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行者 刘醒龙-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志在一旁插嘴:“我也听到了,不是余校长,是骆雨老师!”
  余校长他们连忙去敲骆雨的门。
  敲了三下。骆雨就答应了。
  开门后,刚说了几句话,骆雨就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大家这才觉得余志的判断是最正确的。咳嗽完了,骆雨说,没事了。刚转身,却又咳嗽起来。等到他洗漱完毕,走出屋子,大家才发现他的脸色有些不正常。骆雨不承认,还与身体最好的孙四海比。
  骆雨说:“当民办教师的人若是比我的脸色还好,那就不是民办教师了。”
  邓有米说:“民办教师本来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嘛!”
  孙四海难得当面夸奖邓有米,这时他说,这是邓有米近年来说得最深刻的一句话。
  骆雨并没有因为年轻,将喉咙上的黏液咳出来就没事了。午饭之后,他的咳嗽就没有停过,一阵比一阵猛烈的咳嗽声中,还夹带着一种尖锐的呼啦声。骆雨将常备药中的复方甘草片。数了四颗吞下去后,想了想觉得正常剂量可能压不住这样的咳嗽,便又吞了四颗。
  余校长咳嗽多年,从未将其当成大不了的病,后来果然不知不觉地痊愈了。骆雨的咳嗽声,才响了一天一夜,余校长就觉得情况不对,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赶紧叫余志去下面村里找人借药。
  余志很小的时候,便到处给明爱芬借药,做这种事,早已是轻车熟路。问了几家,都说叶碧秋的小姨最近总在咳嗽,可能有没吃完的药。早有学生抢在前面报过信,余志找上门时,叶碧秋已经拿着半瓶止咳糖浆站在那里等着。
  余志问:“你怎么不请假,提前几天回来了?”
  叶碧秋说:“小姨病了,我回来帮忙带孩子。”
  叶碧秋拿着药不肯松手,一定要余志说说骆雨老师现在的情况,因为他们班的班主任,前些时差一点咳嗽死了。班主任后来用半节课的时间讲了这事,还让大家做了详细笔记。余志拿着止咳糖浆和叶碧秋的笔记回到学校,要余校长将笔记仔细看一遍。
  叶碧秋在界岭小学读书时就喜欢做笔记,上初中后,笔记更加工整。余校长一看就明白。他按照笔记上的提示,再对照骆雨的情况,觉得还好,没什么大问题。就与孙四海商量,弄了一些鱼腥草和枇杷叶,煎成汤药,放些冰糖。骆雨分三次喝下去后,似乎好了些。
  星期天午饭后,李子一到学校,就同余志一起去邀叶碧秋。没想到,叶碧秋非常坚决地表示,再也不回乡初中读书了。
  骆雨的咳嗽声又响彻校园。
  余校长到他屋去看过几次,越看越觉得有问题。
  天快黑时,余校长再去看他,身上汗毛全都竖了起来。叶碧秋的笔记上说:严重的咳嗽会导致哮喘或者呼吸道痉挛,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如果鼻翼出现扩张,如果前胸锁骨附近出现肌肉塌陷,如果脉搏跳动突然加快,就必须马上送医院急救,因为这是窒息的前兆。骆雨的样子,几乎就是这样。
  余校长怕自己判断不准,就想去叫孙四海,都快喊出声来了,忽然想起来,王小兰还在他屋里。他不好直接去敲门,站在操场边上,冲着一个过路人大声叫,要他带信给邓有米,骆雨老师病重,快来学校帮忙。
  不一会儿,孙四海便开门出来。
  骆雨已经开始叫胸口闷。
  邓有米赶到时,骆雨的脸色已经变得发青。
  三个人慌慌张张地将一只竹床倒过来。绑上两根竹竿,做了一副担架,铺上棉被,让骆雨躺上去,抬起来就往山下跑。半路上,骆雨叫得厉害了,他们就停下来,由身体最强壮的孙四海,口对口地做人工呼吸。
  出发时,余校长还想,只要遇上走夜路的人,一定要将其拉上,帮忙抬一下骆雨,毕竟他们当民办教师多年了,有些体力不支。翻过最后一座山岭,开始下山了,他见到前面有星星点点的光亮,便大声问:“前面是谁呀?”那些光亮却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余校长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没过多久,光亮又出现了。这一次,他可是看清楚了,眼前绿莹莹的光亮,是狼群发出来的。在前面抬担架的孙四海也发现了,就故意刺激邓有米,嫌他走得慢,在后面拖后腿。
  孙四海说:“难怪当初上山偷树,一下子就会被人抓住。”
  邓有米看不到前面的险情,回击说:“偷树的人当然跑不过偷情的人。”
  孙四海说:“按照夏雪的理论,偷树是物质行为,偷情可是精神行为。”
  邓有米说:“大白天将王小兰关在屋里,弄得眼圈黑了才开门,这算什么精神?”
  躺在竹床上的骆雨插嘴说:“这叫爱的精神!”
  一句话出口,他又猛烈地咳嗽起来。
  于是,孙四海又说骆雨:“我们都没有看过周星驰的电影,你自己说说,这样咳嗽,是不是真的会将肺咳出来,还能用手接住?”
  骆雨说了一句话,大家都没听清楚。
  余校长在前面探路,将山里走夜路必带的柴刀紧紧地攥在手里,直到那些绿莹莹的光亮慢慢远去,他才放下心来,一边接过担架,将邓有米换下来歇一歇,一边将刚才的险情说给他听。
  邓有米骂了一声:“畜生!越有急事,越来捣乱。”
  白天都要走四个小时的山路,他们凭着一只电力不足的手电筒,竟然三个小时就赶到了乡卫生所。
  值班医生一看,二话没说就给骆雨用了氧气袋,紧接着就往静脉里输液,还是不敢做主,又将在家睡觉的所长喊来。所长来后,连连说骆雨幸运,前些时有人得了相同的病,临时从县医院调了一些药,没有用完,因为天气冷,用不着放冰箱保管,就暂时留着没有退回去,否则,就只好送骆雨去县医院了。问起来,先前那位病人果然是叶碧秋的班主任。卫生所长听余校长说了过程,感叹道,没文化的人久病才能成良医,有文化的人病一次就会成为良医。
  天亮时,三个人正趴在病床上打瞌睡,万站长披着一身雪花赶来了。问清情况后,他才将余校长叫醒。让余校长赶紧带邓有米和孙四海回学校去,这里的事由他来安排。听万站长说外面开始落雪了,余校长走到窗口一看,果然,平地上还没积雪,草地上已经花白了。万站长批评他们,那么大的学
  校,一个老师都不留,学生们到校后,岂不成了没人招呼的鸭子,天气如此恶劣,出了事故谁负责!
  余校长赶紧叫醒孙四海和邓有米,又告诉骆雨,他是公办教师待遇,有事找教育站就行,卫生所也不会因为没交钱,有药也不发给他吃。
  骆雨用过一种叫氨茶碱的药后,脸色好转,咳嗽也舒缓了。
  骆雨说,最多一个星期,他就能回界岭小学上课。
  他说话时,和打赤脚上课的那个骆雨已经判若两人了。
  16
  万站长陪着余校长他们从卫生所出来,在路边的一家小吃店将炸好的十几个面窝全买下来,让他们三个分了吃。吃不完的就带回去,给在余校长家寄宿的学生们解解馋。余校长和邓有米谦让了几下,万站长就说,若不是三位齐心协力及时送骆雨下山抢救,万一一口气接不上来,活活憋死在山上,虽然是天灾人祸,他这个当教育站长的也会一整年抬不起头来。孙四海说,万站长如此诚心诚意,那就再买十个面窝,专门送给余志,幸亏小家伙像余校长一样做事认真,不然,我们很难相信咳嗽会要人的命。万站长当真了,让小吃店的人赶紧在油锅里现炸了十只面窝。
  这时,小街上出现一个慢跑的人。
  万站长一眼认出那人正是叶碧秋的班主任。就将他叫过来,表扬他在班上讲的哮喘知识马上应用了,而且行之有效。
  叶碧秋的班主任认识余校长。见面后也不说客套话,开口就问,叶碧秋逃学回家到底是什么原因,还回来上课吗?余校长答应,帮忙打听,又回过头来问叶碧秋在学校里发生什么事了。
  班主任也听说过,叶碧秋来乡初中报到的当天,就奇怪地掉到公路旁边的水塘里,差点淹死了,幸好张英才老师就在附近,跳进塘里将她捞了起来。这回,班主任实在弄不清楚叶碧秋为何突然不辞而别,他只了解到,星期五上体育课时,叶碧秋来了初潮,被几个女同学拥着急忙回了寝室。上初中的女孩子,遭遇初潮窘事,年年都有几个,唯有叶碧秋与众不同,竟然独自跑回界岭。
  听了他们的话,万站长也关心起来。万站长在界岭小学当民办教师时,叶碧秋的小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是他的学生。后来,叶碧秋迟迟不能上学启蒙,万站长还找到她的小姨,由小姨代交了学费,她才进了校门。现在,万站长有事没事喜欢去初中看看,遇上叶碧秋时都不敢认了。万站长不仅关心叶碧秋,还顺带提醒孙四海,李子虽然比叶碧秋小两岁,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早些教给她。
  万站长说这些话的目的,全是瞄准未来的中考与高考。他也希望由叶碧秋、李子和余志来实现界岭小学高考上榜零的突破。
  山下落雪花,山上就会变成雪片。余校长他们才走到半山腰,路面就被积雪完全掩蔽了。两边山上的雪更大,这时候人们通常不再出门了,外面的人也都像余校长他们一样,能走多快就走多快,只求及早回家。又走了一程,迎面来了几个扛着土铳的男人,其中一个曾经是民办教师,现在是副村长。他说,昨天夜里,这一带出现一群狼,咬死了一头母牛,另有一头猪和一只小牛不见了。邓有米想起张英才的话,就对他们说,这一带不大可能有狼,要是有狼,就应该有相应的食物链。山上的物产一丰富,老百姓的日子就会富足。如此,政府的赋税收入多了,民办教师的日子就会大为改观。当过民办教师的副村长觉得邓有米太迂腐了,快成东郭先生了,狼就是狼,用不着替它找理由,更不要用那些让人越来越糊涂的学问蒙自己。孙四海说,昨天夜里他们遇上这群狼了。副村长一听,便向孙四海了解情况,一心想趁着大雪封山之前,将小牛找回来,哪怕找回一只牛腿,也能吃两餐嫩牛肉。
  两拨人各有各的事,各走各的路。
  雪落得越大,余校长他们越是着急。
  好不容易爬上最高的山岭,走在前面的孙四海伸手指着山下叫了一声:“快看,国旗!”
  余校长和邓有米紧走几步,就看到,茫茫雪野之中,骆雨带来的那面国旗,很鲜艳地在界岭小学上空飘荡着。
  操场上有许多学生在打雪仗,余校长看了看手表,应该是上午最后一节课的课前休息。正当余校长以为学生们整个上午都在玩雪时,从学校方向传来上课铃声。转眼之间,操场的人影全不见了。
  余校长觉得奇怪,想不出来是谁在替他们招呼学生上课。
  临近学校时,他们放轻了脚步,从窗口里,先是看到一年级的学生在那里互相监督背诵课文,接着看到三年级的黑板上写着“以落雪时听见孙老师和邓老师的笛声为素材,写一篇三百字的作文”。在往五年级教室走去时,余校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夏雪老师说过,这道题,城里三年级的学生就会做,你们都是五年级学生了,要是再做不出来。就不要埋怨别人说你们是男苕和女苕了,也不要为界岭这么多年出不了一个大学生找借口!”与这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