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的问题切中要害,世界之大,难道就真只有这两种模式吗?是以他话语刚落,各部的官员都看向陶成章,他略略细想,道:“还有一个国家是在这两种模式之外的,那就是丹麦。丹麦也是地少人多的国家,其运用机械却很多,虽然那里牧业很发达,但也能证明农业并未只有机械化或化学化这两条路可走。不过,”陶成章特意看了学部尚书蔡元培一眼,很无奈的道:“丹麦的模式,我姑且称之为农业科学化。但这要求全民的素质到达一定的高度,在教育没有普及、国民素质没有提高之前,我国实行农业科学化根本不可能。”

‘啪啪啪啪……’蔡元培的掌声最先响起,虽然还没有轮到他做报告。但明显他已经按捺不住了,他忍不住道:“之前建设五十六个项目时,财政是向军事倾斜的,现在战争结束,是不是要以教育为重点。开始普及小学教育?”

之前所决定的初小教育市场化,实行下来虽有问题,但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道德洁癖的学部官员总觉得这有辱斯文,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评价很低。可杨锐只看结果,督察院下属审计局的报告对教育市场化则多有肯定,认为初小教育市场化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源办学,而不完全依靠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使师资力量的压力大为减少;

同时,从经济收入上看。师范毕业生因为执教高小和高中,社会地位、工资收入都能让人满意,而废科举后的那些秀才童生,以及那些留日学生,终于不在无所事事,有了一份正当职业。考出一个初小毕业生虽只给七两银子,可实际上学生家长年节时多多少少还会送一些粮米鱼肉,这就使私塾老师的收入比之前估计的好得多,乡间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对此趋之若鹜。真要说什么缺点,那就是那些旧士子多信儒家。教的多是千字文论语之类,待到考试的时候才教授学部指定教材,这也算是儒教信徒对政府的一种软抵抗。

见蔡元培再提小学教育普及,民部的秋瑾也道:“确实是要由政府来普及教育。不然很多私塾都不收女学生,长此以往,女子还是不识字。”

杨锐记得以前算过,普及初小就要一亿两,若是连高小也算上,那要两亿两不止。土改赎地要钱,工业化要钱,修铁路要钱,哪有那么多钱搞普及小学,再则现在读书人这么少,小学生就相当于后世的大学生,一年一千万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当不了官那岂不是要全国大乱,以综合的眼光看,教育必须紧跟经济发展,两者必须匹配。

秋瑾出声附和,挑起整个话题的陶成章道:“我有一个提议,不管怎么普及,我都建议要在小学教育中加上农技教育。农业化学化,那最少要农民知道氮磷钾,农药,以及它们的使用,底层农会会员识字率很低,就是识字也不懂化学;再说中学录取比例很低,那些没被初中录取的学生回家后这些知识都能用得上。”

陶成章说完,蔡元培正要开口赞同的时候,会议主持虞辉祖敲了敲桌子道:“如果诸位对焕卿报告的内容没有不解之处,那农部这边就到此为止吧。”虞辉祖一说,蔡元培只能是住口了,而后虞辉祖再道:“下面请运部盛大人作报告吧……”

运部是大部,盛宣怀拉上来只是个牌坊,他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是以除了当初在回收邮政权时全力以赴,其他的时候大多是打哈哈,不过看到杨锐这边确实是不计过往,加上自觉年岁不久,估计是想在临死前办些事情,今年以来倒是有为起来。

随着他老迈的一声清咳,各部尚书中第二难懂的报告被念了出来,他的大意是赞同户部所提的特许经验模式,就是担心民间是不是有那么多钱投入铁路建设——他还不知道铁路特许经营权的初衷是为了土改后回收地主所得的首付现金,他的建议还是铁路由国家出资建设最好,特别是干路建设,刻不容缓;至于现在正在修的西域铁路,他认为如果财政允许,应该从日本聘请筑路工程师,多处开工,尽早把铁路修到伊犁……

西域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历史上这条铁路修了十年,但减去因特别原因造成的耽误,若像成昆铁路那样不惜血本,那在神武十一年是能抢先开通的,而且中华政府修铁路极为吊诡,那就是根本不需花时间勘探,直接按照后世地图修即刻,一定错不了。

记事本上把盛宣怀报告中的关键内容、特别是从日本请工程师一事记下后,便已经到了下班时间,虞辉祖宣布散会,回到后宅的杨锐想着章太炎的报告和陶成章的报告,虽然在陪着寒仙凤散步。但对她的娇语根本就有一句没一句‘嗯嗯啊啊’,寒仙凤见他如此也不责怪,男人想的都是国事,不理就不理吧。

月亮还没上来的时候。管家却说徐尚书来了,杨锐回去一看,发现徐华封正眉头紧锁的坐在客厅,等杨锐进来,他才回过神道:“竟成。听了焕卿的报告,我可怎么也放不下啊。”

“呵呵,我也在想。”杨锐笑道。不过他想的不光是陶成章的,还有章太炎的。

见杨锐也赞同,徐华封神色稍微舒展了一些,道,“其他我都想,我就想建设那么多工厂,造出来的东西卖给谁?俄国还有可能吗?”

之前商议的是想把工业品卖给革命后的苏联,但越来越觉得海参崴对苏联重要性的杨锐逐渐对这个想法开始失望。这其实是对的。伟大的列宁同志在后世有一句名言往往被世人所忽略,那就是‘远东虽远,但确是我们的。’真选择和苏联友好相处,最多能花大代价将外西北南部,也就是中亚失地拿回来,但远东,那是绝不可能的。

徐华封之前受杨锐影响,但他昨天看了国际形势通讯上所摘取俄国报纸的文章,见俄国人宣称宁愿失去波兰也不能失去远东,当下就对以后的中俄交好开始怀疑。真要是两国交恶,那工厂可就白建了。

将烟卷在烟盒上顿了顿,再缓缓的点着,第一口烟吐出来后。杨锐才说道:“难!如果没从沙皇手里要到远东,那只会和革命后的俄国交恶。”

“那沙皇不可能答应是不是?”徐华封追问。

“嗯。很难,皇帝不是政客,每一块地都是他的肉,割了会心疼。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外东北的俄国人收买也好、驱赶也好,反正全部弄走。之后三四年间,和日本人一起填个一两百万人进去,造成既成事实。”杨锐说着现在仅能想到的办法,然后道:“最后在建立一个远东国,这样就避免了两国直接冲突,而这个远东国,如果人口都是亚洲人,那政府的主导权将最终被我们所掌握,海参崴将是商业港,可以租借给俄国。这就达到了阻止俄国在远东驻军的目的。”

“远东国?”徐华封念着这个奇怪的名字,殊不知这就是历史的远东共和国,当时列宁因为不想和日本直接对抗,便曲线救国了一下,杨锐反复考虑着历史,感觉这是唯一一个能不和苏联交恶,又能防止苏联驻兵远东的办法。

“对,远东国。要是没有从沙皇那里达成割地协议,那这是最后一个不交恶的办法。当然,仗还是要打的,可那是远东国在和俄国对阵,和我们没关系。”杨锐道。

“这样啊,”徐华封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半响后他道,“俄国的军队不是不能打吗?”

“呵呵,华封先生,那你看满清的军队能不能打?”杨锐明白他所指,当下反问。

对比着现在的复兴军和以前的清军,徐华封不由点点头,杨锐再道:“中俄两国,是这块大陆上真正的强者,真要举国开战,那就不是几百万对阵几百万了,而会是上千万对阵上千万。远东我们一定能赢,可西域呢?开国的时候西域有两百一十七万人口,汉人只有十四万,这两年鼓励汉人西去,大概有三十万吧;中亚那边,有七百万人口,俄国移民大概在两百万,俄国不需要动员欧洲部分就能吃定我们了。”

“所以着急着往那边修路?”徐华封道。西域铁路已是一号工程,所有资源都往这边倾斜。

“是啊,修好了铁路,部队过去,还能打一打,没铁路那真可能会一退退到甘肃。”杨锐道,远东和中亚的事情他不想再谈,当下问道:“如果和俄国交恶,工业计划确实是要做出调整的,焕卿那些话我想了很久,还是极有道理的。我不是说农业化学化,而是说农业才是工业之母,扶持农业,不但能繁荣轻工业,也能带动重工业,这条工业化路径是对的,可我们的底子太薄啊。要想实现工业化,那可不是三十年能完成的。”

“我想的也是这个路径问题。”徐华封道,“陶焕卿说的没错,工业必须依附于农业或者矿业才能有大发展。而要扶持农业,一是提高亩产,再是加强物资流通,竟成你不是说‘要想富,先修路’吗。这交通和亩产是相辅相成的,不然粮食打多了,最终只能烂在地里,所以说,铁路要建,河道要清,公路也要修。”

“公路?”杨锐很吃惊,运部也有公路计划,但杨锐没有细究。

“是啊,公路。当然不是天津到京城这种柏油马路。而是普通的石子路,这个只要在农闲的时候由县乡政府修筑便可,财政上是要拨款,但大头还是当地政府通过国税局筹集。咱们真要让农民增收了,那多收一些税并无大碍。”徐华封道,“有路才有车,美国不是有福特车,那我们就造三轮车。”

徐华封如此说,杨锐顿时失笑,可不想他却很认真的拿出一份资料出来。道:“这是太原柴油机厂几个大二暑期实习生,领头的叫支秉渊,设计了这么一款车,你看成不成?”

徐华封拿出的是几张图纸。最后才有一个照片,那样子一看就让杨锐亲切无比,这不就是后世的时风农用三轮吗。他笑着道:“手扶拖拉机都要到一百五十两,这三轮农用车多大马力,怕要三百两不止吧?”

“他们造的是四马力,后来马力不足。就换了一台八马力的柴油机。你知道的,柴油机关键是还是喷油泵贵,我没让人细算,但真要大规模生产,并像福特车那样彻底简化,成本还是能降到两百两的。”徐华封说完再道:“竟成,你也不能太低估农民的钱袋子了,直隶农村的一户中等人家,每年能收两千多斤粮食,一百多斤棉花,加上副业和做工,一年下来收入也是有五六十两的,如果能分期付款,加上化肥增收,这两百两的农用车还是能买不少的。

再有,我把工业制成品考虑透了,这不就是钢铁吗,说到底还是人工工时。比如在美国,美国汽车厂工人干一天活,能拿两点五美元,可我们呢,半个月能拿二点五美元那就了不起了。一辆车也就半吨多钢,二十多两银子,除了原料,剩下的成本就是人工,只要我们的效率能和美国人一样,那成本就能是他的十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同样是造福特车,只要效率一样,我们人工成本只是他的十五分之一,他卖五百美元一辆,我们卖四十美元就够了。”

徐华封的成本算法很是新颖,冶炼业会因为矿山位置、埋藏深浅、矿质的不同而造成成本的不同,但当矿石变成了钢铁,那剩余的事情无非就是将钢铁变成零件,便最终组装,这其实就是人工。现在中国技术工人稀缺,所以工人工资比美国不是更低而是更高,但这是可以解决的,只是生产规模呢,福特一年可是造二十万辆车的……

想到此,杨锐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