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媚图-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鹰见了这玉雕,扑棱着翅膀飞了过去,老母鸡抱窝一般孵在玉雕上,一动不动,锐喙翕张,显得十分激动。

狐狸道:“这便是它的灵核,被人雕过了。原本该是一个蛋的。”

“灵核是什么?”钱逸群问道。

“是咱们上古灵种死后留下的遗蜕,”狐狸道,“加以修炼,便能在机缘巧合之下塑成灵体,附身其中。”

钱逸群颇有些意外:“我以为这只是一件宝贝。”

狐狸又笑了。

“那玉雕不过是召一头死物白凤出来,有什么用处?”狐狸道,“若是让毕方收了它的灵核,你便能得到一个活着的白凤。唔,虽然开始的时候持续时间比较短。”

这笔买卖谁都知道该怎么做。钱逸群虽然与毕方相识时间较短,但人家是师父直接派来的专员,地位不同。更何况他知道上古灵种对于重塑灵体有种旁人难以理解的执着,更不愿意断了毕方的重归之路。

“便送给你了。”钱逸群摸了摸毕方的脑袋,心道:等它重塑了灵体,恐怕就不能这么放肆了。

毕方可是为黄帝卫车的神鸟。

此刻的毕方却十分惬意地别过头。任由钱逸群的手指在羽毛中穿梭。

“那你的灵核呢?”钱逸群更关心自己的老朋友,问狐狸道。

“咱的灵核……”狐狸纠结了一下,“等你结成圣胎再说吧,而且法术上也还得再精进些。”

“你到底是在哪里浪荡的时候被人干掉了?”钱逸群很好奇狐狸的遗蜕放在了哪里,怎么听着那么不靠谱呢?

“到时候再说吧。”狐狸别过头。伏在地上。“咱要休息休息,赶路真累。”

感觉累的不止狐狸一个,老鹿大吃一顿翠峦山中的奇珍异草,喝饱了清澈的溪水。寻了个惬意的地方卧倒休息。山鹰吞食了那块玉雕,佝头缩颈打着盹。

钱逸群无所事事,索性闭目打坐,尝试着用自己的阳气去逼退手上的阴寒。虽然效果不佳,总算比放任不管强了许多。

等人兽们休息好了。钱逸群方才带着小伙伴们离开了翠峦山,重新回到滴水成冰的北国莽原之中。

精力充沛的老鹿很快就追上了青锋,这当然也是因为青锋放慢了速度,踢雪踏冰朝龙空谷跑去。

钱逸群第一次见到迎客松的时候颇为吃惊。

一边是白雪皑皑,另一边却是苍翠欲滴。

只是一步前后,恍若穿越了两个世界。

“道长这边请。”青锋落下剑光,以此间主人的身份在前面带路。

钱逸群也翻身下鹿,紧随其后,享受这北国江南之地。

此时还不流行编撰名胜。钱逸群见路旁景色出尘,异色连连,青锋却是看得习惯了,也没有想到要讲解一二。就此一路行到了谷口,钱逸群只见两道青石圆柱矗立。上面隐隐透shè出金光闪闪的图形。

钱逸群定睛细看,却认出原来是一副草书。他站住脚步,仰头读道:“寂寞无尘真寂寞。”再转过头去读了下联:“清虚有道果清虚。”

“果然是神仙手笔。”钱逸群赞道。

青锋道人微微一笑,道:“这便是我龙空谷的山门了。”

钱逸群好奇道:“谷名龙空。可有典故?”

“此地由来便是一个修士闲居,交流道法。结伴清虚的地方。”青锋道人解说道,“因为当年有一位大德自称来自龙空山,于谷中诸人多有教益。众修士感念其道德,便以龙空为谷名。喏,这联句也是他题写的。其中更有一重玄机。”

“哦?是何玄机?”

“修为不足的人到了此门,总会视而不见,甚至心生各种妄想,速速离去。只有真修行,才能见到这两句对联。”青锋道。

钱逸群再次望向那句“寂寞无尘真寂寞”,口中反复咀嚼,虽然回味甘冽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青锋本来要举步便行,见钱逸群怔怔立住,只得停下等他。欲看真假修行,耐心便是最浅薄的一层。只要性学上有所悟证,绝不会因为一件事急吼吼、慌张张,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故而钱逸群伤了一条手,却毫不放在心上。青锋虽然有俗务要办,却绝不出声催促。二人路径不同,步伐却是一致。

“哎呀!”钱逸群抚掌叹道,“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是这样!”

“哦?愿请教。”青锋读了两遍,躬身道,“这联句我从小就读,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寂寞岂非心尘?清虚哪里有道?”钱逸群负手而立,指指点点。

青锋暗暗品读,赞道:“果然有些道理。若是灵台清净无尘,自然怡然自乐,处处融洽,何来寂寞。不过这清虚无道之说,还请道长详解。”

“清虚者,道也。人若能守住这二字,便在道中矣,哪里来的道?”钱逸群道。

青锋道人眉头微蹙:“大道至广。包容一切,即便身在火宅,一样是在道中。以此来说入清虚者无道,恐怕不妥。”

钱逸群乍一听之下,觉得青锋说得有理。干笑道:“我也是胡乱说说。不可当真。”

青锋道了一声“谦逊”,二人又要往里走。

钱逸群脚刚离地,突然头脑中仿佛被锤击一般,浑身清凉劲爽。只听得内中经文、钟声,无不殊胜。却是道情大发,心有明悟。

“张道长。”钱逸群又立住了。

“道长请说。”青锋道人也只得站住。

“你得一了么?”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一者,道也。

凡有人说自己得了“一”,那便绝非得“一”。

因为此人已经有了“一”这概念,又有了“得”这一概念。如此这便是二了。

钱逸群已经随口禅道出了“清虚者,道也”的大前提,而“道者,一也”。若是人在清虚,且又知“道”,那便是“二”,虽然大道无所不包,但心中有二。绝非清虚之境。

适才青锋道人的答辩,将“在清虚”与“在道中”等同起来。实际上,“在清虚”却是“得真道”这个意思。人固然时时都在道中,不可能超出道而存在。却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真道,用心若镜。

“你得一了么?”

钱逸群的问题虽然简单。却让青锋如同被重锤猛击一般。他空寂良久,方才小心翼翼道:“道人若是得了一,便只知道‘一’,断然不知道‘得’了。”

钱逸群咧嘴一笑,顿时浑身舒爽,一股浩然之气由下而上,直冲膻中,盘旋成云,良久不散。他踏出一步,神清气爽。再踏一步,骨散寒琼。第三步踏出,却是身轻无物,飘然若升。

“人言知道实不知啊!”钱逸群喟然而叹,旋即又仿佛在哪里听说过这句话。他脑中渐渐勾勒出一座山坳小庙,其中有师徒三人,皆是静坐入定。中间那白发老道,蓦然间身放光明,身上污浊道袍,化作庄严法衣。

钱逸群心头一颤:其实师尊何尝禁语?这无言之教中另有别传,只是我迷障深厚,身在宝山而不自知罢!

非毒,归位!

仿佛天神呼号,钱逸群顿时浸入紫府之中。一颗圆坨坨光灿灿的珠子在虚空结就,正是七魄之中的第六个,安安静静悬浮其中。

黑色的清心钟上发出卡啦之声,不绝于耳。

钱逸群循声探去,只见兑卦上显露出无数裂纹,宛如龟背,流淌出阵阵金锐之气,只差最后剥落。

这边是顿悟。

由渐悟而来的顿悟。

青锋道人只是略有所得,心中已经欣喜非常。他回过神来,却见厚道人转眼之间已经气息大变,隐隐中有超凡脱俗之气,再细细一观,竟然顷刻之间凝成了第六魄,不由惊喜交加。

惊的是,居然真有人是天生神仙种子,修行到了他手中竟然如此得心应手,进展非常。

喜的是,第六魄可不同于前面五魄,是最为难炼就的。因为到了这一破,之前积累的量变转成了质变,三毒几乎绝迹,身中浊鬼也近乎败亡。此时凝成第六魄,许多修士都会因此得到自己的神通。

神通!

非学非炼非传,无根无缘无耗。

只是一念所感,莫不应从随心。

古今修道人多如牛毛,九成九的人都是冲着这两字而来。

古今得道人凤毛麟角,九成九的人也是止步于此。

青锋正要与他说神通之事,只听到远处有脚步声传来。

钱逸群也放眼看去,一个中年道长从容而来,手持一杆拂尘,往臂弯里轻轻一敲,竖起手掌:“福生无量天尊,道友慈悲。”

“天尊怜悯,老爷慈悲。”钱逸群躬身作揖回礼。他在抬头时,细细打量那个道人,只见骨骼清奇,灵蕴清澈,一双细眼仿佛能够阅尽天下之事。

——他该是一个擅长推衍的高手吧。

钱逸群心中又是一动,道:“道长莫非便是壶中子?”

“贫道以壶为号,”那道人笑道,“让道友见笑了。”

“壶中乾坤大。”钱逸群笑道。

“梦里rì月长。”壶中子对接一句。

两人相视而笑。

——这才是青山为我友,风月共往来的清修高真啊!

钱逸群心中暗暗赞叹,再想起当rì穹窿山上真观,虽然有道场庄严,却少了道人逍遥,私有不值。

再回头看扬州琼花观,那更是一处世俗宫观,弘道与否都难说得很,更无这般的神仙人物。

“贫道见道友久立门庭,为何不入耶?”壶中子上前扶住钱逸群那只乌黑的手,细细一观,旋即从自己袖中取出一个葫芦。

那葫芦里叮当作响,不知道放的是铜钱还是金币。

壶中子拔开塞子,顿时一股清香传出,如梅似兰,绝非俗物。

“这阳chūn丹,正能驱散阴邪。”壶中子说着,将手中丹丸放在钱逸群麻痹的手心中,包着钱逸群的手用力一握。

钱逸群只觉得掌心刺痛,哎呦叫了一声,惊异道:“我这手……有知觉了。”

四三章女真汗退兵大辽河,大明军重筑广宁城(一)

“其实以道友的修为,想化去这阴邪也不是难事。”壶中子并不居功:“只需要些光阴罢了。”

钱逸群眼看着自己一条乌青发黑的手臂,渐渐有了暖意,血流冲撞得经脉发麻发胀。一股股黑气从指尖流淌出来,散入空气之中,带来隐隐恶臭。只是呼吸之间,这条手臂便渐渐恢复了血色,仅剩的略略麻感反倒让人有些舒服的感觉。

钱逸群躬身道:“若非道友灵丹,小道难免多遭折磨,解脱之恩,铭感五内。”

“道友指道之恩,方才是让贫道铭感五内的。”壶中子指了指门口的联句,道:“贫道自幼在此山中,这联句看了没有一千遍也有八百遍,却从未如此堪过。”

“功归大众。”钱逸群谦逊道。

壶中子欠身回礼,一甩拂尘,躬身道:“道友请移尊座谈。”

钱逸群答礼再谢,这才移步进去。他自捉到了第六魄,虽然神通尚未显现,但是心性之学又上了一层,走得气定神闲,怡然自乐。

这龙空谷有数百年高真大德坐镇,内中或隐或现的阵法不可胜数。钱逸群一一观察,只是惊叹古人创造力之强,名为阵法,却无定法,只是牢牢把握天地五行,随境设阵。这般境界真是自己枯学苦背难以企望的。

“道长,”壶中子出声笑道,“我谷中景色若何?”

“果真是烟霞凝瑞霭,rì月吐祥光。”钱逸群赞叹道:“老柏青青,与山风似秋水长天一色;野卉绯绯,回朝霞如碧桃丹杏齐芳。”

壶中子笑颜眉开:“道长这两句话,说得很有韵味,颇有妙文手笔,可还有后续么?”

钱逸群略一回味,笑道:“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