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井,所以在“斩首”之后,接着出动了地面部队。究其根本,还是直击头颅、瘫痪四肢的战争指导思想。唯一与其他局部战争区别的地方,是战争期间有几枚巡航导弹落入伊朗,还有几枚袭击了叙利亚的客运班车和俄驻伊大使车队,另有少量的炸弹落到中、俄、法、德等反对美国动武的国家的使馆区,这是一些“外交炸弹”,目的是警告别人少管闲事。此外,为了倍增、强化新样式战争的效果,美军大打心理战,把新闻媒体也当做武器。

直接打击政府首脑,迅速结束战争的理想,是从战争出现就存在的最高指导思想,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就是典型代表。但由于技术形态的限制,始终难以做到。但现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空中机动能力,这一理想已可以变成现实。

由于美军已经具有精确快速打击全球的能力,如何选择最高效率的打击方式,就成为美国军事理论界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军方对斩首、瘫痪式的战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总结,并事实上认可了这种新战争样式。现在美国打着“反恐”的幌子,为洲际导弹换装常规弹头,以及发展空天轰炸机,制订“一小时打遍全球计划”,都是为进行这种战争准备的。未来战争不会是以往局部战争的简单复制,但以快速、猛烈的手段,直接打击政府首脑的新战争套路,是不会改变的。这种新样式战争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战争成本大大降低;二是战争进程短暂,规模容易控制;三是有利于直接达成战争目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两点之间直线最近,如果有从军事直达政治的捷径,为什么还要重走从军事到军事最后再到政治那条漫长的老路呢?

想想米洛舍维奇被关进海牙法庭的背影和萨达姆被绞索勒断的脖子,并不遥远的历史已经让我们足够触目惊心。我们思考新军事变革中新战争观的确立问题,因此具有了并非杞人忧天的理由。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传统的防守国土不被占领的国防观念,是工业时代以前的故事。防守城市和国家重要设施不被空中袭击炸烂,是眼前的事但也是即将过时的观念。保护国家大脑和心脏,才是未来军队思考的大课题。保护不简单地等同于防护,拥有对等打击对方国家大脑和心脏的能力,冷战时美苏相互确保摧毁的核遏止理论,倒是更接近“保”字的本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式的被动反应不是最有效的保,抱残守缺也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现代军事意义上有效的“保”。以“共死” 求“同生”式的威慑,比以防卫求生存的理念,从经济效益上说高千万倍。中国近现代被入侵的战争中,损失的财富何止数万亿美元?如果将这些钱用于建立先进的对攻式的军事体系,将会是什么收益?这还不算民族心理上的。从小被儒教从心理上“侏儒化”的中国人,视主动进攻意识为大逆不道和奇耻大辱,避之唯恐不及。这从我们的教科书中,多少年来一再强调日本军队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开第一枪就可以看出来。其实日本军已经驻到北平城下,第一枪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就已经开过,第二枪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中打过,还有什么必要在意卢沟桥的枪响?说到底就是弱者意识和受虐意识在作怪。似乎只有自己被打、被打得很惨,再反抗才是应该的。

三、丛林法则重新盛行,世界将更加混乱

以对决对方军队为着眼点的传统军队,在“直击头颅式”的新式战争中的作用有可能越来越小。二战时,50万法军坐在马其诺防线的战壕里,和那条完整而无用的防线一起,成为废物。如果传统军队不及时转型为现代军队,未来这一幕也必将再次上演。南斯拉夫人民军当年何等英勇,面对无法接触到的敌人和国家山河破碎的现实也无可奈何。科索沃战争后南联盟一片狼藉,唯有军队是完整的。这种令人惊恐的情景,形同一个人的内脏已被震碎,而尸体却看上去完好无损一样。人无头则死,国无“头”则乱。国家政府若在战争之初被打散或隔绝,国家运转必然瘫痪,社会必然瓦解。传统军队对此是无能为力的。2003年伊拉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幕。现在国际上没有一个政治家和战略家,能够给出伊拉克恢复秩序的时间。所以,新军事变革的着眼点,绝不应该只是盯着军队,甚至也不能只将其归于军事领域的事情,这是攸关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的大事。

由于“直击头颅式”这种新战争样式的出现,武力使用门槛降低,未来将会出现军事外交化的发展趋势。由于伊拉克的反面典型,由武力征服发展为军事占领的情形较少,更多的是像科索沃模式,征服而不是消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将重新盛行,而这反过来又将刺激本?拉丹的恐怖游击战大行其道。正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物理原理解释的那样,越是更大的冲击力,越会激起更强的反弹。世界军事水平先进的国家拥有更简单征服别国的手段,别国也将挖空心思寻求更加有效的不对称还击办法。世界将从此更加混乱。

第三篇  新军事变革正催生新型军队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中说,人们生产的方式,就是军队作战的方式。在技术内因的强劲推动下,人类不断发生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推动社会形态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再向信息时代迈进。与之相伴的世界性军事形态,也同步体现为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机械化、信息化。而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开始和完成,都是以一次或几次新型军队对旧式军队的大屠杀为“开幕”或“闭幕”的:鸦片战争、二战的亚洲战场,海湾战争等标志性的战争无不如此。我们可以以平静的语调回顾已成陈迹的从大刀到大炮的军事发展史,但我们不能不为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对当时世界疾风骤雨般的“鞭挞”而惊心动魄。

盛世狼烟 第一部分 新军事变革正催生新型军队(1)

    一、新军事变革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命运的生死“豪赌”

世界新军事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在19世纪中领先世界的军事大国,几乎主导了整个20世纪的国际事务,目前仍然走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前列。根据历史经验,21世纪的世界政治军事“故事”,仍将要由这些国家“主演”。

隐藏在人类发展史中一个血迹斑斑的事实是: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都会涌现出几个捷足先登者,最早也是最典型的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这两大世界帝国都是由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其崛起之初,都是在巩固了国内统治和壮大自身实力后,倾力进行新军事变革,以打造一支武器精良、战术先进的进攻性军队。然后,凭借这支军队南征北战,纵横天下。似乎是基因和传统的关系,近代英国、荷兰又称雄世界大洋。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希特勒时代的德国;彼得时代向荷兰学习的俄罗斯和明治时代向欧洲学习的日本,也凭借军事改革的成功相继登上世界舞台,“威风”一时。至于说眼下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更是以往各国经验的集大成者。这些西方和“类西方国家”,趁着技术革命对时代的冲击,在社会变革的同时积极展开新军事变革,乘机打造一支完全新型的军队,从而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取得巨大的优势地位。它们最值得借鉴的一个地方是,不仅仅是从安全、防卫的狭隘角度看军事,而是从国家、民族的强盛和长远发展,思谋军事与国家利益和未来定位的问题,就超越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哲学思维屏障。‘

战争史一再证明,战争的胜负虽然直接表现于战场上,但却决定于平时军事发展的竞争中。在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角逐中,落在后面的国家和军队,实际上就是未来战争的被淘汰者。世界格局因为那些强者的出现而永远地改变,一些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则同时成为它们的牺牲品。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最新的例子是萨达姆脖子上的绞索。盛行于西方政治中的丛林法则,体现的主要领域就是军事。国家富裕不等于国家强大。史前的希腊城邦斯巴达不仅远比雅典经济落后,文明程度更相差甚远,但是斯巴达的军事大大强于文学、哲学辉煌的雅典,结果,雅典“明灯”在斯巴达“石头”上被撞得粉碎。清朝也比日本有钱,照样被日本打败。当年中国因为错过社会变革的良机,连带地也被长久挤出世界政治和军事舞台。李鸿章叹息说“洋人论势不论理”,什么“势”?就是军事的“势”。强大就是公理,实力就是尊严。抗美援朝停战协定虽然签署在纸面上,但实质还是“大炮和机关枪辩论”的结果。新中国强盛的军事面貌,让饱受列强欺凌了100多年的整个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神采奕奕。今天中国如何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提供的巨大历史机遇,适时打造新型军队,对于巩固改革开放的已有成果和推动中国和平发展向纵深推进,格外重要。

二、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性的质变阶段

当前世界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是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以海湾战争为标志正式展开的。在这场被称为“第25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应用和强大威力;以空中袭击为主要方式,以斩杀政府首脑为核心、打击经济设施为重点、以低伤亡高效益为理念的新型战役模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此战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的发展为动力,以非接触、非对称、非线性为特征的新战争观念转变为牵引,以美国军队扁平网络式结构为参照的军事体系调整为中心,涉及战争形态、军事战略思想、作战理论、指挥体制、部队结构、军备发展、国防工业等全面性的新军事变革,如潮汹涌风靡世界。

盛世狼烟 第一部分 新军事变革正催生新型军队(2)

    美军空中炮艇在施放干扰弹近年来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正在逐步地、零星地展现出这种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战争的特点,如没有前方与后方的界线,以往用以阻挡传统军兵种的高山、大海等战略屏障,对于空中力量已彻底失效。由于远程、精确打击的战略效果,可以直接震慑对方的战争意志,大规模的地面决战和血腥杀戮成为不必要。心理战贯穿战争全过程,瘫痪而不是击杀,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古老理想,开始有条件成为战争决策的首选和上选。军事行动外交化,外交手段军事化,二者界限模糊的同时,战略和战役甚至战术概念的区分也开始变得不清晰。这也导致传统战争胜负观、伦理观和效益观的变化。战争在呈现出某种“文明化”的外观倾向时,也越来越像一桩充分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流血的生意”了。

从海湾战争到现在,将近20年的时间过去。在各国军事研究成果和新的局部战争实践的交替推动下,在经历了观念转变、装备和战略更新的必备阶段之后,世界新军事变革正进入军制体系调整阶段,瞄准未来新形态战争演变的特点,将军队建设向着小型化、智能化、多能化和三军一体化目标前进。在常规军兵种自身形态发生变化的同时,以太空为战场的“天军”和以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