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大明帝国-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要么抛弃那十几万军队,保住剩下的一百多万老弱妇孺,要么明军把真主之鞭送过来祸害。那些混蛋最喜欢干的可就是杀人放火顺便把女人小孩抢走送回老家拍卖,可以说他们祸害完,这片土地还能剩下一半人口,那就绝对可以说大发慈悲了。

要么死他们几乎所有青壮年男人,要么所有男女老幼大家一块儿上路,这个选择并不难做出。

就在明军登陆班达亚齐一周后,亚齐共和国宣布退出战争,并且以属国形式加入大明帝国,在du立了一年多之后,重新过上了殖民地的美好生活,至于其他那些具体的东西,这个就没必要说了。总之当年他们是怎么在尼德兰人统治下生活的,以后接着一样在大明帝国统治下生活就可以了,而且杨元首还任命了第一任亚齐总督。

因为熟悉亚齐情况,前任大明帝国驻棉兰总领事张步青被任命为亚齐总督。

对于大明帝国吞并亚齐和安达曼群岛,外界反应平静,对此大家都很理解,以目前大明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杨丰能忍到现在才搞对外扩张,这已经可以说是很难能可贵了,真得很不容易了。

所以除了苏联及其盟国的抨击外,米国和西欧各国都没有太大反应,尼德兰政府还紧接着和大明签署了亚齐问题的最终协定,算是正式承认了大明对亚齐的统治权,虽然亚齐已经宣布du立一年多了,但尼德兰政府毕竟还没承认,在法律意义上,他们还依旧属于荷印联邦的自治共和国。

而作为这份协议的奖励,大明帝国向尼德兰赠送了一个中队的追风战斗机。

后者已经可以差不多确定采购追风了,先送他们这一批,让他们用着看看,这样坚定一下他们购买的信心。毕竟这时候竞争者还是不少的,不光是米国人的佩刀,不列颠人的流星也都在争夺这笔总额可能超过百架的订单,尤其是美国人那边。要知道尼德兰人现在还正花着米国人的援助呢!

就在亚齐政府宣布加入大明帝国之后,紧接着正在北苏门答腊南部苦苦支撑的亚齐军,也被宣布为叛军并取消国籍,当这个消息通过电台播放后,已经只剩下不足十万的亚齐军。彻底崩溃了。真正的崩溃,完全散了伙,有发了疯向明军发起决死冲锋的,有哭着喊着跑去找明军或者爪哇军投降的,有干脆大吃大喝一顿自杀的,当然还有大批直接拖着枪消失在丛林。

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投降了。

“投降总数是八万,里面包括了伤病员,其中向咱们投降的有五万,另外有三万向爪哇人投降,逃到廖内省丛林沼泽中的大概有五千人。在杜里还有他们原本做后卫的一个师,因为咱们没有登陆反攻,他们现在正不知何去何从呢!”

陈虎拿着亚齐战役的战报对杨丰说道。

“把投降的全装船送给东印度尼西亚各自治共和国政府,别忘了给他们身上盖章,然后这些人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反正他们那里有的是种植园缺苦力,算是我对他们支持这场战争的感谢了。”

杨丰说道。

东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就是苏拉威西,马鲁古,西伊里安等三个自治共和国。这片地方面积虽然不小,但人口却并不多,除了望加锡以外,甚至找不出一座像样城市。安汶因为明军海空军基地建设。这几年稍微繁荣一些,其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些贫穷落后的半原始民族,经济上就是香料出口,马鲁古群岛就是狭义上的香料群岛。

而香料生意基本上都操纵在华人和白人手中。

这些地方老百姓思想纯洁,尼德兰统治他们都毫无怨言。相反他们却并不喜欢被爪哇人统治,目前的情况是,他们都心安理得地做着荷印联邦成员国,而且非常喜欢这种生活。军事上由大明提供保护,经济上华人和白人共同控制,再加上少量地方上层土人一起搞共和国玩精英民主,下层老百姓天真而又单纯地继续过着他们祖祖辈辈过着的生活,打鱼种田唱歌跳舞快快乐乐。

用杨丰的话说,那民风之淳朴让人不禁忘却尘世纷扰。

当然,他那支真主之鞭,也就是由这些淳朴的民族组成,包括那些喜欢吃人的,把这些亚齐战俘扔到那里就行,那些胡椒肉豆蔻种植园主们,一定会爱死这些免费的苦力们。

“那么杜里那支亚齐军呢?”

陈虎问道。

“慢慢剿着吧,不着急!”

杨丰很随意地说。

至于剿到什么时候,这个就看雪佛龙识相不识相了,反正两军交战区,要是敢回去重新采油,那我们可不保证安全,要是死了可就活该倒霉了。

陈虎心领神会地笑了笑。

亚齐战场上的大规模战斗至此结束,当然剩下还有一些跟跑散了的亚齐军,还在进行一些零零星星小规模交战,这个就不值一提了,总之这场东南亚大混战中,第一个倒下的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为大明帝国增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附属国,或者也可以说是殖民地。

当然现在是文明时代,不兴这种称呼了。

紧接着杨丰宣布,将在班达亚齐和首新港,也就是原本的布莱尔港,各修建一座大型空军基地,其中首新港,还将同时修建一座海军基地。

除此之外还有大规模的移民计划,比如说首新府,最少也得有二十万人口,才能配得上府这个行政区划,虽然那地方全是原始森林,甚至还有野人,但却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渔场,这些都是可以发展经济的,虽然没什么能源,但接下来亚齐的天然气开发完成能源不就有了吗?从司马威港运过去还没一千公里呢!总之大有发展前途。

实际上那里之前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就是大明帝国消费的,因为那儿出口的支柱是红木,这玩意儿在日益富裕起来的华人中间可是非常受追捧。

还有亚齐。

这时候的亚齐,那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啊,满大街的寡妇加未婚少女,具备生理条件的男人严重不足,而且不是一般的严重,虽然大明不鼓励华人和其他民族通婚,但谁让你们娶她们了,去安慰她们懂不懂,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

都是文明社会哪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但是那些女人,她们的孩子,大明的男人们也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教育,关键就是教育。你们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因为在教育上的缺失,之前的事情就不提了,以后在你们的下一代上,一定要避免再重蹈覆辙,所以必须加强对你们下一代的教育,当然我也知道你们现在财政比较困难,拿不出钱来办教育,但既然已经是大明帝国的成员了,我们自然就不能坐视不管。

首先由我本人出资,按照大明帝国的义务教育标准,在你们那里建一批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另外我还会在帝国发起一项定点帮扶的活动,每一个大明的公民只要有能力有意愿,都可以认领一个亚齐困难家庭做帮扶对象,以后这个家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去找他请求帮助,不仅仅是儿童教育方面的,就是家庭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困难,都可以去找他。

我还会单独设立一个奖项,对于这种互相帮扶活动做得好的家庭,提供奖励甚至授予勋章,说到底现在我们都是一家人了嘛!”

杨丰一脸真诚地对亚齐共和国总理说道。

后者其实就是原亚齐共和国总统,那也是尼德兰人培养出的精英人才,当然不会不明白杨丰玩这些花招儿的意义。

他开的学校那肯定是教华语华文中华文化,这样的学校教育出来以后,下一代的亚齐人,估计也就忘了自己老祖宗是谁了,等到再下一代估计连亚齐这个名字都忘记了,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是最狠的,直接从根源上解决一个民族。

至于帮扶意味着什么就更不用说了。

那他玛是让华人男人来入主那些失去男人的亚齐家庭,杀了他们的男人,睡着他们的女人,教着他们的孩子。

太狠了,这还是曾经那么善良那么柔顺那么好欺负的华人吗?这位元首大人简直就像一个恶魔,而且还是传说中那种最xie恶的恶魔,他不但挥舞着镰刀,收割着亚齐土地上的庄稼,甚至还抡起锄头,刨出亚齐地下的根茎,直到让亚齐土地上干干净净,再也找不到一丝过去的痕迹,让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永远湮灭在历史中。

但他们却已经别无选择。

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否则杨元首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达到他的目的,同样很干净彻底!

第二九四章跨越式发展

随着亚齐的战局结束,杨丰又恢复到了之前那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别说所有人都期待的爪哇大反攻或者天竺大反攻了,就算战场上的小规模局部反攻都没有出现。

甚至明军舰队,都依然在坐视苏联商船一艘艘进出这两国的港口。

“唉,我也不想啊,难道我不知道苏联人正在不停给他们运输军火吗?可我又能怎么办?打沉它们?苏联的图四轰炸机可就在天竺的机场,万一他们来我这里扔颗原子弹怎么办?就算他们扔不到应天,扔到其他华人城市我也受不了啊,虽然我也有大批夜间战斗机,但现在不是二战时候了,那时候就算有漏网之鱼扔个几枚炸弹也不值一提,那原子弹有一架轰炸机漏网,对我可就是沉重打击!

你们又不给我防空导弹,我自己的防空导弹又没研制出来!”

杨丰很无奈地对约翰逊说道。

他的防空导弹进展并不快,主要是他的最初方案被那帮合伙人给否决了,他提出的就是****方案,但这种防空导弹并不能满足他那些合伙人的需要。

杨丰这里好说,有一款中程防空导弹就足够,反正苏联人想核平他只能从天竺起飞。

爪哇是不可能的,泗水和班达楠榜两座基地,不可能允许图四出现在它们视野中。

新华虽然也可以,但冲着杨丰和李同志的关系,后者不太可能同意,要知道至今双方民间贸易依然不断,无论是贴牌出口和原料进口都依然在进行,只是一些敏感物资贸易被叫停,但这种事情谁都知道他们背地里肯定还在搞,就连香港的华商都把走私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更别说是大明的了。

好歹双方还有点香火情,李同志不会做得那么绝。

但从天竺起飞,图四能不能带着沉重的原子弹飞到应天还很难说呢。好歹双方隔着近三千公里,就图四那轰炸半径,这个距离已经很悬了,而顺天。奉天等地直接就在轰炸范围以外。

更何况这些地方面向天竺一侧全是海洋,杨丰只要能把防空导弹装舰,哪怕是中程防空导弹,也能在外围形成一个足够安全的防空屏障。

但欧洲各国不行啊!

一款射程三四十公里的防空导弹对他们有屁用,就算真打下苏联的轰炸机。这时候也到自己头顶了!

所以欧洲合伙人们的一致标准就是,射程超过一百公里,哪怕达不到这个标准,七十公里已经是他们能接受的极限,再短绝对不行了,因此杨丰没办法,只好把海标枪的方案修改一下扔给了他们,这才最终打发这些家伙满意。虽然海标枪是一款舰空导弹,而且是一款名声不佳的舰空导弹,比如说没看好谢菲什么的。但如果变成陆基防空导弹,那么它的种种缺陷,就完全都不存在了。

比如它个头大。

它再大能大过奈基去?能大过波马克去?能大过萨姆1去?

比如预热时间长。

那个不值一提,陆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