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尔典和马士里对此并不意外,他们在中国待了十几年,清楚大清王朝一盘散沙的政治格局。

“抱歉,这是我们的底线,或者由我们解决也可以。”朱尔典弹了一下桌子,没有继续给梁敦彦压力,“当然,这会破坏了我们之间的互信,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们出面,让中国军队撤离。”

梁敦彦没有继续谈下去,对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退兵才有和平,而这个和平不是他一人能决定的,点了下头,他在本子上记了些什么。

“我回去会向总理传达的,现在进行第二项谈判,联合审理,对于其他要求中国没有异议,关于审理法官的规格,中方的意思是尽量对等。”唐绍仪接着说道。

“联合审理由涉案国家的租界方参加,从目前看来,有中,英,法,美,俄,比利时,意大利,荷属印度等九个国家,我们决定由租界会审公廨的首席大法官参与,规格也大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那中方会选派大理院的法官,另外我建议由各国驻沪领事旁听审理,中方也会派遣法部相关大臣进行监察,这也是为了公平公正起见。”唐绍仪道。

朱尔典和马士里想了想,旋即点了点头,“这是个好主意。”

“那好,下面进行最后两款的谈判,公使先生,我仅代表总理个人,将他的意见传达至两位,关于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特别是青岛地区,我们的主张是一贯地,主权毋庸置疑属于中国,德国仅是租借方。”

“我们支持中方的合理诉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给予中方最深切的同情和理解。”朱尔典表情严肃的说道。

“感谢,但总理是意思是,德国人最好不要招惹。”唐绍仪言简意赅的说道。

朱尔典面容平淡,这是他早先就有的判断。

“合约生效之日起,我们两国处于联盟关系,你们的安全由我们保护。”

“和贵国相比,德国也称的上欧洲一流国家,这让我们很为难,再者,青岛有大量德国驻军。”唐绍仪直接把这份担忧摆到了桌面上。

“唐先生,你应该感到十足的放心,德国在远东的兵力不超过英国的十五分之一,法国的七分之一,一旦发生冲突,英国军舰能在六个星期内,从印度派遣四万人到达中国边境,甚至,能在两个星期内,从香港派遣16艘特混舰队抵达天津,封锁整个渤海湾和胶州地带,德国人的军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再没有支援的情况,仅凭你们的新式陆军,三万人到五万人,就足以占领青岛,外交上,我们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包括将一切权益归还中国,永久性驱逐德国在华利益,这对你们是巨大的好处。”

朱尔典一篇长篇大论,让台面上的三位中国大臣皆有些动容,德国虽然强,却是短腿的欧洲屠夫,比起在东方扎根两百年的英法两国,力量无疑小得多,青岛的德军不超过一万人,在三国的联合下,兵败只是时间问题,再加上外交领域的支持,很有可能收回青岛,至少能保护奕劻政权的安全。

“清楚了,之后我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总理。”

梁敦彦点了点头,到此为止,五点条款已经全部讨论完毕,这场会议也接近了尾声。

“祝我们接下来的谈判一切顺利,三位先生,你们瞧,香槟我都备好了。”

朱尔典微笑着和他们告别,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没有退路,弱国的外交只在强国的羽翼之下。

趁着夜色,中方的汽车驶离了东交民巷,汽车上的三个人,怀着心事,却没交流。

其实,在中方代表来之前,奕劻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放弃德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良弼,德国人和禁卫军走得太近,后者几乎就是翻版的德国近卫军团,如果非要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站队的话,奕劻宁愿选择另起炉灶,和英法绑在一起。

那么,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问题,良弼何时退兵?

这是让他们三人头疼的问题,也是接下来的谈判死结。

第二百七十三章逼迫与妥协

(第二更)

“总理,条约都谈妥了,就看良弼什么时候退兵,别的洋人也没再提什么要求。”

从东交民巷回来,梁敦彦亲自登门拜访,向奕劻简要汇报这次谈判的内容,载振也在一旁附和道:“阿玛,总的来说,条约对咱们有利,洋人的意思是,咱们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只要军队撤出租界,他们就立马退兵,明面上咱们吃点亏,实际上化解这次危机,他们也好给他们的内阁体面的交待。”

这个道理,奕劻如何不知,签订条约的好处远大于弊端,最起码解了燃眉之急,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良弼退兵。

奕劻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终于停下了脚步,转头对二人说:“你们也知道,咱们和良弼此前撕破了脸皮,他绝不可能善罢甘休。”

“无利不起早,良弼没必要和总理存心作对,他之所以拥兵自重,不过是有所图谋罢了,他要钱,就给他,钱再多,也是武夫逞勇而已。”梁敦彦说道。

“那可是一千六百万两呐”奕劻心里极不舒服,特别是在钱的问题上,他不愿意做这种养虎为患的蠢事,“不是个小数目”

梁敦彦却道:“良弼漫天要价,总理也未必真给他这么多,五百万,一千万,数目可以一点点降下来,既然咱们能跟洋人谈判,良弼自然也可以谈谈,总之,等条约签了再说,以后怎么办那是以后的事。”

梁敦彦这么一说,奕劻有些动摇了,如今情势危急,举国上下一片谩骂,资政院又对他口诛笔伐,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得把个人情感放在一边,让自己这尊泥菩萨优先过了江再说。

想了想,他对梁敦彦说道:“此前咱们革了他的职,他恐怕不会领情。”

“总理,我看未必,良弼这次要钱心切,咱们或许可以一试。”梁敦彦接着出主意:“不管怎么说,得先让良弼先官复原职,以此缓和一下双方关系,既然要谈,总要先坐下来。”

“资政院已经撤销了内阁的革职令,咱们这时候再。。。”剩下的话奕劻没好意思说出口,先前十三封电报明良弼撤军的是他,临阵革职的是他,现在又让他官复原职,这不是自己扇自己脸吗?再说,这也是多此一举。

“资政院是资政院,内阁是内阁,咱们总要做出一番姿态来,不但要让他官复原职,咱们还要多给他一些嘉奖令,虚衔,要让外人知道内阁并非媚敌事外,也不是嫉贤妒能。”

奕劻皱着眉,在反复琢磨,梁敦彦和载振都不敢打扰,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要听他拍板决定。

“崧生,你说的对,良弼光脚不怕穿鞋,以此要挟中央,当真是可恶至极,但咱们要顾全大局,万事都要等到洋人退了兵再说。”

奕劻攥紧了拳头,毅然决然道:“载振,你给良弼发一封电报,今天晚上就发,先什么也不要说,就告诉他官复原职,等等,不但官复原职,咱们还要给他升官,擢拔为东南五省外务全权大臣,再授予他一枚一等黑龙宝章,另外,租界内的禁卫军,管带以上皆有封赏,官拔一级,对外就说是为了赞扬两江总督恪公尽职,除此之外,别的什么也不要提,特别是洋人抵沪。”

“是,阿玛。”载振看了看奕劻,又道:“要不是说银子的事?”

“不用,先试探试探他的反应。”

“是”

“总理,洋人那边怎么交待?”

“先拖着,等到良弼这块有了眉目再说。”

“时间恐怕不宽裕”

奕劻思索片刻,道:“三天,就三天,三天之内给他回复。”

“知道了,我会竭力争取。”

“嗯,辛苦你了,崧生。”

“载振,资政院这边怎么样了?”奕劻又问。

“闹得更欢了,听几个宗社党的议员说,他们兴许要趁势倒阁。”载振脸色暗沉,局势对他们很不乐观。

“倒阁?胆子不小,知道了,倒不倒阁是他们的事,咱们做好咱们的事就行了。”奕劻倒平静许多,他这一辈子经历了无数风波,但风风雨雨走来,这次,或许是最棘手的一次。

“不怕,只要咱们和英法达成了合约,资政院倒不了咱们。”

载振和梁敦彦对视一眼,彼此疑惑的摇了摇头,他们不知道奕劻哪来的自信,或许他心中还有什么计较吧?

“袁项城走到哪儿了?”奕劻忽然问了一个题外话。

“听克定说,到西洋和印度洋交叉口,开普敦了。”载振楞了一下,说道。

“看来,袁项城是赶不上了。。。”

奕劻幽幽一叹。

。。。。。

“大帅,内阁官报。”

接到消息时叶开在租界前线视察,两个小时以前,他刚从法租界公董局回来,在那里,他用“友好真诚”的坦率交流,安抚一下被窗外铁枪铜炮吓破了胆的公董局官员。

叶开打开电报,扫了几眼,随即冷笑道:“奕劻顶不住了。”

“啸光,汉初,还有周委员,蔡委员,李委员,你们也看看吧。”叶开向陪同的张啸光蔡乃煌等人说道。

这几个人依次翻看,随即大喜,“恭喜良督,贺喜良督,归根结底,朝廷还是体恤有功之人的。”

蔡乃煌,周金箴,李平书是叶开治下的官员,他们自然要为顶头上司高兴,而一旁的张啸光,陆双鸣却一脸淡然,耐心的听大帅如何说。

“这都是据守在租界内的几千将士获的功劳,良弼不过一被革职之人,闲居家中,没出一份力,何来功劳?”

“制台大人切不可。。。。”

“来人,给内阁回信,就说良弼,久居北地,不喜潮湿,沪上多阴雨,遂罹患腿疾,每一发病,辗转床帏之间,哀嚎不能动,故实难领命,特请总理另择一人,担此大任,勿使国事因弼一人耽搁。”

叶开这份段话,不管谁听了,都会被恶心一通,这不是明摆着是托词,而他正有此意。

“是!”

听闻,张啸光飞速照办,而其余三人皆呆如木鸡,愣在当场。

第二百七十四章金融武器

(第一更)

“制台大人,您。。您这是什么意思?”

好半天后,三人才同时反应过来,心中泛着一片惊骇,直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内阁降下这么大的面子向制台大人示好,居然被硬生生地回绝了,这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不过再一想想也是,以良督的性格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要是就这么轻易接受了,不就证明此前的革职令毫无过错吗?

他们清楚,良督绝不会服软,几即便是内阁。

“卑职真佩服制台大人,这事要是换了卑职,那还不上赶着谢恩。”蔡乃煌在一旁拍马屁,叶开自然不会多做搭理。

“咱们走吧,本督还有很多事要你们办。”

在租界前线视察了一圈,叶开心中已经大为放心,如今的局势已经大大缓和,对于英法联军他道不用太过担心,别看阵地上双方仍旧是刺刀对枪管,到哪到了这个份上,谁都清楚这一仗打不起来,剩下的就看谁熬不住先撤离了,说白了,就是从一个军事问题转变成一个脸面问题。

接下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门心思搞经济了。

对于叶开的打算,他们三人自不敢多问,在海边巡视了一圈后,跟着叶开返回了总督署。

。。。。。

三人和叶开在办公室里开起了一次小型会议,议题就围绕着这次的货币改革,基本上就是叶开发问,他们老实回答,然后交待下一步计划,商量的成分不多。

“周委员,旧币回收进行的怎么样了?”

叶开比照着纸上列举的改革清单,逐一对座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