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眼神呆滞的看着城上的混乱,心中只有一个念想,这么快城池就要丢了吗。

就在此时,城上一阵清亮的号响,城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愣,这是谁发出的。

此时直在城墙后侧站立的两百余名破虏军军兵开动了,他们纷纷手持点燃的药包从城上将药包扔了下去。

二百余个丝丝的冒着白烟和火光的药包从城上被抛下,它们一落地立即开始接连的爆响。

药包都是朝鲜武库中的黑火药,要说威力那就是极为的一般,但是这么个药包暴裂开来杀伤一两丈内的物件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听得蓬蓬蓬蓬,震耳欲聋的药包爆裂声不断,随之而起的就是朝鲜人和建奴甲兵的惨叫。

沿着西城的城墙下大股的浓烟腾起,将城上和城下全部遮盖起来。

此时就连城头都没有了打斗,一个是如此众多的药包爆炸将城墙摇动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站不稳,再有就是现在什么也看不清了,伸手不见五指,还打斗什么。

待得一阵风吹散了这一阵阵的烟雾,只见搭到城上的几十把梯子几乎都被炸得支离破碎,上面的甲兵和朝鲜百姓都跌落城下。

但是上面的军兵百姓还算是幸运的,毕竟下面如今铺满了死伤者,很多掉落下来的军兵百姓都只是受了轻伤,还有很多人没有受伤。

但是下面的很多百姓要么当场被炸死,要不捂着自己的残肢断臂在大声惨嚎。

多尔衮和多铎在一里多地外清楚的看着眼前的惨象,他们一时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他们应该怎么做。

他们没有参加上番的涿州大战,也就没有看到当时的药包的威力,此时他们完全被这些药包的威力所震慑。

就在此时,他们清楚看到有一些身穿红黑战甲的军兵将一些药包又一次投了下来。

轰轰轰轰的爆响又一次响彻西城,浓烟和火光又一次将西城下笼罩起来。

多尔衮紧要牙关,怒吼一声,“该死的赵烈。”

“我亲自带人冲上去,就不信不能破城。”多铎在一旁咬牙切齿道。

“撤兵吧。”多尔衮将钢牙咬的咯吱直响,他强自镇定下了退兵的命令。

“这口气我咽不下,我再冲一下。”多铎梗着脖子道。

“混蛋,同那些残肢断臂说去。”多尔衮气极立即给了多铎一鞭子。

多铎看看如今铺满城下数层的尸首没有再多言。

一阵退兵的锣声响起,大队的甲兵开始奋勇向后退去,而很多朝鲜人则是呆滞的留在了城下或是半路上,已经没有胡虏人催逼他们前行,他们却是不知道去哪里了。

去城下会被炸死,回去胡虏根本不把他们当人,肆意砍杀,那么去哪里,他们只能留在原地呆望着。

而城上的朝鲜军兵则是劫后余生,纷纷欢呼起来,而已经登上城头的百姓则是才想明白自己上来为啥同官军搏杀起来的,莫名啊。

李倧等人刚刚要离开城门楼,就被一阵爆响吓得被护卫拦阻回了阁楼内。

待得全部爆响结束后,他们发现建奴已经开始仓皇退兵,而一些朝鲜军兵在后面用火铳和弓弩射击着。

“大王,胡虏大军败退了啊,败退了。”金鎏激动的手舞足蹈,全无领议政的模样。

其他的大臣也是语无伦次的相互庆贺。

李倧心里一松,顿感极为的疲惫,他一下子跌坐在案后,心中不断念叨老天保佑,老天保佑李氏啊。

北城的攻防比起西城来,绝对可以用不痛不痒来形容。

介于城上的防守者是在涿州让他们吃尽苦头的赵烈所部,皇太极根本就没有对攻上城头报任何的希望。

当然驱使朝鲜百姓攻城是必须的,就是为了牵制赵烈所部不能驰援西城,利于西城的突破。

为了牵制住破虏军,皇太极在北城驱使了两万朝鲜人攻城,这些人铺满了北门外的平地。

破虏军在这些朝鲜人还没有抵达护城河刚到百步时,就用火铳进行了热烈的欢迎。

朝鲜人根本没有什么木盾驴车护身,立时被击打的倒地一片,前排到处是倒地翻滚的人群。

后面的朝鲜人停滞下来,他们从没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从没有,可说这几十年朝鲜还算是太平,尤其是京畿一带,没有经历什么战乱,这种杀人如屠狗的场景让他们惊恐万分。

但是马上他们就知道,前面的火铳的轰杀就是小意思,后面建奴的甲兵纵马狂奔,用马踏用枪刺用刀砍,驱使停下来的朝鲜人。

立时数百人倒毙地上,这让他们恍然大悟,后面的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胡虏啊,后面没有活路。

他们跌跌撞撞的冒着火铳的轰击来到护城河,填河的过程中他们由于过于密集,让破虏军的火铳成排的击毙,在河边倒毙一片,甚至阻碍了后面扛着沙袋填壕的人。

结果被建奴号令让朝鲜人将死伤者都推入了河中,成为了河中沙袋中的一部分。

后面的朝鲜人哭泣惊恐的将沙袋压在他们的身上,尤其是还有没有咽气的人的惨嚎更是让人毛骨悚然,简直就是活埋。

紧紧是填壕就是有两千余朝鲜人倒毙在那里,河水变得赤水,让人看着如临地狱血河。

剩余的朝鲜人在建奴的刀枪逼迫下冒着火铳的弹丸冲过了护城河,抬着云梯来到城下。

这也是一股万余人的队伍,你管他是不是乌合之众,反正是很唬人,但是破虏军可谓身经百战,对这些平民百姓的冲击,根本毫不慌乱。

他们被有组织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同建奴攻击城头的步弓手们对轰,一部分向朝鲜人轰击。

当然躲在木盾的遮蔽下向建奴弓手轰击是大部分,对付登城的朝鲜人主要是城内的青壮,他们不会火铳也不会开弓射箭,他们只要将滚木擂石扔下去就行了。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对攻,由于破虏军火铳手防护严密,几乎没有给对方的箭枝留下太多的空隙,因此伤亡的破虏军军兵很少。

但是建奴的弓手必须抵达离城六十步的护城河外围,虽说有木盾护着,但是还是有不少弓手被击打倒地,居高临下的攻击,让木盾有时候也不能全部防护过来,最起码击中头部和上身的弹丸很多。

伤亡最重的当然是朝鲜人,下面登城的朝鲜人伤亡惨重,大段的原木屋梁以及大块的巨石下来压死压伤一片,根本不是人力抗衡的。

而城上搬运投掷滚木擂石的汉阳青壮也被建奴的箭枝击杀不少,毕竟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防护。

万余人的疯狂的攀登,最初还是耗费北城的滚木擂石罢了。

也就是北城的滚木擂石刚刚告罄,城下的朝鲜人在甲兵的威逼下开始蜂拥蹬梯,西城的爆响开始了,两阵的爆响过后,皇太极已经知道事不可为,很明显西城也遇到涿州攻城战一样的火药包,有了这个东西,攻取城池简直是妄想。

只要有几百个药包简直是能护得城池固若金汤。

皇太极立即下令前方的甲兵撤回来,还是稍稍迟了一步,百余个药包被扔了下来,在人群中爆响,将城下的朝鲜人杀伤大半。

皇太极唯一庆幸的是冲到城下威逼朝鲜人的甲兵不是太多,只有二百余人,还是有百来人逃了出来。

皇太极知道此番征战攻下汉城,逼迫朝鲜投降倒向大清是没戏了,他只能狠狠的望了一眼飘扬在汉阳北城的赵字大旗回返大营。

赵烈则是非常的遗憾,很简单,此番兴师动众,达到了目的,只要汉阳不失,建奴即使在朝鲜闹的天翻地覆,也无法迫降朝鲜。

此番出征朝鲜就达到了目的,朝鲜的水师和火铳手以及朝鲜的赔款建奴就没法子到手。

但是近万人出征对建奴大军的损伤轻微,打死打伤的都是朝鲜人,这让赵烈极为的无奈,无他,破虏军还没有做好同数万建奴铁骑决战的准备。

赵烈凝望着渐渐退却的铺满平原的建奴甲兵面色凝重,没有胜利的喜悦,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第536章破碎的三千里江山

经历了一场一生难忘的所谓血战,李倧君臣是劫后余生啊,最后还得靠大明援军的救助,虽说就是那么一小撮二百多人,却是拯救了汉阳满城人的性命。

最紧要的是没有让朝鲜王室落入胡虏的手中,这就保全了全朝鲜人的脸面,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如果李倧等人被胡虏俘获,在朝鲜人看来同比中原数百年前的靖康之耻,绝笔可以让朝鲜人羞愧千年的,后世的史书不知道该如何笔伐一众君臣,那真是遗臭千年。

李倧还算是讲究人,吃水不忘打井人,他在建奴退兵后即刻从西城赶往北城,无论如何都得当面向赵烈道谢不是。

“多谢大明天子,多谢赵总兵救了汉阳满城百姓,还请受孤王一拜。”

李倧此番见到赵烈,那个感恩戴德,当然此时他最感谢的还是大明天子,虽说赵烈是驰援的军将,这场仗也是赵烈指挥的。

但是没有大明天子,他赵烈能前来驰援吗,虽说没有奉召,那也是为大明征战,支援朝鲜抗奴不是。

“好叫王上知晓,如今大明民乱四起,加上建奴的攻伐,朝廷已经没有财力再次援助朝鲜了。”

韩建对于李倧一个劲地提天子极为的不豫,心里早将这个所谓的朝鲜王骂个遍,真是感谢都找不着正主,他还能干些什么。

“此番是我家大人无诏出兵,王上定是晓得无诏出兵的罪名,我家大人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为朝鲜一向是大明的属国,大明不能任朝鲜被建奴欺凌。”

韩建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了,你等君臣搞清楚是此番一援朝我家大人擅自出兵的,后面朝廷和天子还有责罚。

“我家大王和我等臣子对赵大人是万分感激的,没有赵大人及登莱军,汉阳必是不保,我家王上必有重谢。”金鎏闻弦歌知雅意,立即转换了感激的对象。

赵烈听闻后看了看韩建,韩建立即领会。

“既然金大人谈及此事,待建奴退兵后,咱们之间就好好谈谈此番登莱军出兵的开拔费、饷银,金大人到时不会反悔吧。”韩建笑道。

“应当的,应当的,登莱军千里驰援,保全了大明和朝鲜的恩义,我家大王定会重重酬谢。”话虽如此,金鎏可是看着韩建一笑露出的白牙感到心悸,他估摸对面的这个粗汉要狮子大张口。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毕竟建奴还没有退军,说这个可是有些尚早,但是这里就埋下了伏笔。

清军全部回返大营,也排出了人手将那些流散野地的朝鲜人押解回来,对于大清来说,什么时候人手都是重要的。

“皇上,我军是不是撤军为上,毕竟赵烈所部只要入了坚城,我军攻取不易,就怕折损惨重。”

多尔衮上前进言道。

此番清军折损真是不多,战死也就是二百余人,还有数百人负伤,但是之所以战损如此少都是因为朝鲜人顶在前方,如今铺满城下里许的可是近两万的朝鲜人尸体,如果没有他们,清军没有数千人不够填的。

因此多尔衮从心里讲是绝对不愿意攻打破虏军把守的坚城,就是攻下来也会是得不偿失。

“不能这么撤军,皇上此番南征朝鲜是为了逼降朝鲜,如今势如破竹兵围汉阳,朝鲜王近在咫尺,如何能就此撤军。”豪格大为不满,他真心不甘。

这一路上,清军顺风顺水,所遇到的朝鲜军简直不堪一击,可说折损轻微,比上番丁卯之战要顺利多了。

这说明清军的军力大增,而朝鲜军还是一如既往的战力渣渣,清军已经取得了碾压的优势,可说局面一片大好。

但是又是赵烈在汉阳阻挡了大军的兵锋,简直是大清的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