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0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如果新政府能保证列强的利益,那列强未必不会答应,他们在乎的是不是自己侨民的安全,和既得利益是不是受损,只要能……”虞自勋此时寄希望于地方自治,反倒喜欢一地一地的占领、步步紧逼满清之策。

“竟成当初回答我,好像说:要想一步步推翻满清、统一华夏,只能是小说家胡编乱造,种田是绝对没有希望,哪怕他们把屁眼卖给洋人;而要想打垮有洋人支持的满清,不说革命军没有合格军官、连武器弹药也只能用黑火药步枪、更没财源,这种军队和流寇没有什么差别,就是能打过,天下也四分的。”蔡元培道,

“后来有一次开会说到国际形势,他才道:自德国庚子前后连续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始,英国就一直在编织一张网罗德国的大网,英日同盟条约看上去是对付俄国,其实是针对德国,因为俄国一旦在亚洲得到扩张,那对欧洲那一侧的压力势必减轻。试想如果日俄在朝鲜对持,俄国还有多大精力在欧洲压制德国?只有把俄国打回去,德国的北面才会有巨大的压力。

之后的英法条约则堵住了德国的南面;英俄条约则堵住了东面;意大利站在那边并不重要,因为地中海是被封锁的;当然,那时候奥斯曼还在摇摆观望,可谁也没想到开战后他居然会因为一艘战列舰倒向了德国。

既然从庚子年开始,英国就织网封锁德国,那在欧洲的事情未确定、也就是德国还没有投降之前,英国禁止任何人、任何势力在远东捣乱。哪怕你许诺再多、条件再好,欧洲的事情没有解决,无暇东顾的英国生怕动乱会引得俄国再次东侵,又怕日本、美国会趁机抢夺势力范围,万一远东的动乱使得他苦心经验的对德包围网出现漏洞,围堵德国失败,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所以远东的任何动乱都是英国所不容许的。

所谓的占领一地建设一地,只是文人的妄想。军队没有训练,怎么打仗?没有合格军官,怎么打仗?没武器弹药,怎么打战?没有军费——那怕像严州那样没收富户也支撑不了多久——怎么打仗?洋人会彻底的围死你,同时他会不断的贷款给满清,到时候不打,就是围,也会让你撑不了几年。

所以竟成说‘光复战争慢不得’,三个月没有稳定全国,我们就没有对英国讨价还价的资格;半年内没有稳定全国,那就只能受英国摆布;一年内没有稳定全国,那就……,上台之前就被英国打下去了,所以当时要实行代议制,争取各省立宪派的支持,以求三个月内稳定国家。”

壬卷家与国第八章遗愿

蔡元培回顾着辛亥旧事,说不出的感慨,杭州举义后他就一直被关在牢里,也正是因为没有参与其事,之后他才一直在悉心了解复兴会后来是如何席卷天下的;而杨锐,不少时候也会提到开国前的旧事,经年累月下来,杭州以后发生的事情,他反倒比一直在海外的虞自勋清楚。

“那中日战争呢?”虞自勋听完他的陈述,好一会才问道。“既然英国不想远东发生动乱,为何又支持日本和俄国……”

“战争快要爆发,但究竟什么时候爆发,谁也不知道。当时中德之间越走越近,一旦中国也加入同盟国,那英国的远东殖民地、印度等地,将全在同盟国的威胁之下,英国的打算估计是先解决东方,而后再解决西方,所以才驱使日本攻我;俄国那边除了英国,德国也是怂恿的,因为俄国一旦占领满洲,他北面的压力又能大减。不过根据俄国革命时从彼得堡搜出的外交资料显示,日俄对满洲和东北战前就有约定,这一次再也不是日俄战争那样的死斗,彼得堡认为只有二十万人就能轻松解决战斗。”

蔡元培道,他说罢不由再叹,“杨皙子说的没错,这世界就是战国时代。战国时弱国可是要看强国脸色的,宁得千军万马,还不如魏国的丞相或秦王给一句话。辛亥前的我国,除了沪上江南局、湖北枪炮厂能造大炮外,其他地方最多能造枪,可造枪也是要进口钢料的,火药更不必提。你看复兴军陆军的设置,炮兵第一,机枪第二,打仗据说就是大炮加刺刀,没有炮、没有炮弹,拿什么和满蒙新军拼命?能走到这一步,哎,不容易!”

“可既然能走到这里,就会想着能不能走到更远的地方去。”虞自勋接过蔡元培的话茬,“但再往前走,就会掉到悬崖下去,签订中日同盟条约便是掉下悬崖的开始。”

“这又怎么说?”蔡元培对国内以往的事情清楚,对当下的局势却不那么清楚了。

“美国人非常不满意中日同盟,参议院对是否要批准华盛顿海军条约起了非常大的争执,最后是四十九票对四十六票,两票之差使得条约通过。”虞自勋道,“之所以能通过,是因为竟成放弃了所有主力舰,也承诺不造战列舰,只保留航空母舰。孑民,以你对他的了解,这是真的放弃海军,还是假装放弃海军、而寄希望于新兵种,就像当初的装甲师一样?”

“放弃海军当然是假的。”蔡元培笑。面对强敌,杨锐擅长的是侧翼迂回,这是他坐镇杭州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当时他掌握着起义军的命运,不得不研究杨锐以期模仿。

“对,很多美国海军将领、参议员也觉察到了这一点,这种让步其实是放弃现在、豪赌以后。但哈定政府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届政府,国务卿休斯又得过且过,所以事情才变成这样。”虞自勋道:“其实这不是好事,如果美国一直施压,竟成未必敢和日本签订同盟条约,而不和日本签约,他就没有力量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孑民,你知道吗?在远东我们能颠覆之前的秩序,那是因为一个‘远’字,如果是在近东,比如奥斯曼,要想做到这种地步,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现在已是我中华最佳之时期了,若是想再进一步,联合日本挑战英美,其结果只能是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英美不仅仅是英美两国,它是用数百年时间所营造的世界秩序。复兴华夏之说,只是一个濒死文明受西洋文化刺激的回响,这是不可能会成功,我们最多保留自己的字、保留若干传统,而后纳入这个世界体系。竟成所做的一切,就是带着这个国家,韬光养晦、左右逢源,目的是想另建一套秩序。可最终这只能是徒劳,我们复兴的太晚太晚了,若是提前两百年,哪怕是提前一百年,也许还有机会,可如今一切都太晚了。”

蔡元培从来没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现在听虞自勋说,不由问道:“自勋是说我们打不过英美?”

“这不是打不过打不过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体系为英美所操纵的问题,他们信仰同一个上帝,不管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又都是白人,一旦大战,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人种对决,中日两国能对抗整个世界?中日之资源能与全世界资源竞争?中日之科技能与全世界科技相比较?中日之钱财能与全世界相抗衡?

事情逾来逾明显,战争打的其实就是钱。我国去年GDP为两百六十亿华元'注121',日本则只有一百三十三亿日元'注122',加起来总共为三百九十三亿华元,也就是一百九十七亿美元不到。不说这其中工业GDP占多少,单比美国七百多亿的GDP,就差了三分之二强,而英国GDP、法国GDP,欧洲GDP,这些通通没算。中日合盟以挑战欧美,他正带着大家朝这条路上走,并美其名曰‘复兴’,呵呵……”

军国大事蔡元培是少有了解的,GDP更是一知半解,他想抓稻草一般的道:“可美国的报纸不是说英国代表团极力赞扬我国放弃主力舰、支持签约吗?英美之间也是有矛盾的。”

“英美是有矛盾的,英国希望在太平洋西岸给美国找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就是中日同盟。有人牵制中日,那么她南洋的殖民地、印度殖民地、中东殖民地就安全了。”虞自勋道。“但这只是国与国的谋算,如果中日不是为了争夺殖民地,而是挑战整个世界秩序,那英美就会联合起来,用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黄祸!”

“那俄国呢?”蔡元培想到了北方的邻居,这一次据说是俄国高层率队访华,国内虽然并不重点报道,但从内部参考消息上他却知道,俄国的目的在于世界革命,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要搞世界革命,这才是欧美的死敌啊?”

“俄国是比英美更危险的存在!而且俄国在波兰被协约国军队、波兰军队,特别是当初被我们俘虏的十多万西伯利亚军打了回去。从欧洲战争开始,俄国就一直处在战争中,波兰一败,俄国已失去发动世界革命的最佳机会,现在他正在休生养息,据闻俄国因为内战饥荒,死了一千多万人。

俄国人若是休养生息好了,他是会进攻他之前就难以撼动的西欧,还是转身侵入我国或中亚波斯等国?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当我们挑战欧美之际,或是在挑战失败之后,俄国若趁机东进或南下,南北夹击,我们真的守得住吗?”虞自勋道。

他见蔡元培还在狐疑,再道:“孑民千万不要被俄国人骗了,俄国人若是刨去其白种白皮,里面就是一个成吉思汗时的蒙古人,而那时的蒙古人最为狡诈。甜言蜜语之下,全是数不尽的歹毒心肠。当初外东北划界时,趁着清廷被英法联军吓破胆之际,俄国以保护满洲之名,不但抢走了外东北,还将吉林、黑龙江的入海口全都围了起来。

甲午战后,又以共同防日为名,修筑了东清铁路,并强占旅顺军港;庚子事变,俄军抢夺杀戮最重不说,还准备将满洲变成黄俄罗斯,若不是日本……,正如你说的这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对德策略,所以英国怂恿日本对俄开战,如不是这样,说不定现在北京已是边疆了。

凡此种种,可见俄国人攻城略地,全然不像日本人那样死板,他不但会威吓敲诈,在要强硬的时候更绝不手软,如此软硬兼施,任谁都难以抵挡。如今俄国又变成麦克思主义的撒播地,除我国和日本外,欧洲、乃至美国都受到布尔什维克分子的沾染,处处都是罢工,若是俄国将麦克思主义渗透进我们,那会如何?

东南是英美、西北是俄国,我们正好夹正中间。若与英美交好以进攻俄国,那是无所惧的;可现在不是,这一次中日同盟其实是为了提防美国,再看这次俄人友好来访,竟成的策略明显是交好俄国以敌对英美。今俄国国力大损,当然有交好的可能,可等俄国元气恢复,她西面打不过,转而往东南开拓呢?赌场常常赢钱之人,久而久之就会有无往不胜之感,以为万般一切,皆在自己掌握,其实呢,世事变化无常,纵使是神仙,也不能没赌必赢。”

其他还罢,但说到俄国麦克思主义,蔡元培是极为恐惧的,他在出国前看到的布尔什维克报道实在是太多了,而在美国那几年,罢工又异常的频繁,报纸上常常提布尔什维克,想来这些必然和俄国革命有所联系。若是中国也有布尔什维克,也发生俄国革命那样的惨剧,他便是死也要拼死阻拦的。想到此,蔡元培道:“要怎么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事情正按部就班照竟成的计划在走。要想避免挑战英美失败、最后被俄国鲸吞的结果,只能用两个办法。第一,拆散复兴会执政的根基,也就是推行地方自治,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他不会同意,会内的既得利益者也不会同意;第二,让他下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