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尚传-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众人都坐定,袁尚离开席位到了大堂中间,“此次平定黄巾皆赖诸位之功,尚代家父感激诸位。”说罢他深深一揖。

众人赶紧推说谦逊一番。

田丰看袁尚不居胜自喜,也难得地点头,“公子也确实有居中统筹之功,但强敌还未灭,现今要做的是收编这百万黄巾。”

袁尚有自己的计算,但还是问道:“诸位都各抒己见,说说该如何处置,元皓先生也说说我军的状况。”

田丰对袁尚军的大小事务是了如指掌的,他立即说道:“按覃远供给的情况看,青州黄巾共有三十多万主力,我军收降了有二十五万,其余被曹孟德俘获,或者在连番交战中流散。”

田丰又取来了一份书佐笔录,“收降的黄巾家眷,男女老幼共百万多五千。诸位还要警醒,经过此次出兵,曹操军对我等有了很深的芥蒂,现在我军处在田楷、陶谦的环视之下。”

郭嘉思索着,待到田丰说完,问道:“我军粮秣还有多少?”

田丰脸上立即挂上苦色,“袁车骑计划分四次,供给我军兵士一年粮食。经公子催粮,袁车骑多发了一季粮秣。平原、济南久经战乱,田地多有荒芜,存粮食不多。如此粮秣只够我军兵士和黄巾降卒用两月。”

袁尚早就考虑到了粮食的紧缺,所以才有前面趁机向曹操借粮出兵的事。不过这一笔军粮不能用到黄巾家眷身上,没有粮食军心不稳,必会生乱。

看着众人忧虑的神情,袁尚强作镇定笑道:“诸位不必担忧,粮秣我有法子解决。”

“公子有何法子?”田丰好奇地问道。

“向父亲陈明收降黄巾的重要,多催冀州发粮。其次,河北甄家多有钱帛余粮,为我姻亲,可向其借粮。再次,冀州多大族豪杰,可以父亲的名义向其多借粮秣。”

田丰一边听,一边计算可行性,虽然不能确定能否支撑到来年秋收,但总算不是揭锅见底。

张郃适时说道:“二十万黄巾数目不小,要养这么多兵卒恐非我等能力所及,故择其精锐编练成军,其余归还田地。”

“是也,如此可积蓄民力,假以时日青州人口也将殷实起来。”田丰赞同道。

“不!”袁尚立即反对道,“青州民风彪悍,聚众就可为兵,当此乱世,正该收拢约束。”

田丰皱眉,“公子三思,莫说济南平原两郡,即便青州一州也养不起二十万兵卒。”

袁尚知道田丰会错意,以为他穷兵黩武,“黄巾久来习惯部曲编制,可依旧编其为部曲管治,再效仿我朝边地‘屯田’,组织其忙时务农,闲时练兵。”

郭嘉拍手笑道:“公子是想效仿齐桓公寓兵于民。如此,不但得百万良民,还得藏于民中的数十万兵卒,何乐不为?”

袁尚再详细说如何编黄巾为“军户”,如何施行屯田。乱世兵权最大,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都觉得可行。

田丰也不禁对他的才思敬服。

最后经众人商议,黄巾家眷编得十五万多户,都施行部曲编制,分成五千户一部,各设大小头领管治。等分到田地后,可实施‘民屯’。

在二十多万黄巾兵卒中选取五万精锐,称为“青州兵”,加上其一家编为‘军户’,可少交税赋。这五万兵卒施行‘军屯’,闲时时间训练,忙时务农,是常备军。

另外十五万黄巾兵卒也变成部曲,施行‘军屯’但务农时间多,训练时间少,是为预备军,补充征战中损失的各部兵卒。

五万青州兵的训练由张郃负责,另外十五万人交给田丰安置,升任为骑都尉的易荣、覃远、黄东三人协助。

在本次会战中各部损失的兵卒,也都从黄巾精锐中加入补充。

随着黄巾家眷的收编,袁尚感到了文武官的缺乏,郭嘉整一个参谋军师的样子,只是出出主意,这些政务都是田丰在主持,他能力虽强,但这么多大小政务压下来使得田丰面容憔悴。

说到青州的人才,袁尚通过回忆,还有此时的打听,知道还是有几个不错的大才,但不在平原、济南地。

※※※

冀州邺城,州牧府。

袁绍笑眯眯地将捷报传给一众文武,“元皓、显甫他们连战连捷啊,看来青州指日可定。”

“此乃主公上应天时,下应人心,豪杰英雄纷纷归附,青州当然指日可定。”许攸拍手笑道。

“是极,主公声威浩荡,海内何人能及?”郭图也奉承道。

袁绍眯着眼,手抚胡须,“那显甫所说供粮一事如何?”

袁谭闻言脸色转冷,他跟郭图、辛评、辛毗三人使了个眼神。

郭图会意,说道:“三公子大捷实在振奋人心,但要那百万之众的黄巾为何?那些人都是反贼,全部杀了也不为过,如此轻易饶过,实在是助长反贼的气焰啊,三公子虽然英勇,但毕竟滥于仁慈。”

“我军跟公孙瓒交战,需要养十余万的兵卒,冀州富庶,但也不能额外供给百万人的口粮了,否则前方将士吃什么。”辛评也诉苦道。

“此言不妥,元皓与三公子必定思量再三,才收降黄巾。青州之民多有流亡,现今田地荒芜,人口凋零。只要主公分出一年的口粮,则青州平添百万人丁,不出三年必然恢复往日的殷实富庶,还能返供我军粮秣。”沮授据理力争道,不论是为了朋友,还是为了袁绍的霸业。

袁绍也为难,要供给百万人口粮,这数目实在巨大,但如沮授所说,这回报也丰厚。

许攸不自觉地摸向衣袖里,袁尚差人送来的书信。

经过半响思考,许攸说道:“公则他们说的不错,这百万人的口粮实在数额巨大,然公与所说也有理,能平添百万人丁,主公的势力就愈加壮大。现攸有一两全之策。”

众人都好奇他能想出什么办法,袁绍也迫切想知道,“且说来听听!”

许攸笑了笑,“无他,冀州富庶,民间也殷实,可以主公的名义,向冀州大家豪杰借粮,待青州恢复粮产后,再行归还。”

“善,如此主公不费钱粮,就可平增百万人丁,数万兵卒。”沮授难得的赞同许攸。

郭图眼珠转了转,“不妥,以主公名义借粮,让不知情之人以为我军困顿缺粮,实在有损主公声望。”

“如今公孙瓒、田楷、陶谦等宵小在旁窥视,能增添我军实力,迅速剿灭这些反叛才是首要,何须在乎他人看法。况且,主公众望所归,天下豪杰知道主公困顿,也只会倾力相助,有谁会讥讽嘲笑!”许攸反驳道。

袁谭向来看不起许攸说做所为。而拿人手短,许攸拿了袁尚和甄家那么多财帛,帮袁尚做了那么多事,早被袁谭认为是袁尚一党,只能力挺袁尚。

袁绍心中天平还是向着袁尚的,他又征询荀谌、逢纪等人意见。

逢纪拱手道:“为了我冀州大业,我原借出十万石粟米。”

审配听逢纪这么说,自然不会落后。“我审家也借出十五万石粟米”

逢纪冷冷看了审配一眼,他们两人向来有小过节。

荀谌揣摩着袁绍心思,适时道:“我荀家仰仗主公大恩,为主公大业,捐出十万石粟米。”

袁绍闻言高兴非常,“友若高义啊,真乃德高无私之人。”

其余众人看袁绍表态,自然知道他已经决定。

※※※

甄家大院。

甄夫人在长子甄豫陪同下,接见了自称袁尚下属的柳贵。

柳贵拱手施礼,然后递上袁尚的书信,“夫人、大公子有礼了,这是我家公子的亲笔信函。”

甄豫接过书信给甄夫人看了。

甄夫人仔细大量着柳贵,“还不知道先生大名。”

“在下洛阳人柳贵。”

“噢,看先生的打扮是商贾吧,三公子手下还有像先生这样的人。”甄夫人好奇道。

“在下本就是洛阳商贾,蒙受三公子大恩,为公子打理一些产业。”

甄夫人点点头,对那个女婿更加好奇了,“请回复三公子,只要袁州牧发出借粮政令,我甄家自然不会比他人少。”

柳贵点头带笑,“这个自然,那以三公子名义借的那些钱粮?”

袁尚除了让甄家响应借粮的号令外,还以自己名义向甄家借大笔的钱粮。

袁尚要私下借的钱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使得甄夫人难以决断,“数目过大,要三公子以青州长官的名义借,并且要分四次供给。”

柳贵搓了搓手,笑道:“这个没问题,那三公子说,跟甄家所属商铺的合作?”

甄夫人立时变得神情严肃起来,袁尚提出借甄家下属各地商铺,为自己提供情报和据点。一旦答应,甄家所属各地商铺就有被袁尚渗透的危险,这也宣告甄家跟袁尚彻底绑在一起。

柳贵也知道甄夫人难以决定,于是说道:“两家还要商议钱粮的详情,在下难免在府上打扰几日,夫人可慢慢思量。”

第051章 再战(上)

时间到了初平三年的九月下旬。

经过半个月的整编,二十万青州黄巾军初步收编完毕。十五万家眷也编成户籍。田丰从冀州选来的一批下级官吏,也被分派到了平原、济南两郡。

然而平原、济南只是两郡之地,虽然无主荒地不少,但也容纳不下十五万户的人丁。经过田丰竭尽全力地安置,还剩下了九万户没有分配到田地,还驻扎在济南附近的营寨中。

此时入秋,青州一地只能抢种冬麦。在田丰的统筹下,被安置的军户很快就从事播种冬麦,兴修水利,修葺住宅,修整官道等事宜。

那十五万的青州预备兵也没有闲着,都派出去协助播种,修路,修水利。

五万的常备青州兵则在张郃统帅下,参加了首次的训练。

这二十万人闲着也是消耗粮食,袁尚正在筹谋着充分利用的,新一轮行动。于是他召集起来一众下属。

田丰双眼浮肿,神色憔悴,“公子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袁尚对于田丰的务实勤恳还是很感叹的,“元皓先生千万保重身体,诸多政务还要您主持。”

袁尚从打探来的情报知道,像国渊、邴原、管宁等名士现在正在青州北海等地。济南到北海的道途不畅,征召令也传不过去,只有拿下北海等地才能进行征辟招揽。

“嗯,这些天来诸位整编黄巾初见成效,粮秣供应,播种冬麦等事宜也井然有序,然收编的黄巾兵卒还多有空闲。尚想,趁未入冬之前对盘踞齐国的田楷发动一次攻袭。”

“等等!”田丰闻言立即站起,“我军新近接连大战,黄巾收编不久,人心未必归附,诸多安置问题悬而未决,此时对田楷发动攻势实在不是时候!”

袁尚顿时感觉被泼了一盆凉水,“先生先且听尚的缘由,平原、济南安置不下百万的人丁,那播种,修葺之事只是军户做即可,众多的青州兵卒也是消耗粮秣,不如在实战中练兵。”

“供给百万人粮秣已是我军极限,如何能再供给军伍攻袭齐国的粮秣。”田丰据理力争。

袁尚心情不悦,他有自己的考虑,齐国等地是青州的储粮地。能拿下,或者掳掠一番,不仅能缓解粮食问题,还能消弱对方。

“齐国等正在秋收,而兵法有云:重地则掠。如此可不需粮秣的供给。”袁尚道。

“先不说粮秣供给,单说青州兵新收编,其可能一战?”田丰还是反对袁尚的冒进。

郭嘉明白袁尚的意思,“元皓先生所虑没错,但主公所言甚是,让青州兵徒然消耗粮食实在浪费,我军不必取得多大战果,只需干扰田楷秋收,消耗其实力就是成功。”

袁尚跟郭嘉对视一眼,感到了彼此的默契,“再者,父亲跟曹孟德新败屯军发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