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8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们不一样,都没什么架子,所以一来二去就和大伙混熟了。

这帮新朝的官老爷,几乎天天都坐在农户家的炕头上,和大家聊家常,还为大伙讲故事。每到冬天的时候,村子里的农户都闲的蛋疼,如今有人给大伙讲故事,这帮农户当然愿意来凑热闹。

几个新朝的官老爷走到哪户人家,屋子里都围得满满当当,听着对方讲故事,一听就是一天,一个个都听得如此如醉。(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救救我们胡家吧

这些老百姓眼里的新朝官老爷,其实就是远东派到各地的基层管理干部。每个村子设立一个中队基层组织,配有一名中队长和一名指导员,还有四名小队长,以及一个班的火枪民兵。

因为公司暂时并不想过分刺激中原传统的封建士绅集团,所以公司对各地的基层中队布置的任务也非常简单。

那就是做好各自单位的人口普查工作,并在当地进行详细的考察,为以后的工作做积极的准备。还要在当地进行初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宣传公司的各项政策。

远东基层管理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地老百姓对这些新朝的官老爷,也从最开始的敬畏,变成了后来的尊敬和信任。

现在远东的基层管理干部,对村子里的每个农户家的情况,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甚至能叫出所有村民的名字。而且通过村民对当地的乡绅地主、里长和粮长等人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地的乡绅地主对远东设在各村的基层中队,都是抱有极大的戒心。但是目前各地基层单位,并未对他们造成威胁,所以双方表面还都能维持一个比较和谐的局面。

各地的士绅地主对公司基层单位天天和底层的那些穷苦农户混在一起,都是嗤之以鼻。新朝的官老爷,不与他们这些乡绅搞好关系,天天和一帮泥腿子混在一起,简直是没有尊卑,成何体统。

所以在基层单位进驻各村的初期,他们也从最开始的紧张,变成了干脆不理不睬。任由公司的基层管理干部和各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

直到公司在入冬前,为中原各地百姓挨家分发了两袋粮食,而执行奋发粮食任务的正是各地的基层管理干部,这才让各地的士绅地主们再次紧张了起来。

分到粮食的老百姓,无不对远东基层管理干部感激不尽,纷纷跪在他们的面前磕头,并感谢新朝体谅百姓。

这也使得远东在中原各地的基层中队,在当地老百姓的心里树立了威信。原本就与当地百姓相处融洽的远东基层管理干部,从此以后,也真正的取得了农户们的信任。

接下来传来了远东控制区的消息,那些在官地为朝廷种地的佃户,如今每年的地租只有两成,足足比他们低了将近一半。

所有佃户听到了这个消息全都目瞪口呆,他们第一个感觉的就是不信,但是村子里新朝的官老爷证实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两成地租对这些底层的农户们来说,那意味着一家老小能填饱肚子,每年秋收前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举家逃离,大伙都想逃到那边享受到两成的地租。各地的士绅地主迫于无奈,只能将地租降到了三成左右。

但是所有的佃户,却并不感激那些地主。他们知道地租之所以能降下来,全是朝廷将地租降至两成的原因。

所以大伙现在都感觉现在这个朝廷,也就是那个什么中华国,确实是真心体谅所有底层贫苦百姓的。和前朝大明相比,还是如今这个新朝好。

以前村子里那帮新朝的官老爷,总是跟大伙说,中华国以后会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吃饱穿暖,还能家家户户的孩子有书读。

对于这些话,原本农户们听了都是一笑而过,根本没当回事。他们都穷了几辈子,天天起早贪黑的辛勤忙碌,可到头来还不是连肚子都吃不饱。就更别说让家里的孩子读书了,随便找个先生,光是拜师的束脩他们就拿不起。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现在地租真的降下来了。如果明年的年景好,那一家老小就再也不会挨饿了。

公司在各地的基层管理干部,也趁此机会加大了基层工作的力度,经常召集中队的农户,组织他们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远东的基层管理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还经常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困难,使得现在村子里的农户,遇到什么困难都去找村子里的基层干部。

胡大成站在村口的一间新建的院子外面,已经徘徊了很长时间。他身上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棉袍,在凛冽的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几次鼓起勇气想进去,最后还是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正当胡大成准备转身离去的功夫,院子里走出了一个穿着棉大衣的汉子。这人正是远东在这个村子的基层中队的中队长李海。

他看到正要转身离开的胡大成,连忙喊道:“大成兄弟,你这是……”

胡大成转身看到了李海,一咬牙“噗通”的一声,跪在了李海的面前,咣咣的磕了几个响头。

“大人,求您帮帮忙,借我点银子……”

李海连忙把胡大成从地上搀了起来,笑着道:“大成兄弟,到底怎么了?”

“我家的小三从昨天晚上就病了,直到现在身子还滚烫滚烫的,我想带着孩子去镇上找个郎中看一看,可……可我家只剩下几十文,连看郎中的钱都不够,更别说开药了。

大人,我今天求您借点银子,利息什么的都好说,以后若是我还不上,咱家大丫头模样还算周正,等过几年她大了,您尽可以收了抵债。我胡家这一辈可就剩这一根独苗了,求大人行行好,救救我们胡家吧。”

李海了解胡大成家的情况,前几年因为大旱,五个孩子饿死了俩,现在只剩下两个丫头和一个儿子。

胡大成就指着三小子以后传宗接代呢,所以平日里把家里的老三当成宝。这次老三得了急症,可把胡大成急坏了。

想到这里,李海转身走进中队部,把指导员和几个小队长招呼了出来。大家了解了情况以后,连忙套上马车去胡大成家把孩子拉上,向镇上的大队部驶去。

公司在每个基层大队部都配了一名卫生员,在基层支队还配了一个卫生所。而且还储备了各种应急的药品。

李海他们都是从辽东过来的,目前辽东的医疗系统已经非常的完善,像胡大成家孩子这样的情况,根本不算什么事情。(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基层卫生建设

远东公司设在基层各个村子简陋的中队部相比,公司设在各县的基层大队部,功能就要完善的多。

大队部除了配置大队长、教导员,还根据各地的情况,配置了多名基层文化教员、基层卫生员和兽医、基层农业技术员和基层维修小组,以及一个排的火枪民兵。整个大队部人数大约五十人左右。

每个大队部还设有一个物资仓库和一个粮食仓库,负责储备各个中队的粮食等物资。另外,还有一个设备维护车间,主要负责各个中队的维护修理工作。配备了各种简易设备和必要的工具,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供紧急情况下使用。

中队长李海和中队的其他几名干部,赶着马车来到了县城的大队部。此时胡大成家的孩子已经烧得非常严重,把胡大成急的都快疯了。

他看到李海并没有把孩子送到县里郎中那里,而是直接抬进了大队部的卫生室,顿时就有些急了,连忙拉住李海。

“大人,咱家小子已经快不行了,还是赶快送到县里的郎中那里吧……”

李海摇了摇头道:“大成兄弟,我们大队部就有卫生员,先让他看一看。孩子已经病得这么严重,县里的郎中开的汤药怕是救不了急。”

他说完就抬着孩子进了卫生室,然后大声的招呼大队卫生员。大队长和政委正在组织大队部的员工开会,听到李海的喊声,呼啦一下都从会议室涌了出来。

卫生员小王以前在辽东,做了三年的基层卫生员工作,虽然医术不见得好到哪去,但是处理个急症热症的,经验倒是非常丰富。

小王首先对孩子进行了一番检查,然后才长出了一口气道:“孩子只是发烧,我给他注射一剂退烧针,等温度下来再吃些药,然后在这里观察几天看看。估计没什么大事。”

他说完就为孩子注射了一针,胡大成还是头一次见到西医疗法,看到对方拿起针扎自己家的孩子,顿时就急了。

“喂……你怎么扎我孩子啊,哪有你这样的治病的,我们不治了……”

说着就要冲过去制止卫生员小王为孩子扎针,李海他们一帮人连忙拦住了他,对他苦口婆心的劝导,可是胡大成已经失去了理智,大家只好强行控制住了胡大成。

惹得胡大成声嘶力竭的破口大骂,最后民兵排长走过去,正反抽了他几个大嘴巴子,然后又是一顿怒骂。大队的几个干部趁机做他的工作,这才让胡大成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虽然对方说没事,可他哪能放得下心。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卫生室的外面来回走动,自家婆娘自从生下了小%三,身子骨就越来越不好,这些年肚子再也没了动静。

前几年大旱,老爹、老娘和大哥一家人都饿死了,他家里五个孩子饿死了俩,如今就剩小三这一根能替胡家传宗接代的独苗,若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他胡家岂不是要绝后了。

胡大成越想越憋屈,最后干脆蹲在了地上,挺大的一个汉子,竟然双手捂着脸哭了起来。

李海他们也不想再劝了,任由胡大成在那里呜呜的哭。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只能报以苦笑。他们都理解胡大成,当然大家刚到辽东的时候,还不是和胡大成一样。

直到小王从卫生室了走了出来,一直备受煎熬的胡大成,这才“呼”的一声从地上站了起来,腾腾几步来到了小王的面前,握住小王的手,满脸期待的喊道:“咱家小%三咋样了?”

小王甩开胡大成的手,没好气的说道:“你自己进去看看吧……”

胡大成听了急忙冲进了卫生室,发现儿子已经睡着了。孩子高烧熬了一宿,早就疲惫不堪。退热针把温度降下来以后,又吃了些药,现在正美美的进入了梦乡。

小王到底年轻,因为胡大成刚才骂了他几句,现在心里还有些生气,所以对胡大成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但是他当然知道轻重缓急,对那个孩子的病情,他倒是不敢懈怠。他笑着对大家说道:“孩子的病情已经控制住了,再吃两天药估计就能痊愈了。”

大家听了他的话,心里都不由得松了口气。这次若是能治愈胡大成家的孩子,对大队以后的工作,绝对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个时代,底层的穷苦百姓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遭遇灾年,再就是家人染上疾病。只要摊上这两件事,对于他们来说,就意味着家门败落,甚至是家破人亡。

虽然公司军委会数次组织各部队的卫生队,深入到大明各地的基层农村,为广大穷苦百姓义诊。可是公司的医疗系统人数毕竟有限,根本无法顾及整个中原地区。

远东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几年了,但也无法一下子培养出大批经过系统教育的专业医生,为了解决基层卫生工作,只有培训一批略懂医术的卫生员应急所需。

尤其是这个时代,因为医疗卫生系统极其落后,底层广大穷苦百姓并不注意卫生,所以得病的机率也更大,就需要公司培养大批基层卫生员解决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