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无盐女-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轰,四周的炸药已经在爆炸了,这个时候亲兵们已经被马励杀的绝了,余下来的只有张高义一人。

刘应熊和马励手提着剑逼近着路茜和张高义,本来马励是要抓活的,可这个时候却不是那么想了。

刘应熊在刘宁死后,眼里都充了血一般,双眼通红死死盯着路茜,仿佛看死人一般,这样的目光让路茜有些惊惧,所以不由地朝着张高义靠过去。

此时张高义的手上握了两颗炸药,但这个时候马励和刘应熊都不惧,当马励和刘应熊手中的剑朝着路茜和张高义刺去的时候。

噗的一声,两柄剑同时刺入了路茜的胸口,而张高我已经隐在了路茜的后面,用路茜挡了一剑,当下转身而逃。

两把剑同时抽了出来,路茜鲜血飞溅,倒在了地上。刘应熊和马励已经追着张高义而去了,地上的路茜双目大睁,完全想不到自己竟是这样的结局,比上一世还要凄惨的死去。

路茜叫出了两个字,马励,微弱的气息在下一秒化为空气,她死不瞑目,为什么死的不是路瑶。

这边路瑶解开着路元昆他们的身上的绳子,让大家快撤出偏院,外祖父和外祖母拖着路管家,路瑶则护着刘宁的尸体。

也不知道张高义在偏院里埋了多少的炸药,四周不停爆炸的声音,让路瑶惊惧着,心脏扑通扑通剧烈跳动着。

当他们险险奔出偏院的时候轰的一声,整个偏院都炸了,路瑶一惊,马励和刘应熊还没有出来。

这个时候路瑶都不知道如何反应了,泪水仿佛都已经流干了,她心里甚至有些自责和后悔,如果她不找刘宁,刘宁就不会死了。她也害死了马励,路瑶想到老太太说她灾星的那一句话,心中更是难过,是她害死了刘宁,害死了马励和刘应熊。

“瑶儿,快离开这里吧,此地不能久留了。”陈老太对着发呆的路瑶说道。

“祖母,我害死了她们。”路瑶双眼含泪道。

“是你救了大家。”陈老太知道路瑶的难受,出声安慰着,可路瑶摇了摇头,她知道陈老太理解不了她的心情。路茜本来是针对她一个人的,可她把刘宁和刘应熊还有马励都扯进来了,这三条人命沉重的让路瑶喘不过气来。

“瑶儿,他们出来了。”陈老太突然惊喜地咸出了一声,路瑶抬头看了过去,只见马励和刘应熊从火中走了出来。

他们没死,路瑶干涸的眼睛又开始哗啦啦地掉了下来,只是这一次是喜极而泣的,没死就好。

“把她给我。”刘应熊朝着路瑶伸了手。

路瑶的手缩了缩,心里有些不情愿,但看着刘应熊的执着,还是把路宁的尸体交给了刘应熊。

刘宁的灵魂已经离开了,这是路宁的尸体,而路宁是刘应熊的未婚妻。刘宁都不在了,路瑶也不纠结着路宁的身体了,只是从刘宁离开的那个时候,她的心仿佛空了。

“你先去陈家,不必急着回山上,城这会已经破了。”马励朝着路瑶说道,“我先走了”。

马励下一秒消失在了路府,刘应熊也带着路宁离去,路瑶默默地看着老太太那边的方向,虽然答应刘宁照顾好元昆和路菁,可是这个时候她不能留下来。

路良德和路良平已经投诚了,路家成了这样,他们若是回来也容不下她。路瑶带着外祖父外祖母抬着路管家慢慢地离开了路府,兰芝姨娘望着路瑶远去的背影,想追过来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顿足不前。

路府老太太晕迷未醒,小刘氏和杨氏打了一场,又因着炸药的原因,受了重伤。而被炸药波及的还有路元重和路元泽,这一个是路良德的嫡长子,一个是路良德的爱重的儿子,路元重伤了手,可路元泽为救何贵妾被炸药炸伤了腿。

“三姑娘”路家门外,六子和陈大舅急急赶来。

“瑶丫头”陈大舅唤了一声,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陈举人和陈老太的身上。

路瑶朝着陈大舅和六子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这个时候的路瑶是失意的,眼睛焕散,心神也不知道飘到了何方。

陈大舅和六子忙把陈举人和陈老太还有重伤的路管家送到了马车上,六子看着路瑶这般有些担心,“三姑娘,该上马车了。”

“哦哦”路瑶反应了过来,见陈大舅已经坐在了马车上准备驾车了,就等她和六子上来。

路瑶挥了挥手,拒绝了六子挽扶,准备上马车。

六子看着路瑶身上掉下的香囊,捡了起来道:“三姑娘,你的香囊掉了。”

路瑶整个人一怔,回过身来,看着六子递上来的香囊如雷遭击,她竟然忘了这个香囊,路瑶忙从六子的手里抢回了香囊,紧握在了手心里,甚至心都跟着颤抖了。

六子看路瑶心神不宁,出声道:“三姑娘,你还好吧。”

路瑶勉强笑了笑,“六子,我没事,快上马车吧。”说完,路瑶上了马车,由陈大舅和六子在外驾车。

陈举人和陈老太本就年纪大了,经了这一番折腾,身心疲惫,到了马车后就相携闭目休息了。

而路管家早陷入了昏迷,路瑶把香囊打开,里面共有三层,她从第一层里拿出了一个字条,里面只有几个字,莫强求一切自有天意。

没了,路瑶不禁有些失望,智远大师肯定知道什么。刘宁到底能不能回现代,路瑶很想知道,她一定要找智远大师问清楚,不能这么被智远大师继续忽悠着。

第六十八章 城破

时下正九月,城破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平江城,张仕诚被俘虏了,潘元绍和潘元明兄弟和路良德还有路良平兄弟向朱军投诚,只是不想潘元绍和潘元明和路良平都死了。听到这个消息,路瑶的心情又沉重一分,路良平一死,杨氏重伤,路元昆和路菁就更加的无依无靠了。

具体的消息路瑶并不知道,她只知道城破之后,张仕诚被俘虏,吴王妃和路小姑自杀,张保辰烧了吴王妃*了。

张高义死在了偏院,张高通则下落不明,听说吕珍之子吕兴护着张高通逃走的。

至元二十七年(1367)九月,平江城破,张士诚入室启缢,被人救下,押至应天府见朱元璋,闭目不语,被乱棍打死。

此时寒山寺里的智远大师,正望着那矇胧的夜色久久凝神,喃喃自语。自这方天空出了路瑶和刘宁还有路茜这三个变数,智远大师就知道历史将要改写了,可天意如此,一切也强求不得,只要大方向不变就行了。

陈家这边,路瑶带着陈大舅和六子,分别把杨大夫和老郎中接了出来。路瑶把老郎中和路管家安置在自己新买的宅院里,受了点轻伤,在后院休养,路管家则由杨大夫治医着。

万幸杨大夫和老郎中还活着,自从路府回来之后,陈举人和陈老太便病着了,更不说还有个重伤始终吊着一口气的路管家。

只是路瑶也看出老郎中并不愿意见杨大夫,只要杨大夫出现,老郎中就回避,路瑶也不勉强。

平江城已经破了,朱军进驻了这里。只是朱军一直在抓着张仕诚的党羽,见路府没事,路瑶也放下了心。

路瑶亲自带着六子进了一趟象牙山,把陈氏一众从象牙山接了回来,临别之迹,路瑶看到了大老虎,朝着大老虎拜谢。才离开了象牙山。

离开的时候。陈氏他们心里也有些不舍,虽然刚开始来的时候不习惯,但住了大半年以上。他们也渐适应了。

走的时候陈氏他们带走了所有的肉,但酿的青果酒还是留了大半在山洞中,在他们离开之后,大老虎又回到了山洞中。仿佛这里就是他的老窝,他的地盘。

而路瑶他们所留下的青果酒也被大老虎拿来浅尝着。大老虎整整喝了一坛之后,两眼迷离,懒洋洋地躺在地上,一脸满足地闭上了双目打盹着。自此之后。大老虎就爱上了青果酒,虽然不缺肉吃,但每天都要喝一点。要不是酒坛子有限,大老虎都恨不得一下子喝完了。

一行人回到了陈家。亲人见面,自然是抱头痛哭的。

再看到孙辈回来,陈举人和陈老太的病情也好了大半,但还是需要休养。陈大舅和两个舅母再看到儿子女儿平安归来,甚至还长肉了,心里也高兴,对路瑶和陈氏的感谢自是不提了。

可见了孩子们对路瑶的依赖,及文柏和文弘对路瑶的好印象,两个舅母忧心忡忡,就怕两个儿子看上了路瑶了。

经此一事,陈举人对路瑶就更加的看重了,一众孙辈的地位都排到了路瑶的后面。

有杨大夫的医治,路管家撑了一个月便去世了,走前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路忠哭的很伤心,唯一的亲人都离开了他。

路瑶和元洲带着路忠安葬了路管家,路忠从此跟在了元洲的身边,也幸好等到路管家的遗言,不然还真找不到那城外十里坡。

路管家的城外十里坡,其实就是城外的十礼婆,十礼婆家确实住在城外,而且也是子孙满堂,算是一个有福气的老太太了。十礼婆其实就是个媒婆,她做的媒非常之多,在媒婆这一行的声誉很好。

老太爷对十礼婆有恩,路管家也对十礼婆多有帮助,所以老太爷的遗留之物其实也是交到了十礼婆的手里。这也是路管家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的,他已经被盯上了,怕保不住老太爷的遗物。

东西自然是到手了,十礼婆对老太爷很感激,也不会昧下老太爷的东西。

路瑶和元洲私下打开了盒子,用的正好是元洲脖子上的钥匙,里面有两卷羊皮卷,一块玉,一封信,还有一些房产地契和银票。

信是写给元洲的,路瑶姐弟拆开来看,是老太爷的遗书。尽管路瑶怀疑过老太爷的死,可却没有证据,看了老太爷的信,心里又觉得奇怪,老太爷仿佛知道自己活不久似的。

两张羊皮卷,其实就是族谱,第一份,老太爷的妻子自然是刘怡黛,而五个孩子都是刘怡黛名下的,并没有老太太的名。

第二份,妻刘怡黛,嫡子路良修,嫡女路玉珊。妾刘氏生长子路良德、三子路良平,么女路玉莉。

看到这两份羊皮卷,路瑶就知道老太爷已经做出了决定,而这决定也是让路良德选择。想到了路府里的那份族谱被改成了妻刘怡君,刘怡黛之名都被抹去了。

路良德选择了那一份羊皮卷,哪份都比路府上的那一份真,因为路府上的族谱,最大的就是老太爷,而这两份羊皮卷,往上追溯都有好多代,而老太爷正是南宋官吏路彬的后人。

南宋恭帝时期,路彬任广西提刑时,明察秋毫,杜绝冤狱,后又为民请命,减去部分过于沉重的赋税。官至刑部侍郎。

路家祖籍晋阳,晋在现代是山西省的简称,那晋阳不就是山西太原了。路瑶之所以知道,也是因为在现代她老家还真是山西太原人,她老爸和她家太后都是那里人。

路瑶灵光一闪,现代的她莫不是如今路家的后人,不怪路瑶多想,而是她本姓路,又同名同姓,再加上祖籍也是山西太原的。

虽然从元朝到现代,经历了好几代,甚至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的,有些人早不知道自己祖上哪里人了。而现在路家的族谱让她多想,可路瑶也无法确认,也有可能是巧合,只是这一切也太巧了。

老太爷的信中提到他们的曾祖母和祖母都葬回了晋阳,老太爷也希望元洲日后能把他也移葬回路家的祖地,这是老太爷的心愿。

至于那一块玉佩,老太爷也说了,这是路家祖传的玉,寒潭暖玉。老太爷曾卖给了何家,但何家因了寒潭暖玉丧命,玉下落不明,老太爷也是多年费尽心力才把玉找回来。

“姐,我们要怎么办,现在去路府给祖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