变化,太阳在天上的行走的路线我们视的、我们眼睛看的、行走的路线是不一样的,冬天呢太阳会升得很低,从东南升起来,从西南落下去,而夏至的时候太阳又会升得很高,从东北升起来,从西北落下去。而到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的时候,太阳是从正东升起来,又从正西落下去。因此在这四个时点上,两分两至这四个时点上,实际上太阳,用我们肉眼去看,在天上划出了三个弧线,划出了三个弧线,这三个弧线实际上就是后来盖天家所形成的七衡六间图的一个基础,他们用它来解释宇宙,也就是最古老的盖图,就是盖天家的一个图,盖图,那么这三个弧线把它延长,就是三个同心圆,那么最里边的这就是古人用它来表示夏至的日道,夏至那一天日行的轨迹,而中间的这个圆,古人用来表示春分时期和秋分时期的日行的轨迹,而最外侧的这个同心圆,古人是用它来表示冬至时期的日行轨迹,更为有趣的是这三个同心圆的实测数据我们现在可以量出来,它的内圆的直径是11米,外圆的直径是22米,正好是内圆的倍数,中间这个圆的直径是15。6米,那我们做一个排比,用外圆的直径去比上中间那个圆的直径,就恰恰等于中间这个圆的直径去比上内圆的直径,恰恰等于,而它们的比呢?恰恰又等于根号,一个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等于一,那么它的对角线就是√2,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勾股数,我们说勾股、勾股、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这是《周髀算经》,也就是讲“盖天”理论的这个书里边,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而“盖天”理论讲的也是勾股问题,所以通过这个线索我们实际上就已经知道了,古人是采取一种什么方法来得到的这三个同心圆,这就是我这张图上所示意的,它们可以连续做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和它的外接圆,连续做这样它的碳十四测定的年代是公元前三千年,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的成就已经发展的非常高了,这是过去我们所不能想像的,像这样的三环图形,后来我们也发现过,这个呢是出土在安徽含山凌家滩的一个新石器的一个玉璧它就设计成三环的样子,时间是在公元前三千年以下,到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以前,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这幅图显示的呢,是巴比伦的一个三环的一个星图,是巴比伦三环的星图,看来当时的人们都是具有这样的一个对于两分两至的一个认识,但是呢,过去,人们有这样一些想法,就是巴比伦的天文学可能对中国有影响,其中这一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证据,那么现在看来可能事情并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巴比伦这幅星图,这个平面星图,它虽然有三环,但是它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比我们刚才提供的那两个图像都要晚得多,这样的三环图像实际在中国古代是一直承传了下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天坛,祈年殿,祭天的场所,祈年殿,上边就是三层的顶子,它的祈谷坛也是三层,三层环的顶子,那么它祭天的圜丘,我们看它祭天的圜丘,也是三层坛,这个思想就直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红山文化三环石坛。我们举的这些例子呢,当然都可以说明中国的天文学呢,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下边我想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意义做一些概括,第一,我想就是我们探索古代的文明,对于科学史的研究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天文学一直都被认为是巴比伦天文学东传和影响的结果,因为,我们在对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中国天文学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现在天文考古学的发展呢,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这样的一些认识,我们看到,中国的天文学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的时候,实际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而且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起源的时间,还可以向前追溯得很远,因为这个过程必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一个发展时间,而巴比伦的天文学我们现在虽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或者是更远一些,但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实物资料,比它的起源的时间要晚得多,这意味着呢,我们现在必须重新地去看待中国天文学史在世界科学史中的进程,重新地评估中国的古代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这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我们探讨古代的天文学对于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国的古老文明实际上是天文学发端最早的古老文明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天文学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大致是处在同一个时期,所以天文考古学的研究,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从天文学的角度去探讨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新的途径。我们刚才已经看到,在那么早的年代,古代的人类、先民们已经对天象有了非常精深的了解,对于宇宙有了丰富的知识,并且由此产生出了朴素的数术思想,原始宗教的思想,乃至哲学思想,这都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了极高的智慧和文明。所以说如果我们懂得了古代人类的宇宙观,实际上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明诞生和发展的脉络。因此,这个天文考古学的研究,为古代文明的探索带来了很多新的见识。

  第三,就是我们探讨古代的文明,探讨古代的天文学。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精神文明的这个意义,我们说人类的历史其实并没有成为历史,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古代的气息会沿着岁月的长河飘落到我们身边,我们的很多想法,我们的所思所想,有很多早已被我们的先人想过,甚至感觉过,而且比我们感觉得可能更细腻,更周到。虽然我们今天享受了很多新的文化,掌握了很多新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资格自诩比古人高明。因为历史是传承的,我们今天熟悉的一切,又何尝不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呢?所以我们只有清晰地了解了我们的过去,了解了我们的历史,才能正确地看待我们的今天,认识我们的今天,也才能够更客观地预见我们的未来。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一句名言,了解过去的五千年,是为了掌握今后的一百年,这大概就是我们探索古代文明的真正价值,谢谢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