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系江山-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控,就算在城里,也能到处看到宣扬多数党理论的人。”

白克尔翻看着这些东西,眉头越皱越紧,的确俄国的情况比美国人想象的还要糟糕,或许出兵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是美国偏偏没有做出决断,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人独霸远东吗?

“该死!”白克尔猛地一拍大腿,也不知道是在埋怨国内的官僚,还是在讨厌日本人。

白克尔想了一会儿之后,突然看到了眼前的张廷兰,这个年轻人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在远东的地面上,并不是只有美日两方,还有奉军的力量,这是一场三方之间的博弈。

中国虽然是最弱的一方,但是只要争取到了奉军的支持,美国就多了一个制衡日本的筹码,想到这里,白克尔也明白了张廷兰为什么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了,他已经看透了这步棋,美国必须加大支持奉天的力度。

现在中美之间因为大豆的问题,已经有了不错的互动,只是在最后的关头,美国人耍小聪明,想要独吞利润,结果奉天才转而和日本达成谅解,让小鬼子解套了。

想到这里,白克尔也有一点后悔,要是早早的看到现在这一步棋,在大豆的问题上就应该和奉军合作到底,把盟友关系确定下来,那样凡事都水到渠成了,可是现在就有些麻烦。

“张,我认为奉军应该在远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防止多数党蔓延,也避免日本人独霸远东。”

“我们当然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不过也必须看到,奉军目前有着各种困难,我们缺乏足够的武器,也缺少足够的军费,要想担负起这么艰巨的使命,还有很大的困难。”

毫无疑问这已经到了讨价还价的时候,白克尔眼珠转了转,然后说道:“我可以说服美国政府,提供一百万美元给你们,然后再提供一万杆步枪。”

张廷兰一听价码,顿时就把眉头皱了起来,美国人这是把奉军当成了普通的军阀啊,就凭着这么点东西,就让奉军帮着美国干活,简直是痴心妄想。

“总领事先生,日本政府也找到了我们,希望奉军能够配合他们,你要知道日本人购买了大量的俄国债券,多数是用远东的资源抵押的,他们为了不让自己的投资失败,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而且日本人开出的价码可比这个要高得多了!”

张廷兰索性将一切都摆在台面上,美国不拿出足够的利益,别想让奉军给他们办事。

“张,你不妨直接提出要求,我会认真考虑的。”

“我听说美国的雷明顿公司和西屋公司替沙俄政府生产了大量的莫辛纳干步枪。”

“没错,的确有这个事情,你需要我们提供一大批步枪么?”

“不!”张廷兰微微摇头:“我希望你们把生产线都搬过来,奉军需要的是自己生产的能力,战争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我们不能自己生产,那就根本不可能担负起对抗俄国多数党的使命。”

白克尔一听张廷兰讨要生产线,顿时也是一惊,奉军果然和其他的军阀不同,竟然盯上了武器生产线,有了生产线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这的确比起购买几万条枪更实惠,可是白克尔也深知国内的情况。

美国人本身就是后起的列强,因此对于其他落后国家有着强烈的提防,非常反对向中国出售机器技术,当然也不只是中国,日本也在美国的限制之内,美国人的炼钢冶金设备是严禁出口远东的。

现在张廷兰直接讨要生产线,更是超出了底线,白克尔将脑袋摇晃的如同拨浪鼓一般。

“绝对不行,美国可以向你们提供大量的武器,完全可以做到源源不断,你们没有必要自己生产武器。”

“中美两国远隔重洋,而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可不能拿着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如果不能获得稳定的武器供应,奉军很难承担起和俄国人作战的使命。”

白克尔也知道张廷兰说的在理,可是向中国出售武器生产线的事情,在美国的国会肯定不会通过,而且美国的统治层也不愿意让中国壮大起来。

“张,我劝你不要想这些不现实的事情了,美国可以提供给你们十万条莫辛纳干步枪,或者是更多的贷款,但是武器生产线是绝对不可能的!”

白克尔的态度十分坚决,可以说是斩钉截铁,张廷兰一看情况,也知道自己有些急躁了,美国人对后起国家的防范还是非常严密的,根本不愿意提供生产线,双方的谈判只能陷入了僵局之中。

送走了白克尔之后,正巧张作相从吉林赶到了奉天,他这次过来就是准备和张作霖商讨一下俄国的问题,现在边境线上有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究竟该如何应对,必须有一个章程了。

张廷兰和老爹见面之后,自然也把事情说了一下,张作相手里头拿着烟袋,嗒嗒的抽了几口,然后说道:“拙言,当初我们还在绿林的时候,有一次没有了粮食吃,就让一个大户给点孝敬,可是他们不愿意答应,结果第二天晚上,我们就把他们家都洗劫一空,人都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想让美国人拿出好东西,不能求着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到疼,这样才能让他们老老实实把东西送到你的手上。”

仔细听着老爹的话,张廷兰也在不断的思考,突然眼前一亮,点了点头:“爹,还是您老高明,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看来还要多跟您学学!”

“你小子脑筋够灵活,想的也够全面,能够看清大局,这一点很好,比爹强。不过你有一个问题,就是心肠不够黑,在国内你这叫爱惜羽毛,但是和那帮洋人打交道,就要什么手段都用上。”

作为一个老江湖,张作相的提醒还是非常有用的,远东的棋局牵扯到了方方面面,自然正面和美国人讨要,不能成功,那就从侧面下手,在背后推美国人一把。

张廷兰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道:“爹,这下子我有主意了,下一步就该美国人哭着喊着,把生产设备送过来了!”RS!。

第四百零二章虐杀侨民

俄国革命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力,原本矛盾重重的各方势力,也都暂时搁置了心结,开始盯着俄国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日本人已经开始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出兵干涉。

奉军也是同样如此,加快了调动的脚步,在大军北上之前,还要把各种准备工作做好,最主要的就是两样,一个是粮食的问题,一个是军火供应的事情。

自从推行了农场模式之后,东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度的提升,最主要的是农场保证了政府的税收,能够把该收上来的都收到手中,再加上推动了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老百姓都把大量剩余的粮食卖给了政府。

东三省都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仓库全都装得满满的,有大米小麦,也有高粱棒子面,为了应付数量众多的粮食了,各地陆续都建立了大量的仓库,粮囤整整齐齐的,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看到了这些粮食,谁都感到了踏实。

张廷兰和杨宇霆正在检查一处临时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大米和面粉,全都是今年的新粮食,有不少搬运工来回往来,正准备把这些粮食运走。杨宇霆随手打开了一袋,检查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拙言,这些粮食质量上乘,不光能供应军队,怕是还有大量的余粮,可要卖个好价钱啊!”

“邻葛放心,本来俄国人的经济在战争之中,就濒临崩溃了,现在又接着打内战,农业已经破坏的差不多了,不论是哪支军队,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而且列强要干涉俄国之后,从东北运粮也是最方便,最经济的,粮食可是咱们手上的一张好牌。”

杨宇霆也点头称是:“有拙言这个头号奸商在,我看谁都免不了要挨宰。”

很多时候,粮食这个武器只要用好了,能产生比起枪炮更好的效果,甚至能够左右前方的胜负走势,而且还能通过粮食,从美日的手里头换来需要的东西。对此张廷兰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这段时间,送到前线的粮食已经达到了三百万担,另外还有五百万担陆续运上来,囤积在了铁路沿线的仓库,只要需要。也随时可以运到前线。”杨宇霆笑着说道:“两年前奉军还是缺衣少食,刚刚过了两年。我们的的实力就有了飞速的提升。东三省的确是一块富饶的沃土,如果全部开发起来,咱们绝对有对抗列强的本钱。”

“没错,东三省的确潜力无限,最缺少的就是和平发展的环境,这次俄国出现内战。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至少要把北边的威胁解除大半,然后就能全力应付日本人了。”

视察完了粮食之后,张廷兰又马不停蹄的见了兵工厂和钢铁厂的负责人。陶吉平、熊梦远、陈启铭、夏寒、邝景扬、范旭东等人全都赶到了。

“在前段时间,我就向大家发出了邀请,希望让你们总结一下各自的管理经验,思索一下得失。我们有了初步的工厂基础,但是如何发挥出工厂全部的潜力,就要靠大家的聪明才智,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想法?”

邝景扬的资格最老,一听张廷兰的话,他率先说道:“革新管理体制,其实一直都在做,拙言此前已经废止了工头,对工人设立了详细的奖励机制,这就是很好的改革,下一步的该如何改革,我以为还是要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内行领导外行,要增加工厂的自主性,避免政府过多的干预。”

“邝先生,我驳您一句。”一旁的夏寒突然开口说道:“减少政府干预并非什么好事情,如果是在欧美,工厂众多,大家互相竞争,脱颖而出的就是最优秀的企业,这当然无可厚非。这是我们现在不一样,每一类工厂几乎只有一两个,因此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光靠着企业自己干,绝对行不通,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敌人是占有天时地利的列强,没有政府的规划支持,我们肯定没法支持。”

别看夏寒只是一个年轻的小辈,但是也的确讲出了一番道理,邝景扬听完之后,也忍不住点点头,笑着说道:“的确有理,是我疏忽了。”

范旭东在一旁也开口说道:“就在三天前,侯德榜先生他们也从美国回来,我仔细询问过美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侯先生提到过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尽可能的把工序划分的细致一些,每个工人只负责简单的几道工序,这样能降低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我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奉天的企业必须弄出一套严格的标准,探索建立生产流水线,不只能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张廷兰听着这些人的议论,也频频点头,他们也都用心的准备了,而且也切中了关键,不过张廷兰还有一点想法,他们都没有提出来。

“各位,一个企业分成管理层,技术人员,一线工人,三个团体,该如何处理这三个团地的关系,我认为才是一个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的工厂管理层说了算,有些类似于封建衙门,让外行领导内行,最后闹出了很多问题,就像汉阳铁厂,开滦煤矿等等洋务企业都是如此,这些企业一直以来,也是半死不活,根本没有办法和西方企业竞争。”

张廷兰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洋务企业的弊病,大家也都频频点头,事实也的确如此,邝景扬在一旁说道:“拙言说的没错,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主张要用专业人才来管理工厂,不能让企业变成衙门,汉阳铁厂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

“嗯,引入人才我当然非常赞同,但是我还是不是还忽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