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图霸业-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裴文矩的一百万贯钱和三十万石大米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见大军需要的粮饷供给解决了,新君姬文心里舒服了很多,脸色的笑容也多了几分。他现在刚登基,还没有学会帝王之术,心里想什么都会流露在脸上。

大殿上的姬轻尘之前就为大军钱粮犯愁,才会跟商州卫氏做交易,可没想到裴文矩会想出这么个办法,一下子就解决了百万大军一年的用度。

可他觉得这一场大战不是短时间就能结束的,少则三五年,多则可能需要十年也说不准。因为这次离国出兵四十万,岭南夷族出兵三十万,西蜀出兵二十万,三国一共出兵九十万可不是闹着玩的,必将会不死不休。

因此一年的粮饷解决了还不行,还需要考虑三年或者五年的问题,就出言说道,“不知道晋侯对这次大战怎么看?”

他没有直接说钱粮不够,而是侧面问出了这个问题。

“没有三五年恐怕难以解决三国问题!”白晋言简意赅的说道,作为大燕军方第一人,他说的话不会有人怀疑。而白晋的话音一落,李牧之也出言说道,“晋侯说的对,离国和岭南夷族、西蜀三国倾九十万大军攻打大燕,岂能就这么容易善罢甘休?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除了这次要去支援宁州和晋州的大军外,我们还要募兵六十万以备不时之需,而要招募这六十万大军,需要的钱粮也不少。”

李牧之的话说的在理,大殿上的群臣都不约而同的点头。

因为大家很清楚,三国出兵九十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没准还是向大燕继续增兵,尤其是离国和岭南夷族,两国都不缺精兵,让两国再增兵二三十万也不成问题。

因此大燕还要需要招募六十万大军以备不时之需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同意李牧之募兵的建议,可是具体到钱粮问题,他们就没有办法了。向大燕捐献钱粮,这是他们分内之事义不容辞,可大殿上大部分大臣家族都不丰厚,已经捐了一次,再捐的话就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丞相说的办法不错,可以跟世家大族募集,我们可以给他们几分利息,不过就是这样要支撑两百万大军数年的用度,恐怕还不够啊!”唐俭叹息道。

他这里说的不光是作战的一百万大军和即将要招募的六十万新军,还有镇守大燕各州的大军,因为这部分大军也需要钱粮供应。

见大家对此一筹莫展,大殿上的姬轻尘倒是淡然一笑说道,“禀皇兄,这个问题难不解决!”

“噢——”姬文见姬轻尘胸有成竹的样子,就兴奋的问道,“九弟有什么办法?”

“大战在即,商州卫氏愿意交出一半的财产给大燕,让大燕度过难关!”姬轻尘语气平淡的说道。

可是他的话音一落,大殿里就像晴天霹雳一样炸开了埚。

商州卫氏也是大燕七大世家之一,现在尽主动献出一半的家产,以商州卫氏的富裕,只要献出一半的家产,即便大燕再招募一一百万大军,再跟三国打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啊!可让他们惊讶的不是商州卫氏愿意献出一半的财产,而是为什么愿意献出一半财产。

“九殿下说的可是真的?”裴文矩第一个反应过来问道。

要是商州卫氏真愿意献出一半家产,那军费开支就有了,就不用他这个丞相再费心费力了。

而一旁的白晋和李牧之已经让见等人也将惊讶的目光移向了姬轻尘,不知道姬轻尘使了什么手段能够使商州卫氏做出这样大的让步。

还是姬文开口问道,“他们有什么要求?”

即便在权谋方面姬文不如姬轻尘,可姬轻尘一说出商州卫氏愿意献出一半家产,他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条件,商州卫氏可不会平白无故的献出一半家产给大燕。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召回在宿州就藩的姬钊,让他住在君临城,不要再让他就藩诸州了!”姬轻尘轻描淡写的说道。

他跟太子妃和卫然达成的协议就是确保姬钊的安全,怎么样才能确保姬钊的安全呢?就只有将姬钊召回到君临城,将他监视在自己的势力范围,才不会让姬钊有性命危险。当然即便将姬钊召回君临,可姬钊依然对宿州有管理权,依然要遥领宿州军务,这是太子妃和卫然的底线。

其实姬文登基,解决了姬钊,又有姬轻尘的全力相处,像太子妃和姬钊之类的已经不具备威胁他的能力了。

因此姬轻尘这么一说,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毕竟跟商州卫氏一半的家产相比,就是姬钊有再大的危险,这个险他愿意冒。

至于大殿上的群臣,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商州卫氏和太子妃以及姬钊,只要有人捐钱,不要再让他们出钱,他们就很高兴了,因此看到姬文同意了,他们也就没有意见了。

就这样几句话的功夫姬轻尘就解决了太子妃和姬钊的问题,还为大燕募集了跟三国作战十年都不用发愁的钱粮,让大殿里的群臣再次见识到了北辽王的手段!

阴险,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第320章 北上南下

有了商州卫氏的一半家产作为大燕军队的粮饷的供给方,大殿上的群臣底气也足了不少,大家也放开了性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因此这次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时分才结束!

而朝会上讨论决定了事情也很多,不说三皇子姬弘昌要领兵北上宁州,不说北辽王姬轻尘要领兵南下晋州,就说二皇子姬平也被委以重任,姬文的意思是让他同唐俭和李牧之三人一同负责南北两个战场上的大军的供给。

这么做姬文除了向姬平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还是相信姬文,很器重姬文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姬平拴在这场大战中,不让姬平分心再去干别的事情,他也不怕姬平利用职权损害大燕的利益,因为有李牧之坐镇,还有他的心腹唐俭作为臂膀,就是姬平到时候心有不轨也难以成事。

同时新一轮的人事变动又开始了。

崔景升被关押在大牢之后他的工部尚书一职就空着,而就在今天的朝会上姬文下旨让叶清臣接任了工部尚书一职,又封叶青枝为参知政事,参与到政事堂的决议中。

这样,有了议政王只会姬文又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官职参知政事,而且参知政事的权力也很大,可以参与国政决议,职同丞相,又因为叶青枝是国子监祭酒,因此这个职务也被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就是除非国子监祭酒不得担任参知政事。

因为清楚了一部分姬虔的党羽,又因为叶清臣的升迁而空出了职位,不少人的官职都得到了升迁。

不过总体来说,这次占了大便宜的还是姬轻尘。

因为他的关系,他的两个舅舅都已步入了大燕的权力中心,大舅叶青枝是参知政事,职同副丞相,又因为是国子监祭酒而身份清贵,地位跟裴文矩不相上下。二舅叶清臣升任工部尚书,是六部大员,同样能在政事堂里参与国政。

一下子姬轻尘的实力又壮大了不少。

很多人将此看成是姬文为了拉拢姬轻尘对付姬平和姬弘昌而做出利益交换和让步。其实只有李牧之和白晋以及裴文矩等几人清楚姬文这么做没有私心只有公心。因为大战在即,这场战场估计要持续好几年,要是姬轻尘外出作战,没几个他的心腹在中枢任职,不知道时间长了会不会又有人给他使坏呢!

待到朝会结束之后大殿就只留下了姬文、姬平、姬弘昌和姬轻尘四兄弟。

这是姬文刻意为之。

因为他有话想跟三人说。

“两位兄长、老九,大燕这次是否能够度过危机,就要看你们的了!”姬文沉吟了一下,语气凝重的说道。

刚才在朝会上大家对于离国和岭南夷族入侵大燕的战争说的风轻云淡,可这只是表象,只要是有心人都清楚大燕现在处于什么境地,只要宁州被离国铁骑突破,北都是阻止不了离国铁骑,不出十天时间,离国铁骑就能兵临君临城下。而在南方,晋州离君临不远,可岭南夷族凶悍残暴,只要被他们占领的诸州就有烧杀抢掠,这种掠夺式的入侵比离国铁骑的南下对大燕的威胁更大。因为要是不立刻阻止这种暴行的蔓延,估计就会因为岭南夷族的原因而造成百姓造反,到时候大燕面临的局面将会更加凶险。

而姬文在这里只是大燕危机,绝口不提其他的,可见他也想用这件事情将三人再次绑在一条船上,同仇敌忾,一同抗敌。

姬平和姬弘昌听了完没有开口说话,在众人面前他们尊重姬文,将姬文当成大燕国君,可在姬文面前可不这样做,因为他们不服姬文登基称帝。

一旁的姬轻尘见状,怕冷场,就主动开口说道,“请皇兄放心,我会跟二哥和三哥同心协力,一同将强敌赶出大燕,恢复大燕昔日的辉煌。”

“恩!”姬文的脸上露出了勉强的笑容,“九弟这么说,朕就放心了!”

以前他就对姬平和姬弘昌很尊重,可现在他的国君,两人是他的兄弟,可同样还是他的臣子,而且两人现在还这么不待见他,他也很生气。

“三哥,这次北上宁州,跟木峰作战,你要小心谨慎啊!”姬轻尘沉默了一下说道,“大师兄兵法深得老师精髓,善于奇兵,更善于运用重骑兵和轻骑兵混合作战,对于他的这种作战方式我们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以同样的方法克之……”

一说到这次该怎么对离国的作战上姬轻尘就守不住了,就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姬弘昌,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大师兄木峰很了解,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他对姬弘昌的建议会在这次两军作战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姬弘昌同样是一个帅才,且他不是傲慢自大,不目中无人,在统兵打仗方面他善于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因此他在清楚木峰的强大时,就已经知道这次北上宁州遇到木峰,是他平生遇到的的最大强大的敌人,他不能掉以轻心,要慎重对待,因此对姬轻尘的话他倒是听的很细心,而且还是一字一句记在了心里。

“老九你放心吧!,你说的这些三哥都晓得了!”待姬轻尘说完,一旁的姬弘昌就向姬轻尘说道。

又沉吟了一下之后他继续说道,“大燕建国快九百年了,除了南迁那次出现过亡国之危外,就数这次的形势最为严峻,已经到了危机江山社稷的地步,而我们身份大燕子民,又是姬氏皇族子弟,将祖宗的江山社稷糟践成现在这样模样,有愧于列祖列宗,有愧于父皇啊!因此请陛下放心,这次北上宁州,臣一定会全力以赴将离国铁骑赶出宁州!”

这一番话他说的铿锵有力,实在是道出了内心的真实情感,让一旁的姬文很是感动。不敢两兄弟之间为了什么利益而争夺不休,可只要到了涉及到大燕生死存亡的时候姬弘昌一定会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而一旁的姬平见姬弘昌已经表态了,就剩下他一个没有表态,他顿时有点也扛不住了,就只能开口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竭尽全力辅助枢密使和唐尚书,确保宁州、西州和晋州的粮草供应,绝不让前线将士饿了肚子,影响到大燕对离国和岭南夷族的作战。”

“多谢两位兄长!”听到姬弘昌和姬平都表态了,还在为姬平和姬弘昌不满意自己对他们安排会从中生事的姬文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其实姬平和姬弘昌两人都是有大才之人,姬平长于政务,姬弘昌长于兵略,因此只要用的好他们,他们绝对是大燕的两柄神兵利器。姬文也懂这个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