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利趴在软榻上,衣衫尽去,一个年近花甲的郎中坐在床沿上,小心翼翼地拔出李利身上的断箭。

床榻边,每当郎中用力拔出一支箭簇时,马云萝和甄氏二人都会心疼的伤心抹泪,转身背对卧榻,不忍观看。直到半个时辰后,郎中拔出最后一支箭簇丢进盆中,深深地长出一口气,甄氏和马云萝二女才敢扭头探视一看,既而疾步走到卧榻前,查看李利身上的伤势。

这时,榻前木盆中的清水已然染成鲜红的血水,盆中盛有十三支四棱形锋刃的箭簇,这些都是郎中刚刚从李利身上拔出来的。在此之前,李利身体正面插有七支箭簇,两支扎进右侧胸膛,三支在腹部,还有两支箭矢扎在腿上;背面扎着六支四棱箭簇,全在后背上。

半个时辰前,当李挚和陈到等人将身受重伤的李利抬进甄府时,甄府上下众人皆是震惊不已。而马云萝和甄氏二女更是悲痛欲绝,若不是李利还能开口说话,她们俩险些当场晕阙过去。

随即甄氏做主,让李挚等人直接将李利抬到明月阁自己的闺房中,并命人将甄家医术最好的郎中徐老请来给李利诊治箭伤。

所幸甄氏和马云萝二女都不是一般女子,看着满身伤口的李利,她们双眸噙泪却咬紧贝齿没有哭出声来。直至徐老郎中为李利包扎好伤口之后,她们俩不约而同地背身擦干眼泪,凑到榻前,强颜欢笑地面对李利。

坐在床沿边,看到马云萝无比心疼地抱着近乎**的李利,甄氏不禁俏脸绯红,悄然起身走到郎中徐老身边,急声询问道:“徐老,文昌身上的箭伤要不要紧?”

徐老郎中一边清洗双手,一边扭头看着血水盆中的四棱箭簇,严肃地神情渐渐舒展开来。

随之他随手接过侍女递来的布巾擦干手臂,对甄氏和颜悦色地说道:“家主不必担心,文昌公子身上的箭伤看起来伤口颇多,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其实伤势并不重。这些箭簇虽然穿透力极强,杀伤力也很大,却很难穿透公子身上的蟒皮软甲。因此,这些箭簇刺入身体并不深,没有伤到腑脏、骨骼和筋脉,仅是扎进皮肉而已。何况箭簇上没有毒槽,便不是毒箭,加之公子体格强健,内息悠长,故而文昌公子的箭伤没有大碍。只不过公子流血过多,腿上的箭伤比身上更重一些,身体也有些虚弱,需要卧床歇息,好生调养几日便可无碍。”

“哦,这样就好!”甄氏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对徐老郎中感激地说道:“有劳徐老了。府上任何草药都不缺,您不用顾忌其它,尽管开出药方,让下人立即煎药,无论如何也要尽快治愈他的伤势!”

“家主客气了,此乃老奴份内之事。”眼见甄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徐老颇有些受宠若惊,当即恭声说道:“请家主放心,老奴立即开方抓药,然后亲自为公子煎药。家主安坐,老奴先行告辞。”

“好,辛苦徐老了。”甄氏微笑颔首,随即起身将徐老郎中送出内堂,目送他离去。

待她回转内室时,只见李利侧躺在榻上,马云萝正端着参汤一勺一勺地吹冷之后,再喂给他。这一幕看得甄氏好不羡慕,恨不能代替马云萝坐在李利身边,然后精心服侍自己心爱的男人。只可惜她曾经多次向李利暗示爱慕之情,可李利却没有反应,似乎是懵懂不知,或许他本就是个不解风情的男人。

“云萝,不用喂了,一勺一勺地慢慢吃太累,远不如一口气喝掉,来得干脆!”卧榻上,李利很享受地吃着马云萝喂得参汤,眼角余光却瞥见缓缓走来的甄氏脸上流露出一丝落寞之色。于是他当即接过马云萝的参汤,对马云萝稍作解释后,一口气喝干净。

待马云萝为他擦掉嘴角的汤渍之后,李利含笑示意甄氏落座,郑重说道:“多谢夫人及时出手相救,否则今天我这条命就要栽在袁熙手里了。夫人救命之恩,文昌没齿不忘,待日后再报。”

甄氏微微一笑,柔声道:“文昌言重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妾身已经知道了。细说起来,确是我甄府家丁反应太迟钝,没能赶在袁熙下令之前抢先下手,以致文昌遇险,险些危及性命。幸好文昌福大命大造化大,得天庇佑,逢凶化吉,有惊无险;否则妾身罪莫大焉,百身莫赎啊!”

“呵呵呵!”李利爽朗笑道:“夫人切莫自责。此事却是与甄府家丁无关,更不是他们救援不力,而是我和子诚二人过于轻视袁熙和他手下的五百甲士,疏忽大意之下方有今日之祸。倒是甄府家丁端是身手不凡,无声无息之中射杀五百余名袁军甲士,随后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四门,剿除上千名袁军的兵器,并将其全部生擒,无一漏网。如此干净利落的行动,足见甄府家丁训练有素,战力不俗,比之袁绍亲兵毫不逊色,着实令我刮目相看啊!”

ps:感谢密斯李1书友月票支持,谢谢!!!

第453章谁说女子不如男

“咯咯咯!”

甄氏莞尔一笑,美丽的双眼妩媚地盯着李利,疑声说道:“言不由衷,旁敲侧击,文昌此话的本意应该是想询问我甄家的守护力量吧?

这些事情早晚都会告诉你,却不是现在,你现在必须好好养伤,尽快养好箭伤,其它事情暂时就不要操心了。”

“嗯,也好。”从甄氏明亮美丽的大眼睛里,李利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他当即颔首应允,微笑道:“刚才郎中所说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其实我身上的伤势并不严重,顶多就是流了很多血,稍事休养也就没事了。

现在唯有腿上的两处箭伤比较麻烦,金龙软甲护得住上身却无法顾及下身双腿,因此箭伤比较深,一时间行动不便。除此之外,些许皮肉之痛对我来说,当真不算什么,长年征战沙场,这种小伤小痛在所难免,我早已习惯了。”

“话虽如此,却不能疏忽大意。”甄氏显然不赞成李利的话,很认真地对李利说道:“如果你是普通人,或是绿林游侠,那这种伤势自然不足为道,甚至除了我和云萝,都没有人愿意关心你。但是,以你今时今日的显赫地位,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稍有差池便会酿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就像你此次遇险一样,如果你遭遇不测,或是重伤致残,那西凉大军怎么办,那些跟随你的文武官员又该怎么办?若是你无法继续执掌西凉军,那眼下西凉全境的大好局势必将毁于一旦,很可能再次陷于战乱和内耗当中,既而影响整个天下局势。

时下,正是因为你坐守西凉,手握数十万西凉大军。才迫使司隶、兖州以及冀幽青并等州郡的诸侯不敢轻举妄动,无论他们想要攻取任何郡县,都必须时刻提防着西凉军的调动,生怕你突然挥兵出关,进取中原。因此,你李文昌以及你麾下的西凉军,已然成为压制天下各方诸侯的震慑力量。这两年,你在西凉即便什么都不做,却依然压制着各路诸侯不敢大举征伐,不敢轻易集中所有的兵马攻城略地。与此同时。只要你没有出兵中原,他们便不敢与你为敌,反而还会想法设法对你示好。

如果你此次真的遇险了,那这个天下就彻底乱套了。各镇诸侯再无顾忌,必将大举挥兵征伐。大肆夺取州郡城池,不出三年。天下局势就将大变。使得眼下诸侯割据的形势迅速演变为藩镇诸侯国,大汉天下也将彻底崩塌。所以,你现在这条命已经不完全属于你自己,而是支撑整个大汉天下安危的擎天之柱;谁都可以死,唯独你不能出事!”

甄氏这番话,令李利大为惊讶。甚至很震惊。让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不敢相信甄氏竟有如此见识,对他的期许竟是如此之高。

“或许夫人太高看我了,天下即使没有我李利。也会有另外一个代替我的位置。”李利佯作不以为然的神情,自嘲地说道。

甄氏嫣然一笑,摇头说道:“文昌此言不能算错,却有失偏颇。文昌不是商人,或许不知商人最看重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一个可以发大财的商机。所谓商机,其实就是抢得先机,只有占据先机之后,才能将自身利益无限扩展。换言之,眼下各镇诸侯就好比是一个个大商贾,而文昌就是第一个抢得先机之人,引领天下大势潮流。

正如你方才所言,若是你此次遭难,那么不久之后必然还有人取代你的位置,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然而,不知文昌有没有想过,商人抢得先机就能赚取大量的钱财,而诸侯想得到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或者说是人口。只要拥有足够的人口,其它物事都能创造出来,兵马钱粮也自然会有,并且越来越多。自从文昌占据长安之后,手拥雄兵震慑天下,表面上看起来,天下好像没什么变化,照样是诸侯割据,烽烟四起;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正是因为文昌继王允乱政之后,迅速稳定朝堂,才迫使天下诸侯心存忌惮,瞻前顾后,受到极大的压制,不敢大打出手。而各路诸侯虽然仍是征伐不断,经常打仗,但战事规模都不大,没有谁敢倾巢而出,发起大规模战事。

如此局势,就给身处战地之中的百姓以喘息之机,让他们可以从容选择相对安全的州郡避难,或者在当地寻找隐蔽之所藏身活命,这一切便是文昌辅助天子震慑天下之功。这种情形,越早越好,早一年就能让战地百姓尽快转移至安全的地方,这就等于文昌间接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反之,如果不是文昌抢先稳定西都,那大汉各地的战火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比现在更加剧烈,以致于百姓根本没有迁徙避难的机会,顶多一小部分能够逃离战火,而大多数人则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既而在战火中无辜惨死。

如今文昌在西凉实行休养生息之策,看似对天下局势影响不大,实际却是最大限度地延迟了诸侯大战的爆发时间。不漏锋芒的西凉军才是最具震慑力的存在,尤其是西凉一统的形势下,对各路诸侯的压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从而给黎民百姓提供了躲避战祸的时机。

由此,妾身敢断言,如果西凉全境能像现在这样休养生息二十年,那二十年之后天下必定是你的,因为你拥有远远超过天下各路诸侯的人口和钱粮!”

待甄氏一口气说完话后,李利脸色肃然地沉思不语,凝神思量着天下局势以及甄氏话中透漏出来的深意。

李利从未想过自己暗中掌控天子,稳定朝堂,迅速平定西凉,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居然还能间接地帮助天下黎民百姓。这一点。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除此之外,手握西凉大军震慑天下各方诸侯,这是李利预料之中的事情。只要西凉不乱,天下各镇诸侯谁敢无视西凉军的存在,又有谁敢轻捋西凉铁骑的锋芒。

然则,这一切并不是谁都能看清楚的事情,至少李利实行休养生息战略的初衷,就瞒过了很多诸侯的眼睛。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西凉军粮草奇缺,无力出兵中原,只能精简兵马。屯田自救;但这都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说是自以为是的臆测。

事实上,西凉军缺粮缺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若说西凉军就此没有出兵打仗的能力。却是无稽之谈。自古沙场征战,谁不曾短缺粮饷;远的且不说。单说兖州曹操。治下地处中原各州之中最富庶的州郡,但他照样经常缺粮。冀州袁绍或许是天下诸侯之中数一数二的富庶诸侯,但他的富庶也是相比兖州曹操而言的,并非真正的不缺粮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