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哀公”,公元前四九 四年至前四六七年在位,名将(一作蒋),定公子。〔29〕“鲁悼公”,公元前四六六 年至前四二九年在位,名宁,又名曼,哀公子。〔30〕“三桓”,指鲁国的三家执政大 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之后,故称三桓。“胜”,强。〔31〕 “知伯”,即晋卿知伯瑶,下同。“郑”,国名,姬姓。有今河南中部开封市以西至荥 阳一带,建都新郑(今属河南)。公元前三七五年为韩所灭。〔32〕“驷桓子”,郑国 大夫驷宏,桓子是他的谥。《左传》记驷宏赴齐求救事在鲁哀公二十七年(当周定王元 年),此与《齐表》并误。〔33〕“襄子”,《表》载其公元前四五七年至前四二五年 在位。据考,其在位年当为公元前四七四年至前四二五年。名无恤,赵鞅(赵简子)次 子。〔34〕“襄子怨知伯”,此年晋知伯瑶、赵无恤率军围郑,知伯侮辱赵无恤,说他 丑而无勇,赵无恤因此怨恨知伯。这时赵简子已死十一年,《表》文记事有误。〔35〕 “燕孝公”,公元前四九七年至前四五五年在位,《表》文记载有误。其名不详。〔36〕 “晋”,国名,姬姓。有今山西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西北部,并有陕西省东端、 山东省西端的一部分。初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迁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再 迁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为韩、赵、魏三家所分。〔37〕“中 行文子”,即中行寅,又称荀寅,本晋六卿之一,在内争中失败,逃奔齐国。“田常”, 一作陈恒,即陈成子,齐大夫陈乞之子,他杀死齐简公,掌握齐国大权。〔38〕“郑声 公”,公元前五○○年至前四六三年在位,名胜,献公子。〔39〕“郑哀公”,公元前 四六二年至前四五五年在位,名易,声公子,即位八年后被杀,共公丑立。〔40〕“阿”, 乃“河”字之误,河,指黄河。“堑河旁”,指把黄河堤改筑为防御工事。〔41〕“大 荔”,西戎之一,在今陕西大荔。〔42〕“庞戏城”,邑名,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43〕 “夏屋”,山名,在今山西代县东北,《尔雅》谓之夏壶山,又名贾母山,俗称草垛山。
〔44〕“代”,国名,姜姓。有今山西大同至河北宣化、涞源一带,建都于代(在今河 北蔚县东南),称王在六国之前,公元前四五七年为赵襄子所灭。〔45〕“金斗”,铜 质斟水器,方形,有柄。〔46〕“伯鲁”,赵简子之子,襄子之兄,本为太子,后赵简 子废之而立襄子。〔47〕“晋哀公”,公元前四五六年至前四三八年在位(依《表》文), 名忌,晋昭公的曾孙。据考,忌是哀公之父,《表》文误以为哀公名。哀公又号哀懿公, 又号敬公,在位时间应为公元前四五一年至前四三四年。〔48〕“蔡元侯”,公元前四 五六年至前四五一年在位,名不详,声侯子。〔49〕“卫悼公黔”,公元前四五五年至 前四五一年在位,出公叔父,灵公子。〔50〕“齐宣公就匝”,公元前四五五年至前四
○五年在位,又名积,平公子。〔51〕“范、中行”,指晋国的范氏、中行氏,这时范 吉射、中行寅已出奔齐国。〔52〕“魏桓子”,名驹,晋卿魏多(一作曼多)之子。“晋 阳”,晋邑,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53〕“韩康子”,名虎,晋卿韩庄子(名庚) 之子。〔54〕“与魏、韩三分其地”,赵与魏、韩三分知伯领地后,自此形成三家分晋 之局。大致,赵有今山西中部及北部、河北西南部及宁夏河套之地,兼有河南、山东的 一部,都晋阳。魏得山西西南部、河南东部及陕西、安徽的一部分,是原晋国的心脏地 区,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附近),后徒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韩有今河南中部、西
 
部,兼及陕西、山西的一部分。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徙新郑(今属河南),在 三晋中,国势软弱。〔55〕“智开”,知伯瑶之子。〔56〕“左庶长”,秦国的执政大 臣,后为秦军功爵二十级中的第十级。“南郑”,周穆王曾都此,因为在镐京之南,故 称南郑。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北。〔57〕“宋景公”,公元前五一六年至前四六九年在位, 名头曼,元公子。《表》文卒年有误。〔58〕“卫敬公”,公元前四五○年至前四三二 年在位,名费,悼公子。〔59〕“蔡侯齐”,公元前四五○年至前四四六年在位,元侯 子,为楚所灭。〔60〕“宋昭公”,公元前四五○年至前四○四年在位(依《表》文), 名特,景公子。本非嫡子,杀太子而自立。据考,其在位时间当为公元前四六八年至前 四二二年。〔61〕“燕成公”,公元前四四九年至前四三四年在位(依《表》文),名 载,又称燕成侯。据考,其在位时间当为公元前四五四年至前四三九年。〔62〕“智宽”, 智伯被灭已六年,智宽在这时才奔秦,可能是守别邑的大夫。〔63〕“蔡”,国名,姬 姓。初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迁新蔡(今属河南),再迁州来(今安徽凤台), 称为下蔡。〔64〕“杞”,国名,姒姓。相传是夏的后裔。初都雍丘(今河南杞县), 后迁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再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65〕“秦躁公”,厉 共公子。〔66〕“考王”,公元前四四○年至前四二六年在位,名嵬,定王子。考王时, 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阳涧滨东周城),称为西周惠公,是周分裂为东周、西周两 小国的开端。〔67〕“晋幽公柳”,公元前四三七至前四二○年在位(依《表》文), 懿公子。据考,他的在位年代当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至前四一七年,被夫人秦嬴所杀。〔68〕 “服”,顺从。〔69〕“燕湣公”,公元前四三三年至前四○三年在位(依《表》文)。 据考,燕无湣公,成公之后为文公,公元前四三八年至前四一五年在位。〔70〕“卫昭 公”,公元前四三一年至前四二六年在位,名纠,敬公子。〔71〕“楚简王仲”,公元 前四三一年至前四○八年在位,惠王子。〔72〕“莒”,国名,己姓。有今山东诸城、 安丘、沂水、莒、日照等县地,初都计斤(一作介根,今山东胶县西南),春秋初年迁 莒(今山东莒县)。〔73〕“秦”,国名,嬴姓。初都西垂(今甘肃天水西南),后国 都屡迁。战国初年,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后徙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再迁 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有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及河南省西部一小部分。〔74〕 “渭阳”,秦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75〕“秦怀公”,公元前四二八年至前四二 五年在位,名不详,躁公弟,厉共公子,他被大臣所逼,自杀而死。〔76〕“鲁元公”, 公元前四二八年至前四○八年在位,名嘉,悼公子。〔77〕“威烈王”,公元前四二五 年至前四○二年在位,名午,考王子。〔78〕“灵公”,公元前四二四年至前四一五年 在位,名不详,秦怀公孙,怀公太子昭子之子,昭子早死,故他继怀公而立。〔79〕“卫 悼公亹”,据《卫世家》,“悼公”当是“怀公”之误。怀公,公元前四二五年至前四 一五年在位名亹,敬公弟,昭公子。〔80〕“献公”,公元前三八四年至前三六二年在 位,名师隰,灵公子。〔81〕“魏文侯斯”,公元前四二四年至前三八七年在位(依《表》 文),桓子孙,一说是桓子之子。据考,他在位时间当为公元前四四五年至前三九六年。 他团结三晋,敬礼贤士,东败齐,南败楚,西取秦河西地,使魏成为强国。〔82〕“韩 武子”,公元前四二四年至前四○九年在位,名启章,康子之子。〔83〕“赵桓子”, 公元前四二四年在位,名嘉,襄子弟,简子之子。〔84〕“郑幽公”,公元前四二三年 在位,名己,被韩武子所杀。〔85〕“赵献侯”,公元前四二三年至前四○九年在位, 名浣,襄子之子。〔86〕“上下畤”,秦灵公所作的神祠,在雍(今陕西凤翔南)。上 畤祭黄帝,下畤祭炎帝。〔87〕“溃Ч保八亩曛燎叭帕暝谖唬妫≈S墓印!88〕“晋烈公止”,公元前四一九年至前三九三年在位(依《表》文), 幽公弟,懿公子。据考,他的在位时间当为公元前四一六年至前三九○年。〔89〕“少 梁”,魏邑,在今陕西韩城南。〔90〕“城堑河濒”,这是在黄河侧建筑防御工事,以
 
防止魏国的进攻。〔91〕“君主妻河”,君主即公主。秦君取旁人之女作为公主,投入 黄河中,说是嫁给河伯(河神)。〔92〕“庞”,秦邑,在今陕西韩城东南。〔93〕“籍 姑”,秦邑,在今陕西韩城北。〔94〕“简公”,公元前四一四年至前四○○年在位, 名悼子,怀公子。〔95〕“卫慎公”,公元前四一四年至前三七三年在位,名颓,敬公 孙,父为公子适。〔96〕“中山武公”,据河北平山出土的中山王方鼎铭文所记,中山 王舋称“皇祖文、武”,武当即是《表》文的中山武公。〔97〕“郑”,秦邑,在今陕 西华县南。〔98〕“黄城”,魏邑,在今河南内黄西。〔99〕“阳狐”,魏邑,在今河 北大名北。〔100〕“公子击”,魏文侯太子,后嗣位为魏武侯。“繁庞”,秦邑,即 庞,在今陕西韩城东南。〔101〕“安阳”,鲁邑,在今山东曹县东。〔102〕“平邑”, 赵邑,故城在今河南南乐东北七里平邑村。〔103〕“取都”,《田完世家》云,“取 鲁之一城”。有宗庙的邑称为都,《表》文的都当是鲁国一大邑,其地不能确指。〔104〕 “临晋”,邑名,今陕西大荔。“元里”,邑名,今陕西澄城南。〔105〕“洛”,水 名,即今陕西北洛河,为渭水支流之一。“堑洛”,即沿北洛河西岸至白水县的黄龙山 麓修筑长城。此时秦的河西地已被魏攻取,故退守洛水。〔106〕“重泉”,秦邑,在 今陕西蒲城东南。〔107〕“初租禾”,这是秦国开始征收实物地租。〔108〕“击”, 魏文侯太子之名。“中山”,国名,姬姓。春秋白狄别族所建立,原称鲜虞,春秋晚期 改称中山,有今河北中部石家 庄、保定两地区的大部分。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 定县),公元前四○六年被魏攻灭。不久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公元前 二九六年又被赵国所灭。〔109〕“洛阴”,魏邑,在今陕西大荔南。“合阳”,魏邑, 在今陕西合阳东南。〔110〕“韩景侯虔”,公元前四○八年至前四○○年在位,武子 之子。〔111〕“雍丘”,邑名,在今河南杞县北。〔112〕“京”,邑名,在今河南荥 阳南。〔113〕“赵烈侯籍”,公元前四○八年至前四○○年在位(依《表》文)献侯 子,据考,他的在位年当为公元前四○八年至前三八七年。他任用相国公仲连等,实行 改革,国力增强。〔114〕 “郕”,音 ch6ng,邑名,春秋鲁孟孙氏邑,在今山东宁阳 东北。〔115〕“子夏”(约公元前五○七年至前四二○年),即卜商,卫人,孔子弟 子,子夏是他的字。孔子死后,子夏在西河(一说此西河在东方河、济之间,不在西方 龙门、华阴之间)讲学传经。〔116〕“段干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