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乐道士-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天气还挺冷,我们晚点走更好。”

“是道爷晚点走,没你什么事。”

“我们说好了的!”

“胖子,带你离京真的不合适。就算杨采薇不需要你陪伴,你毕竟是大齐皇帝,在契丹人眼里,你就是一头肥羊。如果耶律宗全扣押你……”

孙蒙乐了:“他没本事扣押朕,因为——我会飞呀。”

秦行之盯着孙蒙:“你是铁了心要当电灯泡对吧?”

“没错。”孙蒙毫无愧色。

秦行之叹口气:“那好吧。贫道本来打算,带着怜儿她们,一路慢慢欣赏风景,顺便装个逼露个脸什么的。可你这不着调的皇帝非要跟着,走到哪儿都明晃晃的,别再闪瞎了地方官的眼,而且时间也不宜拖太久。所以……我决定,咱们飞着去契丹。”

“什么意思?”孙蒙不解。

飞,对他孙蒙来说当然没问题。可秦行之虽然能创造高手,他本身却没任何修为。再说了,沈怜儿就是个普通人,白牡丹本事也有限,都飞不起来。

若是让熊六梅、胡一菲抱着飞,那也不符合度蜜月的悠然气氛,更像是落荒而逃。

秦行之指指外面:“坐飞船嘛。”

孙蒙愣了愣,说道:“那岂不是还得带大内高手一起走?人多倒是热闹,可你秦行之度蜜月,恐怕不愿被外人打扰吧?”

秦行之气笑了,这胖子也知道度蜜月不宜被外人打扰,你死活非跟着道爷,莫非你就不是外人?这逻辑,想想真是……让人冷汗直冒。

“其实用不着带大内高手。”秦行之解释道,“你和熊六梅都是先天高手,老道是聚元期修为,狐狸精更厉害,你们任何一人都能轻松驱动飞船。当然,长途航行,飞船还需要进一步改造。”

孙蒙设想一下乘坐飞船从杭州府一路飞往契丹,沿途百姓震惊膜拜,顿时怦然心动。

够显摆,够威风!

不过以孙蒙对飞船的了解,那玩意儿有防护阵固定,已经足够坚固了,长途飞行还需要什么改造?

“很简单,现在的飞船尽管好玩儿,却不够豪华。我们去契丹,是旅游而不是逃难,船上增加一些生活设施,什么酒吧、餐厅、娱乐室啦……至少,卧室得有吧?而且还不能只弄一间。”

秦行之扳着手指盘算起来。

第432章你有几分把握

秦行之没怎么认真反对,就接受了考官这个职务。

如果仅仅是为难读书人,小道士才没兴趣呢。再说了,他很清楚,作为考官之一,他的意见只是参考,不可能决定一个举子的成绩,除非他强烈坚持。

“强烈坚持”,这四个字十分重要。

能坚持黜落一个举子,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若是深得圣宠的恨天伯,看中了某个举子,非要把他给提上来。做“省元”也就是省试第一,可能主考官死活都不会同意,但前三名之下,前十名以上,大家应该能给他个面子……吧?

沈学习要参加这次科举,作为姐夫,有这个机会不利用,那他就不是“帮亲不帮理”的小道士了。

至于说公平公正?抱歉,跟道爷有交情的人春风得意,这就是天下最大的公平。

隔天,秦行之带沈怜儿去丈人家显摆。

话说沈怜儿自从出嫁,平时一般不回娘家,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去。秦行之劝过她好几次,然而沈怜儿有自己的观念。在她看来,无论多舍不得父母,成亲后她的家都是伯爵府,而不是沈府。

就像没人能阻挡小道士和孙蒙瞎胡闹,人的三观一旦确立,不管正确与否,别人是很难轻易改变的。

不年不节的,小夫妻忽然回娘家,沈半城顿时大喜。

让沈怜儿去后边和母亲说话,沈半城陪女婿喝茶。

“岳父,让学习小弟休息一下,出来扯几句淡呗。读书这种事,讲究劳逸结合,闷头苦学效果并不好。你比如贫道,就从没正儿八经读过书。”

沈半城笑着摆手:“各人条件不一样。”

你不用考科举,自然无需苦读了。

沈半城其实误会了。秦行之说的是梦中世界,也就是前世的自己,身为学霸,主要精力用来玩耍,在学习上有自己独特的技巧,并不需要太耗费精力。

当然,这些技巧,大多数只适应于梦中世界的课程,大齐读书人用不上。

秦行之坚持道:“沈家乃书香门第,岳父应该清楚,读书只是入仕的手段。您想,等学习小弟中了进士,那是要进入官场的。您现在就该让他学着接人待物,以后才能在官场应酬自如嘛。”

沈半城乐了:“承您吉言。不过中进士哪有那么简单?大多数人考半辈子都不一定中第。学习这次也只是尝试一下,老夫不指望他一次成功。”

秦行之笑而不语。

屡试不中?那是他们上头没人。

沈半城沉吟了一下,心想女婿发话了,也不好置之不理,于是吩咐下人:“去把少爷叫来吧。”

下人答应一声走出客厅。

工夫不大,沈学习从门外走进来,分别给沈半城和秦行之见礼。

小道士观察了一下,沈学习的精神头不错,并没有疲劳过度的迹象。想想也正常,毕竟他好学,当初在三江县是出了名的。读书做学问有各种技巧,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喜欢”。

例如孙蒙,因为喜欢玩儿,愣是学会了秦行之教的许多后世数学知识,能看图纸,掌握阿拉伯数字,甚至还能解简单的方程。

三人聊了一会儿。

秦行之随便找个由头,把自己是本次科举的考官之事透露出来——来沈府就为这个嘛。

父子俩十分诧异。

“贤婿,你以军功封爵,应该属于武将吧?”沈半城对官场还是挺了解的。武将做考官,不是说不行,但自古以来文臣忌惮武将,这种口子他们不可能轻易开。

秦行之微笑:“岳父此言差矣,小婿理论上固然是武将,可我文学方面也是极有造诣的嘛。我的诗词传唱大江南北,我发明的话剧正在各地巡演。总之,贫道文武双全——这可不是我自封,文良纯亲口说的哦。”

沈半城反驳不能。

小道士的诗词水平确实厉害。恨天伯的事迹逐渐在大齐传开,他以前写的那些诗词,也慢慢被人挖掘出来。这么说也不对,其实诗词早就出名了,只是以前大家都没确定作者是恨天伯。

特别是迎娶熊六梅和白牡丹时的那首“明月几时有”,说是震惊天下读书人,一点都不夸张。

事实归事实,可汉人都讲究谦虚谨慎,小道士悍然自夸,让沈半城相当不适应。

沈学习崇拜的看着小道士:“姐夫的诗词,的确天下无双,当得起文武双全四字。”

秦行之很欣慰:“还是学习小弟有眼光呐。就冲你对姐夫的评价,贫道怎么着也得帮你考中进士。”

沈学习茫然:“这种事……怎么帮?”

“作弊呗。”秦行之挥手。

“啊?”沈学习愣了愣,顿时急眼,“万万不可!春闱大比旨在为朝廷取士,岂能靠作弊过关?若是小弟才学不足,宁肯再多读几年书。”

“你呀,图样图森破!”

秦行之看向沈半城:“学习小弟年轻不懂事,您是过来人,应该明白这次机会难得。小婿特意过来,就为显摆……啊呸,不对,为了让您心里有个谱。这么说吧,学习小弟中第是板上钉钉了,您没必要逼迫他苦读。”

沈半城讪笑:“其实学习从不需逼迫。”

“那更好。”

“不过老夫也认为,靠作弊中第不妥。贤婿啊,你的一片心意,我和学习都懂。然而读书人腹中有正气,弄虚作假,愧对至圣先师。”

秦行之眨眨眼:“有这么严重么?”

“正所谓君子不欺暗室,若是心术不正,读圣贤书还有什么用处。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即使能入仕做官,对大齐、对百姓也有害而无利。老夫固然希望学习能一举中第,但投机取巧,君子不为也!”

沈学习满脸钦佩的看着父亲。

秦行之似乎明白了。

也许是因为中原没出现过完全沦陷异族的悲剧,读书人没被人当成牛羊牲口荼毒,尊严没被彻底打翻在地,胸中还保留着足够的傲骨。他们也有私心,但总体来说,逼格……节操满满。

比如文良纯等人,能成为朝廷大佬,如果说他们心机不够多,不是老狐狸,谁信?

小道士和孙蒙联合起来瞎胡闹,大臣们可能拿皇帝没办法,要治区区一个小道士还不简单?然而读书人的节操,让他们无法做出太过没品的事,只能在规则范围内,采取比较温和的手段。

秦行之叹口气:“是小婿考虑不周……”

“贤婿说哪里话?你毕竟是道士,对读书人的事不了解,也是很正常的。”

如今沈半城一点都不忌讳秦行之的道士身份。

飞船时不时绕京城飞行一圈,这神奇的宝贝,别人可能想不到它和小道士有关,作为秦行之的岳父,沈半城敢发誓,这绝对是小道士搞出来的。

他从未怀疑过秦行之师徒有真本事,换不来荣华富贵的本事,毛用没有。但小道士用事实证明,他的本事绝不仅仅是降妖捉怪,这样的道士,荣耀着呢。

沈学习回房继续读书。

客厅内,沈半城犹豫再三,终于开口道:“贤婿,作弊的事,你有几分把握?”

“咦,您不是不同意吗?”秦行之愣住了。

沈半城打了个哈哈:“学习认死理,先前当着他的面,老夫自然要维护读书人的声誉。老夫年轻时也读过许多年书,深知考取功名有多难,有这个机会,我怎会不动心……”

秦行之大乐:“原来岳父方才都是装的。”

“也不能说装。”沈半城分辩道,“如果年轻几十年,老夫也跟学习一样,绝不肯投机取巧。我这辈子一事无成,老天垂怜,给了我两个孩子。学习好学上进,但科举这种事,并非才学足够就能成功。我不愿看到,他跟我一样,屡败屡战,最终把雄心壮志磨得一干二净,颓然放弃。贤婿能帮忙又肯帮忙,老夫为何要推辞?”

说得再好听,其实沈半城的想法没那么复杂。

他是个相信公平交换的人,而科举,则是最不符合公平交换法则的玩意儿。

不是说你刻苦读书,就一定能金榜题名。

许多人读书不可谓不苦,大半辈子耗在科举上,到头来却一事无成。你可以说他们是死读书,没什么真才实学。然而即使才华横溢,如果和主考官理念抵触,一样也会被黜落。

因此沈半城当初才及时回头,安心做他的富家翁。

不是他不想中第,实在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这和他的人生信条极为冲突。

当然沈半城也很清楚做官的重要性。他沈家能雄踞三江县首富宝座,正是因为祖上有人做过官,积攒下一定的人脉。

如今有机会走后门,沈半城当然没理由拒绝。

秦行之笑道:“小婿懂了。至于把握嘛,如果我说百分百,您信么?”

小道士暗笑,读书人也许胸有正气,可自己这位岳父大人,他真算不上纯粹的读书人。

沈半城沉吟:“本朝科举采用糊名之法,考官阅卷看不到举子的名字,除非约定暗记,否则难度还是不小的。学习不肯作弊,让他使用暗记,老夫不知如何开口啊。”

“完全没必要。”秦行之摆手。

本伯爷是道士嘛,有优势不利用,那根本不科学。道爷分分钟弄出道“透视符”,咱节操合格,不用它偷窥,可拿来看破卷子后面的人名,完全不算个事儿。

第433章道士天生爱玩火

大齐科举考试采用糊名制。

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唐朝,但直到大齐才真正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