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剑花香-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援军哪里去了?
    原来燕王朱棣早已谋算在先,在潘忠的必经之处埋下重伏,给耿炳文开门就送了个一箭双雕。
    初战告捷,朱棣并没有时间去分享喜悦,他知道,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六十多岁的耿炳文在得知自己精心布置的阵型,被那位四十来岁的天才将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时,除了惊叹、心痛之余,便也只能重新调整部署了。他选择了合兵一处。
    他不善进攻,偏偏来到别人的阵地求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但对手正一步步逼近,这一场决战是无法避免的。
    朱棣在得知对手的阵型变化后,很快做出反应,真定大战就此拉开序幕。这位历史风云人物朱棣,不论在任何场合下决战从来都不喜欢光明正大干蛮仗的,他的拿手好戏是侧袭打围,偶尔也会来一次前后夹击。
一百六十三章 如幻人生6
    在真定之战中,朱棣更是充分发挥了他天才的夹击、侧袭及中军冲击等诸多战法,朱能、张玉等大将在他的指挥之下,将耿炳文所率南军多次击溃。
    耿炳文无奈之下,率领残兵败将退守真定城中。北军乘胜攻城。耿炳文再次用事实证明,他的防守功夫是天下第一的。
    朱棣率领北军连攻多日,毫无进展。
    正自朱棣处于急火攻心之时,事态又发生了变化,原来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朱允炆在慌乱之下居然换帅。这次挂帅的正是一代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当朱棣得知李景隆兄到来时,只差点高兴的晕倒过去,立马召开大会,发表演讲,其会议演讲主题当然是“关于李景隆白痴”必败的诸多因素。
    但是当朱棣冷静下来时,有一件事情成了他的焦虑,李景隆虽然无能,但他的旗下五十万大军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这五十万军中也不无能征善战之辈呀?
    朱棣沉思之后想到了一个人,是的,只能从他身上做文章了,否则想要成功击败这五十万大军,实在太难了。这个人就是宁王。
    在诸王之中,向来有云:燕王擅攻,宁王擅谋。其实燕王想起宁王当然有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宁王旗下有一支特别的军队,那就是传说中的朵颜三卫。这是一支朱棣做梦都想拥有的军队。没有办法,现在只能依靠他了。
    很快,朱棣将防卫北平的重任交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自己率领一批人马来到了宁王之处。
    在这场削藩运动中,显然宁王的日子也不好过。当他得知燕王来时,显得有些意外,但还是让这位兄弟进城来了。当然这位兄弟的军队是不能进来的。
    朱棣见了这位兄长,首先当然是诉苦,说自己多么的冤枉,希望这位王兄能做个中人,向朝廷求个情,赦免自己,顺便自己在此小住几日。
    就这样燕王在宁王的地方待了下来,吃喝玩乐之余,便是和这位兄长谈天说地。虽然他一直没提到诸如“我们兄弟一起靖难”之类的话题,宁王自己还是一直为这个造反的王兄在此感觉有些麻烦的。
    可能是该办事情终于办完了,朱棣终于起身向宁王作别。宁王为表兄弟之亲,亲自送行。可是就这送行仪式举行之时,关键的事情发生了,在宁王送兄弟到了城外时,这位王兄一下子变了脸:“既然如此,我们兄弟就一起靖难去吧。”
    宁王想要拒绝,可是已经由不得他了。燕王的伏兵突然杀出,完全控制了局势。
    就在燕王朱棣在宁王处谋划借兵之事时,李景隆兄果然在燕王所料之中,猛攻北平。朱高炽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光荣的完成了任务,等到了父亲的归来。
    燕王归来,朵颜三卫归来。朵颜三卫用事实证明,他们是一支强悍无敌的军队。
    在朱棣的英明指挥之下,朵颜三卫及其燕王其他部下,在郑村坝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展开交锋,李景隆果然没有辜负众人期望,全线溃败。
    此战败后,李景隆退至德州,整顿军队,并与另外两个帮手会合,他们正是武定侯郭英和安陆侯吴杰。
    于是又有了白河沟大战,这一战之惨烈,几乎让燕王朱棣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可并非是李景隆变聪明了,而是李景隆的手下有了非常厉害的角色。那就是平安和瞿能。
一百六十四章 如幻人生7
    当然李景隆仍然发挥着他一贯的天才无知与总是误判的才能,在最为关键时刻,再次救了燕王一次。与此同时,又有一件几乎来自神话里才会有的故事在当时发生了,就是在双方激战异常惨烈,难分胜负时,忽然刮起大风,居然将南军的旗杆给刮断了。
    要知道封建社会的人们那是很迷信的,士兵也是普通人,这军旗断了旗杆,那不是天命所归吗?没有了取胜信心的军队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样燕王朱棣又一次借着上天的力量逃出升天,并击败对手,获得胜利。
    但是燕王朱棣到了此刻也还没有到一帆风顺的境地,因为在攻到济南时,又有两位历史风云人物出现了,而这两个人的出现,使他彻底明白,这个世界最最强大的决不是你手中有多少军队和多么先进的武器,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这两个人的名字叫铁铉和盛庸。
    在数日强攻不得进展之后,朱棣已经不耐烦了,最后决定用大炮攻城时,有一件几乎堪称绝世经典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城墙上一夜之间忽然挂起了不少木牌,当然这些木牌上是写了几个字的: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
    燕王怔住。万般无奈后,他决定撤走。当然盛庸也没让他那么舒服的就走,是追着、赶着、打着他走的。
    此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总算做了一个正确的事情,就是撤掉了李景隆的主帅职位,由盛庸取代。
    此后盛庸北伐,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天才,也终于让朱棣明白,虽然在这个时代,虽然有“燕王擅攻,宁王擅谋”的光辉锋芒,但你还是有对手的!彼此双方,互有胜负,各有千秋。
    东昌决战,朱棣几欲陷入绝境,终因他意志坚强,加之手下将领生死浴血,这才得以死里逃生。这一战北军伤亡惨重,也成就了盛庸一世威名。
    但朱棣就是朱棣,他没有倒下,没有放弃,他重整军队,重振军威。真的还是那句老话有道理,坚持就是胜利。关键就是在那面临崩溃边缘,还要有往下坚持的决心!
    公元1401年春天,朱棣率领的北军与盛庸的南军在夹河相遇,双方再次决战。盛庸战败。
    夹河之战大大提升了北军的士气,接下来的几场战争也就顺利多了。
    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朱棣也并没有完全一帆风顺,因为在山东就遇到了太多障碍,德州和济南都有名将镇守,想要攻克又谈何容易?朱棣再次陷入焦虑。
    便在此时,有一位传奇人物出现,此人正是朱棣的谋士道衍。道衍的思维的确异于常人,他通过局势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方法就是放弃山东,却将目标指向了徐州。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正确的。以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虽然平安盛庸追击、拦阻,但大势已无法挽回。
一百六十五章 如幻人生8
    建文帝朱允炆在得知北军已经轻取扬州,直指京城时,才完全慌了手脚,他又怎么会想到,自己削藩竟会搞到自己皇位不保呢?
    最终,他还是找来方孝孺商议对策,得到的方案是:第一,派人出去找燕王谈判,割地求和;第二,派出大臣外出募兵,然后号召天下勤王。
    方案得以执行。这里说说谈判结果,朱棣答复:我此次起兵,目的为父皇报仇,诛灭奸臣,仿效当年周公辅政,希望皇上答应我的要求,否则,我攻破城池之日,请诸位兄弟姐妹马上搬家,去父亲的皇陵暂住。(真的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他的父皇的仇是哪里来的?)
    朱允炆得知结果后,完全绝望。
    在回绝对方的谈判请求后,朱棣发动最后的攻击,虽遇抵抗,却也只是对手垂死之挣扎。
    北军已经到了城下,围困了京城。朱棣并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去攻城,因为城门是主动打开的。城门当然不会自己打开,打开城门的正是那位历史风云人物李景隆。
    李景隆兄弟用事实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完全正确的,惟有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才能生存呀。真不知道,如果人类没有李景隆先生这种能力有没有可能会自然灭绝?
    朱允炆必须为他生路着想了,虽然他曾经是这个皇宫的主人,但此刻已经不由得他做主,已经必须离开这里!
    可是,如何离开?出路何在?
    关键时候,有人想起朱元璋爷爷曾经嘱托:倘若皇城遇难,打开那个箱子。
    是时候打开那个箱子了。朱允炆立即命人找到并打开那个箱子,箱子里原来是一张密道地图,和一些化装逃走的衣着用品。
    权利之争,朱允炆是个输家,输掉了一切,但总算保存了性命。
    从那条密道逃出皇宫,在一些忠臣卫士护卫之下,他逃离了京城。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不再是皇帝,甚至连普通人也不能做,除了隐藏身份,东躲西藏,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但他在躲藏的同时,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不断积蓄力量,准备着重头再来。
    他在不幸之中也算有幸,居然在一次偶然机会里遇到一位退隐江湖的世外高人。这人在得知他的境遇后,可能是对他的同情,居然丝毫不畏朝廷强权,毅然收他为徒,传授了他一身武艺的同时,更帮他谋划未来。
    后来不久,创建了白龙门。白龙门之所以取名白龙门,其含义当然隐藏着“这条真龙何日可大白真相于天下”?
    又过两年,在他恩师的安排之下,朱允炆与一般人一样成家了,并且将家光明正大安在了洛阳城中,原因是有个人发现洛阳城中有个做布匹生意的花仰鹤与他面貌十分相似。
    后来那个花仰鹤的生意奇迹般越做越大越发红火,居然建起了傲视武林的天下第一山庄——翠竹庄。
一百六十六章 生死之间1
    夜色更深。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殿外传来,高风的内心不知为何竟忽而慌乱起来。
    花仰鹤转过身来,就看到白龙使者、费语书二人人进入殿来。
    花仰鹤面色阴冷,道:“雷武呢?”
    白龙使者恭恭敬敬回道:“回主公,他跳海了。”
    花仰鹤感觉意外:“什么?跳海了?”
    一旁的杨宝天也觉意外,问道:“他怎么会跳海的呢?”
    白龙使者道:“当时属下们共同捉拿高风和雷武,但是追到和圆岔道,高风、雷武忽而分开来跑,属下等便也分开来追,费堂主与邱堂主去追高风,属下与韩堂主、徐堂主去追雷武。雷武一路直往北跑,可能是属下等逼得急了,他跑到海边,居然连头都没回,就直接跳到海里了。”
    花仰鹤面色惊疑,怒道:“我就不信他还能变成了鱼不成?后来呢?”
    白龙使者道:“属下等当然不会转身就走,属下当时想,他就算水性再好,也最多在海里待上半个时辰,于是属下在他落水处岛边三里之距布满人手,每十五步间隔一人,可是属下等在海边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还是没有见他上岸。”
    听到此处,高风满腹凄苦,心下暗道:“雷武呀雷武,你不会也那么倒霉,居然啊比我先一步就见了阎王。”
    花仰鹤忽而啪的一声一拍桌子,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