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1933-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三多解释道:“这是开胃菜,船上种的。”

黎公公用牙签插住一片西红柿说道:“这蔬果船上也能种植?”

“既然铁船都能浮在水面上可以无帆而行,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黎公公点点头:“说的也是,看来这澳洲的技巧可不只是造一些快枪钢炮啊。”

果盘吃完,饭菜也上来了,到没有很多肉,但是荤素搭配的很合理。这对一到冬天就整天羊肉的北京城来说,更是难以见到的。就是大馆子到了这冬天,做菜也是以肉和豆腐为主。

兵部主事李立德吃完后心满意足的用上国天使的口气说道:“依我看,你们澳洲人整天海上飘来飘去的,不如学那郑家归附朝廷。朝廷赏下一官半职就够诸位享用不尽了。”

“切。”金三多心想:还不是看上我们的船只和技术了。想挖墙脚,也得有人去给那封建朝廷的皇帝去磕头才行,这种事现代人十个有九个受不了的,当然若是有天生的奴才也保不齐。

金三多说道:“早就说过了,我们澳洲不跪活人的。您看我们平常都不怎么上岸,就是懒得碰上这种破事,真打死几个当官的,有爵位的,只怕两边都不好看。”

兵部主事显然是有备而来说道:“这不叫个事,朝廷可以封赏你们一个大大的爵位。到时候恐怕是要让别人跪你们的。”

“算了,我们又不是死人。再说了,就是见官不跪,那见了皇帝呢,也能不跪嘛?”金三多一句话直截了当的掐断了这边的邪念。

兵部主事李立德说道:“见了皇上,这个……”

黎公公帮他答道:“那自然是要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金三多说道:“我们澳洲人相信,这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讲究的是一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二位别看我今天坐着这澳洲元首的职务,保不齐明年就辞了。”

兵部主事李立德惊道:“这怎么可以?”

“这有什么不行的。”金三多说道:“三国里面那句形容龙的话怎么说的。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也。所为皇帝是真龙天子,若是做不到这一点,还算龙嘛。”

这话说得是没错,可是这两位都不敢接下茬,一句说错了只怕前程甚至性命都要丢掉了。这龙啊天子啊是能乱说的嘛,当然了,人家澳洲人不归明朝管,想怎么说都行,可是这两位本身就有互相监督的性质,虽然分钱上面大家认识统一,可是告密方面谁也信不过谁。

兵部主事李立德心想,想招降这帮澳洲人还真是麻烦,上面给的这个苦差事真不是人做的。回去问问,可不可以让澳洲人内附后终身不面圣,这也就免了跪拜皇帝这一关了。话说回来,上面那些大佬总是当澳洲人都是傻子一样,人家就是内附了,还真能将这造枪造炮技术以及大铁船和造镜匠人交出来不成。到是眼前这位说的有点谱,那造炮造镜在澳洲应该是只有极少数匠人才懂得,就像明朝的官员不会打铁一样,这船上的人也不会。

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其实明朝这帮人是不拒绝外国人在明朝做官的,看利玛窦就知道,虽然老传教士总想着将皇上以及大臣们都洗礼成主的羔羊,可是朝廷每年祭祖祭天这一关就过不去——基督教是反对祖先崇拜的。

不过这不妨碍一群士大夫们整天找利玛窦谈论天文地理以及数学几何历法,并且在铸造红夷大炮方面,澳洲人的红夷钢炮出现之前,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去谈论一番的,自然大部分是眼高手低没见过实际的也敢于夸夸其谈,明末风气本就如此。

虽然利玛窦和明朝结下不解之缘,可是现在明朝的西洋景已经由逝世的利玛窦变成了汤若望——同样是传教士,同样博学的汤若望取代了利玛窦的位置。

可是这位子不是这么好做的,这些年来耶稣会教士几代人推广耶稣信仰没什么成果,但是对明朝的光学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推动效果还是不小的,火药和火炮的技术也从这里流传给明朝,尤其是颗粒火药技术,这个让明朝受益良多。

只是作为传教士本行来说,虽然这教堂建了几座,可信徒真的没多少,倒是经常有人进来烧香拜佛的——见了寺庙终究是要拜一拜的,国人相信这天主和各路的佛祖和人一样,讲究个礼多人不怪。

当然这种行为将传教士们气的死去活来——基督教的教义就是,除了耶和华耶稣玛利亚他们一家子是神之外,其他的教派都是邪教,其他的神都是邪神,其他神的信徒都是入了邪道的。要不是大明朝的律法要遵守,这帮传教士对于祖先信仰以及其他佛教道教或是伊斯兰的教徒早就用火刑烧了——在欧洲以及烧了好多年。

只是现在汤若望不禁陷入了前辈们的传教难问题,甚至连朝廷的地位都低了不少,最近北京这边的真伪火器专家们都开始研究澳洲人的快枪钢炮,而这些是连欧洲都没有的先进技术。

这澳洲的快枪钢炮汤若望也见过,但是想仿制的话,那红夷钢炮是万万仿制不出来的,这么薄的生铁炮壁除了炸膛无路可走。如果在欧洲,传教士一句魔鬼的武器,就可以让这些武器被教廷束之高阁,可惜这里是明朝神权已经小到连教堂内都要执行大明律的地步。(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卷军火商人的盛宴第二百九十一章要烧无色玻璃

这传教不顺利也是东西方价值观的体现,这里可是路过的人口渴了吃个果子不算偷的时代,而圣经里面偷吃果子就要被打下炼狱不说还要子子孙孙的受罪。

佛教能在这片土壤上面发展起来和其自我阉割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在明朝藏传佛教和中土佛教已经是两码事了。道教作为本土宗教也有其天然优势,那就是将历史上的名人以及从古至今的神化传说故事整理起来,一套系统就算完善了。至于这些历史名人为什么成神,那还不简单,来本封神演义就全部解决了。

对于洋神父的怨念庐山号根本不知情,打发掉想挖澳洲墙角的二人组后,阿莹最近买下的小宠物又来打发饭底了。

不知何时起,一些上层社会的国人认为吃光了是很那个啥的。所以,这次也是一样,还算丰盛的a餐三个人都没有吃完。

看到阿莹口中的小黑正在愉快的添盘子,金三多眉头上多出几条黑线。阿莹整天不离手的这可爱宠物是从皮岛猎户手中买下来的一只黑熊幼崽。大约是见到在澳洲的姐妹们都养了树袋熊做宠物,阿莹的心也开始萌动了。

和阿莹不一样,金三多知道这个家伙是能长到一千几百斤的,怎么说也是猛兽。只是当时阿莹看到已经失去母亲嗷嗷待哺的小黑之后,就忍不住母亲大发,将其从猎人手中买了下来——并向金三多保证小黑一定会很乖很乖的,想起动物园里面只会卖萌的大家伙们,金三多也只好认了。

拿上饭后一杯茶,金三多去了生物老师那边:“蔡老师。我想问一下,熊作为大型哺乳动物之一,如果有天凶性大发怎么处理?”

蔡老师看着那边卖乖的小黑说道:“你说的那个吧,我想不会的。”

“还请老师指教。”

蔡老师说道:“这么说吧,母性这个东西呢,不是只有人类才有的。你听说过狼孩或者熊孩的故事吧。就是因为幼崽死去,母狼或母熊将找到的人类婴儿抚养长大的那种。”

“一点点传闻还是有听说的。”不过人家那是死了幼崽,咱家这口子是什么情况呢。

蔡老师也抱着茶杯说道:“哺乳动物呢,总体来说都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类婴儿从小被母狼抚养或者被母熊抚养,他长大后就是熊孩或者狼孩,从本质上说除了基因和外表外,他已经不是人类了。同样的道理,狼和熊从小在人类社会长大,那他除了外貌和基因之外就是人类的一员。将宠物作为家庭成员的这种事情很常见吧?”

“这个经常有,我小时候也养小狗的。我去当兵的那年小狗舍不得我走,追了我很久…直到我在车站上车。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是说这只熊长大以后,就会成为不会说话的人。”

蔡老师点点头:“就是这么点事。总体来说,就是冷血动物也是有亲情观念的。野外的熊伤人一般是为了保护地盘或幼崽,其实狼和狗的本质除了驯化度之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你养的狗,你抱她的小狗他不会咬你吧。”

金三多想起自己养的那条小狗说:“我养的那条,看见我就忘记刚出生的小狗崽子了。”

“所以说,尽管放心吧。他就算长大后,也会是我们中的一员。”

得到在人类社会从小长大的猛兽不会有什么危害的答案后,金三多去厨房弄了些海鲜来一起和阿莹喂养小黑——长大了只认识妈妈不认识爸爸,那可就要悲剧了,金三多自认在这力气上面是无法和黑熊比拼的,只能期望这小黑长大以后更听话一点了。

看今天老公这么配合,阿莹落下几滴眼泪。

“嗯怎么了?”

“没事,想起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了。”

“没事,我们不是好好的嘛。再说了,每家这么多孩子不就是为了避免骨肉分离这种情况发生吗。”金三多说起自家事来:“我家孩子比你家还要多的多,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我一岁的弟弟家里不住非要去外面租房住,结果中了煤气挂掉了。家人知道后只有一个‘哦’字。”

阿莹擦去眼泪说道:“你们家的人可真冷淡。”

“那是因为他出去租房住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考虑清楚有什么危险。包括他可能因为意外死去这件事,在他出去租房住之时我们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金三多说道:“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要工作要学习,每天到晚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悲伤什么都不去做了,那才不值得呢。”

话说这边大明朝在引进了第二批澳洲火器后,除将神机营改组为神机军外又建了两支新军,分别是辽东的广宁军,执掌这新军的人物是西洋火器专家孙元化,另一支是直隶的天雄军执掌这支新军的人是大名知府卢象升。

得了这些消息后,庐山号的穿越众也有些忐忑,这八股文中虽然没有什么军事知识,但靠八股文起家的人中间,还真是出了不少军事天才的——话说已经从小开始就严重偏科了,但是对于新事物还能理解的这么快,只能用人才来形容了。

王阳明那个开个挂的就不说了,就现在北方这些明朝新军的主帅也都是一时的人杰。好在标准化和流水线技术对明朝来说还是老大难问题,不然澳洲共和国哪里还有的混——有这个国家了嘛。

澳洲青年城。

工业组的林逸郑重的说道:“现在我宣布,高炉炼钢计划无限期停止。”

高炉是建不起来了,虽然有技术有图纸可是一个顶层吹氧问题就难倒了一大帮人——液态的氧气生产和储存就是一个问题,六十年代乡镇间的小钢铁作坊都能从工业社会体系中买来原料,可现在的问题是澳洲没地方去买——工业化其实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两个厂子,这一点庐山号的穿越众们总算明白了。

好消息是,广东来的这些匠户师傅们建设的炼铁平炉已经能出伪钢(灌钢)了,再建设几座炼铁厂勉强能满足澳洲暂时的钢铁需求——特种钢就要看庐山号的高温电炉。

既然高炉炼钢的计划破产了,高炉烧玻璃的计划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