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第五部分读圣经札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既然也是这个环境的产物,就必定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不可能有什么超常之处。即使这个人的成就在本乡以外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也仍然不肯承认,而要发出拿撒勒人针对耶稣发出的疑问:“他这一切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先知在本乡受到排斥,嫉妒也起了很大作用。一个在和自己相同环境里生长的人,却比自己无比优秀,对于这个事实,人们先是不能相信,接着便不能容忍了,他们觉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贬低。直到很久以后,出于这同样的虚荣心,他们的后人才会把先知的诞生当做本乡的光荣大加宣扬。
 
可是,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之诞生与本乡何干?他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属于本乡,他们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类为自己的舞台的。所以,如果要论光荣,这光荣只属于民族或者人类。这一点对于文明人来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说,倘若一个法兰克福人以歌德的同乡自炫,他就一定会遭到全体德国人的嘲笑。也所以,地方与地方之间为伟人出生地发生的那些争执都是可笑的,常常还是可耻的,因为它们常常带有借死去的伟人牟利的卑鄙意图。
 
──────────────────────────────────────────────────────────────
 
 
  六、奥秘和比喻(1月24日)
 
  耶稣对门徒授奥秘,对群众说比喻。门徒问原因,他答:“因为那已经有的,要给他更多,让他丰足有余;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一点点也要夺走。为了这缘故,我用比喻对他们讲;因为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不明白。”
 
  这个回答十分费解,本身像是隐喻,却是向门徒说的。
 
  事情本来似乎应该是:无论对门徒,还是对群众,都说比喻,使那已经有慧心的能听懂,从而得到更多,丰足有余,使那没有慧心的愈加听不懂,把他自以为是的一点点一知半解也夺走。
 
其实,存在的一切奥秘都是用比喻说出来的。对于听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节、野花、婴儿都在说话,而听不懂的耳朵却什么也没有听到。所以,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是精神王国里的必然法则。
 
──────────────────────────────────────────────────────────────
 
 
七、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1月26日)
 
  “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耶稣有一些很聪明的教导,这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当然也对。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这样你不但比较轻松,而且比较容易把这难处解决。如果你把今天、明天以及后来许多天的难处都担在肩上,你不但沉重,而且可能连一个难处也解决不了。
 
──────────────────────────────────────────────────────────────
 
 
 八、舆论的不宽容(1月28日)
 
  对于新的真理的发现者,新的信仰的建立者,舆论是最不肯宽容的。如果你只是独善其身,自行其是,它就嘲笑你的智力,把你说成一个头脑不正常的疯子或呆子,一个行为乖僻的怪人。如果你试图兼善天下,普渡众生,它就要诽谤你的品德,把你说成一个心术不正、妖言惑众的妖人、恶人、罪人了。
 
  耶稣对此深有体会,他愤怒地对群众说:“约翰来了,不吃不喝,你们说他是疯子;我来了,也吃也喝,你们却说我是酒肉之徒,是税棍和坏人的朋友!”
 
无论是否吃喝,舆论都饶不了你。问题当然不在是否吃喝。舆论很清楚它的敌人是思想,但它从来不正面与思想交锋,它总是把对手抓到自己的庸俗法庭上,用自己的庸俗法律将其定罪。
 
──────────────────────────────────────────────────────────────
 
 
  九、小孩、富人和天国(1月31日)
 
  门徒问耶稣:“在天国里谁最伟大?”耶稣叫来一个小孩,说:“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像这小孩那样谦卑的,在天国里就是最伟大的。”
 
  为什么像小孩一样才能进入天国呢?我一直以为是因为单纯,耶稣在这里却说是因为谦卑。小孩谦卑吗?他们不是一个个都骄傲如天生的王公贵人,不把人世间的权势、财富和规矩放在眼里吗?
 
  我忽然想到,骄傲与谦卑未必是反义词。有高贵的骄傲,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不卑不亢,也有高贵的谦卑,便是不因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傲视他人,它们是相通的。同样,有低贱的骄傲,便是凭借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趾高气扬,也有低贱的谦卑,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奴颜婢膝,它们也是相通的。真正的对立存在于高贵与低贱之间。
 
  现在好理解了。小孩刚刚从天国来到人间,一切世俗的价值尚未在他的身上和心中堆积,他基本上是一无所有。在这意义上,小孩的谦卑正缘于他的单纯,等同于他的单纯。随着年龄增长,涉世渐深,各种世俗的价值就越来越包围他的身体,占据他的灵魂了。一个人的心灵越是被权力、金钱、名声之类身外之物所占据,神在其中就必定越没有容身之地。因为身外之物而藐视他人,这已是狂妄,因为身外之物而藐视上帝,岂不是更大的狂妄?变成和小孩一样谦卑,就是要觉悟到一切身外之物皆属虚幻,自己仍是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孩。这样的人就好像永远是刚刚从天国来到人间一样,能够用天国的眼光看出尘世中一切功名利禄的渺小。正因为如此,他不但在活着时离神较近,而且死时也比较容易割断尘缘,没有牵挂地走向天国。
 
  对于我的这个理解,《马太福音》里的另一则故事可作印证。一个富人问耶稣怎样才能得到永恒的生命,耶稣劝他把财产全部捐给穷人,那富人听了垂头丧气而离去。于是,耶稣对门徒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富人之所以难以进入天国,其原因正与小孩之所以容易进入天国相同。对耶稣所说的富人,不妨作广义的解释,凡是把自己所占有的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产、名声等等,看得比精神的价值更宝贵,不肯舍弃的人,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就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
 
  经暂时地翻过去了,我无意再更多地去评说。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