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制作-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影中也不缺乏“美国角色”,这些人物必然都是反派。

按照杜克和华纳兄弟的计划,接下来该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黑客闹剧”,进一步扩大《采访》的舆论影响力。

然而,事情总是会有出人意料的发展。

太阳沉入了海底,飘荡而来的海风少了点湿热,多了些清爽的凉意,解除了马里布海边的烦闷,偶尔从游艇上方飞过的海鸥,还会发出几声欢快的鸣叫,只是当甲板的灯打开,将四方照射的通透的时候,这些鸟儿忙不迭的赶紧飞走。

近四百英尺的公爵号游艇缓缓驶离码头,稍稍远离了海岸线,几辆狗仔乘坐的快艇从外围经过,却不敢过分靠近,只能用手中带着长焦镜头的相机,对准游艇那边不断按下快门,然后失望的离开。

“该死的镭射反拍摄装置!”

这是狗仔们的怨念,却没有什么办法,那艘游艇的主人足够有钱,可以安装任何最先进的设备;游艇的主人还拥有权势,他们不敢过分靠近……

那个导演和善的形象似乎还停留在昨天,但过往这些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在不断提醒着狗仔。如果惹火了游艇的主人,后果会有多严重,会有多可怕。

没错,北美是一个自由之地,他们拥有自由采访和拍摄的权力,但这些狗仔清楚。自由永远都有着双重标准,如果他们坚持这种自由,很可能会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游艇上灯火辉煌,通过望远镜隐隐能看到不少人影在走动,那是《黑暗骑士崛起》的庆祝派对,来了无数的明星和名流,狗仔们不舍得就此离去,只能隔着很远的距离四处游荡。

宽敞的顶层甲板上,十多名服务生端着各色饮品在人群间穿梭。时不时还会在中间的餐桌上添加几样新鲜的精致菜肴,甲板靠近左右围栏边的地方,摆放着两排白色的桌椅,有不少人围坐在旁边,交谈中爆发出或爽朗或客套的笑声。

不管这些人私底下是什么模样,在这艘船上,在这个派对上,他们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

“杜克……”

游艇的顶层甲板上。安妮?海瑟薇主动找到杜克,向他举起了酒杯。“可惜的我的角色第二部就死了,真是太可惜了,与你合作,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

“相信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杜克客气的说道。

这句话也就是客套而已,即便有合适安妮?海瑟薇的角色,杜克也不打算短时间内再使用这位来自纽约的女演员。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安妮?海瑟薇已经成功超越格温妮丝?帕特洛,成为全美最被厌恶的女演员,甚至没有之一。

以前的安妮?海瑟薇很受欢迎,在北美观众眼中,她唱的歌不错。拍的电影也都很可爱,她比其它演员放得开,在节目上反应快,简直是个活力炸弹。

但近几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安妮?海瑟薇变为大部分美国人非常讨厌的女演员,有可能没有之一。

让全美大部分观众瞧不上乃至仇恨安妮?海瑟薇的情感产生共鸣的,首先是《蝙蝠侠:开战时刻》与那名意大利人的诈骗丑闻,而去年《纽约时报》的文章:《我们真的讨厌安妮?海瑟薇吗?》,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如同所有的造星和毁星运动一样,不少媒体都加入到了抨击安妮?海瑟薇的行列当中。

许多媒体还全面分析了全美公众讨厌安妮?海瑟薇的主要原因,认为她很假。但重要的是《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都站出来分析大家为什么讨厌一个好莱坞女演员,这事就变得有些麻烦了。

不仅是《纽约时报》,《新共和》、《纽约客》和《好莱坞报道者》等影响力巨大的媒体都有人拿人们讨厌安妮?海瑟薇这件事情当严肃的话题来说。

如《纽约时报》所说,多家主流媒体都将安妮?海瑟薇评为了2012年最讨厌的名人,即时分享上有一个标签话题就叫#hathahaters。

特别是进入2013年,她的黑粉活跃状态达到了顶峰,即时分享上每分钟就有近两万条留言是在骂她的,甚至过往她的获奖感言里每句话都有人在批评。

“她管小金人叫做自我怀疑的武器,这话说的太恶心了”,“我恨死她了,想往电视机扔披萨”。

全美公众对她的指控是“连吃饭喝水都像在演戏,上个娱乐节目之前都要对着镜子练习几十遍,随口讲出来的笑话全都是打过草稿。”

公众不喜欢她的做法是“她在金球奖忘记感谢一个人,在参演的影片获最佳影片类奖的时候比制片人先冲上去补了一段自己的获奖感言。”

与安妮?海瑟薇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另一个女星詹妮弗?劳伦斯,在公众眼中她比较自然、可爱、真实,说错话也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虽然詹妮弗?劳伦斯同样是在演戏,一个人接连在重要场合摔倒,如果一次是巧合的话,数次出现肯定有问题,但媒体需要新的明星吸引观众,好莱坞也要制造新的偶像显示这个圈子光鲜亮丽的一面,公众也需要一个与众不同的明星来满足自己的幻想,于是詹妮弗?劳伦斯出现在了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加上自己以及背后团队的头脑,成为了目前崛起势头最迅速的新人。

甚至在即时分享上面调查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恨安妮?海瑟薇?》的选项中,排在第二名的回答第一句话就是:因为她不是詹妮弗?劳伦斯。

应酬了安妮?海瑟薇几句,杜克边与过来的人打招呼的,边断断续续的思考了一大堆问题,直到蒂娜?菲拿着手机急匆匆的走过来,他才集中了精力。

“杰米?约翰逊先生的电话,他三分钟后会再打过来。”

杜克点了点头,蒂娜?菲主动拦下了几个走过来的人,等手机震动的时候,杜克走到了船头的僻静处。

“什么?黑客入侵?不是我们做的?”

跟蒂娜?菲交待了几句,杜克走向了游艇尾端的飞行甲板,直接搭乘直升飞机返回了洛杉矶,并且连续拨打了几个电话,华纳兄弟董事会的人基本都接到了通知,道格?沃尔特也召集高层准备举行紧急会议。

事情并不复杂,按照华纳兄弟制定的计划,在与北韩方面打够嘴仗之后,就会启动新的宣传营销策略,玩一手监管自盗的把戏,然后栽赃嫁祸给北韩人,以增加炒作的热度。

只是计划还没有发动,就有黑客组织入侵了华纳兄弟的服务器,不过华纳兄弟早就为自己做好的了准备,被入侵的服务器并没有太有价值的东东西,唯一与电影真正有关的,反而是《采访》的最新海报和预告片,如果黑客组织发布出去,只会对影片宣传更有利。

入侵的黑客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在华纳兄弟的服务器上面留了言。

这个自称为“和平卫士”的黑客组织向华纳兄弟发出了正式警告,如果华纳兄弟不停止宣传和放映《采访》这部影片的话,他们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我的建议……”

华纳兄弟的会议室里,杜克毫不犹豫的说道,“向洛杉矶警方、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报案,同时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让这次黑客事件公开于众。”

杰米?约翰逊点头附和,“我也同意。”

放弃影片根本不可能,利用黑客事件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华纳兄弟的一些高层虽然有点疑虑,但还是支持这样的做法。

随后,又有黑客匿名向杜克和道格?沃尔特的公开邮箱发送了一封警告性的电子邮件,称华纳兄弟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如果华纳兄弟不按照要求撤销《采访》的相应计划,华纳兄弟将遭到“整体轰击”。

在遭到华纳兄弟的拒绝后,黑客们确实向华纳兄弟发起了攻击,但在早有准备的华纳兄弟以及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面前,却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反而在华纳兄弟公布的情况下,让此次黑客事件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华纳兄弟召开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出席的中央情报局代表,直接宣称北韩是第一怀疑对象后,全世界都为之哗然,这次事件受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黑暗骑士崛起》枪击案,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全世界。

与此同时,《采访》这部影片也响彻全球,不少人都翘目以待,想看看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八十五章警告!

网络犯罪早在**十年代时就屡次出现,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都有专门处理此类案件的部门,经过不长时间的调查,他们很快确认这确实是一次黑客袭击事件,不过对方来自何处,短时间内却没有头绪。

两个强力部门只是查到黑客们使用的‘肉鸡’来自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短期内很难追到他们的真实位置。

至于所谓的北韩是第一嫌疑对象,在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以及全美公众与媒体的眼中,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在华纳兄弟的推动下,全美的主流媒体与联邦政府方面也达成了一些默契。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中的所谓“主流价值观”,除了强调个人奋斗、实现梦想这一面,也很难与政治撇清关系。事实上,好莱坞和华盛顿一直是遥相呼应共生共栖,电影中的政治元素与政治中的电影元素交错一起构筑成美国这个“实现了”的乌托邦。

纵观好莱坞主流影片,着力描述牺牲、奋斗、爱国爱家等个人英雄主义情怀,但背后无不隐藏着美国国家实力强大及“美国主导世界”的逻辑,如果细细体味,就能感受到挥之不去的美式傲慢和自大。

但不得不承认,好莱坞编故事的能力世界一流,美国电影行业是美国少数几个能够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行业,而正是通过好莱坞的电影和明星,美国在全球推广了美式价值观。

很多人向往好莱坞的所谓创作自由,并深信商业和市场的充分发展可以令电影人的想象力尽情驰骋,无视政治宣传的影响。

但事实上,好莱坞的所谓自由,只是体现在任何倾向的影片都有传播的渠道和生存的空间。但要大卖、要获得大众美誉度的话,还是选择那些折射所谓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电影靠谱多了。

好莱坞为了自己的所谓创作自由,过去数十年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肯定不会放弃这一点;联邦政府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全美对朝鲜的敌视,与华纳兄弟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此次袭击事件与以往我们所遇到的网络攻击都不相同,其目的不仅仅是形成大规模的破坏。还试图干涉美国的言论自由。”

联邦调查局负责此次调查的专家团队负责人阿瑟?兰道接受华纳媒体采访时说道,“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次经过精心准备和策划的犯罪行为,而策划者应该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他们趁华纳兄弟不备而发起了此次网络袭击。”

中央情报局局则更是直接,从正式介入‘华纳兄弟黑客袭击’开始,他们每每出场表态,都毫不犹豫的指认北韩就是幕后推手,还罗列出了一系列证据。

“攻击华纳兄弟使用的黑客软件与北韩开发的恶意软件有关;此次攻击中使用的工具与去年北韩对南韩银行和媒体的网络攻击中使用的工具相类似……”

北韩是此次事件的幕后主使者合情合理。也合乎白宫和好莱坞乃至全美公众预期的情节设定。

“我们没有屈服,我们没有让步,我们一直在坚持!自由创作是好莱坞的传统和权力,自由世界不会向恐怖主义妥协!”

华纳兄弟召集的新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