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军这剧情不对-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何老嗓子干涩,声音发哑。他如今年纪已大,当初得知了那桩皇室秘辛后不久,他就选择了辞官隐退。可有些事,到底还是没能让他带到棺材里。

明德帝并不知事,太皇太后多年隐而不发,更多的是因为先帝将事情做到了极致,可这位不一样。

“如今的庆王义子,究竟是谁的骨血?”

赵殷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道。

何老仔细听着心思百转,隐约猜出了赵殷的意思。

“旃歌的确曾侍奉过先帝。彼时,旃歌同庆王及庆王妃投缘,素有往来,因此在教坊中,无人敢随意欺辱她。先帝醉酒,无意中将其宠信,之后也是照着往日的规矩,给喝了汤药,以免怀上子嗣。”

赵殷仔细听着,并不打断何老的话,身后的屏风“咚”了一声,他往后靠了靠,屈指敲击椅子扶手。

“先帝酒醉,对于宠信后就匆忙逃走的旃歌并无记忆。第二日,闻讯而来的太皇太后便借口恩赐,将连同旃歌在内的几个胡人舞姬,都赏给了朝中的几位大臣,其中就有靖远侯。”

“说下去。”

“是……听闻靖远侯对此女多有宠爱,不久就传出消息,说怀了身孕。”

“孩子,是谁的?”

如果楚衡在这,他一定会说,在没有DNA检测的时代,一个孩子的生父,并不能依靠生母没有足月生下孩子,来判断这个孩子是不是隔壁老王的。

何老只能说:“得知此女怀孕后,先帝身边得力的大太监将此事告知了先帝,之后又陆续派了奉御为其把脉,想来……这孩子的确是先帝的骨肉。”

听到屏风后的微弱动静,赵殷微微侧头:“靖远侯是否知情?”

“靖远侯并不知情。只是此女未足月生下孩子后,似乎有人与侯爷说了什么,孩子很快就被侯爷放任不管,旃歌也当即失宠。听说是侯爷怀疑这个孩子是庆王殿下的。”

陆庭被认为是庆王私生子的事,朝中早有传闻,毕竟从容貌上,二人的确有相似之处。

赵殷转过头,沉沉的看了一眼屏风,又问:“先帝为何不将这个孩子认祖归宗?”

“皇上,当时太子未立,就连皇上您,先帝也费了好一番功夫再临终前保下,又如何能分得出精力,去保护一个尚且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倒不如,就将错就错,让孩子生活在宫外,当个普通人,也全了一个做父亲的愧疚的心意。”

这话出口,赵殷的脸色更沉了。

“这事除了何老与太皇太后,还有谁知?”

知道即便自己不说,以赵殷的本事,还是能查出当年曾过手此事的一干人等,何老叹息一声,道:“还有先帝身边的大太监,不过那位在先帝宾天后,已被下令处死。”

何老被送出御书房,赵殷坐在桌案后,沉默地听着屏风后急促的呼吸声。

半晌,他屈支敲了敲桌案:“出来吧,侯爷。”

屏风后,靖远侯陆战躬身走出,其后还跟着夫人袁氏。

他二人此番被召进宫,一开始毫不知情,还以为赵殷初登基,想要拉各方势力,打算与他们商量亲事,纳他们的女儿为妃。哪知,竟会听到这样的话题。

靖远侯此时又恨又惧。

恨旃歌的惹是生非,惧赵殷的皇权滔天。若不是旃歌已死,陆庭又远在天边,靖远侯只怕要将这一腔怒火,都发泄到他们母子二人身上。

袁氏相对冷静一些。

她过去只当陆庭身份有异,但孩子既然生下,总是需要好好照顾的,却从未想过,这个孩子竟然会是……先帝的骨肉。

“陆战,你都听清楚了。”

赵殷声调平平,目光将人压得抬不起头来:“旃歌究竟是因为什么死的,当真是自缢?”

他的确对于突然出现的手足心有不满,但遗落在外的先帝之子遭人欺凌的账,还是要好好清算一笔的。

靖远侯跪在地上,似已心如死灰,不住发抖:“是……是臣……是臣亲手……掐死的……”

袁氏一声低呼,根本没料到陆庭生母的真正死因,竟是被自己的夫君活生生掐死的。

赵殷眼神微微变。靖远侯还跪在地上,一声一声在道:“是我杀了她……是我把那个不贞的女人掐死的……”

第97章

归雁城雨声哗哗,闪电不停。此时的西山营众将,也不知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了何处。

因着早有商量,陆庭那边每半月才会利用机甲鸟传回一次消息,因此刘臣等人便靠着那古怪的小鸟得知前头战况如何。

楚衡的身体已经好全,因每日与赵嫣一道吃茶用膳,脸上也微微长出肉来。有时候出个门,带着江离站在集市上买些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有时则关上门,教白术和江离二人分别读书识字。

对大钺氏的征讨之战大约也是快到了尾声,战况激烈起来,楚衡已经半月有余没有收到陆庭传来的书信。

他站在窗边,盯着雨幕下屋外新栽种的几棵树苗,衣袖在底下被轻轻拉扯。

他低头去看,江离一手扯着他的衣袖,一手揉着眼睛:“楚楚,我困了。”

楚衡在乌吞时,江离一直有白术照顾着。他回归雁城那日大病,听说这个孩子一直担心地掉眼泪,直到听说他醒过来这才欢欢喜喜地跑来撒娇。

赵嫣失去孩子后,对身边能见到的小孩总是笑盈盈的,想要亲近。只是公主的身份在那里,倒是没有人敢让孩子离她太近,生怕小孩不知轻重,一不留神伤了她。

大概是因为江离这张脸,赵嫣时常会留意到她,楚衡有意识地让她俩接近。

却没想到发展到后来,尤其是贺默儿随军出征后,江离的小枕头小被子,都长了腿似的,运进了赵嫣的卧房里。

“外头下雨,就在这儿睡会吧。”楚衡伸手,摸了摸江离的小脑袋。窗外这时却有几个侍婢,撑着伞匆匆走来。

“公主特地嘱咐奴过来问问,小娘子是否做好了功课可以回屋睡会儿,歇一歇。”

楚衡微微一愣,身边的江离,已经欢呼一声,踮起脚打开房门跑了出去。

外头的雨很大,她丝毫不介意被弄湿,笑嘻嘻地挥手:“楚楚,我去陪公主姐姐睡觉了。”

楚衡见状,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看着桌案上被画得猫一样的纸,轻笑一声叹道:“这丫头的性格到底像谁。”

江离日后的生活,楚衡和陆庭不止考虑过一次要将她收养在身边,远在燕都的庆王妃也提起收养这个孩子的事情。

但,赵嫣对这个孩子的关注,显然也存了几分收养她的意思。

如果,赵嫣真的愿意收养江离,不失也是个好办法。

跟着曾为国牺牲,如今光荣归国的公主,总比跟随两个随时可能因为战事,或真相曝光后,被皇帝所忌惮的男人好。

楚衡想着,拉开抽屉,从中取出了一叠来自燕都的密信。

赵殷召见了靖远侯夫妇。

赵殷翻看了先帝的起居注,召见了前后两任太常寺卿。

赵殷出宫,前往长秋寺。

“这就是父王身边那位大太监石公公生前造的寺庙?”

站在寺庙外的山道下,皇室轻装简行的队伍就停在路边。赵殷着一身常服站在车外,抬头看向石阶尽头。

宫中无事,赵殷亲自带着人马微服出行,来到了临商镇。好在镇上有百姓指路,这才叫他们找到了这座几乎已经没有了香火的寺庙。

“就是这里。”

何老被人扶下马车,路边已经备好滑竿:“皇上要去见人,何必带上老臣。”

赵殷看他一眼,回头喊来身边的人,将一人从队伍后头拉了上来。

“石银华,朕带你去见见你义父生前的老朋友,你觉得如何?”

听到赵殷的声音,那被拉上前来狼狈不堪的人抬起了头:“皇上如果觉得那人将会争权夺位,直接杀了就是,何必处处求证。”

银华在赵殷逼宫当日,就被他的人控制住了。原本,银华该以叛国通敌的罪名,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处以极刑。

只不过当得知,银华自幼由已死的大太监石公公抚养长大,与石公公交好的长秋寺住持明慧大师也十分亲近,赵殷当即将人从牢里带出,拉着来到了临商镇。

赵殷毫不在意银华的挑衅。

这个人在他的眼里,其实已经与死人没有差别。不过是让他躲苟延残喘几日罢了。

“走吧,上山。”

这座曾经远近闻名的寺庙时至今日,里头仍有一块石碑,刻着当初捐资建造寺庙的善人的名字。其中最前头的那人,就是先帝身旁专门负责后宫事务的大太监石公公。

石公公的本名,就连他自己也记不得了,只记得自己大小就流落街头,得当年年纪还小的明慧大师几顿斋饭的恩情,之后入宫为奴也仍旧与小和尚时常联系。

等到年纪大了,见到个凄苦的小孩,感同身受,便收作义子提拔教导,使其成了皇孙身边最得力的小太监。

之后,与明慧大师一道建成了这座长秋寺,也算石公公入宫这么多年来,做的最大的一桩善事。

“银华,你义父若是知道,你从一开始,就是大钺氏安插在我大延境内的一个探子,你说,他老人家会不会从地下蹦出来打死你?”

赵殷看着石碑上石公公的名字,笑道:“他收养你,提拔你,最后得来的,是你里通外敌,将赵氏江山的点滴透露过赫连氏。石银华,朕真应该让你跪死在石公公的坟前。”

银华冷着脸,扭过头去,神情瞬时变了。

那一头,一身袈裟的明慧大师,双手合十,慢慢走来。

他的眼疾已经好了不少,更是陆续听说了边关的那些事情,此时听到赵殷的话,看向银华的眼神就变得陌生了许多。

“伯伯……”

明慧大师目光微动,却是转身看向赵殷:“皇上,这边请。”

谁也不知,一个远在深山的大和尚,是如何知道圣驾驾临的。

正如,谁也不知,这一晚,明慧大师与赵殷究竟谈了什么,只晓得禅房里的蜡烛亮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天明时,有人发现银华跪在了石公公的衣冠冢前。等到赵殷从禅房出来,负责监管银华的护卫已经发现,他咬舌自尽在了坟前。

得知消息的赵殷只是皱了皱眉头,听见明慧大师一声“阿弥陀佛”,颔首道:“如果死透了,就找个地方葬了吧。”本就是个该死之人,死在收养自己的人坟前,兴许是为了赎罪。

众人听令,分出一批人去山里葬银华,留下的那部分被赵殷驱赶到远处。就连长秋寺其他的和尚,也被远远的拦着,不许接近一二。

“皇上,这寺里的其他人,与此事毫不知情,还请皇上饶过他们,莫要牵连无辜。”

明慧大师躬身行礼,远远瞧见他身边最亲近的几个孩子被人拦住,无奈地叹息一声。

赵殷低笑:“朕才登基,不会妄造杀孽。但朕同样不允许,有任何可能会威胁到朕的人活着。”

他冷冷地看着明慧大师,想起昨日这个老和尚同自己说的那番话,越发不能想象那些年,他那个流落在外的弟弟曾经遭受过些什么。

“朕会看着你,做到昨夜答应朕的事,不然,整个长秋寺都会为之付出代价。”

再多的话,谁也不会说。

赵殷走出山门,却并未当即返程,而是带着身边的人,去了附近的一座山头。

火,最先是从长秋寺内那座浮屠塔上着起的。

这座塔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门,更无人上去。但大火烧起的时候,小沙弥们发现,他们的住持就在里头。

这场火,烧得很旺。

塔顶上的金盘灵刹,在火光下,分外夺目,似乎就连山下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