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师-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与武媚长久不见,哪里还记得这里是李明达的淑仪院,直到李明达破门而入,身后还跟着一个徐真,二人才慌乱着整理不堪的衣物和凌乱的头发。

李明达的眼中满是悲愤的泪水,李治如此不堪,伤害的是当今圣人,是最疼爱李明达的李世民!

念起父亲对这些兄长们的疼爱,想起李承乾谋反坐实了,李世民都不忍杀之,万般保全,再看看李治如今的所作所为,李明达心如刀绞,愤怒地跑了出去。

李治心头大乱,若李明达将此事说道出去,那一切可都完蛋了!

或许李明达还会顾及兄妹情谊,多哀求一番也能够保守这个秘密,可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徐真!

自己前段时间才刚刚听信了长孙无忌的怂恿,暗中指使言官弹劾徐真和李明达,今日他的把柄就落入到了徐真的眼中,真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啊!

徐真也是头疼不已,没想到自己会撞到李治和武媚幽会,这二位可是大唐朝未来要坐龙椅的人物,漫说自己不敢泄露半句,就是李明达也不能泄露,否则这两位当不上皇帝,历史可就要改写了!

念及此处,徐真也不敢多留,冲出去追李明达去也,只留下不知所措的李治和武媚。

李治到底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安抚了武媚之后,命人将其送回了宫中,自己却慌忙回府,将长孙无忌和慕容寒竹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虽然他坦诚相告,但也免不了长孙无忌一番怒叱,这位老国舅可不留半点情面,直言李治败坏人伦,难以成事,愤愤然拂袖而去,只留下慕容寒竹一个人。

慕容寒竹心头冷笑,这长孙无忌果真是倨傲独断,此时就已经透露出拿捏李治的姿态来,将来势必为李治所不喜,这不正是自己的绝佳机会么!

果不其然,长孙无忌走了之后,李治如同丢了主心骨,只能只能将全部希望都投注于慕容寒竹身上来。

“崔先生,事如燃眉,还请教我!”

慕容寒竹只是微微一笑,好整以暇道:“大王无须多虑,此非危机,实乃良时也。”

见得慕容寒竹一副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姿态,李治得以稍安,连忙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慕容寒竹敛了笑容,不急不缓道:“此必是出自魏王之毒计,欲拿捏大王把柄,然事关皇家颜面,他又岂敢宣扬?晋阳公主殿下悌孝有爱,只需大王多加宽慰,必能掩盖,反倒是暴露了魏王已经开始焦躁不安,忌惮大王之力耳,既是如此,魏王俨然已经落了下风矣!”

“适才国舅爷也问过大王,武才人曾无意询问过婚试题目之事,想必是遭了魏王的胁迫,若张扬开来,圣人追问,大王可称武才人受了威胁才不得已而为之,将罪责都推到魏王头上,少不得一个栽赃陷害手足兄弟的嫌疑!”

李治听了慕容寒竹的话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满怀欣喜,更是将慕容寒竹视为幕后诸葛,于其心中,地位俨然已经提高起来,甚至于连长孙无忌都不如慕容寒竹了!

锦上添花哪个不会,雪中送炭才最使人欢喜,慕容寒竹这番也终究是得了李治的重视,被李治视为股肱,登上了晋王府首席幕僚的位置了!

且说李明达久久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回到自己房中仍旧难以置信,直至徐真追上来,这才抹干了眼泪,怔怔着出神,似乎在回忆李治的点点滴滴,实在不明白从前那位暖人心窝的雉哥儿,何以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徐真也只是在旁轻叹,待得李明达情绪平复下来,才将其中关键与目下形势分析了一番,劝阻李明达将此事深埋心中,不得向圣人交代。

李明达起初还惊奇与愤怒于徐真的言论,可细细想来,终于是弄清楚其中曲折和利害,加上徐真巧舌如簧的开导,也就释然了。

李治和李明达倒是都松了一口气,就只有武媚不得平复心境,她只是一个才人,在宫中势单力薄,又因姿色出众而招惹诸多姐妹的嫉恨,若事情泄露出去,少不得会被扣上勾搭李治,淫乱宫闱的罪名,最终吃亏的还是她!

正担忧之际,高阳公主在女婢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宫中,将武媚从李治那处探听来的内幕都记了下来,交付于丈夫房遗爱,送到魏王府请功去了。

这魏王日前受了李治的委屈,心头正郁闷,如今以眼还眼,阴了李治一把,心里正得意,见得房遗爱又将武媚探听到的试题内容献上来,更是心头大喜。

只是他并不知晓李明达撞破了奸情,他本以为李治与武媚只是清纯神交,并未想到那龌蹉的肌肤之亲上去。

可当他第二天向李治提出,要李治向圣人提议,修改试题内容之时,李治却欣然答应了,这让李泰既是疑惑,却又欣喜,因为他终于又将掌控权给夺了回来!

李世民自是不知一日一夜发生了如此多事,翌日又来到了会场,有了前日之鉴,无论是诸国婚使还是大唐官僚,都有些适应了,不过还是期待着有趣而新鲜的婚试内容。

例行的礼仪过后,圣驾降临,李泰又重新走上了高台,对昨日进行了详尽而全面的总结,致辞文采飞扬,博得诸多文官阵阵叫好。

圣人本就疼惜李泰,又以李泰之文才为傲,见得如此情景,很快就忘记了昨日的不快,看向李泰的目光又恢复了往常的慈祥,唯独身边的李明达似乎沉闷了许多,见不到一丝笑容。

李世民素来疼爱李明达,见其闷闷不乐,心事重重,遂软语相问,然而李明达却不再倾诉心绪,只是勉强着故作姿态,只道夜寐不良云云。

李泰致辞完毕之后,宣布婚试正式开始,靺鞨的婚使昨日表现出众,想起李治和长孙无忌的不满,夜里回去也是将试题内容都熟记在心,只待比赛开始,就能够一举夺魁,将公主迎娶回国!

然而他们期期艾艾,却等不到原先的题目,因为李泰已经换过了全新的题目!

只见得数十名丽人如春日里的花朵,姹紫嫣红,争芳斗艳,款款上了高台来,引得全场瞩目,咕咕吞咽口水之声连成一片!

李泰当场宣布规则,却是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场比赛的规则居然是,公主就隐藏在这数十名丽人之中,哪国的婚使能够将公主辨认挑选出来,就算胜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无双受封文成出嫁

上回说李泰听了房遗爱之策,指使高阳公主胁迫武媚,欲从李治处窃取婚试之题,却歪打正着让李明达撞破了李治与武媚之奸情,李治心虚之下,不得不放弃支持婚试之事,又让李泰扳回了局势。

李泰有意而为,挑选了三十余绝色丽人,将李无双混入其中,让诸国婚使来猜测挑选,能够将李无双挑选出来者,即可胜出。

他也担心吐蕃婚试没个眼力价,让别国婚试坏了好事,殊不知张久年仍旧混于吐蕃使节团之中,根本就无需担忧。

但见这群丽人如春日之粉桃,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巧笑倩兮,美眸眇兮,各具芳华,乱花迷了诸人眼。

李无双淡雅清素,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静若处子,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见惯了李无双戎装打扮的徐真,此时也是眼前一亮,被李无双这女儿装给好生惊艳了一把,心头已然有些懊悔,这大唐貌美宫女如此多,随意挑选一个来冒充,不就能够将李无双给留下来了么?

然而这等事情,圣上不发话,李道宗哪里敢造次,事关皇家脸面,又无可避免,李无双见识了战争之惨烈,心甘情愿牺牲个人而祈盼和平,这等心胸大德,堪比汉时王昭君了。

此时她眉目低垂,微微抬头,朝徐真这边凝望了一眼,二人目光相触,竟充满了伤感,徐真于心不忍,只能脉脉以对。

直到诸国婚使上前认人,李无双才低垂美眸,紧咬着朱唇,柔肠百转。

那靺鞨的婚使也是傻了眼,他们与别国婚使一般无二,哪里得见过甚么公主,只能凭着诸女气质仪态来猜测,迟迟无法得出结论来。

禄东赞心头大喜,担忧迟则生变,问清楚了张久年之后,当即故作姿态,一番踟蹰徘徊,假意难以抉择,游移至李无双身侧,却装出眼前一亮的惊奇样子,而后点出了李无双来。

诸国婚使见此情形,心中嘲笑不已,这吐蕃才刚与大唐打完仗,绝不可能私下得到沟通情报,如此轻率选择,难免差错落败。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禄东赞居然猜对了!

诸人皆以为奇,圣人都不由对禄东赞侧目,命人召唤上来,询问如何识得公主之缘由,禄东赞早已打好腹稿,赞颂公主仪态万方,飘然出尘,如暗夜之明珠,凤立于鸡群云云,博得圣人好生欢喜。

既已如此,圣人当即将李无双封为文成公主,赐婚与吐蕃赞普器宗弄赞,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又大宴群臣与诸国使节,诸人称颂恩德,皆大欢喜。

虽中途出了些许差池,但李泰这场别开生面的婚试还是颇为惊艳有趣,最终也得以圆满落幕,圣人又嘉许魏王文治,多有赏赐,李治虽然也得了功劳,却比李泰薄了许多,心中难免抑郁。

大事已成,张久年也就从吐蕃使节团之中退了出来,偷偷回到了徐真这边来,他虽隐秘,却逃不过慕容寒竹的目力。

以慕容寒竹对禄东赞的了解,此人虽高居吐蕃大论之位,然才能有限,又毕竟不是唐人,若无高人指点,又如何能够如此顺利通过婚试,遂暗中关注着使节团的一举一动。

他也是使节团的一员,对于使节团的人员构成了若指掌,张久年混入之后他就注意到,只是不知这张久年是何来历,如今张久年回归到徐真这厢,慕容寒竹自然知晓是徐真在吐蕃背后支撑指使了!

慕容寒竹早已将徐真视为最大阻碍,恨不得处之而后快,今番得了这等隐秘内幕,心头顿时冷笑不已。

李治心有不喜,自然是筵无好筵,于是草草回了府,独自喝起闷酒来,不多时就有人通报,将慕容寒竹给请了进来。

慕容寒竹知晓李治心有不甘,又劝慰了一番,然李治到底是害怕他与武媚之事泄露出去,越发的消沉与怨愤。

慕容寒竹在吐谷浑王的帐下参谋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又岂比等闲,对李治心结早有了推敲,当即献策,不若私下驱使宫人,害了武媚,如此则安枕无忧矣。

李治骇然失色,他与武媚虽不合常伦,然确实两情相悦,此等狠辣手段,他着实做不来,反倒是慕容寒竹的毒辣,让他感到有些不安。

慕容寒竹看着李治阴柔不决,心中多有叹息,却趁机将徐真暗中援助禄东赞之事说道出来,李治果是勃然大怒,对徐真再无好感,杀武媚与恨徐真这二者,他自然选择了迁怒于徐真。

慕容寒竹又趁机煽动,说徐真已然归了魏王李泰,否则这才刚刚与吐蕃打了一仗,又怎会帮助禄东赞,若不打压徐真,今后必成李泰党羽,实乃大患。

李治顿时信以为真,扬言要好生教训徐真,遂问计于慕容寒竹。

后者心头欢喜,他想要在大唐站稳脚跟,除了依仗崔氏的根基,还需巴结诸如长孙无忌这等朝中权贵,然而最快捷的途径,自然是辅佐李治,从龙而望天下,则大事可成。

然而徐真对他知根知底,势必会从中作梗阻挠,故而慕容寒竹无时无刻不想将徐真给铲除掉。

如今李治主动问计,慕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