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王-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慎微、林忆他们看见叶知秋,当真喜出望外,上前纷纷躬身施礼。林亿道:“国舅爷!你们再不来,官家只怕就要全国告示,寻找你们了!”

叶知秋笑道:“没有这么严重吧!——师父,你也来了!”

孙兆又好气又好笑,道:“你这一跑,大家都乱了套了,找不到你,只怕当真要掘地三尺了。”

张老太医拉着叶知秋的手,也是激动得白胡子乱抖。

唐慎微等人围着叶知秋,笑得很开心。

那边,范妙菡咯咯笑着跟父亲说这一路的开心事,范纯佑见女儿这么开心,心中这两个月来的担忧,这才慢慢减没了。

几个人进到客栈里,说起这两个月的经过,原来范仲淹他们发现的他们出走之后,马上通过徐州知府派出衙役四处寻找,怎么都找不到,只好让林忆他们赶紧返回京城向官家禀报。同时报告了吴王爷和王妃。

王妃着急得寝食不安,赶紧进皇宫面见皇后。

官家跟皇后娘娘经过简单商议之后,立即派出使团,林忆主动请缨,说自己身为组长,没有带好队伍,以至于出现这种事情,应该做深刻检讨,同时,一定要亲自把国舅找回来,故此请求亲自带队去大理国等候叶知秋他们。

官家听他说得诚恳,当下便同意了。派出使团的名目,也就是医术切磋交流。既然是医术交流,派出的太医就不能太少了。除了林忆之外,还派了十几个太医。其中,就有孙兆和那个张老太医。

本来,以张老太医的高龄,官家是不会指派他出使的,只是他听说国舅跑去大理去了,官家要派出使臣去大理接叶知秋,同时与大理医者进行医术交流。当即自告奋勇要参加,最后还跪在皇帝面前号啕大哭,说自己这条老命是国舅爷给的。他就算豁出老命,也要找到国舅爷。

官家很感动,便同意了。

唐慎微等三兄弟听说之后,自然是要前往找寻他们的大哥的,便把药铺关了门,跟着出访团一起来找寻来了。

这十几个太医、医官组成的出访团,由侍御医林忆带队,在一队御林军护卫下,急匆匆来到了大理。

当然,一路上,他们也在寻访叶知秋他们。但是,叶知秋他们已经换了装束,自然找不到。

范纯佑通过林亿跟大理协商之后,让大理的八百里加急把叶知秋找到的药立即送到边境,然后交给边境大宋的驿站,再以八百里加急紧急送去给范仲淹。

这件事办完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林忆向大理国通报了国舅参加这次双方的医术交流的事情。并简要介绍了叶知秋的医术成就。大理国对发生在大宋京城的那场瘟疫也是非常的关注,也听说国舅得到神仙传授的事情。对叶知秋充满好奇,听说他也参加这次双方的医术交流。很是兴奋,不少本来不打算参加这次交流的医者,也纷纷报名参加了。

刚到大理就认识了的那个段云逸也参加了会议,听了介绍才知道,段云逸是大理的侍御医,也就是给大理皇帝看病的,不过,他也开有自己的医馆,平常都在医馆里给病人看病。

交流会先以座谈发言的形势进行。叶知秋在会上,当然不失时机地宣讲了他的瘟病学知识。跟在大宋一样,叶知秋的发言再此引起大理众医者的一片质疑之声,包括参加会议的段云逸。会议间隙,不停向叶知秋提问。

叶知秋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不争辩,只是用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当然,大理的医者也不好太过分,尽管对叶知秋的观点有很大的意见。

会上,双方的医者还各自把自己得意的医术进行了一些展示。其中,段云逸展示的是外科治疗手段。他带到会场交流展示医术的,是个瘰疬已溃的病人。

这的病人腮帮子处淋巴结肿大溃烂,形成瘘管,流脓不已。

叶知秋知道,这种病人,西医一般都是手术清创治疗,常常是治好了很快就复发。效果很不理想。他倒是很想知道段云逸是怎么治的。结果,段云逸拿出的方药,却是蜈蚣、全蝎、蟋蟀还有巴豆、雄黄等,弄成粉末,在一个青壳鸭蛋上开一个小空,把药末倒进去,然后再炭火上烧,再研成粉末,加入麝香、冰片,调成膏,用时敷贴在患处就可以了。

在医术交流期间,这个病人用了这个膏药,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叶知秋觉得很神奇,用心记住了他这的方子。

大理国王的另一个侍御医名叫徐智广,介绍了一个病案,是也大理国的权臣高智升治病。这位高智升是大理国得登基的最大功臣,是他发动政变,把国王废除了,拥戴现在的段思廉为国王。所以,这位高智升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徐智广给这位权臣高智升看病,这个病也比较简单,就是便秘。虽然病简单,但是医治起来却不简单。先前医治的大夫不是他,因为这个权臣身体一直很好,很少看病,所以也不太在意,只请了一些普通的太医医治。先后治了一年多,也没有治好,用了很多方法,一些方法用了管用几天,再用就不管用了。

到后来,这位权臣便秘越来越厉害,腹部整日胀痛,痛苦不堪。这才引起重视,但是却一直没有治好。搞得他连饭都不敢多吃。这样一来,人都渐渐瘦了下去。吃了一年多的药之后,病还是没有好,这才请了徐智广来医治。

可是,徐智广看病之后,却没有开方,只是让他吃菜稀饭,还有蔬菜水果,少吃腥荤、油腻、燥辣的食物。说到这里,徐智广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问大宋的太医们道:“请问各位,我为什么不开方子?”

林忆他们十几个太医相视而笑,其中一个太医名叫宋修严的太医起身笑道:“你先前就已经说了,高大人这便秘已经一年多,吃了无数汤药都没有好,你上来并不开方,只是让他吃些清淡的,这已经很明白了,是因此高大人各种乱七八糟的药吃的太多、太急,肠子里病气和药气混为一体,而你的药想必跟别人的又不一样,所以,就停药一段时间,然后再用药。”

一个叫崔明志的大宋太医微笑道:“其实照我说,没有这个必要,你用的方药只要对路,就没有问题。又何必要等上一段时间,白白增加病人的痛苦呢?”

旁边另一个太医许岩吃的一声笑,低声道:“这不明白,要是紧接着用药治,岂不是看不出他的功劳来了吗?”

其他几个大宋太医都笑了,林忆看徐智广和其他几个大理太医脸色有些难看,便道:“不能这么说,徐先生是为了病人着想,是需要把前医的药排出之后,才能用药的。这是保证疗效的需要。”

徐智广他们脸色这才和缓下来。微笑着瞧着林忆,感谢他为他们解围。

交流持续了数天,然后,安排的是大宋来访医者和大理医者的联合巡医,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主要是去偏远村镇送医送药,恩泽皇恩。

叶知秋带着范妙菡,还有自己的三位结拜兄弟,跟大理的太医去了大理西部巡医。

林忆和徐智广则去了南部。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林忆他们来到一个村子,由当地县衙的县令陪同,开始给村民们治病。前面都还很顺利,几天之后,他们遇到了一个高烧病人。

第222章 又见瘟疫

这个病人上来就高热不褪,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加上鼻塞流涕喉咙疼痛,干咳。大理太医徐智广诊断为外感风寒,外邪入侵,肺卫失宣。但是,用了伤寒方子,却没有任何效果,病情反倒急转直下,病人开始烦躁不安,时有谵语,然后就昏迷了。

这下把他们吓坏了,赶紧抢救。

徐智广调整用方之后,病人病情继续恶化。当天晚上,便完全陷入昏迷。徐智广傻眼了,想不到在大宋医者面前丢人。但是不敢再擅自用方,赶紧向林忆汇报。

林忆急忙来到这家病人家,病人家属正在屋里哭泣。林忆诊察之后,又看了前方,道:“这是温病,不能按照伤寒方子治疗,这在交流会上知秋国舅就已经说过了,现在已经出现热毒内陷,气营同病。必须用知秋国舅的方子才行。”

说罢,开了方,熬药给病人吃了。

果然,到了半夜,病人的热就退了下去。林忆和徐智广他们都舒了一口气。这才各自回房睡了。

但是,刚睡下没有一会儿,病人的妻子就急匆匆来敲门了:“大夫!大夫!不得了了,我男人他,翻白眼了!”

林忆他们吓得差点从床上蹦起来,急忙跟着来到病人家,果然,病人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全身不停抽搐,两眼翻白,额头冷汗淋漓。诊脉之后,发现脉微细欲绝,舌红少津。

内闭外脱!命在顷刻!

林忆顾不上想为什么国舅的方子也没有效果,急忙开了生脉汤抢救。可是,汤药刚刚灌下去,病人就咽了气。

所以太医都傻眼了。

林忆更是惊愕,这个病人的病情发展也太快速了,从接诊断到病死,总共还没有两天!

徐智广等几个大理太医都疑惑地望着林忆,都在想,这个不是说国舅的方子能治温病吗?怎么这次不灵了?

林忆从他们的眼神看出了疑问,其实,他也很想知道这个答案。但是,叶知秋不在他们这个组,他捋着胡须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这个病案问题出在哪里。

看着病人家属伏尸嚎哭,林忆他们心中都不是滋味。各自低着头回到了屋子。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病人不治而死更让人难受的了。林忆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到天明。他刚刚起床,一个小孩就哭着跑来,说他妈妈病了,请城里来的太医去看看。

林忆和徐智广他们几个跟着孩子来到孩子妈妈处,这才发现,病倒的这位母亲,就是昨晚上病死的那个村民的妻子!

而且,这位妻子发病的症状,跟先前那位村民一样!都是高热恶寒,加上头痛咳嗽等外干症状。

这一次,徐智广不敢再按照伤寒方子治疗,请林忆来治。

林忆仔细研究过叶知秋治疗温病的方子,当下根据病人病情,选定了方子,开方治疗。

汤药吃了一天,到了第二天,病人病情开始恶化!高热不退,嘴唇发紫,咳嗽呕血。

与此同时,来请他们给母亲看病的那个孩子,还有孩子的爷爷,和孩子的邻居,也陆续发烧起来!

同时,徐智广和几个太医,也出现了高热症状。

这下子林忆着急了。赶紧逐一诊治。开方用药。全部都是按照叶知秋治疗温病的方。

眼看着病人服药之后,要是以前,林忆会很镇定地观察的,可是这一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林忆感到心慌意乱,没有了往日的镇定。

很快,林忆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病人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

只过了三天,最先的那个病死的病人的一家五口,除了那个孩子被治好之外,所有的人,全部都病死了!而且,死亡的症状有两种,一种是高热嘴唇紫绀咳血。而另一种,则是恶心呕吐昏迷抽搐。

病倒的太医已经有三个,其中一个是大宋的太医宋修严。

宋修严高热不褪,不停咳血。林忆不敢把跟他一样的病人都已经病死了消息告诉他,但是,宋修严似乎已经预料到情况不好。高热使他神智时而清醒时而昏聩。望着自己床前星星点点的血滴,他感到生命正一点点从自己身体里流走。

他把林忆叫来了,喘着粗气,断断续续说道:“林太医,我,怕是不行了,这个病,太厉害!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还是赶紧,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