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慧的闪电--世界发明史话_2-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进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无线电雷达技术、航空材料工艺等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后,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 

V—1飞航式导弹和V—2弹道式导弹。 

     导弹与火箭不同,它的原意是“导向炮弹”或“导向火箭”。导弹与火 

箭的根本区别就在“导”字上。就是说,装有控制系统,能自动导向目标的 

火箭武器是导弹。 

     当时的法西斯德国,为了挽救即将战败的命运,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件新 

式武器上,因此大批生产并使用V—2导弹。在1944年9月至1945年3月间, 


… Page 102…

从荷兰和法国海岸,向英国首都伦敦发射了10800枚V—2导弹。由于V—2 

导弹能在高空 (可达100公里)以高速飞行,使得英国的所有防空手段都无 

法防御,因此给伦敦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V—2导 

弹的性能还比较差,仅有一半飞到了目标区,另一半发射时在地面或空中爆 

炸,也有的因精度不高而掉落在英吉利海峡。尽管如此,V—2导弹毕竟已显 

示了当时其他武器所不具备的优点——威力大、射程远、飞行时速高,从而 

引起各国的注意。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弹道导弹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弹道导弹的有无 

问题。继德国之后,美苏在此期间先后成功地研制了近、中、远程各种类型 

的弹道导弹。如美国的“红石”、“丘比特”、“宇宙神”;苏联的“SS—1”、 

 “SS—5”和“SS—6”等。这一阶段弹道导弹的性能较差,发射准备时间长, 

且易被发现,防护能力差,生存力低。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提高战略弹 

道导弹系统在核袭击下的生存力以及进一步提高战略弹道导弹的性能。在此 

期间,美国出现了地下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大力神Ⅱ”、“民兵Ⅰ”、 

 “民兵Ⅱ”以及潜射导弹“北极星A1”、“北极星A2”等。苏联也相应装备 

了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这一阶段弹道导弹提高了生存能力,缩短了发 

射准备时间,提高了命中精度。 

     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导弹的突防问题。 

为此出现了集束多弹头导弹和分导式多弹头导弹,这些导弹都带有突防装 

置。此外,通过加固地下井,进一步提高了生存能力。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 

已达到0。185公里。 

     80年代以来,战略弹道导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的趋势是进一 

步提高导弹的进攻能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战备性能;大力研制全导式 

多弹头;广泛实行固体化和机动化。 



                           人工降雨技术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影响天气。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 

人们只能采取向龙王求雨的迷信做法,以祈求上天的恩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逐渐掌握了影响天气的科学手段。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气象学家贝热龙发明了“降雨法”。这种方法是在云 

层里既含有冰晶,又含有水滴的时候,才能使用。冰晶吸引水滴,其结果常 

常是降雪。在飞得很高的飞机上向云层里撒下冰晶,云层里的冰晶就会饱和, 

水分则处于不足的状态。冰晶通过云层落下,在低层大气中的温度较高,冰 

就变成了雨。 

     本世纪40年代末,纽约一家通用电气研究所对人工降雨作了进一步研 

究。这个研究所的一位叫谢弗的研究人员发现,很小的干冰颗粒——固体的 

二氧化碳——能够起到和贝热龙所用方法同样的作用,而且效果更好。在最 

初的实验中,飞机在15000英尺高的大片高层云中飞行,用机械方法把干冰 

从飞机上撒下,隔一会儿就能开始降雨。 

     另一种人工降雨技术是使雨滴发生碰撞并合并。这种方法利用不含冰而 


… Page 103…

含悬浮水滴的云,使水滴碰撞,合并成大水滴,然后降落到地上。使用这种 

方法时,要在云层里撒些吸引水滴的盐,或者从飞机上向云层喷水,以促进 

大水滴的形成。 

     1947年,通用电气研究所一个叫冯尼加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云催化方 

法。他发现在一个很冷的云层里,碘化银烟雾能够产生雪片;碘化银的微粒 

起凝结核的作用,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跟冰粒的晶体结构一样。这种云催化 

方法也是在飞机上进行的。这种技术在用于积云时非常有效。 

     但是,这种云催化技术还不很完善,还需要经过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适 

用的程度。就当前情况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人工降雨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原子反应堆的建立 

                                 (1942年)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原子能是原 

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对同等质量的燃料来说,原子能要比化学 

能大几百万倍。 

     早在 1929年,科克罗夫特就利用质子成功地实现了原子核的变换。但 

是,用质子引起核反应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能量,使质子和目标的原子核碰撞 

命中的机会也非常之少。 

     1938年,德国人奥托·哈恩和休特洛斯二人成功地使中子和铀原子发生 

了碰撞。这项实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使铀原子简单地发生了分裂, 

而且裂变后总的质量减少,同时放出能量。尤其重要的是铀原子裂变时,除 

裂变碎片之外还射出2至3个中子,这个中子又可以引起下一个铀原子的裂 

变,从而发生连锁反应。 

     1939年1月,用中子引起铀原子核裂变的消息传到费米的耳朵里,当时 

他已逃亡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费米不愧是个天才科学家,他一听到这个消 

息,马上就直观地设想了原子反应堆的可能性,开始为它的实现而努力。 

     费米组织了一支研究队伍,对建立原子反应堆问题进行彻底的研究。费 

米与助手们一起,经常通宵不眠地进行理论计算,思考反应堆的形状设计, 

有时还要亲自去解决石墨材料的采购问题。 

     1942年12月2日,费米的研究组人员全体集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球 

场的一个巨大石墨型反应堆前面。这时由费米发出信号,紧接着从那座埋没 

在石墨之间的7吨铀燃料构成的巨大反应堆里,控制棒缓慢地被拔了出来, 

随着计数器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响声,到控制棒上升到一定程度,计数器的声 

音响成了一片,这说明连锁反应开始了。这是人类第一次释放并控制了原子 

能的时刻。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利用浓缩铀作燃料,采用 

石墨水冷堆,电输出功率为5000千瓦。1956年,英国也建成了原子能电站。 

     原子能电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不少人对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感 

到忧虑和恐惧,因此出现了反核电运动。其实,在严格的科学管理之下,原 

子能是安全的能源。原子能发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水平,同天然本底的放射性 

水平实际并没有多大差别。 

     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原子能发电站,由于操作错误和设备失灵,造 

成了原子能开发史上空前未有的严重事故。然而,由于反应堆的停堆系统、 


… Page 104…

应急冷却系统和安全壳等安全措施发挥了作用,结果放射性外逸量微乎其 

微,人和环境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充分说明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能保证原子能 

的安全利用。 



                       威力巨大的武器——原子弹 

                                (1945年) 



    原子弹的出现,与其他科学技术上的发明一样,有着自己的发生和发展 

过程。 

     早在 19世纪初,人们就已经知道自然界的物质成千上万,性质千差万 

别,它们都是由一些有限的基本元素组成的,而每种元素又是由许多化学性 

质相同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和波兰出生的年轻科学家居里夫人,发 

现自然界有一些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些射 

线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元素在发出射线时,会释放出部分能量,同时它自 

身就转变成具有另一种性质的新元素。于是他们把元素的这种性质叫做天然 

放射性,把元素原子核的这种转变过程叫做核衰变。这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原 

子结构复杂性的认识,而且使人们意识到在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首先找到利用核能途径的人是费米。费米出生在意大利罗马一个铁路职 

工家庭,年轻的时候曾在德国学习。他25岁就当上了罗马大学第一任理论物 

理学教授,1938年底移居美国。 

     1934年,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宣布,他们用a粒子轰击铝、 

硼的时候,产生了人工放射物质。费米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试用中子产生 

人工放射现象。费米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从氢开始,用中子顺序轰击, 

当试验第八号元素氟时,得到了人工放射性。在接下来的试验中,他又发现 

在中子轰击铀时,产生了从未见过的新元素。1934年6月他宣布了这个发现, 

但并没意识到在这个实验中可能引起了铀的裂变。 

     1934年10月,费米的助手发现,当用中子轰击金属银来产生人工放射 

性时,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放在银附近的铝可能影响银的放射性。助手 

把这个现象报告了费米。在费米指导下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确定在中子源和 

银之间的铝板,可以增加银在中子照射以后产生的放射性。铝是重物质,费 

米提出把铝换成石蜡,重新做实验。没想到,在中子源和银中间放置石蜡以 

后,竟使银的放射强度提高了100倍。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费米提出慢中子效应:中子通过含有大量氢的物 

质的时候,和氢原子核——质子发生碰撞,速度变慢了,更容易被银原子核 

所俘获,所以产生的人工放射性更强。由于发现了中子效应,费米获得1938 

年诺贝尔物理奖金。 

    在费米发现用中子轰击铀可以产生超铀元素后,在巴黎的约里奥—居里 

夫妇和柏林的哈恩、梅特纳都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 

     1938年秋天,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精确分析了中子轰击铀以后的产物,发 

现有钡存在,钡的原子量大约是铀的一半,这说明铀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 

裂成两半。哈恩把实验情况写信告诉了梅特纳。梅特纳立刻从数学上进行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