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苍狼-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都看不清楚。
    王四川问他能不能顺着铁丝梯爬上去,他就说有点玄,风太大了,比我们在大坝上蒙着的还要大,而且这些铁丝梯已经腐朽了,如果爬到一半断裂,那后果连提都不用提。
    不过我觉得这个险可以冒,主要是这里面的温度实在太低了,在这通风口上狂风灌我都觉得比里面暖和。如果我们再在电缆渠内找下去,恐怕撑不了多久。这里至少还有一线生机。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铁丝梯都不能负重,这种钢筋有大拇指粗细,非常结实,副班长那一次,应该是意外。我们爬的时候只要小心一点,应该不至于出事。
    三个人一合计,王四川说先别作决定,咱们先试试看,如果不行我们再回来。
    于是马在海搓暖双手,第一个探身出去,单手抓着铁丝梯挂了过去,大衣立即被吹了起来,他用力贴近大坝的混凝土面,对我们大叫,但就是这么点距离,我们就听不清楚了。他只好做手势让我们过去,自己往上爬。
    我第二个,探出通风口的那一刹那,确实有点恐怖,这外面就好比是宇宙空间一样,什么都没有,下面那个深渊,摔下去不知道有没有底,能感觉到的只有狂风。我抓住铁丝梯,吊过去的那一刹那那人都飞了起来,但是随后我就适应了,立即调整了动作,贴在大坝外壁上,然后往上爬。
    接着是王四川,我用手电照着看他爬出来,他体重大,比我稳多了。
    全部站定了之后,我开始观察四周,手电照去,一边就是大坝的外壁,能看到手电光在大坝表面滑过的长条光斑。长条光束只能照出一块表面,远处逐渐融入黑暗,大坝的混凝土外墙非常粗糙,上面有一层发黑的物质,看上去和雾气的颜色有点像。铁丝梯上也有,我看了看自己的手,发现有薄薄的一层,像液体又不像液体,立即在自己的大衣上擦擦,然后翻起袖子保护手,心说鬼知道这些东西有没有毒。
    另一边就不用说了,什么都没有。当时的感觉,就是我们趴在整个世界的边缘。
    这时候我有点后悔了,从这里爬上去要在这种状态下坚持多久,实在无法估计,这绝对不会是美好的记忆。
    铁丝梯可以往上也可以往下,照出去可以看到远处也有,不止一排,但是两排之间相隔很远,中间有一种特殊的钢筋突出,下面的钢筋可以跺脚,都打了钉子,可以抓手,显然这些铁丝梯和钢筋互相组合成了在大坝外活动的构架。这是在施工或者检修时使用的预留路径。
    这时我想到一点,这里已经是大坝的底部了,他们应该不需要检修什么东西,怎么会留着些“通道”?
    马在海看王四川也站稳了,就咬住手电,开始往上爬,我们立即跟了上去。
    狂风中我们无法思考,连呼吸都要绞尽脑汁去找角度,爬了几步、走了多远都没有什么概念,那种感觉,根本无法形容,在那种情形下,你既无法冷静,也无法激动,心情非常奇怪,回头看看无尽的黑暗,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感觉可能就是“悟”。我的身体,我的灵魂似乎是领悟到了什么信息,一种来自神迹的信息。
    我真怀疑如果那种状态继续下去,我可能直接就会皈依了,不过,马在海的靴子把我的这种心境打断了。
    我抬头看,原来他停止了往上,我的头撞到了他的靴跟。
    我知道他必然发现了什么,转头去看,一下就看到我们左边的大坝外壁远处,“趴”着一个庞然大物。
    那东西离我们大概二十米,由混凝土和钢筋浇注而成,呈现一个复杂的形状,看上去,好像是趴在大坝外壁的一只长满刺的刺猬,钢筋就是那些长刺;但是这个形状肯定是混凝土铸件做出来的,不是工程粗造导致的。整个东西极大,好比一幢三层楼的房子。
    与整个大坝比起来,它还没有下面突出的岩石显眼,但在这个距离看起来,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从我们这里,有一条之前说的“通路”可以到达那里,扶着钢筋可以过去。
    马在海望了一下,爬到了那通路上,开始往那个地方爬。我的原则是少生事端,所以我一看他爬过去就有点急,爬到他刚才站的地方,对他大叫干什么,他也朝我大叫,声音飘忽不定,说:“那就是天线!”
    我对他大叫道你管它是什么,现在我们首要的是离开这里!但他好像有什么想法,让我待着别动,他要过去看看。
    王四川在下面拍我脚,问我怎么回事。我心说我怎么说啊,这个小兵也太无组织无纪律了,想了想,我也鬼使神差的跟了过去。
    横着走受到风的阻力更大,几乎站立不住,好不容易看着马在海到了那边想跨过去,我却只爬了一半。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我压到大坝壁上,我闭着眼睛躲过去,再转头看马在海,却发现他不在了。
    我心里惊了一下,以为他掉下去了,一晃眼却见他在下面六七米处的钢筋条上,显然刚才他确实出了事,可能是狂风来的时候脱手了,这小子太不小心了。
    我对他做手势问他有没有受伤,但他没有手来回应我,手脚并用吃力地拉住钢筋条往上爬,他的手可能受伤了,用不上力气,爬了几下直往下滑。
    我立即靠过去,大叫挺住,摸到边上,把手伸过去我才发现为什么他会掉下去。这一边伸手到那水泥“刺猬”的钢筋刺上,距离很长,我能够够到,但手已经绷直了,要挂过去需要相当大的臂力和勇气。我把手缩回来,调整了一下姿势,再伸过来还是不对,我心里就骂小日本偷工减料,就这么一点距离都不肯多放几个。
    王四川跟了过来,也是气急败坏。我往后缩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一荡,一下就荡了过去,立即用力稳住身形,单手挂在半空。
    这个过程十分的勉强,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心说要是刚才再来一阵风我肯定要遭殃。
    吊在那里移动双脚踩到另外的钢筋上,我稳住了身子,然后爬了下去,拉住马在海我就大骂,你狗日的爬过来干什么?他拉住我的手,用力爬了几步带能站稳的位置,就喘气道:“天线,这里就是天线。”
    我看了看四周的钢筋,这里的钢筋确实和一路爬过来看到的不同,这里的钢筋细,而且没有生锈。我有点吃惊,这玩意儿竟然这么大,分岔这么多,看来接受功率相当的强悍。但这并不是他爬过来的理由。
    我骂道:“天线就天线,你也不用爬过来啊。”
    他朝我笑了笑,挠了挠头。我以为他不好意思,没想到他把枪从背后转了过来,拉上了枪栓,对准了我,对我道:“不好意思,吴工,要委屈你一下了。”
    正文 四十九,控制室
     更新时间:2010…5…3 15:07:29 本章字数:6207
    都是当兵的人,打靶前无数次教官都会提醒,枪口不能对着人,也都听说过走火打死人的事情,即使是空枪,里面的撞针如果弹出,也会有杀伤力。所以看着黑洞洞的枪口,我顿时觉得无比的刺眼,立即用手去挡,同时喝他道:“怎么回事?把枪放下去,别等下走火了把我崩了。”
    他丝毫不以为意,“没事,子弹我卸下来下来,保险也扣上了。”说着就把枪头递给我。
    我抓住枪头一看,子弹匣确实没了,心中奇怪,心说他什么时候卸掉的,动作这么快。就问他:“帮什么忙?你到底想干什么?看到天线就不要命了?这玩意儿又不能带我们出去。”
    他又解下自己的武装带,系到步枪的背带上,道:“唐连长他们说下来就是为的找这天线,如果他们和我们走的是同一条路,他们肯定也会发现这天线,他们肯定会爬过来查看的。如果他们不是和我们走同一条路,我先查证一下,咱们找到他们后就可以直接回去,不用再来一次了。”
    我心说有道理,他继续道:“而且,我们是工程兵,论学问当然是你们大,但是有些工程架设上的细节,只有我们知道,等我看看这天线的布置,我也许能猜出唐连长现在在哪儿也说不定。”
    看他说得信誓旦旦,以及他以往机灵的表现,我感觉靠谱,这时候王四川也跳了过来,到了我身边,问我干吗?老是节外生枝,这地方有啥好玩的?
    我给他解释了一下,马在海已经把武装带的一段系到了自己的腰带上,然后让我抓着枪管,自己开始朝天线的突起混凝土堆下方和大坝外墙的地方爬去。混凝土堆犹如一只不规则的碗扣在大坝垂直的壁上,天线刺出的角度随着弧度的延伸逐渐难以落脚,所以越到下面越难攀爬,到了一定角度后就等于半身要悬挂在空中。
    还好马在海身手十分灵活,只有几个地方需要我抓住枪管提起他让他借力荡过去,很快他就到达了我们看不到的位置,没多久他大叫了一声有了,接着传来什么东西敲击天线的声音。
    敲了一会儿后他让我们也爬下来,我拉了一下,另一头似乎被他固定住了,于是把枪卡在身边的天线上,顺着枪带和武装带也爬了下去。王四川紧随其后。
    下去后才十米左右就能看到潮湿的洞岩,被冲刷得好似打着蜡,我没空仔细观察,只看到在碗状混凝土包和大坝外墙的交接处,有一道一米长宽的正方形小窗。电缆从混凝土包里伸出,通到小窗内。一边的武装带绑在电缆上。
    马在海缩在小窗里,对我们道:“这后面是电报房。”
    “电报房不是在老唐发现的那个山洞里吗?”王四川问。
    “那机器我看了,太小了,肯定不是总发报机房的发报机,工程上不可能把发报机和天线离那么远,一旦发生战斗,电缆很可能被切断。总发报机房一定会在天线附近。”他道,“在地下掩体的设计中,除了总机房外,会架设小型电报机的都是临时指挥所,所以,唐连长他们找到的山洞应该是一处临时指挥所,只有在这儿——大坝被攻克的时候才会使用,平时收发电报,应该都会在总发报机房内。”
    “你小子,你刚才怎么不说?”王四川道。
    “实话说了吧,唐连长说是要找天线,其实我感觉,他真正要找的就是这个总电报室,他比我经验丰富多了,根本不需要我提醒。”马在海往窗里面缩去,给我让出位置,我也爬了过去。
    “已经找到了一个发报室了,也证实了电报是从那台发报机里发出的,还要找这里干吗?”我问
    “我也不敢肯定,不过,一般情况下,总发报室其实就是总司令部。”他道,“可能和这个有关系。”
    说话间我已经挤进了那只小窗内,说是小窗,其实也不算小,只是里面的电缆非常多,不平均的分布在狭长的空间内,于是显得局促。每条电缆都有手腕粗细,绞在一起,好比怪物的触须。王四川在外面大叫我们小心,被触电了。
    往里面爬五六米就到头了,尽头是一面墙,墙上有电缆孔,电缆从孔内穿入,间隙都被水泥封死了。马在海说,我们现在处在外部维修通道,里面是内部维修通道,这面墙是第一面密封墙,这么做应该是因为这儿外部空气有问题。
    我说你别给我们上工程课,这里有面墙,我们是不是过不去了?
    马在海也不多说,拿起自己的水壶开始砸墙,很快墙竟然开裂了:“为了维修方便,这种隔离墙一般都是白灰浇的,看着很敦实,其实用指甲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