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大明帝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钱在手,足以解燃眉之急了。

“元首阁下。您对接下来的谈判有什么建议。”

他紧接着说道。

尼赫鲁已经接受联合国的停战令,交战双方在各条战线上都已经停火,和谈将在联合国特使主持下,在锡兰首都科伦坡举行,那么和谈的底线就必须先确定下来。

“我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天竺必须赔款,数量另外研究,但赔款给我一半,剩下一半你们和阿萨姆分,至于土地我一寸也不要,你们自己随意,不过我觉得海德拉巴咱们还是给他们好了,毕竟那里全是天竺人,咱们就算真吞下,以后也是个麻烦,克什米尔不妨按照现在控制线停火,旁遮普战线不用说,他们必须得撤回去,另外阿萨姆的北岸地区,这个看谈判情况再说。”

杨丰说道。

阿尤布。汗立刻点了点头,真纳本来就没准备要海德拉巴,那地方是天竺教徒聚居区,他要了也是块烫手山芋,他的底线也是这样,反正一块儿西孟加拉和半个克什米尔已经足够了。

但问题是,这个结果阿萨姆人不一定接受。

因为这样实际上是以明巴联军退出海德拉巴,交换天竺人撤出拉合尔,反正明巴联军很难守住这块以天竺教徒为主的土地,天竺人攻下拉合尔的日子也遥遥无期,完全值得交换。但北岸地区就没什么可换的了,除非巴基斯坦让出已经到手的五分之二克什米尔,或者整个的西孟加拉,但这种事情真纳肯定不干。

而天竺人也不会放弃北岸地区,因为放弃那里,就意味着他们的东北边疆区,也就是藏nan地区,变成了一块飞地,无论阿萨姆人想抢还是民华想收回去尼赫鲁都无能为力,除非拿出一块价值足够的地方交换,但已经没有可交换的了,明军要是没撤出特里凡得琅,倒是可以拿这块地方交换,可现在不行了。

“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我们是盟友,现在是,以后也必须是,您应该明白就算停战了,天竺依然是我们共同的威胁,不论你们还是阿萨姆,都无力单独应对,必须联合起来,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团结,没有阿萨姆人的同意,任何谈判结果我也是不会同意的。”

杨丰很明确地告诉他。

阿萨姆人当然不会同意,他们是胜利者,却收不回属于自己的领土算怎么回事?更何况这场战争中,他们虽然出兵不多,但却是最主要后勤保障,无数阿萨姆人扶老携幼跑到各处工地上修建一条条公路,铁路,机场,甚至光累死就累死了好几千。更别说一个不足五百万人口,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半原始部落的小国家,却前前后后动员起了近十五万军队,其中伤亡接近五万,这才死死捍卫着北方战线,这样的付出却收不回自己的国土岂不成笑话了。

结果谈判还没正式开始呢,联军自己内部首先陷入僵局。

“我有个提议,你们不妨考虑一下。”

在三方的闭门会议上杨丰说道。

“元首阁下请讲。”

阿尤布。汗忙说。

“很简单,如果按照这份谈判方案,最后贵国将获得近二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尤其是还包括了一座真正的大城市,还有整个次大陆上最富饶的土地之一,而阿萨姆不但没有收获,反而会丢掉一块近六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很显然是极不合理的,我们在谈判时候要尽量争取,把北岸地区要回来。

但如果要不回来,我们也不好再打下去,毕竟联合国都介入了,还是需要给联合国面子的,另外我想你们两国人民肯定也不愿意再打了。”

杨丰说。

阿尤布。汗和阿萨姆代表点了点头,天竺人是咬着牙硬撑,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果明军不打,他们肯定没有能力再打了。

“所以,我们不妨暂时让出这块土地,而由巴基斯坦,从自己国土上分一块给阿萨姆作为补偿,比如说芬尼河以东这一块儿。”

杨丰指着地图说。

好吧,阿尤布。汗又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这是他为自己要的。

芬妮河以东,也就是以吉大港为核心,孟加拉地图上东南角的那块小尾巴,这里是纵贯阿萨姆的公路起点,但港口却是巴基斯坦的,以后阿萨姆人正在全力以赴修筑的这条大动脉,却必须把入口开在巴基斯坦人手中。当然这条大动脉幕后操纵者是杨丰这个大家都知道,也就相当于以后杨丰在阿萨姆无论干什么,先得给巴基斯坦交过路费,这他肯定是不乐意的。

如果把这地方划给阿萨姆,那这条大动脉才算完全控制在杨丰手中。

“但元首阁下,吉大港可是东巴基斯坦最重要港口之一。”

阿尤布。汗笑着说。

“那简单,港口对你们来说无非税收,这座港口每年税收分一半给你们,这不就可以了吗?”

这倒可以考虑了,那块土地除了吉大港,基本上也没什么有价值的地方,而给阿萨姆实际上就是给杨丰,谁都明白和天竺人的战争没完,大家休养生息一下肯定还得接着打,那时候还得必须依靠杨丰,以这种方式巩固双方同盟无疑是非常划算的,再说巴基斯坦一下子夺取这么多地盘,也的确不好不分出点来,吃独食可没什么好结果。

“元首阁下,我想议会会认真考虑的。”

阿尤布。汗笑着说。

杨丰也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样就可以了,阿萨姆的出海口就有了,他的军事基地也有了,更重要的是,就算以后再出现孟加拉,也不用担心阿萨姆缺少外部威胁了,这个国家发展下去,肯定会是次大陆最富裕的国家,但实力增强后却容易不受控制,如果周围的穷邻居全部磨刀霍霍,那他们也就只能死死抱着大明的大tui了。

第一七六章柏林空运

真纳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什么,他很清楚,在这场战争中巴基斯坦得到的太多了,光一个加尔各答,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杨丰和阿萨姆人不眼红反而不正常,一块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已,绝大多数还都是热带雨林,只有吉大港这一座真正的城市,给了!

就这样,在完成幕后交易后,联军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谈判提案,天竺军队无条件退出占领的巴基斯坦领土,退出克什米尔,退出占领的阿萨姆共和国领土,退出占领的海德拉巴王国领土,并向联军赔偿军费五十亿美元,归还抢劫的海德拉巴王室财产,向英联邦所属巴基斯坦自治领割让西孟加拉,向阿萨姆自治领割让东北边疆区…

总之,完全以胜利者姿态提出自己的要求。

同样,天竺联邦也拿出了自己的谈判提案,联军无条件撤出侵占的西孟加拉,海德拉巴等天竺领土,克什米尔在联合国主持下进行公投决定未来地位,北岸地区同样在联合国主持下进行公投决定是否独立,联军向天竺赔偿军费二十亿美元,并且归还抢劫的海德拉巴土邦尼查姆所有财产。

总之,他们也是以同样的胜利者姿态。

至于剩下的…

谈判桌上扯皮。

就在谈判正式开始的同一天,美英法三国在普鲁士的占领区,正式开始发行B记马克,普鲁士国家重建迈出了最重要一步。

遥远的东方,无论是大明帝国还是各战区正在执行任务的普鲁士雇佣军,无不为此欢呼雀跃,杨元首更是下令,所有在大明帝国服务的普鲁士人放假一周供他们发泄兴奋之情。

然而仅仅两天后,他们的欢呼戛然而止。

苏联宣布在苏占区发行D记马克。

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普鲁士的确开始复国了,但可惜却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东西对立的两个。

“这是必然的结果,史达林不可能允许普鲁士的统一,我担心的是他可能还会耍别的花招儿。”杨丰端着酒杯很是睿智地说。

他特意把手下的主要普鲁士军官,工厂负责人。大学的教授们全邀请过来,亲自为普鲁士的重建举行酒会以示庆祝。

“元首,您担心的是?”

曼施坦因皱着眉头说。

“很简单,别忘了柏林在苏占区腹地,别忘了。那里还有一半是美英占领着,如果你是史达林,会放弃这块儿实际上已经含在嘴里的肥肉吗?”

“但入侵西柏林就等于和美英开战,史达林不可能这样做。”

“入侵?为什么要入侵?如果是西柏林人民自愿加入东德不就行了吗?”

“不可能,元首阁下,柏林人民对苏联人恨之入骨,他们不可能投靠史达林,东柏林是无可奈何,因为苏军驻扎那里,但西柏林可是驻扎美英军队的。他就算想耍什么花招儿也不可能。”

凯塞林笑着说。

“元帅,不好意思了。”

杨丰笑了笑,伸手从他手中拿走了酒杯,紧接着又把他最近的酒杯,菜肴,点心全部远远拿开,又示意其他人各退一步,凯塞林还没明白过来,马沙尔忽然醒悟,惊叫了一声:“封锁!”

“你看。很简单,把通往西柏林的公路,铁路,总之所有交通全部切断。食物,燃料,一切生活必须品全部掐断,现在可是马上就到冬天了,寒冬柏林的风雪中,您觉得那些米国人不列颠人还能在那里待多久。他们主动撤离了,那柏林不就全是史达林的了吗?”

杨丰淡淡的说。

他刚说完,胡好急匆匆跑来,一脸凝重地说道:“元首,刚刚接到驻尼德兰大使电报,苏军封锁西柏林!”

“啊,看来我跟史达林倒是心有灵犀,几百万柏林无辜民众啊,他是准备让这几百万人来当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了。”

杨丰继续装着逼说道,他早就已经知道了,史达林会在今天开始行动,看着四周普鲁士将帅们愕然的表情,他紧接着又问道:“所有道路全封锁吗?”

“是的,所有道路,公路,铁路,运河全部封锁,连电力供应都切断,只留下了三条空中航线保持开放。”

胡好说道。

“啊,看来史达林还不如我,如果换成我就干脆连空中通道一块儿关闭,加兰德将军,给您一个新的任务。”

“元首请讲。”

“带着空军一半运输机,连咱们租用的那些不列颠运输机也抽一半,装上鱼肉之类高热量食物,再装上御寒衣服,直接飞往欧洲,飞往柏林,史达林不是还留下了三条空中通道吗?他大概还不知道,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他那点小技俩算个屁。

另外,你,去告诉尼德兰大使,请尼德兰政府帮我转告史达林,如果他给我这个面子,那么我会解除对苏联船只的南海航运封锁,如果他敢拦截我们的运输机,那么他的太平洋舰队,就准备好葬身大海吧,话说我忍他那几艘破船已经忍得很久了!”

杨丰很是霸气侧漏地对胡好说。

在他周围,所有普鲁士将领全部肃立,就像面对小胡子一样向他庄严地敬礼。

至于酒会当然不用再开下去了,空军总参谋长加兰德立刻返回指挥部,从前线开始往回抽调运输机,大明空军有八十架约克式,抽回一半就是四十架,租用的不列颠运输机总共三百架,抽回一半是一百五十架。不过绝大多数是C47,只有少量约克式,毕竟这东西不列颠空军中数量其实并不多,但一百九十架运输机一次依然可以空运至少八百吨各种物资,虽然数量不多,但绝对可以说是大手笔了,近两百架运输机啊!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些运输机不可能直接一下子飞到柏林,尤其是必须照顾那些C47相对较短的航程,它们必须先回来装上物资。

这些物资里面,食物倒是次要的,哪怕不装也行,因为可以到欧洲后采购,但保暖的羽绒服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