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尘暴-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个早上,三爷对三奶说,老婆子,我想穿新衣服,你给我穿上,让我看看咋样。三爷说的新衣服就是送老衣。三奶便从柜中取了出来,给三爷穿上了。三爷说,很好,很好,很合身的。然后三爷又说,今天我想吃碗揪面片子,你给我调得酸酸的,做一碗。三奶就应着声,下厨去了。做好端了来,三爷已经闭上了眼,永远地走了。

村人听了,都说,这是三爷修行修的,没有受折磨,就轻轻松松地走了。好呀,这是好事,三爷是活好了,也走好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活好了,活好了。

三爷走了,石头的心里很难受。三爷虽不是他的亲爹,但是,在他的心里,就像亲爹一样。小时,当他踏进了三爷的家门,就觉得这个后爹不是他原先想象的那样,他很随和,也很善良。他什么都依着他和娘,也顺着他和娘。正是仰仗着他的善良和很好的人缘,少年的他≮我们备用网址:。。≯,才没有受到别人的歧视,还得到了同龄的孩子不曾拥有的上学、参军的机会,让他学得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如今,他安详地走了,他唯一能表达的,就是请来了乡里有名的道人和吹鼓手,热热闹闹将这位后爹送走。送葬的那天,富生带着城里的媳妇一块儿来了,来为外爷披麻戴孝。送葬的队伍排了很长的队,儿孙们跟了一大串,哭天抹泪地把三爷送到了苏武山上,三爷就风风光光地入了土。

发送完了新疆三爷,村人归来时,就不由得说起了新疆三爷,说新疆三爷有石头这样一个孝顺儿子,真是活好了,比有些有亲儿子的人活得还好。于是,人们就夸起了石头,说石头自小就懂事,是个善良人,他对新疆三爷比亲老子还孝顺。夸了一阵,就有人说,新疆三爷就这样风风光光地走了,不知道下一个又是谁哩。老奎就说,下一个就该是我了。大家就笑。保德说,老支书身体好哩,不活他个八九十岁能行?老奎说,活那么老做甚?自己遭罪不消说,还要拖累别人。等到哪天动弹不动了,死了最好。又有人说,生死由不得你自己,有的人不想活,却越活越精神,有的人想活,却活不长。保德说,哪个人不想活?谁都想活,没有不想活的。要是他不想活,还不容易?田富说,也有不想活的。刘皮庄的刘臭皮匠的女人就活厌了,前些日子就是喝了半瓶敌敌畏毒死了。大家都知道,刘臭皮匠有四个儿子,都不孝敬娘老子,老两口过得孽障得很,冬天连个火炉都架不上,年三十日,儿子媳妇们吃香的喝辣的,没有一个来给老两口送上一口热饭。刘臭皮匠就气得骂,养了一窝白眼狼,早知道都是些没良心的货,生这些狗日的做甚?一个个把他们养大成人了,又一个个给娶了媳妇,把娘老子掏空了,就不管娘老子了。要是把养他们的粮存起来,给他们娶媳妇的钱存起来,我们老两口过个啥日子过不上?看着这伙狗日的,气都能把人气死。后来,刘臭皮匠果真咽不下这口气,越积越深,就被气死了。刘臭皮匠死后,村里做了调解,让四个儿子分月养老妈妈,每户一个月,轮了班子来。话虽是这么说下了,但他们不执行,老太婆还是常常吃不上饭,一次老太婆实在饿极了,看到二儿子家门开着,就进屋用衣襟兜了四个大馒头,没想刚出门时,被二媳妇撞上了,二媳妇夺下馒头,把老太婆推出了门外,还骂她是老不死的,说这个月你在老三家过,你偷馒头给谁?老人受不了这个窝囊气,回到自己的小茅屋里,一下喝了半瓶敌敌畏就死了。说起这一家的事,大家都骂,骂这四个儿子真不是人,畜生都不如,现在又不像过去,就四个馒头嘛,能把他吃穷?他们要是能有石头的一半就好了,娘老子也不会走上那条道。有人接了说,他们不要说有石头的一半,连石头的一个脚趾头都不如,那样的儿子,还不如不养。骂着,说着,有人就想起了自家,想起了以后,要是真的动弹不动了,能不能靠着儿女还很难说呀。想着,就有人说,还是老支书说得对哩,等到哪天动弹不动了,死了最好,少受气,也少受罪。保德说,你们可别当真,老支书只是随便说说,他可不像我们,他有个当干部的儿子,对他孝顺得很,他又不愁将来苦不动了没人养。老奎就嘿嘿地笑着说,不知道将来变不变心,现在看,好哩,儿子媳妇对我们老两口好得很。老奎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是自豪,儿子是国家干部,有知识,跟那些没有知识的就是不一样。去年,老伴儿去了一趟凉州,回来说开顺又升了一级,说是成了市委的副秘书长了。熟人见了儿子,都改了口,叫张秘书长。老奎听了,眼睛就笑成了一个圈圈儿。他知道,副秘书长与副县长是平级,副秘书长就是副县长。开顺已经成了县太爷了,他就成了县太爷他爹了,他怎能不高兴?老伴儿说过了儿子,又说孙女,说孙女已经上学了,长得机灵得很,就像她姑姑叶叶。一说到叶叶,老伴儿又想起女儿,就由不得慨叹起来。老伴儿一感慨,他的心里也酸酸的,挺难受。要是叶叶还活着,看到她的弟弟有这么大的出息,她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呀!

归来时,他们上了捷路。那捷路,就是扬二宝的荒地。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滩,裸露的沙地上,泛着一层一层的白碱,脚踏在上面,扑哧扑哧地直冒白灰。看着这片撂荒地,老奎的心里仿佛堵了块东西,感到分外地难受。没想到,当年活艳艳的柴湾,却成了这般模样。那时候,柴湾归公社管,公社专门派了朱老汉看管,朱老汉守了几十年,把这里守成了一片绿洲。每到夏天,甘草秧、马莲花、柳棵、红柳一长起来,整个柴湾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朵。就是到了冬天,也有看样,远远看去,黑黝黝的一片,就像一道屏障,护着红沙湾村。没想到,好好的一个柴湾,就这样给毁了。这要怪谁呢?怨谁呢?怨杨二宝吧,杨二宝也是个受害者,耗了十多年,投进去了几百万,本都没有收回来,反欠了一屁股债。怨镇上吧,好像也不能怨,他们也是好意,想多开些荒地,让大家尽快富起来。可是,不怨他们,又能怨谁呢?要是镇上稳一点,不急功近利,看得远一点,就不会把一个好端端的柴湾交给杨二宝胡开发,杨二宝也不会栽进去。要是杨二宝不狮子大开口,太贪便宜,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改革开放二十年,社会经济是发展了,可地里的油也被人榨干了。难怪这沙尘暴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大,地面上没有水分了,植被都被毁坏了,能不沙化?

就在人们快进村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几辆大卡车,卷着浓浓的沙尘向村里开去,领头的是一辆警车,上面的灯哗闪哗闪地亮着。大家都来了精神,一边看着,一边问别人,这是咋回事?这是咋回事?被问的人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就说,你问我,我问谁去?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酸胖突然说,那是法院的车,是不是为二宝叔的贷款问题来强制执行?这样一说,大家才恍然大悟。看这么大的阵势,可能就是冲着他来的。村人都知道,杨二宝欠了一屁股的贷款,想赖着不还。银行撵着他的屁股,催要了好几次,杨二宝的说法是,都投到地里了,没有钱,干脆你们把地收去算了。银行又不是开荒队,他们要那地干甚?杨二宝这样说显然是耍赖。银行拿他没治,只好起诉到了法院。法院就不一样了,法院是执法机构,就是讲公道的,软的不成就可以来硬的,你不能贷了公家的款,挣了就装到你的囊囊里,赔了你就赖账。要是这样,谁也贷款去了。一看法院出动了这么多的车,肯定有好戏,大家都加快了脚步,想去看个究竟。

法院果真是冲着杨二宝来的。那些大小小的车,开来后,只有一辆停在了杨二宝的院落外,其余的小车和大车都开到了沙湾里去了,去查封杨二宝的羊去了。其实法院早就给杨二宝打了招呼,让他立即想办法还清银行的贷款,杨二宝还是那句老话,贷款都投进了地里,没有钱还银行,干脆把地顶给他们算了。这样的话在银行的人面前耍赖还可以,但是,在法院人的面前就不灵了。法院说,你要不积极主动,我们可要采取强制措施。杨二宝已经豁出去了,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反正坐过一次牢了,也不在乎再坐一次。况且,还不上贷款的人多的是,也没听说谁坐了牢。法院果然就采取了措施。他们早已摸清了杨二宝的家底,知道杨二宝还有一大群羊,还有一辆车,还有一大院子房子,还有一个当老板的儿子。他们知道杨二宝完全有能力还,就是不想还。他们不得不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出其不意地来了这次行动。他们这次来,带来了公证处的人,也带来了县羊场的经理。就是先查封杨二宝的羊,当面公证清楚,再作价处理给县羊场顶债。那些大卡车,就是县羊场的。

杨二宝虽然嘴上耍赖,心里却一直担鬼。毕竟是欠了债,再怎么说,心里还是有压力。这一次,一看这架势,知道法院果是要来真的,心里先自怯了三分。法院的王庭长一进来,就不客气地说,杨二宝,我们这次来是要强制执行。杨二宝说,怎么强制执行?王庭长说,强制执行就是查封,然后作价处理,抵消你的贷款,多出余额退还给你,不足部分再由你补上。杨二宝说,查封我的什么?就那片农场,想什么时候查封都行。王庭长说,你是不是有一辆桑塔纳车?杨二宝说,有。王庭长说,你还有一群羊?杨二宝说,有。王庭长说,多少只?杨二宝说,大概就是十多只吧。王庭长笑了一下说,十多只,你骗谁呀?杨二宝,我们早就调查清楚了,你还有一百多只。这样吧,我们的车已经上了沙窝,不管是十多只,还是一百多只,等他们拉回来了,当面点清楚,是多少,算多少。然后再当场作价处理给县羊场,为你抵债。杨二宝后背一凉,头皮子就紧了,忙说,王庭长,请你给我宽限几天,我自己处理了,再交给你们行不行?王庭长说,你早是干啥的?你以为我们跟你闹着玩吧?迟喽,杨二宝,今天我们不仅来查封你的羊,你的车,还要查封你的这院房子。杨二宝一听,心想完了,今天他们是来动真格的了。就横了心说,王庭长,别的你可以查封,这房子,查封了让我怎么办?政府总不能让我睡到大马路上去吧?王庭长说,你爱睡哪儿就哪儿,那是你的事,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只知道依法办事。一直没有说话的田大脚憋不住了,终于发了话。田大脚长长地哟了一声,把王庭长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说,当时政府让我们开荒的时候咋不说这话?要是当时你们这样说,就是个金滩银滩我们也不想。你们不信问王县长去,他当时在镇上当书记时,是不是鼓励我们开荒,让我们当什么领头羊?听了他的话,害得我们把一百多万的资金都投进去了,我们都冤死了,背上泥菩萨过河,费了力,还落不下好。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你们向我们要账,我们的账又要向谁要?谁又管我们的死活呢?说到伤心处,泪就滚了下来,就一把鼻子一把泪地说起来,这事儿还是王县长、镇上的张书记引起的,他们当年不煽惑,不说服我们,我们也不会落到今天。就是要查封,也得让他们说句话,他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