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钻石的历史 作者:[美] 哈特-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的故事中提到的地名,是狩猎文化的物质基础,更是他们的祖先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料。在多格里布人看来,谁若以开矿等方式毁掉了传统的地貌和地名,就等于破坏了他们的财产,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澳大利亚矿业公司BHP对他们提出的赔偿条件欣然同意,于1994年向多格里布的“财政部门”缴纳了120万加圆,并正式做出雇佣当地土著居民的承诺。等戴亚维克矿区的投资商里奥汀多公司和亚伯资源公司与他们协商的时候,他们开出的价码比当年高出了许多。戴亚维克的开发商在这个问题上打了个磕绊,于是他们的卡车就误在了冬季公路上。
  在漫长的冬季里,夏日的阳光撤离了拉可格拉斯湿地,钻矿的营地从20英里的高空中清晰可辨,恰似夜空中明亮的钻石。BHP矿区的年产量是400万克拉,艾拉·托马斯在拉可格拉斯湿地下面发现的矿脉年产600万克拉,光是这两个矿的产量就占了全球每年珠宝级钻石产量的15%。这些产品中的绝大部分都流入了戴比尔斯营销渠道之外的市场。BHP公司出产的钻石毛坯只有35%经由伦敦销售。亚伯资源公司现在已经更名为亚伯钻石公司,该公司每年收进戴亚维克矿每年40%的钻石产品,换算成重量就是250万克拉。亚伯钻石公司与纽约最大的钻石商蒂凡内公司签定了供货协议,将亚伯出品的钻石中品质最佳的直接销往蒂凡内,省得从DTC那里兜圈子。
  戴比尔斯集团的频繁失利被人们看了个详细,其首先在与澳大利亚进行的廉价钻石之战中败北,接着又企图在里奥汀多的鼻子底下收购菱花钻矿的部分股权,却再度功败垂成。对戴比尔斯集团来说,更严重的不详之兆来自俄罗斯,该国年均钻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而且是出了名的倔脾气,随着俄罗斯实力的增长,他们很可能放弃长久以来一直令他们不自在的合作关系,脱离戴比尔斯集团,独立推销产品。如果事情真的这样发展下去,戴比尔斯集团在钻石毛坯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就会在十年之内从原来的80%狂跌到50%不到。放眼望去,戴比尔斯集团噩运连连,曾经不可一世的垄断集团行将就木。
  然而戴比尔斯集团才不会这么容易就乱了阵脚。集团内部的高级主管们正在酝酿走一着险棋,他们的计划大胆而突兀,该计划出自欧内斯特爵士。2001年2月1日,一份公告令钻石行业大吃一惊,该报告称:戴比尔斯集团正计划把他们的股票从证卷市场撤出,以便摆脱股民的监督,从而加强奥本海默家族的控制力。他们的做法是由奥本海默家族买下戴比尔斯集团某合伙人拥有的45%股份,由“英美公司”收购45%的股份,另外10%的股份由戴比尔斯集团和博茨瓦纳政府合营的“戴博瓦纳公司”购买,“戴博瓦纳公司”拥有戴比尔斯集团绝最重要的钻矿资源。这个做法体现出戴比尔斯集团的最新策略,即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增强集团事务的透明度、抛售伦敦的钻石存货、不再充当钻石毛坯市场管理人的身份,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股票价格并没有明显地上涨。唉!即使面对创记录地廉价抛售钻石存货,也于事无补。在尼基·奥本海默看来,如此低廉的股票价格不啻于打折清仓,要是仍然无人问津,他就打算自己买下价值180亿美圆的整个集团。
  钻石界的庞然大物从股票市场的公开注册名单上消失的时候,其肩负的重大责任也随之土崩瓦解。戴比尔斯集团一手创造的钻石王国不复存在,老牌垄断集团好似被沙砾掩埋的足迹一样无处寻觅。但是戴比尔斯集团在钻石行业中的实力始终强大得无与伦比,而且该集团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是不可能禅让出去的。在钻石史上的这个交叉路口上,钻石本身的名誉被左道旁门的邪恶交易所污,业内霸主身上象征权力的披风此刻更像是沉重的累赘。
  参与反战争钻石交易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多达70多个。在该行动的影响之下,安特卫普的“钻石高级委员会”派遣监察人员前往塞拉利昂和安哥拉进行监督,以保证上述地区出产的钻石全部是“官货”,而非战争钻石。但是这样的保证究竟具有多少可信性呢?那些钻石毛坯早在监察人员到岗之前就很可能混进了战争钻石。而且那些国家的主流产品的出处并非是大型城市,而是战火纷飞的矿区。
  而真正让合法钻石免受战争钻石污染的保证体系也型同虚设。戴比尔斯的发言人宣称该集团在特许销售的发货箱中增加了书面说明,证明箱中货物属于合法钻石,籍此保护下家的权益。但是它的客户还会通过其他途径购买钻石,于是戴比尔斯集团提供的证明就成了他们加工任何钻石的保护伞,反正钻石成品的消费者又看不出来自己买到的钻石究竟出自戴比尔斯在伦敦的销售中心还是安特卫普黑市上某个走私分子的鞋子夹层。
  躲在虚假表象背后进行的钻石交易层出不穷。大量非法钻石通过大开方便之门的商业口岸涌入市场,顺便获得了伪造的通行护照。瑞士根本就没有钻矿,但是由于大批商人通过瑞士的自由贸易区倒卖钻石,瑞士便名列大宗钻石货物原产国的名单。西非小国冈比亚也受到了相同的待遇,该国并不出产钻石,可是钻石交易公司们通过冈比亚走私非法钻石,并在销往安特卫普和特拉维夫的时候把钻石的原产国标为冈比亚。即便是不久前才加入钻石王国的淳朴少年加拿大也未能幸免,联邦警署已经就犯罪分子在极地钻石中搀加战争钻石的非法活动发出了警告。
  要说那些不法商贩的犯罪天赋的确是无师自通。2001年4月,比利时报纸《晚报》刊登了关于比利时军方情报人员发现一批安特卫普大型公司企业参与了UNITA战争钻石的交易。一组相关专家在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关于战争钻石交易的报告中提到非法走私系统运作起来不留痕迹,现有的审查手段毫无用武之地。毫无疑问,钻石商人们深知抗议战争钻石交易的非政府组织们并不情愿发动大规模抵制钻石产品的活动,因为他们不想伤害在合法钻矿上工作的非洲劳动人民。但是另一种思潮正在发展壮大,那就是为了保住一个非洲人的工作而让其他非洲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不可取的。
  除了戴比尔斯集团之外,谁也无法真正削弱战争钻石的交易。当年该集团一声令下让下级客户收购来自其他渠道的散装钻石,这一行动对战争钻石的交易商而言是又快又狠的一记重拳,因为市场上每星期的交易额骤然减少了1500万美圆。虽然很快就有其他买家来填补空白,但是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那就是现在要想通过倒腾非法钻石来贴补战争的军费可真是难上加难了。

  现在不少钻石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附带可靠的原产地证明。如果公众的反战争钻石情绪对钻石销售构成了威胁,那么市场对于“身世清白”的钻石需求就会迅速增大。戴比尔斯集团的执行总裁加里·拉尔夫承认在上述情况发生的时候,戴比尔斯集团可能要求DTC的所有客户把出自戴比尔斯的钻石分开处理,如此一来,从钻矿到市场的产供销合法渠道便得到了有利的巩固。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极小,但是只要发生了就会让整个钻石行业为之一震,因为其直接后果就是让一大批不受合法身份保护的钻石变成来历可疑的次等货,身价一跌再跌。
  一系列独立的监察系统也能保证合法钻石的身份不受污染,比如美国国会在2001年初计划施行的《清白钻石法案》就是其中一例。该法案一旦生效,所有不受身份证明保护的钻石将被美国拒之门外。法律的利剑将挥向钻石出口渠道。如果监察人员掌握着某种可靠的技术手段,比如罗斯曼教授研制的鉴别方法,那么任何插手战争钻石交易的中间商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战争钻石在全球钻石产量中也许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们的危害是巨大的。早年间的钻石行业古老而神秘,与钻石这一特殊商品倒也成龙配套,但是今天一切都变了,每年从地里产出的钻石多达115,000,000克拉,钻石的面貌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钻石王国中新人倍出。在巴兰斯钻石大发现之前,BHP公司挖掘的唯一碳产品就是煤。钻石矿主里奥汀多公司的实力也增长了许多。然而加拿大的钻石矿藏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它同时为钻石王国培养出众多坚韧不拔的优秀人物,其中很多人至今还活跃在行业之中。
  艾德·席勒钻出了点湖矿脉之后一直在世界各地勘探钻石矿藏。他积极参加各种地址盛会,浑身上下洋溢着探索新目标的激情。克里斯·詹宁斯在玛斯方坦失利之后被心怀不满的股东从领导岗位上刷了下来,但是后来他杀了一记回马枪,重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他把精力平分在加拿大和南非,主要负责铂金和钻石这两种贵重矿产。
  罗伯特·加尼科特当上了亚伯钻石公司的执行总裁。格兰·托马斯和艾拉·托马斯父女二人离开了亚伯公司,创立了航海家勘探公司。他们的产业包括与加拿布拉瓦钻石公司的一项联合经营项目,后者的主管是当年和约翰·葛尼一起最先在加拿大发现钻石的南非人罗里·摩尔。目前艾拉和摩尔驻扎在安大略省北部的沼泽低地,他们的领地毗邻表面积30英亩的金伯利火山筒,拥有该火山筒的正是加拿大最活跃的高级矿产企业——戴比尔斯统一矿业。
  2001年初,加拿大再次出现淘钻狂潮,这次热潮的始发地位于曼尼托巴省境内。
  曾与艾拉·托马斯住在同一帐篷里的莱妮·科夫仍然在寻找钻石,却不肯透露她搜索的具体位置。
  2001年2月,矿工们在橙河上的萨克森德里夫特发现了一块216克拉的钻石,那块土地是当年多基奥·赛赫瓦勒为全顺海克斯公司买下的。那块钻石的表面朦胧无光,人们曾经讨论过磨个窗面供买家验货的方案,但是他们最终放弃了这个做法,并把它原封不动地卖了850,000美圆。这件事不光让全顺海克斯从中受益,后来更是给败走安哥拉的小公司“钻石事业”带来了转机。“钻石事业”早已换了新老板,并在橙河沿岸置办了产业,那块巨型钻石被人发现之后,该公司立刻指出自己的矿区就在该钻石的发现地旁边。
  加比·托尔科沃斯基后来参与了一套软件的开发过程,那套程序能够根据钻石内部独特的折射图案谱写出优美的音乐。
  此时此刻,从博茨瓦纳到钻石海岸,从北极圈到巴西,在众多的钻矿上保证会有个人在利用某种手段窃取钻石毛坯。
  钻石带有黑暗和光明二重性。它们是人类心灵上开出的窗面。早在地球与太阳形成之前钻石就在宇宙中飘荡。最古老的钻石随着行星爆炸之际产生的威力无比的飓风遍布宇宙。在我们的星球上,碳元素在100英里以下密不透风的地方形成了脆弱的钻石晶体。很多钻石在由里及表的旅途中不得不放弃了晶体的结构,退变成石墨。这种难以形容的脆弱本性至今仍是钻石的特征之一。当年的波斯征服者纳迪尔·沙阿打败德里苏丹之后,跑到苏丹的宫殿里掘地三尺地搜寻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却一无所获,后来苏丹的女眷之一告诉他那块钻石被苏丹藏在了包头布里。纳迪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