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观后随笔-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曾经有一位网友对我说,“如果你一生只能看一部电影,那我希望你看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当时我很不以为然,然而我后来还是看了。

     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乌龙的律师和糊涂的法官认定为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而含冤入狱,这个监狱就叫肖申克监狱。在监狱中安迪凭着他出色的专业知识让希望通过他帮助洗黑钱的典狱长有求于他,因此他个人获得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他也藉此改善了其它囚徒的条件,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浇灭他追求自由的心,凭借一把鹤嘴锤,他用了19年时间挖通了地道,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黑夜中,他逃离了肖申克,获得了自由和他向往的生活。

     然而,这部电影却能触动人的心灵深处,给灵魂带来震颤,它是一部寓言式的电影。无法系统地阐释我的感受,我要写的也不是影评,就让影片中的一些台词和对白或是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引领我们的心灵感受激荡吧

一,体制化生存和斯德歌尔摩综合症

      影片通过瑞德的话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体制化生存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那些高墙挺有意思,开始时候你痛恨它们,后来你就适应了。时间久了;你变得离不开它们依赖它们了。这就是体制化)

     这里有一个人物布鲁克斯就为体制化生活做了最好的注脚.一个肖申克监狱呆了五十年老囚犯布鲁克斯就要假释出狱了,一个同伴去祝贺他。其时老布正万分痛苦,他为出去后的忧虑着的,这下可好,他用一把刀子搁在来人的脖子上,他希望以牺牲这个家伙为代价让自己可以留在肖申克监狱。幸好被赶来的安迪与其他囚徒劝说,才放下屠刀,然而他依旧痛苦万分。到他真的出去后,他果然对外面的一切都感到恐惧,对久违的自由感到无法适应,在旅店里用小刀刻下"布鲁克斯曾到此处"后悬梁自尽了.

    这就是可怕的体制化生存,它让你彻底地物化为体制的一部分,让你彻底地失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让你不自觉地去维护这个侵犯和伤害自己的体制,尽管你可能是这个体制可怜的受害者.林语堂曾经说过,"在*国总有着这样的人,自己的利益每天受到侵犯,生活在最低层,却总是拥有统治者的思维".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样的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跟我作对",这就是典型的统治者思维.

     实际上,还有个词叫"斯德歌尔摩综合症",表达的是类似的情况."斯德歌尔摩综合症"的由来是这样的,在70年代瑞典的斯德歌尔摩,有个女孩被绑匪挟持,并关押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被警察解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女的并没有象其它的受害者一样声泪俱下地控诉着绑匪的残酷,而是不断替他们辩护,还爱上了其中一个绑匪.是绑匪真的对她很好吗?显然不是.原因就是她被长期关押后,得不到除绑匪外任何渠道的信息,而且慢慢地她确信她决无可能逃离魔窟,同时她又深信绑匪可以随时可以剥夺她现在拥有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绑匪只要对她有点滴的善意就会让她真心地感激.这就是"斯德歌尔摩综合症"。它有几个构成的要件1,信息的极度封闭2,确信所处的状态永远无法改变.3.确信统治者可以轻松剥夺他的一切,包括生命.这个症状虽然以斯德歌尔摩命名,可在有些政体下几乎每个国民都患有这毛病.比如在斯大林体制下的北韩,在釜山亚运会期间,他们的美女拉拉队队员看到她们当作宝贝送出去的金二的画像被韩国运动员遗落在地上时间,竟然伤心得嚎啕大哭.后来又有听说,一个北韩的学生为了在大火中抢救领袖的画像而被大火烧死.这就是这个饿殍遍野的斯大林体制国家那些斯德歌尔摩综合症患者的情况.

二,上帝的审判总比预料的来的更早

      当邪恶的典狱长在抓捕他的警察即将破门而时绝望地饮弹自尽,这时候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典狱长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一副刺绣“上帝的审判总比预料的来的更早”(当然影片当中是英文的),这是圣经里面的一句话。这话在这个时候出现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典狱长依靠着体制化(当然他是体制化的收益者),贪渎专横,主宰者体制内的一切。他依赖着知识分子(安迪)为其粉饰掩盖着罪行(通过做假帐),当安迪发现一个年轻的囚犯知道内情可以证明安迪的清白的时候,典狱长为了继续控制安迪为他服务,设计杀害了这个年轻人。他以为这之后可以永享太平,继续控制着这个王国。然而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暗夜,安迪逃离了他的控制,奔向了自由,并且把他的一切犯罪证据都寄到了媒体。

     显然,典狱长办公室内悬挂的“上帝的审判总比预料的来的更早”本是给别人看的,说给囚犯们听的,他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上帝,对于囚犯们来说他也几乎成了上帝,因为他掌握着囚犯们生杀予夺的大权,依靠着体制化他还几乎控制着他们的思想。然而他终究不是上帝,他作了孽,上帝的审判日终究会到来,而且“上帝的审判总比预料的来的更早”


三,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在肖申克这个可怖的地方,这个令人窒息的场所,它几乎驯服了所有天性热爱自由的鸟儿,甚至让他们对自由无比恐惧。老布鲁克斯就是典型一例,美国人都是天性热爱自由的,“不自由,毋宁死”就是这个伟大国家的民族精神,然而这位老哥竟然最后被驯服成“要自由,毋宁死”,最后在一个小旅店里怀着对自由世界的无比恐惧自尽了。真是服他了!而安迪的好朋友瑞德也在经历40年牢狱生涯最终获得自由后对外面的自由生活感到无所适从,在超市里上班每次上厕所都要向老板报告, “否则一滴尿也洒不出”。若不是为完成安迪交代的事情,可能也最终会走上老布鲁克斯之路。

     然而,安迪不是,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由无法浇灭的热情之火。19年来他没有一天停止挖掘他的通往自由之路,尽管他多数时间过着比其它囚徒优越得多的生活。

     最令人难忘的是这一幕:安迪利用他给典狱长做假帐能接触到音响设备的便利条件,偷偷在整个监狱的播音系统中播放“费加罗的婚礼”,音乐响彻了整个监狱,我看到了囚徒那原本麻木的表情呆滞的目光猛然出现了异样,如同金石投入沉寂多年的死水,泛起了片片微澜,我看到了狱警气急败坏的暴怒,我看到了典狱长无可名状的恐惧。与其说这是音乐的力量还不如说是自由的力量,是那只永远也关不住的鸟儿羽翼上闪烁的自由的光芒让习惯于体制化生活的囚徒们想起了这个世界还有个美好的词汇叫“自由”,让习惯于通过体制化剥夺自由的体制化控制者感受到了体制崩溃的恐惧。

      当典狱长饮弹自尽的时候;作为帮凶的狱警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肖申克监狱得到了救赎。安迪来到了他在监狱里梦想的地方,墨西哥附近太平洋的一个美丽的小岛上,当瑞德终于也来到这个小岛,款步走向正在洗刷船甲板的安迪的时候,安迪兴奋地迎了过去,他们相拥在金色的沙滩上,边上是太平洋那湛蓝得令人心醉的海水。

      自由也不正如这海水一样令人心醉吗?

      肖申克监狱得到救赎了,安迪得到救赎了,瑞德也得到救赎了。体制化的牢笼被冲垮了!但是这个世界或许还有更大的肖申克监狱,那儿也有恶警和典狱长。那些恶警和典狱长什么时候会得到审判?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上帝的审判总比(他们)预料的来的更早。更大的肖申克监狱什么时候得到救赎?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blog。sina/s/blog_565be4b60100ecan。html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