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10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日本’这个名词被日本报界捅出来,已经是大正七年中的事情了。这时候列强已经承认中国有权吞并俄属草原总督区以及外里海州,不想中国这个包工头这边签约,那边一转身就把一小半土地分包给了日本,国际上什么反应日本人不知道,可日本国内却是喜疯了。朝鲜和台湾失去后,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没了,可现在忽然冒出来个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新日本,之前的心理空虚顿时给补上不说,那些从朝鲜和台湾遣返回日本的警察、官僚立即有了新去处。

最重要的是,新日本和朝鲜台湾不同,那里地广人稀,原住民只有一百多万,清除俄国移民后,移民上千万人完全没有问题。于是,天皇授意、内阁首肯、军阀乐衷、财阀支持。加上那些眼里只有一份三分地的屁民,整个大和民族瞬间团结如一人,能打战的都排着队报名参军,不能打战的排着队争购战争债券。比当年中日战争时积极多了——那一次打赢了也就是赔款而已,这一次没打就拿到好处,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狗日的吃相那么难看,甚至有光着屁股游过海来抢的趋势,杨锐对此笑而不语。为鼓励日本移民。他要求西域铁路先暗中提价两成,而后票价对日本人八折优惠、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小鬼子则半价折扣;同时命令铁路沿线各车站内加注日语标记,以让小日本一路走好,抢劫愉快。

舆论的鼓动宣传、中国的友情好客,使得一车一车的日本人渡海东来、乘车西去,半年不到的时间,新日本居然冒出来十多万鬼子,这比日本陆军还多。

不过这十几万鬼子有不少是浪人、还有一些是破产过不下去农民,据说这些人一走,全日本治安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但这么一来,新日本的白俄、哈萨克人就遭了殃,只是这已是日本的国内事务,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再说,浪人们祸害四方,不但对清除白俄极为有用,打仗也可以当炮灰,这对统治中亚是有利的。

在收到西域总督杨增新邀请开会的通知后,日军参谋长田中义一少将就想着以日本目前的兵力。还不足以对俄作战,真要打,那务必要征召那些浪人和农民,不过到了司令部会议上。一看徐敬熙拉开帘子、亮出敌我态势图,他就发现对露作战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不是要进攻喀山,而是要进攻伏尔加河下游的察里津。

再看到作战计划中毫不含糊的敌情简介,他和寺内正毅、宇垣一成都极为惊讶,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更详细的情报了。这简直就是……复兴军难道在当地驻扎过?

日本人的惊异落在徐敬熙和杨增新的眼中,不过两人都不作什么解释,徐敬熙道:“情况就是这样,贵我两国要想以最小的代价达成目的,那就要在这个冬天占领察里津,不然等明年红俄恢复了元气,再打那就不是现在这个规模了。”

“关于明年,阁下是否有更确切的情报?”听说红俄明年就恢复元气,寺内正毅狐疑问道。

“欧洲瘟疫正在盛行,战争虽然暂时停止了,但再耗一年得不到胜利,德奥诸国一定会因为内部崩溃而战败。德奥一旦崩溃,那红俄不但可以废除布列斯特条约,西面的威胁也尽除,乌克兰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入俄国,我们再占领察里津就没什么意义了。”徐敬熙说道。“我们这一次作战目的很明确,就是控制红俄的粮食和石油通道,使其无法补给国内其的同时,也无法履行布列斯特合约,最终在德奥压力下不得不向我们求和。”

“如果他们一直坚持到德奥崩溃战败都没有求和呢?”田中义一问道。俄国实在是太大,即使打到喀山,那也只是俄国地理上的中心,要干涉、要消灭红俄真是太不好下手。

“真要是这样,那我们就再看看和其他几支白军、干涉军有没有联合作战的可能。如果有,那我们就联合这些白军、干涉军,和红俄决战,击败他们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徐敬熙道,“如果没有联合的可能,或者联合也没有胜利的可能,那我们就只有退出察里津,就在这里等待与红俄决战。我们如果胜利了,那一切都好说,如果是失败了,那……”

战败了那自然什么都没了,不过这实际上对日本而言损失不大,真要是尸山血海下来,那些财阀说不定会半途喊停撤退,但对于大正天皇、陆军以及日本民众来说,连续两次失败将彻底丧失振兴日本的希望,这是不可能接受的。

“那就干吧!”田中义一有些自作主张的说道,让旁边寺内正毅直皱眉。

“阁下,我军进入露国还要等国内内阁准允……”寺内正毅和蔼的说道,虽说是准盟友,但中日联合大规模入俄作战,总是要报备内阁的,所以作为司令官的寺内不得不提醒。

徐敬熙当然知道这个程序,他这边笑而不语时,总督杨增新说道:“寺内大人不必为难。我国总理此时已知会贵国驻华大使,简要的作战计划今日就会到达贵国内阁,以当今的形势看,这个作战计划九成九要通过的。我国的意思是。兵贵神速,既然俄国人不答应我们的要求,更是拒绝谈判,那此战就应当早打,且越早越好。”

杨增新说完。司令员彭清鹏又道:“寺内阁下,我军已经动员了,今天晚上部队就将上火车开往海港;骑兵军则已经越过南乌拉尔河,往阿斯特拉罕进发。我认为贵国军队现在可以马上动员,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等待贵国内阁消息的这段时间,部队甚至可以先开赴克拉斯诺沃茨克,毕竟在上船以前是可以撤回的。”

彭清鹏的建议无可厚非,不过简要看罢作战计划的宇垣一成还是有些担心的道:“阁下,露西亚真的到了这种地步吗?”他说罢又强调道:“我不是怀疑贵军的情报搜索能力,我只是对红俄统治下的……”

“惨无人道是吧?”徐敬熙微笑起来。他当时看到情报局递交上来的报告也是如此吃惊。

“是的,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布尔什维克也是革命党,他们……。”宇垣一成摇头道。

“谁说革命党就会比其推翻的对象好?”日本人拿出的这个理由让徐敬熙感觉很好笑,“历史不是谁最仁慈虽就能胜利,恰恰相反,是谁能最残暴谁就能胜利。布尔什维克能在俄国革命党中脱颖而出,除了他们善于利用舆论民外,剩下的原因就是他们最残暴了。”

徐敬熙笑着说完,他再看着寺内正毅和田中义一道:“三位请务必牢记:对布尔什维克的战争不必谈什么绅士风度和文明习惯。他们军队中虽有旧俄军官,但司令官对这套东西并不感兴趣;同时,也不见得要遵循什么国际法,一切都看对方的作为。如果对方有遵循国际法的做法,那么我们再遵循不迟。”

察里津之战的情况由朱建德上校的报告提交上来后,战争的烈度对于整个中亚司令部震动极大,所以徐敬熙做主将战争的耻度放低,基本可以说是为了胜利不顾一切。日本人这边虽然骨子里残暴,可他们现在还是英国的盟友。西化那么多年,还穿着西装循规蹈矩,所以徐敬熙不得不提醒。

交代完要交代的事情,战前会议就结束了。等到日本人走后,总督杨增新看着徐敬熙道:“情况真有这么情报上说的那么好?”

“嗯,就是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徐敬熙道。虽然是远征,可他对胜利满怀信心。

可杨增新一直负责政务,军事上的事情他了解不多,他再问道,“可惜察里津那地方我们铁路连不上啊,要不然战好打多了。”

“铁路连不上不是还有运河吗。”徐敬熙道。“伏尔加运河相当于四五条铁路,支持五十万大军作战根本没有问题。”

“可运河就不怕敌军破坏?水运虽好,可那边的情况我们不熟悉啊,一旦结冰那就麻烦了。”杨增新皱眉,他说罢又道,“可惜此地离察里津有几千里,大军没到怕俄国人就知道了。”

援助斯大林同志的粮食,一直是以援助波斯的名义运输的,真正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只有情报局、总参少数几个人。这一次收到总理大人决定动手的电报,杨增新战略上是认同的,可真打起来他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心。

“杨大人,前段时间运到波斯的粮食,临时调了不少去俄国。”徐敬熙揭开了谜底。

“有这样的事情?!”杨增新捻着胡子,吃惊下差点扯断,他忽然醒悟过来,道,“难道说,里海里的运粮船之前开到过察里津?”

“正是如此。”徐敬熙点头,他又看了正在倾听彭清鹏一眼,道:“情报局的一些事情比较保密,他们也是在前段时间调动运粮船的时候才知会我。俄国人买粮后,运粮船就挂着他们旗子从阿斯特拉罕溯河北上察里津,对于整条路线上什么情况、察里津什么情况,情报局都提供了详细的情报。现在俄国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我们此时出兵阻力最小。”

彭清鹏虽然知道俄国的情况来自情报局,却不想是这么得来的,他本还以为这是上次从部队抽调现役军火换来的情报。却不想原来是粮食。“看来我们的粮食不是那么好买的。”他有些自嘲的道,而后又问道:“现在土耳其人占领了巴库,他们把英国人赶跑了。我们一出兵,英国人又会缠上来要我们出兵巴库。你说怎么回绝才好?”

彭清鹏说完又道:“我的意思是只靠运河是不行的,如果能占领巴库,而后打通巴库到阿斯特拉罕、察里津的这铁路,那后勤补给就会好得多。”

“不!”徐敬熙立即反对,“考虑到……考虑到中亚穆斯林的情绪。我们不能和土耳其作战。”

徐敬熙的停顿让杨增新和彭清鹏感觉到了一些异样,他道,“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还有其他的原因。”徐敬熙并不否认,“德国现在正在大规模制造战车,也就是说,他们明年将需要更多的油料,土耳其人占领巴库后所运走的那些油料其实是运至欧洲交付给德国的。如果想要战争打久一点,我们就应该让德国获得足够的油,这样他们就能在西面对俄国维持一种压力,我们需要这种压力好使俄国妥协。”

“那英国人怎么打发?”杨增新想问的时候。彭清鹏先开了口。英国人被土耳其军队赶跑后,一个劲的跑来阿拉木图套近乎,甚至于俄国社会革命党人、亚美尼亚民族独立者也跑过来求情,他们希望中国对其进行帮助,俄国社会党人和亚美尼亚人是很好打发的,但英国人却不是容易唬弄。之前一直推说中国不能双两线作战,现在复兴军居然北上占领察里津,那之前的借口算是破产了,怎么应对英国以及协约国是一个大问题。

“他们之前不是支持布尔什维克对抗土耳其么?”徐敬熙也知道英国人的图谋,他们希望建立一个从伊拉克涵盖波斯一直到印度的殖民地。只是英国人什么都想要,也愿意出钱,可就是不愿意出兵,一开始想怂恿阿富汗。而后又怂恿波斯,最后没办法才求助于中国。“这件事情还是让他们去找外务部吧。我军作战范围只限于中亚地区,不包含高加索,现在进攻察里津只是因为两国边界争端,与欧洲战争无关。”

徐敬熙如此说,在未接到京城新的命令之前。杨增新和彭清鹏只得点头。英国人被土耳其人赶走以后,在中亚和西亚很多事情都要仰仗着中国,其他不说,他们在阿拉伯地区的粮食和弹药走的就是西域铁路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