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9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霎时,硬生生被锁链震退的关羽一脸骇然,神情愈发凝重,似乎没有料到身形瘦高的李挚竟是身负神力,单凭链环撞击便能将他关羽击退,如此巨大的力量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显然,关羽是当局者迷,他忽略了李挚一直都没有出手,而是蓄势待发,双臂力量已然蓄力多时,而今猝然出手,必定是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再次陷入被动的关羽,长刀翻转,刀刃闪烁,绕着迎面扑面的锁链欺身而上,试图靠近李挚,与之近身搏杀。恰在这时,但见李挚的右手锁链奋力一甩,长长的锁链贴着地面飞射袭来,霍然扑向关羽的膝盖。

“贼子端是卑鄙至极!”赫然看到李挚的右手飞练锁链朝自己的膝盖打来,关羽脸色大变,厉声怒斥,却不得不纵身跃起,堪堪避开锁链的袭击。就在这时,刚刚被关羽击退的桓飞卷土重来,脚下大步飞奔,既而纵身腾空而起,悍然掷出左手圆盾,砸向上蹿下跳的关羽;旋即,但见腾出左手的桓飞双手攥紧狼牙长锤,高高举起大锤,倾尽全力,凶狠地砸向双脚离地的关羽。

连环击杀,双雄合璧,这才是飞虎天鹰联手之下最默契最强悍的合击之术。

联手御敌之际,李挚手中的一对锁链攻击关羽的下盘,而桓飞掷出圆盾袭扰纵身腾空的关羽,而真正的雷霆一击便是他双手握锤的倾力一锤,俨如“五雷轰顶”。而这套双雄联手施展出来的合击之术,唤作“天崩地裂”,之前从未示人,关羽是第一个尝试这套合击之术的“幸运儿”。

然而这套所谓“天崩地裂”的合击之术并不完整,尚缺最重要的一环,这便是桓飞的狼牙长锤只能攻击一点,却不能全面覆盖,如此便给对手留有闪躲的空间。而能够补全漏洞之人便是李利的奔雷战刀,闪电金刀截断长空,犹如只手遮天一般不留死角,不留余地,令对手无从闪躲,插翅难逃。

唏聿聿!

果不其然,倏然而来的战马长嘶声中,但见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策马奔驰中猝然脚踏马背,纵身一跃,腾空跃起两丈多高,待跃至最高处时骤然凌空翻转,身形倒立于空中,既而单手横握刀杆中段,旋转战刀,宛如旋转的风车一般凌空坠落,而关羽此刻便置身于旋转风车的正下方,被李挚和桓飞二人合围,而今又有一人从天而降。

身陷绝境的关羽,赫然看到最后加入战团的正是将刘备打落悬崖的李利李文昌。这一刻,他双眸猩红,仰天长啸,悍然放弃了攻击下盘的李挚,亦无视桓飞掷出的圆盾,怒吼着举刀斩空,以刀代枪,径直刺向从天而降的李利。

显然,关羽此刻已然置自身生死于度外,企图与李利拼命,即便是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可惜的是他此时面对的不是李利一人,他可以无视李挚和桓飞,但此二人却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嘭!”

电光火石间,只见关羽不管不顾地举刀纵身跃起,试图与李利以命换命,可是就在他双脚离地的一瞬间,一条激射而来的锁链瞬间缠住他的左腿,紧接着,另一条飞练则重重抽在他的右腿上,瞬间传出“咔嚓”清脆的骨裂声响。一瞬间,关羽腾空的身躯骤然一顿,失声痛叫,恰在此时,桓飞凌空直下的长锤霍然砸向他的头颅。

霎时,关羽本能地横刀抵挡,青龙偃月刀与狼牙长锤悍然碰撞,旋即身体腾空的关羽骤然下坠,硬生生地被桓飞砸落坠地。这里面也有李挚猛拉锁链之功,致使关羽根本无法使出全力迎击桓飞的凌空一锤,如此才被桓飞一锤砸下来,重重地砸在地上。

“咣嘭!”就在关羽挣扎着试图爬起来的瞬间,一抹惊鸿直冲他的头颅而来,咻然击飞了他头上的兜鍪(头盔)。旋即,当关羽脑海里一片空白,误以为自己已经人头落地的时候,后背被重重一击,以致他一头栽倒在地上,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ps:衷心感谢:ranky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083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浓烟翻滚直冲云霄,战马长嘶响彻山林。

悬崖上方的狭窄山路上喊杀声一片,其间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和锵锵作响的惨烈搏杀。

一千余名黑衣扈从兵分两路,佯作两支过路商队对逃亡至此的西凉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旋即突然发难,点燃满载着茅草和干柴的马车,致使拉车的马匹受惊,疯狂冲击西凉军阵。

狭路相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被前后围堵的四千余西凉战骑仓促抵抗,又受限于山路狭窄,进退不得,一时间拥挤成团,以致被火马车冲乱了阵脚,伤亡巨大。

仅是火马车的第一波冲撞,便造成了上千名骑兵被马车撞得惊慌失措,以致连人带马坠落悬崖,粉身碎骨。

马车冲撞过后,两股黑衣扈从悍然杀出,前后夹攻,与李利麾下骑兵短兵相接。然而就在两军近身搏杀的一刹那,西凉骑兵再次被黑衣扈从打得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之下再度遭遇巨大伤亡,不得不收缩阵型,节节败退。

原因无它,只因这些黑衣扈从居然随身携带着连弩,事先藏于身后,直到与西凉战骑即将短兵相接之际猝然发难,连弩齐发,致使许多骑兵当即身亡,又一次遭遇重创。

经过两轮杀伤之后,四千多西凉战骑只剩下三千将士,兵马折损四成。至此黑衣扈从再无偷袭手段,遂与西凉战骑近身厮杀,殊死相搏。交战中。黑衣扈从十分凶悍,战斗顽强,一个个都像是与西凉军有血海深仇似的。悍不畏死,有进无退。

面对如此凶悍的敌人,西凉军压力大增,虽然占据着明显的兵力优势,却在厮杀中占不到丝毫便宜,与黑衣扈从杀得难分难解,不分伯仲。

如此艰难的战斗对于这些从邺城突围的西凉将士而言。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因为狭窄的山路限制了西凉铁骑的战斗力。让他们纵有兵力优势和强大的冲击力。却根本无法施展,一次只能出动十几个人与黑衣扈从搏杀,而其他人则被堵在山路中间,进退两难。有力气也使不上。只能干着急。

不得不提的是,在之前的突围之中,这些西凉铁骑随身携带的箭矢已然用尽。如此才使得他们被堵在狭窄的山路上,眼睁睁看着前面的将士厮杀,一个个同袍被打落悬崖,急得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头烂额,却一点忙也帮不上。

正当战局胶着相持之际,局势突变。西凉军迎来了重大转机。而这个转机便源于刘备坠崖时的鬼哭狼嚎式的尖厉惨叫声。

刘备被打落悬崖的一幕,本来并没有多少黑衣扈从看到。然而正是他坠崖时惨绝人寰的尖叫声引起了黑衣扈从的注意,从而极大影响了黑衣扈从拼命厮杀的斗志和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西凉将士则大为振奋。随即,前后两端冲在最前面的将士奋起反击,一举扭转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势,抢得更大的战斗空间,使得余下的骑兵得以加入战团,进一步扩大战果。

午后,天空的太阳彻底被乌云遮盖,呼呼的西风中夹杂着风雨欲来的湿气。

就在这时,山路中段的战场上再次传来一声犹如兽吼般的痛叫,这是关羽的声音,黑衣扈从们都听出来了。

霎时间,黑衣扈从的顽强斗志终于被瓦解了,阵脚大乱,一部分黑衣人已经边打边退,试图逃离战场。

无独有偶。就在黑衣扈从即将抵挡不住的时候,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传进厮杀中的所有人耳朵里,旋即山顶上涌现出数以万计的大军,冲在最前面的则是上万骑兵。

“主公勿惊,孔明在此!”当山道上厮杀的众人仰头张望时,山顶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旋即,一个与众不同的手持羽扇的俊朗男子,策马伫立在山顶上,居高俯视下方,继而羽扇一挥,朗声下令道:“射杀黑衣贼,放箭!”

这一刻,山道上的西凉将士都认出来了,来者正是自家主公的义弟南阳诸葛亮,诸葛孔明。

“嗖嗖”的箭矢俯射而下,数以百计的黑衣扈从堙没在乱箭之中,在一声声惨叫中栽倒身亡。而余下几百名黑衣扈从则萌生退意,仓皇逃窜,可惜的是他们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以至于此刻他们前脚刚走,西凉铁骑便尾随追杀,直至剿灭所有黑衣扈从。

直至此刻,这群黑衣扈从的身份方才浮出水面,他们就是跟随刘备辗转征战多年的亲卫队。

徐州兵败之后,跟随刘备逃往汝南的只有一千余人,此后失散的关羽找到了刘备,并带来两百余名亲兵。至此刘备、关羽兄弟二人身边仅得一千五百余名百战余生的亲信人马,得知张飞被李利杀害的消息后,刘备本想率领残部投奔荆州刘表,无奈关羽执意为张飞报仇,于是兄弟二人好一番争执之后,却谁也说服不了谁,为此他们在汝南滞留半年之久。

最终,刘备还是决定率军北上,投奔袁绍。孰料当他们率部赶到黄河北岸时,却传出袁绍鸩杀汉帝刘协的消息,顿时打乱了他们投奔袁绍的初衷。此后刘备和关羽二人不得不从长计议,又犹豫了两个多月,其间在兖州境内落草为寇,勉强维持生计。

正是落草为寇的这段时间,让兖州曹操得知了刘备、关羽一行人马的行踪,既而荀彧主动请缨,前去说服刘备率部归附于曹操。而曹操迫于自己讨袁联盟成员的身份,加之刘备并非真正心甘情愿地率部投效,于是刘备一行人的行踪便被隐瞒了起来。以致两年间他们兄弟犹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彻底从各镇诸侯的视线中消失了。

邺城之战,刘备和关羽二人率领本部人马一千三百余人作为奇兵使用。隐藏于暗处,负责剪除西凉军的斥候和哨骑。东门外两百余名西凉军斥候便是被他们悄无声息地抹杀的,不过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三百余人的伤亡代价,等同于以命换命,而且伤亡还在西凉军斥候之上。除掉东门斥候之后,刘备率领部曲于当夜潜入西边山林,企图守株待兔。给予败亡中的李利致命一击。

按照曹操的预定计划,他有意给刘备增派五千或一万兵马,命他们在西门外百里之内设伏;如此以来。即使刘备截杀失败,不敌李利率领的逃亡兵马,曹操也能及时派兵增援。可是刘备断然拒绝了曹操的好意,执意率领本部人马前往西山丛林设伏。并声称如果李利没有逃往并州。人马再多亦是徒然。眼见刘备心意已决,曹操便不再坚持,遂了刘备的心意,命他率部拦截有可能逃往并州的李利败军。

然而西边山林与并州交界,且距离壶关守军颇近,在此伏击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可是刘备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赌徒心理。毅然决定直接走官道前往壶关,并于壶关东南三十里处的悬崖山道上设伏。这便是李利等人为何在丛林里没有发现一丝蛛丝马迹的原因。显然。刘备深知西凉军大多来自苦寒之地,擅长野战和丛林作战,是以他果断放弃了丛林设伏的计划,继而采取佯作商队走大路,提前赶到悬崖山道上等着李利一行人的出现。

事实正如刘备所料,成功突围的李利残军果然逃向西边丛林,妄图借助丛林这道天然屏障前往壶关,从而逃出生天。可以说刘备的整个伏击计划相当成功,一切都是按照他预料中的轨迹进行,俨然猜透了李利惨败之后的逃生路线。或许这也是刘备多年逃亡生涯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是以他能够猜到李利遭遇大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