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制作-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院没有回应,杜克懒得理睬,这是媒体每年都会来一次的例行项目,没几个业内人士会在意。

不说其他,甚至还有媒体认为《拯救大兵瑞恩》不应该获得最佳影片,为蒂姆?罗宾斯的《死囚漫步》叫屈。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媒体是没有节操可言的,只要能吸引眼球,他们才不会在乎为哪个人哪部电影鸣不平呢。

就说去年,绝大部分媒体都在同情《肖申克的救赎》,但如果做一个私下调查,那些媒体行业工作者有几个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战胜《阿甘正传》拿到最佳影片?

媒体上炒作出来的所谓奥斯卡争议,也仅仅是争议而已,很难从实质上影响到学院。

比如媒体一直在督促学院进行改革,选择受众更广的电影,但实际效果呢?学院的改革只是张空头支票,再过去二十年就会发现,学院成员也就是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不但没有年轻,反而增长了,选择的影片更加小众、保守和政治化,即使奥斯卡的收视率急剧萎缩,影响力大不如前,他们也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措施。

说到底,学院终归是保守派占据绝对优势。

这也是正常情况,任何人年龄大了,都会趋向于保守。

离开希尔顿大酒店,将凯瑟琳?泽塔?琼斯送回她暂时居住的北好莱坞,杜克返回了马里布的家中,走进别墅的时候,发现客厅中多了一个玻璃橱柜,他拿到的那个最佳原创剧本小金人已经放在了橱柜最显眼的位置,而下面还有其他一堆奖杯。

虽然没怎么出席过颁奖典礼,但这几年杜克获得的乱七八糟的奖项一点都不少,比如土星奖和mtv电影大奖等等。

“奖杯是我放上的。”

莉亚夫人从休息室走进来,指了指玻璃橱柜说道,“感觉怎么样?”

“妈妈,你的眼光一向是最好的。”杜克走到橱柜前,看了看后,开玩笑道,“或许将来我的奖杯能装满这个橱柜。”

“有信心是好事。”

接过管家端来的咖啡壶,莉亚夫人坐在沙发上,“是小金人吗,亲爱的?”

“我认为土星奖的可能更大,妈妈。”

走过去坐在母亲对面,杜克端起倒好的咖啡喝了一口,“我的计划里,现实类的题材只是极少数。”

莉亚夫人换了话题,“我下午就准备回纽约了。杜克,你马上就渡过26岁的生日,下个月我的律师会过来,与你办理维多利亚的秘密的股份信托交接,如果你不在洛杉矶,记得提前通知律师。”

杜克想了想自己的行程,“我应该不会离开,下个月初《芝加哥》就要正式开机了。”

“杜克,你马上就要二十六岁了。”

过去拍了拍杜克的肩膀,莉亚夫人向着楼梯那边走去,“你如今事业有成,也成熟理智,我很欣慰,也为你骄傲,继续前进吧,不要迷失方向。”

又一次要二十六岁了,杜克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多了几分感触,走到落地窗前,望向宽阔的海面,梦想就像是眼前的太平洋,宽阔到辽无边际,只有努力再努力,承载梦想的翅膀才能在海面上飞翔。

我有自己的目标,我会认准方向,不管诱惑和挫折有多大,都会坚定的向前!

(第一卷完)

第二卷第二百二十三章名利场专访

五月的洛杉矶街头阳光炙烈,空气中都散发着一股叫做炎热的味道,冷气打得十足的书屋内,多了不少翻看杂志的人。

“真可惜,暑期档之王竟然没有作品在今年夏天上映。”有几个人在议论,“这个暑期档少了很多看点。”

“连续拿了两年北美和全球年度票房冠军,现在跑去制作《芝加哥》,看起来他已经厌倦了暑期档。”

有人附和,“找不到对手有时候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几个人轻声笑了起来,忽然其中一个人指着悬挂在显眼位置的杂志说道,“那不就是你们说的暑期档之王和爆炸狂魔吗?”

“他很少接受专访,竟然上了《名利场》的封面。”

最新一期《名利场》杂志上,是杜克的正面特写,特写明显是从下向上仰拍而成,里面的杜克坚定的站立在公爵工作室门前,以俯视的姿态注视着整个好莱坞。

封面上还有一句注释——杜克?罗森伯格给了观众一种新的可能,给电影爱好者们一种广阔空间,给动作片影迷一种新的炫技方式,给商业电影带来新的风格、逻辑、甚至思维方式!

这是杜克接受的《名利场》的专访,封面之后充斥着关于专访的大篇幅报道……

1991年,杜克还是个扛着摄像机的21岁的年轻人,他想拍摄一部电影,开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在好莱坞四处寻找机会,他穷得买不起新车!

1996年,随着《拯救大兵瑞恩》在全球放映结束,杜克只用四部电影,就创造了23亿美元的全球总票房。其中1994年的《独立日》上映一周就打破北美多项票房纪录,包括最大规模上映、最高午夜场票房、最高首周末票房、最快突破亿元票房等等,并最终成为当年票房之最,以及全球第二部票房达到9亿美元的电影。

杜克的电影,不止横扫电影院,也备受影迷喜爱。他的处。女作《生死时速》始一出场,观众对杜克便不吝赞美。当然,批评的声音也有,认为杜克或卖弄技巧,或对白浅薄。但综合几年来的情况,却不难得出观众对他的认可和热情。

在很多观众心里,杜克是影片质量的保证,“杜克出品,必属精品”不是笑谈。从目前的作品质量来看,几乎是事实。

从几年前疯狂喜爱电影的普通青年,到今天被奉为爆炸狂魔,这期间杜克一共创作了四部电影,平均一年一部,完全可归入高产导演之列。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四部作品简直像一盘布局精妙的棋,招招落在点上。至今无一失手。

走到现在,这盘棋所达到的成功可说完美。杜克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的顶尖导演之一,而这位年轻的超级大导演,在奥斯卡之后,走进了《名利场》!

《名利场》使用最直观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刊登了专访……

名利场:罗森伯格导演,您中学毕业后有多种选择。是什么促使您选择了电影制作专业?选择进入好莱坞成为一名导演?

杜克:人这一生都在学习,加州艺术学院只是学习的开始,工作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永远的电影系学生,可以拍不同的电影、体会不同的角色,去世界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故事。因为我碰巧有拍电影的天分和机会,所以我希望用电影来学习人生,也学习我自己。

名利场:这么说电影对你非常重要了?电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杜克:非常重要,拍电影对我不仅是工作,它是我的生活。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嗜好,不拍电影的时候是很懒散的,拍电影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活方式。虽然拍片的时候很辛苦,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有多辛苦,但是当梦寐以求的东西在你眼前展现出来的时候,不单是欢喜和惊讶,也会感谢上帝,感谢所有跟你一起奋斗的人,即使是很小的回报,也会感到莫大的喜悦,会觉得人生非常有意义。

名利场:你过去上映的四部电影充满了各种激烈的冲突,这是不是与你的性格和生长环境有关?

杜克:实际上,我是一个喜欢平静的人,因为我是在母亲管得很严的环境下面长大的,我觉得人不能很虚浮、很夸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付出足够多时,才会获得成功。但工作的时候,就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拍电影要有狮子般的野性,我需要把这种野性在电影里面尽情发挥。我在电影里面不需要平静,要尽量的冲,尽量的冒险,尽量让大家惊险刺激!

名利场:你的电影足够惊险刺激,这一点没有人能否认,但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你的电影太天真太幼稚,很少有让人值得深思的东西,你怎么看待这一点?

杜克:全世界的观众看到的主流电影,其实都是比较天真的,哲理部分差不多点到为止就行了。如果是一本书,你可以慢慢想象,可以花一两个礼拜去看,但是电影就只有两个小时左右,你必须让观众不能分神,要让他们全神贯注!曾经有一个时期,我也有很多完全艺术化的想法,我觉得我能艺术到底,拍一个最贵的艺术片,名留影史。后来我发现,如果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没有观众的认可,我的电影没有任何价值,我毕竟不是自说自话,只拍给自己看的那种导演。

名利场:那您觉得电影如何才能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

杜克:商业和艺术怎么找到平衡?我觉得跟一部电影投资多少钱有关系。比如说我吧,一千万美元以内的东西,我可以随便拍,我本身有这个市场价值。但换成《拯救大兵瑞恩》就不可以了,如果我去掉激烈的战争戏,单纯的讲述情感冲突和营救的心理历程,只是听我讲,投资人就会紧张——这个东西怎么卖呀?然后电影拿不到投资。

名利场:有很多人不理解你为什么要选择与自己风格相差如此巨大的《芝加哥》?

杜克:这几年,我在电影拍摄方面也学到很多,我也在学习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和风格去拍电影。从第三部影片《独立日》之后,我很怕被固定成某一种类型的导演,所以我想努力尝试制作不同的电影,这需要重新获取信任,甚至要作出很多金钱上的牺牲。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事情好做,为什么要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当然也有人就是用同样的路数和方法越做越深,但对我来讲,我喜欢做不同的尝试,喜欢冒险,也喜欢学习。创作要有一个广度,让我能在不同类型的创作中学习和进步。

名利场:如今你已经成为好莱坞最出色的导演之一,这对你的创作和生活是不是都带来了些不同?

杜克:我是拍电影的人,也是说故事的人,我觉得人要诚意的生活,随着年龄增大,有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更慢了,想把想象的一些东西拍出来比以前更困难了,一直以来我都想把自己那些乱七八糟也好,天马行空也好的东西拍给观众看。为什么大家喜欢看电影,电影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它其实是最虚幻的东西,也是最真实的。我的电影里所讲的往往是超过人力控制范围的东西,事实上又有一种向往在里面,我希望用作品跟大家做一个心的交流,希望能够真诚,也希望大家欣赏,就是这样。

名利场:《芝加哥》之后你有什么计划?方便透漏一些吗?

杜克:我现在的创作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芝加哥》是华丽的歌舞剧,有很多视觉艺术表现,这个东西对我比较新鲜,我在里面也可以得到很多乐趣,也希望观众能喜欢,未来我会尝试叙事结构更为复杂的电影,所以我想能不能想一些稍微复杂有趣的结构方式,再把它制作出来……

采访的整个过程中,杜克优雅而又充满绅士风度,从他身上能够感受到那种强烈的自信,杜克似乎永远会让影迷放心,他的作品也永远值得期待。

有时看杜克,确实很像一部高精度的机器,杜克的创作团队也同样稳定,身为导演,并且兼任编剧和制作人,他身边还有同样一批才华出众的合作者,索菲亚?科波拉与他合作了四部电影,是他最为信任的助手,而制作人是罗宾?格兰德是好莱坞的老资格,擅长理顺人际关系,摄影师约翰?施瓦兹曼刚刚拿到奥斯卡最佳摄影……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于杜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