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大人,如今这股明人占据了福摩萨,攻占了热兰遮城,这让他们在南方有了据点,如果是大人你居于他们的位置,用你们明人的话讲,是不是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因此他们下一步兵锋指向郑大人是肯定的。”

桑德斯点出了如今郑芝龙的窘境。

“哈哈哈,在我们大明人来讲向来是和为贵,什么事都可以谈,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兵戎相见的。”

郑芝龙表面看起来是风轻云淡。

我呸,你绞杀刘香等十余股海盗时怎么不是和为贵,怎么不好好谈谈,如今和为贵,呵呵,这个明人当真狡诈。

桑德斯心里腹诽,但是面上还是表现很是平静。

“郑大人,如果这股明人的战船将我等逼迫回马尼拉和雅加达,郑大人也就失去了海贸的利益,到时没有了钱粮,如何扩充船队同这股明人抗衡。”

桑德斯对郑芝龙的野心洞若观火,一语道破了郑芝龙的最大的心事。

郑芝龙看到这股明人气势汹汹而来,当然心中极为忌惮,虽说这股明人如今只是安稳的呆在福摩萨,绝不踏入福建沿海。

双方很多次在福摩萨附近相遇,这股明人的战船都是避让开来,很明显不想开战。

但是,在郑芝龙看来,这股明人不过是在求稳,安于开拓大员一带,等到根基牢靠后,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他郑家。

至于根基何时牢靠,在郑芝龙看来快了,如今这股明人在福摩萨大肆镇压土人反抗,拉拢当地明人,甚至给明人分地耕种,如今几乎所有的明人倒向了他们,已经给郑家在当地的势力沉重打击。

“诸位得海船听闻很多嘛,据说有数十艘战船,其中还有数千料的巨舰,我郑家最大的战船不过一千料而已,恐怕对几位助力不大吧。”

郑芝龙还是滑不留手,不将底牌拿出,绝不说参战与否,至于这些人战舰近百艘都停靠在了澳门,这个事情他是一清二楚,郑家的势力如今也是无孔不入。

“郑大人,这股明人战舰有近百艘,也有巨舰,实力不在我等之下,没有郑大人的加入,我们的战舰不能必胜,而郑大人没有我等的舰队加入,战舰虽多,但是正面抗衡的实力还是太差,只有我等联合起来才能稳操胜券。”

范佩尼是个急性子实在不愿意墨迹下去,一针见血的挑明了事。

其他两人也是纷纷赞同。

郑芝龙看着众人笑了笑,不疾不徐道:“诸位说的本将都晓得,只是本将还有大明官职,向来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当然,我麾下的战船不是不可以参战,只是我都能得到什么呢。”

郑芝龙玩味的一一看向这三人,图穷匕见了,来点实惠的,别用这些虚的东西忽悠。

“那还是郑大人提出要求吧。”范佩尼性子急可是不傻,将球踢还了郑芝龙。

“那好,本将就讲讲,一个须得现在就给我派出造船工匠,教授郑家建造西夷海船,再有郑家须得是你们在大明海贸的唯一一人。”

郑芝龙当即毫不客气的扔出了自己的条件。

三人用果不其然的眼神对视了一下,郑家独霸海贸是个伪命题,如果郑家强大,当然能守护这个基业,但是如果郑家衰败那这个协议就是一纸空文。

但是如果郑家掌握了造船的技艺,那么,郑家能膨胀到何种地步就说不准了。

“我们要商议一番才能给郑大人回答。”桑德斯咬牙道。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郑芝龙微笑以对,这莫大事情他没想对方马上答应下来。

晚上郑芝龙大摆筵席好好招待了几位贵客,让他们遍尝东方美食,也品鉴了东方美人。

几日后,桑德斯等人答复是同意郑家的条件。

这是威德尔在中间劝说的,作为一无所有的后来者,英格兰人是最为急迫的,同时他的话也打动了桑德斯和范佩尼,欧洲迅猛发展的造船业和炼铁业绝不是郑家能够匹敌的,也就是说,他断定郑家蜗居远东无论如何也不能同他们抗衡。

于是,这三伙强盗同意了郑芝龙的要求。

郑芝龙大喜,立即同这些人开始商议,大明南方海面上风浪大起。

第542章赵烈带回来的难题

码头上鼓号齐鸣,大队的破虏军军兵整齐的排列等候着。

在码头外两里,破虏军军兵警戒线外人头传动,很多百姓都是向着码头张望着。

周原也是隐匿其中,他面上同其他的百姓没什么不同,仿佛也很兴奋好奇,对破虏军的得胜而归充满期待。

今日是破虏军援朝抗奴胜利回军的日子,早几日破虏军保住汉阳,击败建奴得消息传来,石岛已经欢庆了一日,那一天石岛到处是欢声笑语和鞭炮齐鸣。

石岛官署还向百姓发放了喜钱,不多一个纸包里十文钱,但是你看到过大明官署向百姓分发喜钱得吗,这就足以让百姓们感慨归心的了。

周原向海湾眺望着,整个海湾里铺满了破虏军的西夷战舰,高大的船身高耸入云的主桅将海面遮蔽。

太庞大的船队了,赵烈哪里来的这般实力,至于赵烈对外宣称的都是夫人娘家的实力,如今周原可是有些不信了,夫妻再是相扶持,赵烈也是外人好嘛,这般多的海船都支持你赵烈作战,葡萄牙人能如此做吗。

周原眼看着一艘艘海船靠近码头,大股的破虏军从海船上涌下来,离的很远,但是还是能看到他们的雀跃。

从这里观察,周原就看出破虏军的损失肯定轻微,否则军兵们不会如此欢快,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周原是老军伍了,这个一看就晓得,但是这点让他困惑,清军铁骑的战力他清楚,破虏军战力不错但是想损失轻微就击退大清军的攻击,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也算是一个谜了。

数千的破虏军战兵以及六千的备军下船返回破虏军大营后,赵烈的李绩号才慢慢靠上了码头。

赵海明、赵秦氏、亚历山德拉、赵猛等人都是等候多时了,看到李绩号靠港,精神不禁一振,赵烈就要下船了。

赵烈同朝鲜国使臣新任礼曹判书洪翼汉一同步下战船,洪翼汉也是朝鲜国里面铁杆的亲明派,如今依照赵烈大力提拔亲明派官员的要求被任命为新任礼曹判书,而原来的礼曹判书金尚宪则是升任左议政。

洪翼汉就任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出使大明,感谢大明天子派军援助之恩,即使知道这次出兵是赵烈先斩后奏的,也要如此表示,否则就是朝鲜不知礼数了。

同时这也是为了修补同大明的关系,毕竟自从丁卯胡乱后,两国虽继续往来,但是都是私下进行的,毕竟朝鲜已经同建奴已经签署了和议,不能让建奴有发飙的理由。

一家人的见面的亲热自不必提,赵烈为赵海明同洪翼汉做了介绍。

洪翼汉得知这位就是赵烈赵总兵的父亲,曾经的登莱水师宿将,急忙上前拜见,洪翼汉心中对赵烈的感激是不用提了,如果不是赵烈领兵援朝,他估摸朝鲜此番只有屈膝投降一条路。

大王是什么样的人,他太清楚了,昔日年轻时的血性退去,又被国内国外的乱事煎熬,如今李倧已经变成了一个多疑无断,得过且过的庸君。

洪翼汉估摸此番朝鲜投降后,朝堂上再没有亲明派的立锥之地,亲明派包括他在内都得退避民间,失去影响国政的能力。

因此赵烈的援朝扭转了战局,同时也让朝鲜避免了屈膝茹毛饮血的凶恶胡虏,让以小中华正统自居的朝鲜不至于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但是他洪翼汉根本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中,朝鲜被迫投降后,他和另外两名亲明派官员被建奴锁拿杀害,就连金尚宪这个朝鲜有名的亲明派大臣也被建奴索要幽禁盛京,朝鲜的亲明派几乎全军覆没。

赵烈实际上对他和其他亲明派大臣有救命之恩,当然赵烈也不知道,他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

赵海明心中的得意就不必提了,赵烈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让老赵都有些飘飘然了,援朝平倭,屡败建奴,简直是大明朝以来的第一猛将的趋势,甚至老赵已经隐隐感觉到赵烈的心思,一个宝座隐隐向赵家靠过来。

赵海明同洪翼汉寒暄时,赵烈拜见了赵秦氏,同亚历山德拉拥抱了一番。

李霖则是留在家中看护三个孩子,今日码头人多,等候的时间长,赵秦氏没有让李霖带着不大的赵存礼来到码头,于是看护赵存仁、赵存智、赵嫣的任务就落到了李霖和王身上。

当赵家的马队经过码头的官道时,在官道两侧的人群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登莱军神,登莱军神。”突然有人喊出了这样的号子,刚开始就是几人稀疏喊的,接着随着其他的百姓随着号子喊了起来,喊声是越来越响,越来越齐。

当然带头喊的人是特意安排的,喊出的内容倒是没什么争议。

周原站在人群里听着震耳欲聋的登莱战神的喊声,身处也许是大明最狂热的百姓中,看着赵家的马队从面前经过,他的血也热了起来。

这是狂热的群体气氛,这是身在石岛这个特殊的赵家大本营,这是亲眼看到听到了赵烈的功绩,这是他亲身经历过同建奴铁骑的较量,他才深深晓得赵烈的功绩来的有多么不易。

赵家的马队已经过去,但是周原还是看着对面方才赵家马队经过的地方,他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爹爹,你看这个叔叔都留下眼泪了,你看啊。”一个小丫头稚嫩的喊声将周原从呆滞中呼唤回来。

他抬眼一看,一个二十多岁一身商铺伙计打扮的人臂膀上的小丫头正指着他。

周原老脸一红,而那个年轻人则是歉意的笑笑,赶紧抱着孩子走开,他估摸周原也是同方才一些激动的百姓一样,明人习性如此,看到这个情形深怕对方以为他在嘲笑,就急忙带着孩子走了。

周原抹了一把泪水,他全然没有来时的精神头,而是踉踉跄跄的往回走去。

待左右没有人时,他闷吼了一声,赵烈你个王八蛋,你特么的怎么来的这么晚。

这是他的心里话,他并不愿投降建奴,但是他留在辽东后方,除非不想要家族人的性命否则只有投降一途,他恨啊。

赵烈当然没有听到一个建奴细作的心里话,他如今正在同家人团聚,也让自己的身心好好方松一番。

这两年来他是东奔西走忙碌不堪,同家人的时光他是加倍的珍惜。

但是注定欢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十天后,赵烈和洪翼汉乘坐的李绩号在两艘唐级战舰,六艘巡海船的护航下向北直驱登莱水城。

虽说是无诏出兵,但是回来后最起码明面上还是要向登莱巡抚和登莱镇守报备,这就是给朝廷一个台阶下,也是给大明官场一个面子,双方也好有个台阶下,否则无诏兴兵这个罪名可是不小。

虽说赵烈可以毫不在意,但是赵烈认为如果此时他同朝廷撕破脸面,最高兴的就是建奴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而对破虏军反倒是极为的不利。

这支舰队徐徐北上的时候,登莱城镇守府中的后堂里,张国元正在同陆平相对而坐。

“皇上的旨意你也看到了,皇上的意思说的很明白就是不惜用一切手段除了赵烈,你晓得吗。”

张国元低声道,他狭长的眼睛盯着对面的陆平。

陆平此时心中还在翻江倒海,他还没有完全消化这个消息,不应该啊,是,赵烈无诏出兵朝鲜是个大罪过,但是事实证明赵烈如此做是对的,否则朝鲜都城汉阳被围,朝鲜必是投降建奴的下场,到时不只是大明颜面无存的事宜,东部屏障全无,甚至朝鲜还要派兵随同建奴一同伐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