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活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都是一些符合小孩子的歌,如小虎队的《蝴蝶飞呀》,《青苹果乐园》什么的,另外一些比如《虫儿飞》这种儿歌也有不少。
    晚上回家的时候,果然,老爹早就提前买来了面粉并且发好了面,这会儿正跟老娘一起动手揉面准备做馒头呢。
    “我也下手!”看到这个情况,唐欢撸了撸袖子,兴奋的道。
    “欢欢,你不是还要去李阿姨那边学琴么。”说话的是唐振国,他一边在盆子里奋力揉面,一边道,“快去吧,这里不多你一个,你力气小,做不好这个,做好了给你吃。放心,这次买了很多糖,等下给你做几个糖角吃,你不就喜欢这个么。”
    糖角?听到这个,唐欢唏嘘了下。
    所谓的糖角,就是类似包子一样的食品,以前一般是在做馒头的时候顺便做一点这个。具体做法是,把红糖混合点面粉,然后包进面团里,最后上锅跟馒头一起蒸,熟了之后就能吃了。里面的馅就是红糖,由于掺和了面粉,所以红糖受热就不会到处流,吃起来不但甜,还有咬头,十分不错。
    在以前的日子里,不,应该是现在的时候,由于零食很少,这糖角就是小孩儿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当然,长大后唐欢已经不爱吃这个了,嫌太甜,而且那时候糖角都是买的,毕竟后来家里连馒头都不做了,就更不用说包这东西了。
    所以,要说这糖角啊,吃倒在其次,最关键的是包这个的过程,只有自己亲手包的,那味道才真的够味,这就跟饺子也是自己现包的最好吃一个道理。
    哎,还真是怀念的说。
    “干什么呢,站那发什么愣?”看见唐欢在发呆,在一边忙着烧水的王慧琴开口了,“真是的,这几天动不动发呆,也不知道成天想些什么。快去你欧叔叔家学琴去吧,好好学,将来挣大钱。”
    “这个么。”唐欢眨了眨眼,接着继续撸袖子,“学那个也不在乎一时,嗯嗯,难得做馒头吃,不下手对不起自己啊。老妈,老爸,就让我也下手吧,我力气小没关系,打下手总成了吧?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么。”
    “臭小子,还一套一套的。”唐振国笑骂了一下,接着一阵犹豫,不过再接着就笑着摇了摇头,“算了,你想玩,就玩吧,反正以后咱要经常吃馒头,到时候你恐怕就不想做了,呵呵,快,儿子,洗手去。”
    “好,这就去。”唐欢应了一声,这就乐呵呵的去水龙头洗手。
    洗手完毕,唐欢坐在面板旁边,跟父母一起揉馒头,他做的事情,不是力气活,就是把一个个已经切好的小面团揉啊揉的揉成团,然后一个个的摆放整齐就是了。
    还有所谓的糖角,其实也不是后来那种单纯的糖角,而是做成一些动物的样子。比如会做成小鸭子,弄个头,用剪子做出嘴巴以及身上弄出羽毛,还弄俩红豆当眼睛,而馒头呢,有时候会做两个兔子的造型,也不是全部都是单纯椭圆形馒头。
    总之,那时候大家一起做馒头的日子,是后来的人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快乐。
    馒头做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大门响了,接着跑过来一个小女孩儿。理着纯子头,身穿花格衣服,正是欧芳。
    “叔叔阿姨好,呀,你们在做馒头呢。”小丫头跑过来就咋咋呼呼起来。
    “哦,芳芳啊,怎么这时候来了?”王慧琴一边做馒头,一边笑嘻嘻的问。
    “嗯,唐哥哥不来,我妈让我过来看看,要唐哥哥过去弹琴呢。”欧芳笑了笑,自己找了一个小马扎过来坐下,“呀,好好看,小鸭子,是糖角吧,嘿嘿,我也要吃。”
    “好好好,你要吃就给你一个。”唐振国笑了笑,接着伸手在她鼻子上勾了一下,“嘴馋的小丫头。”
    “唐叔叔坏死了,动不动弄我鼻子。”欧芳扁了扁嘴,用手捂住鼻子,“还有,我不是小丫头了,我马上就是少先队员了,老师已经找我谈话了呢,下次就要推荐我了。”
    “哦,呵呵,要当少先队员?呵呵,那也还是丫头啊,芳芳还没长大不是?呵呵。”唐振国说完,跟王慧琴两个彼此笑了笑。
    “哼,不跟你说了!”欧芳放下捂鼻子的手,转而对唐欢道,“唐哥哥,你快去我家吧,我妈还在等你呢。”
    “这个,没看我在做馒头么。”唐欢摇摇头,难得有做馒头的好机会,他可不想去练琴。
    这练琴的开头啊,就是枯燥的讲解跟反复单调的练习,没趣得很,想当年他给自己女儿讲这个的时候,还是女儿对钢琴兴趣最浓的时候,就那样,自己女儿还好几次跑掉,练不下去了,后来还是她老妈的威胁起了作用,说学不好不给买好看的新衣服,这才苦着脸继续学。
    “唐欢,你快去吧。”唐振国听到这里,反而对唐欢摇摇头,“这里不多你一个,你也帮不上多少忙,既然你李阿姨叫你了,你就先去,别让人家等。”
    “这个,可我两手面粉,怎么去?”唐欢皱了皱眉。
    “臭小子!”唐振国作势欲打,“洗洗不就得了,少跟我打马虎眼,快去,麻利的。”
    “不去!”唐欢再次遥遥托,“说不去就不去,总之今天是不会去了,我要做馒头!我要做糖角!”
    “你!”唐振国一皱眉,这就要发火。
    “算了振国。”这次反而是王慧琴出来打圆场,“孩子喜欢做这个就让他玩好了,多个人多把手。”
    “这……好吧。”因为是王慧琴的话,唐振国只好听,再说他本来也没打算真发火。
    “听到没?”唐欢得到了老妈的圣旨,唐欢对一边的欧芳道,“回去跟你妈说,今天就不去了,因为呀,小爷我今天要做馒头,包糖角!”
    第一卷、童年的那些事 第三十四章、大家都爱音乐课
     更新时间:2008…12…18 14:15:26 本章字数:2297
    天越来越凉了,路边枫树下的落叶是越来越多,走在路上满眼都是红色黄色,已经是深秋季节了。
    是啊,那个时代里,路边的树木还很少种植槐树,大都是过去种植的枫树桦树梧桐树,一到秋天,各种各样的叶子落满地,虽然增加了清洁工人的工作量,但的确更有秋天的味道。
    当然,除了路边的风景依然美好之外,这个时代的人也还算淳朴,更多的是一种懵懂的,羞答答的情怀,所以,后来有人说,八十年代,依然可以称作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年代。
    时间就在这不断的落叶中缓缓逝去,一晃,四天就过去了。
    这一天,正是星期六,而从昨晚开始,天上就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丝丝的凉意顺着雨水洒向了大地,正准备把更深的秋意带给大家,似乎是想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秋天的脚步正在向更深的阶段迈进。
    早晨上学的路上,已经穿上红色厚毛衣的唐欢忽然停下了脚步,自顾自仰起了头,略微向后移了移手中的黑色雨伞,果然看到了天空上斜斜飞舞的雨丝。
    真好,如跳动的精灵一样。秋天的雨水,是最自由的存在。
    “喂,唐欢,干嘛呢,又发什么呆?嘶……冷死了,快走啊。”说话的是走在前面的张志坚。
    他手上撑着一把塑料伞,脚上穿着蓝色胶皮雨靴,由于他先前故意穿着靴子往水多的地方走,所以没走多远就弄得身上都是水,可他低估了这秋雨的凉意,所以现在正开始打哆嗦,只盼着早点到学校好暖和暖和。
    “看你那熊样,难道没听俗话说,一层秋雨一层凉啊?刚才还一个劲玩水,说了也不听。”唐欢三两步走过去,对还有点打哆嗦的张志坚笑了笑,“咱们走快点,那样暖和些。我跟你讲啊,这秋风秋雨最是愁人,一不小心就把人冻出病来,回学校你先去传达室,要点开水喝,要不找老师要也行,知道不?否则你这感冒是肯定的了。”
    “嗯,知道了,一去就要。”张志坚点了点头。
    星期六也就是周末,尽管这天的天气不好,下着绵绵细雨,但这一天仍然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因为到了这一天,也就意味着第二天是星期天,可以不用上学,在家痛快的玩,换句时髦话说,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1983年的时候,还不流行双休,不管机关还是学校,都没有星期六休息一说,一个星期只有星期天是可以放假的,星期六都要照常上班上学,就算是小学也一样,星期六都是全天上课。
    不过,毕竟是星期六,可能老师也知道这一天学生大多没啥心思学习,所以这一天的课业往往不重,一般不会有测验、背课文之类的,而且课程里也多是美术音乐体育等娱乐性比较高的课程。
    由于下雨,课间操当然就不用上了,不过下课后很多同学还是迅速的往门外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去那遥远的厕所撒尿拉屎。
    没办法,这时候所谓的高级教学楼,别说每层一个厕所了,就是整栋楼都没有厕所。事实上此时全校只有一所厕所,就在学校的后门那边,要想解决问题啊,那得先跑下楼,然后穿过泥泞的操场才能见到那分别写着男女字样的灰色厕所,所以,每当下课,特别是课间操时间的前前后后,大都是同学们解决战斗的关键时间。
    当唐欢急速跑去厕所撒完尿,又懒洋洋撑着雨伞走回教室的时候,却发现教室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
    就在他还正奇怪的时候,旁边一脸兴奋神色的张志坚却过来拉着他往外跑。
    一问才知道,原来下一节,不,应该是下两节课都是音乐课,就因为这样,所以满心兴奋的大家都提前跑去音乐教室了。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讨厌的是数学课,因为要做大量习题,其次是语文,因为要经常背课文造句写作文。当然,这两门也是每天必需上的课,上课的频率高,而且这时候的课程大多比较枯燥,很少以后那种生动教学,因此讨厌程度也就节节增高,只不过在老师家长的高压下,小学生的这种不满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不敢说罢了,要不然以后为啥所谓的减压那么受欢迎呢。
    相比语文数学这两门主课而言,劳技课、自然课、思想品德、美术课、音乐跟体育课这些,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但如果非要给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课来个排名,那第一肯定是体育,而第二名么,则无疑是音乐课无疑。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也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音乐课永远都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在音乐里,孩子们可以放声歌唱,唱出自己的情绪,唱出自己的热情,可以尽情释放出自己的快乐。因为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也最世界上生物通用的,最美丽的语言。
    这时期的小学,一般要在三年级才会教授乐谱知识,但也只是简谱,不会教五线谱,会五线谱的,除了音乐世家,就是以后考取音乐学校,重新学五线谱。
    这跟后世不一样,要搁在以后,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英语五线谱一股脑的乱学了,不过那时候幼儿园也忒贵,比上学都贵,起码上小学中学不用交学费,而幼儿园是要交高昂费用的。
    其实吧,那些什么双语教学,提前教学,不过就是幼儿园在变着法捞钱罢了,因为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根本学不进什么,他们的注意力还不够集中,玩才是那个时期最主要的活动,提前给他们学这个学那个,虽然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也有限的很,根本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