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活记-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他们曾经怀疑过,是你那个大爷爷的家人跟这件事情有关,并且知道了你的身世,这才故意帮助你。但你大爷爷一家当年来到香港后,并没有更名改姓,所以很容易找。找到后他们却发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你地事情,也不知道你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或者可以说,你大爷爷一家,在香港根本就是一户普通的人家,不太可能跟什么幕后财团有所牵扯。所以,你大爷爷一家帮助你一说,这也就排除了。哦,对了,说起这个,他们家也在香港,等我去香港之后,带你去拜访拜访,毕竟也是亲戚么,总不能一直不想认。”
    “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本来,安全部的人怀疑是美国所为。”唐振国继续道,“但你透过别人给香港新华社送的那封信,却让他们打消了这个怀疑。”
    “啊?”听到这里,唐欢不由自主的惊呼出来。原因不是别地,因为那封信,是唐欢在8年四月末的时候专门写给安全部的一封信,里面主要是要他们警惕俞强生,说这个人准备叛逃美国,并且可能他自己掌握的各种机密资料,间接供出国家的王牌特工,隐藏在美国中情局最深处的金无怠。
    本来,这封信,唐欢写的就很简单,只是尽下人事,相信与否,还看高层自己。但他没想到这封信,却引起了中央安全部地高度重视,毕竟关于金无怠的事情,这可是机密中的机密,而对方能这么肯定的警告自己,显然是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情报。对于情报部门来说,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都是要做最坏的打算,所以,他们第一时刻就增派人手加紧注意俞强生,果然在他有异动的时候,提前把他秘密逮捕。当然,这些就不是现在的唐欢所能知道的了。
    “对啊。”唐振国点了点头,“那封信我也不知道写了什么,但他们说,但凭你,是绝对不可能知道信中内容的含义地,而对方既然肯让你转交这封信,那么意图已经是比较明显了,那就是向中国政府示好。”
    “哎,”说到这里,唐振国叹了口气,“总之,对于你后面那隐藏地幕后人物或者集团,我国因为受限于国力,根本无法调查出来,只能大体推测,可能是欧洲的某个或者几个财团的联合。至于为什么选择你,呵呵,也可能根本就是他们临时起意,随便找了个人也说不定。”
    “欢欢,该说的,我都说了。”末了,唐振国再次定定的看了看唐欢,“现在,你的事情,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本来,我们一直照顾到你是个孩子,不想提前把事情跟你说,毕竟你对这些事情肯定也都不了解,提前告诉你,对你地成长不利。不过,看你地样子,我发觉你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考虑了再三,才决定把事情跟你说开。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原委,所以希望你把你知道的一切告诉我,放心,不管将来出现什么,你还有我,还有国家,我们不会让你受到伤害地。”
    “我,我……”唐欢嗫嚅了几句,发现还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因为他发现,这个事情,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原先的设想。恐怕现在自己就算说出自己是穿越……他们也会认为是别人教自己这么乱说的。
    不过想想也是,自己这一系列的成功,又是一个孩子,不被人怀疑,那才真的是有鬼了。
    想明白这点,唐欢知道,看来自己只能想办法说个弥天大谎了,而这个谎话,还必须具有传奇色彩,甚至越传奇,越让人惊讶越好。并且,他还明白,这个谎言,恐怕在他这一生中,是永远也没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了。
    “好吧,我说。”想到这,唐欢一副好像谎言被戳穿的委屈样子,顺口就来了一段传奇故事,“当初我刚去香港,在路上碰到一个老爷爷……”
    没错,唐欢的这个谎言,就是路上偶遇老爷爷版的谎话。情节很简单,无非偶然遇到一个老爷爷,跟他相谈甚欢,他还显摆的唱了几首歌,说是自己做的,还大言不惭说了自己的理想,比如我将来要做银行家什么的。结果,那个老爷爷就跟“唐欢”做了个约定,说可以帮他实现自己的梦想。之后么,唐欢就一切听那个老爷爷的,而那个老爷爷跟自己的联系方式,是不定期的送个纸条,纸条上写着要自己要怎么做,有时候也会给自己打电话。总之,只能他联系到自己,自己是找不到他的。
    “果然,果然。”听完唐欢这好似童话故事一样的经历,唐振国恍然的点了点头,又摸了摸唐欢的脑袋,“我就说么。好了,欢欢,既然已经这样了,你以后再跟你那个老爷爷接触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爸爸啊。”
    “嗯。”唐欢一副天真的点了点头,“如果那个老爷爷再联系我,我,我一定会告诉爸爸的。”
    第一卷、童年的那些事 第一七二章 我们搞飞机好不好?
     更新时间:2009…3…16 23:50:26 本章字数:4600
    跟加入黑社会,错了,是跟加入国家安全部的老爸详谈一番之后,唐欢总感觉浑身不自在,于是干脆再也不继续在老家呆着,而是借口香港公司那边还有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匆忙,或者说有些狼狈的逃回了香港。
    在回香港的慢慢路途中,唐欢也把一系列的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个大概,尽管他明白这一切的发生似乎是理所当然,毕竟自己的发迹过于传奇,但他还是有些苦恼,苦恼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想想,苦恼自己当初为什么贸贸然行动。毕竟这个年代,可还是冷战岁月啊,正是情报机构征战最激烈的时代。
    这一次,算是唐欢第一次开始接触国家级别的特务调查机关,尽管有些温情,并没有多么激烈,但总算让他了解到后世几乎察觉不到的那种国家级调查机关的恐怖。
    然后,再推而广之,既然受限于国力,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上还不算很强的国内调查机关都有注意自己,那么在一系列事件中深受打击的英国情报机关呢?甚至全世界号称无孔不入的美国情报机关呢?他们是不是也曾经注意过自己?
    “看来,自己还是得把那个传奇的老爷爷继续编下去了。”唐欢忽然自嘲的摇摇头,“回去主动偷偷放出点风声,咬定一切都是听神秘老爷爷的话,让他们查去吧,反正我现在就一小孩儿。”
    “嗯?阿欢,你刚在说什么?”看到唐欢在那里小声的自言自语,陪同的林美玉立刻关心的问了起来。
    “哦,没什么。”唐欢连忙反应过来,轻轻摇了摇头,“可能是做车时间长了,有点累吧……唉,国内到香港到现在也没有飞机专线,还真是不方便啊。”
    “是啊。”听到唐欢这么说。林美玉也跟着点了点头,“从香港到大陆,总是来回坐车,或者坐船,真的很累,大陆真的应该开辟空中航线了。”
    “是啊,空中……嗯。空中?”随口一应的唐欢说到这里,忽然愣了下,“飞机航线?”
    “对啊。”林美玉发觉唐欢听到这里又在发愣,知道这是他的老习惯。于是就小心的道,“我刚才说,大陆跟香港,真地应该开辟空中航线了,毕竟他们不是说要搞开放。要搞经济么,要发展经济,自然要发展交通。陆上交通不用说了,更快捷的空中交通,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啊。其实照我看,像大陆这么地缘辽阔又地形多变的国家,真的非常需要空中交通线了。”
    “空中,空中……”唐欢又喃喃自语了两下,又隔着车窗看了看上方的天空,终于想起了一件事。而就是因为这件事。让他彻底把因为被安全部门盯上的烦闷抛诸脑后。
    没错,他想起地,就是中国飞机史上的痛,大飞机项目,或者说,是中国的运十计划。
    后世由于互联网的发达,以及后来国家重启大飞机项目地事情。大多数人基本对运十的事情都多少懂那么一点两点。不管是因为什么这个运十项目没有在当时继续下去,但这毕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巨大的遗憾。
    其实中国的大飞机。最早地定位是中国的“空军一号”,由毛主席跟周总理亲自敲定的“708工程”。这个项目的工程目标,当时是为国家领导人研制出国访问的专机,为了在国际外交场所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以及从中国直飞欧洲地拉那的远航能力,因此100人客座和8300公里的长航程是主要特点。
    也就是说,一开始这大飞机,根本是个政治项目,并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原因,自然,也就不是以客机为定义,就跟当年的红旗轿车一样。就是因为这样,哪怕是文革期间,大飞机项目也一直没有停下来,甚至是文革期间难得地几个重点关注项目之一。
    不过,改革开放之后,一切开始看效益,都开始看投资回报,所以这政治意义浓厚地大飞机,也就面临了诸多的磨难,跟同样问题的红旗一样,在所谓一系列要求效益的经济专家的责难下,面临下岗的风险。而跟红旗轿车不一样的是,红旗轿车毕竟技术方面简单,还可以通过所谓引进外国技术“起死回生”,可这大飞机,国外可没有几个有兴趣投入地,相反,外国地飞机厂家,只对中国的空中市场感兴趣,而对扶持中国客机来跟自己抢生意地事情,毫无兴致。
    运十的第一次下马是因为没钱买油试飞。1985年2月,运10研制的财政经费被有关部门卡掉,原本由上海市和财政部共同承担的资金没有着落,结果,正在试飞当中的运10飞机由于没有3000万元人民币的油料费用,项目被迫停止。而耐人寻味的是,从始至终,都没有正式的停工文件下达,因此后来一直有人说“运10没有下马”,就是因为没有具体而清楚的文件和上级命令。
    当然,三千万人民币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毕竟85年的时候人民币跟美元也就一比三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一千万美金,再加上通货膨胀,那三千万人民币基本等同后世的一亿人民币了。而根据资料,当时有关部门之所以停掉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停掉这个不经济的政治专机项目,以便节省经费,投入到更有用的地方去…………鼠目寸光到这种地步,现在想来虽然可笑跟气愤,但想想当时刚从文革走出来的这些监管人员,也只能感叹应该会如此。
    总之,运10的这次下马,国内一些专家立刻就开始群起上书,要求继续研究,要求发展自己的大型飞机制造工业。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所谓运十从国家领导人的政治专机转变为客机的意图,正式在公众上出现。
    其实早在1984年6月4日,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219名研究人员在吴苕溪、赵国强的带领下,就开始联名向中央写信。表示不要花巨额外汇去组装MD…82,建议在运10基础上发展我国民航工业。甚至当时国务院也对这个给与了重视,要求有关部门立刻研究可行性。
    只不过,在上有国务院,下有专家上书的情况下,国家航空以及财政的有关部门却开始普遍自信心缺乏,认为这个劳民伤财的东西。未必能适应现在地发展形势,还不如直接拿外国的东西进来,然后再自己慢慢模仿改造,岂不是更省钱。也更少走一些弯路,他们甚至还拿上海轿车变桑塔纳的事情说事…………他们还以为造飞机跟造汽车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就这样,在有关部门怀疑的眼光以及不自信之下,运十就在1985年停飞了。
    停飞后,尽管专家痛心不已连续上书。但有关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