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玩鉴定辨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型,仅稍有改革。明代的盘、碗、圈足放锝较宽,逐渐改变了元代大多数圈足内壁无釉的制作,圈足内外都施釉。宣德时的“宫碗”,口沿外撇,腹部较深,端重而实用,据近代传,至名正德时,有“正德碗”之称。宣德白釉茶盏,也是明代受欢迎的器物。

永乐、宣德时较典型器物有小巧玲珑的压手杯、壶、小壶等,另有带域外风格的双耳扁瓶、双耳折方瓶、天球瓶等。成化时总体倾向是小型器占多数,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罐是最典型器物。

正德时胎骨、造型比成化时厚重,除常见盘、碗外、较大型的洗、尊、花插等也多见。嘉靖执壶变化较大,颈部加长,肩部与底部收敛,圈足高而微外撇,壶腹部成扁形。嘉靖、万历时突出成就是大型花瓶、大龙缸的烧造。同时,各朝方形器等进一步发展,如方斗碗,方形多角罐,方盒、多层盒等。明代中后期,瓷器制品种类越来越多,如豆、屏风、围棋、笔架、水滴纸、镇纸等。

明嘉靖、万历时瓷塑最多,主要是仙佛的塑像。明代外销瓷中的“军持”,也从元代的造型演变为器身矮胖和乳头状的流。

(2)清瓷器主要器型:清代瓷在类别和品种上都比明代有所增加,主要可分为三类。属饮食类,盛器的日常用具——盘、碗、杯、碟、盅、壶、瓶、罐、洗、缸、插屏、枕、烛台等。属陈设玩赏类

——花瓶、花尊、花觚、桥瓶、插屏、花盆、花托、鼻烟壶和瓜果,动物像生瓷,各类仿工艺品瓷和瓷雕、瓷塑等。属于文具娱乐用具类——砚、水盂、印泥盒、笔筒、笔架、墨床、棋具、蟋蟀罐等。另外,还有各种仿古礼器,祭祀用具以及宗教所用各式法器。

清代瓷器造型,日用器皿大都沿用历代传统的式样,但官窑仿古盛行,有仿商、周朝青铜器式样,有仿宋、明瓷器造型的。如仿明永乐、宣德的青花鸡心碗、天球瓶、脱胎杯等,仿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民窑器有部分仿古瓷,但大多式样具有清代独特的风格。康熙朝瓶形制多变,有口小腹大的瓶,有口腹大小粗近的尊,口大腹小的称花釉或花插(特别小的花觚称为渣斗)。康熙朝时,具有特色的品种有棒槌瓶、油锤瓶、方瓶、凤尾尊,大多是民窑器。官窑器的名品有观音尊、柳叶瓶、象腿尊、太白尊、马蹄尊、苹果尊、笠式碗等。

康熙、雍正两朝都有仿明宣德和成化两朝器,但康熙仿成化多于宣德,雍正则仿宣德为主。雍正青花中,仿宣德大盘、鸡心碗、抱月瓶、玉壶春瓶、柏瓶多见,斗彩则以仿成化斗彩的天字罐、马蹄杯、鸡缸杯等为多。康熙时期出现的橄榄瓶、象腿瓶在雍正时流行。同时开始于雍正,流行于乾隆的牛头尊也出现(因器身满绘百鹿,又称百鹿尊等)。雍正瓷独特的风格是:很多器物的造型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例如,海棠花式、莲蓬式、石榴式、柳条式等。

乾隆时瓷器造型更繁多。天球瓶、葫芦瓶、牛头尊等极普遍。瓷制的各种文房用具,如粉彩笔筒、笔杆、镇纸、印泥盒、浆糊盒等,式样新异,精工细作。青花、粉彩的瓷制鼻烟壶和龙头带钩,香熏等服御,陈设器制作精巧。瓶类种类繁多,有双联、三联、四联直至九联瓶。另有壁瓶、轿瓶、转心瓶等。乾隆佛教八宝由平面图案变成了立体粉彩瓷器。乾隆多各种瓷塑,有各种人像瓷塑和佛教的达摩、观音等塑像,另有动物瓷塑多种(青蛙、鹦鹉、叭狗等)。乾隆瓷讲究雕镂和附加堆饰,如瓶类附螭耳、象耳、鹿耳、羊耳等。

来源:华夏收藏网

 明早期民窑青花麒麟纹瓷器的辨伪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既有画工繁褥生动的大罐、大盘、也有寥寥数笔勾勒的小盘、小碟。麒麟纹旁多带有火焰纹,周围饰有简单的花草纹。青花呈色根据瓷器的大小、粗精的状况呈现出多种特点,往往器型大、纹饰繁细者青花呈色蓝艳,略带结晶斑,胎质洁白细密,釉层晶莹透澈。器型小、纹饰简单者,青花呈色多为灰蓝,带结晶斑,胎质灰白间有杂质,釉层青亮,个别有生烧现象出现,青花呈色灰黑,釉色青黄(图一、二)。这些现象的出现,应与明代景德镇地区众多窑场中采用的不同制瓷原料、工艺水平及面对各类使用对象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古瓷仿制者也正根据这一特点大量仿制了多类档次的青花绘麒麟纹饰瓷器。

仿制水平高者,在各种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时有所见。一般古瓷收藏者所接触到的,多是一些中低水平的仿品,并以仿制民窑瓷居多,只要准确地把握了真伪两者的特点,仿品就不难鉴别。

现在仿品的胎质多系球磨机研磨,洁白细腻无杂质。釉色虽白中闪青,但同一器物上釉层薄厚处,釉色并无明显的深浅变化,且略显浑浊,无古瓷真品亮青的感觉,青花发色虽追求蓝艳,但蓝色浮于釉层表面,人为点染的黑褐色结晶斑更显呆滞。

仿品上的麒麟及辅助纹饰,有的尽管也达到了形似,与真品相比,仿品用笔迟滞的毛病一览无余(图三)。在收藏实践中,只要藏者多见、多上手各类真品,真伪对照比较,仿品是不难鉴别的。

今人与古人一样,对麒麟仍然充满了神秘的崇拜和企盼,尽管从来就没有人见过它,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中功名利禄的追求被神化成图腾和偶像,而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我们人类本身。我们改造着世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昔日古人在蒙昧和无奈中依附于神灵的庇佑,而我们今天如果仍在新建的楼堂馆所前把它们雕塑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恐怕这与弘扬传统文化是绝对不相称的。

来源:华夏收藏网

 名画鉴定一点通

中国书画界的权威鉴定家们在培训班上,向学员们传授了大量平时难以获得的书画鉴定秘要,都是专家们几十年辛勤钻研的结晶。记者记录下部分秘要。

辨识齐白石画作三要点

一、牵牛花

牵牛花是齐白石画作中常见的题材,也是众多作伪者模仿的对象。齐白石真迹中,牵牛花的花骨朵从来都是两笔画成的,但看起来像是一笔画的;而伪作中牵牛花的花骨朵一般都是一笔画成的。

二、灯台火苗

老鼠和灯台也经常出现在齐白石的作品中。齐白石画的灯台火苗都非常精彩,从来都是先用笔蘸上较浓的墨,再用小勺在笔尖上滴水,然后一笔成型,浓淡层次分明,这是他的特色。但作伪者往往达不到齐白石的功力,画火焰都是分两笔,一笔浓,一笔淡,或者是几笔画成。齐白石画虾的身子也是一笔成型,分数笔画成的都是伪作。

三、加虫

天津有三家造假作坊善于在齐白石的真迹上“加虫”。齐白石的画作一般是按尺卖的,他的画作又以草虫著称于世。一般行内规矩,一幅齐白石的作品上,有一只草虫,就要多加一尺画的价钱。比如一幅齐白石画的莲蓬真迹,价钱并不高,但如果在莲蓬上加五六只蜻蜓,价格就可能多出十五六万元。天津造假者尤其善于加蜻蜓。

李可染用乾隆御制墨

李可染的山水作品堪称一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作画时使用的是乾隆御制墨。李可染的山水用墨浓重,其墨色黑中透紫,紫中带亮。而仿制者考虑到成本,不会用乾隆御制墨。而现在的墨品质与乾隆御制墨无法相比,墨色与真迹区别很大,色泽发灰、发暗。社会上传说嘉德公司去年拍卖的《漓江胜境》是赝品,但其实是真迹。

张大千造假石涛

张大千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也堪称中国书画界的泰山北斗,但他造假画也是出了名的。

张大千喜欢明代石涛和八大山人的画作,他的造假工具中,有一整套雕刻精细的假的石涛印章。一般情况下,新盖上去的印章色泽会比较亮,张大千经多年摸索,找到了作旧的方法。他用酒精灯烤新盖上去的印章,让印油迅速挥发,看起来就像是旧的。这个方法非常管用,但需要高超的技巧。如果酒精灯离画太远,起不到作用;如果离得太近,就会把画烤坏。

张大千旅居巴西时,把这套印章带了去,并留在了巴西。现在这套印章落到了研究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专家傅申手里。

过去,国内伪造古画的作坊中,就有人用张大千的这种方法做旧印章。现在是否还在沿用,还是另有“创新”,就不得而知了。

逼真赝品多是画家老乡伪造

近现代书画造假有个特点:在某画家的出生地和常住地,伪造出的该画家画作比较多,而且工艺比较高。

比如,安徽造黄宾虹的假画水平较高,杭州的就差些;南通造徐悲鸿假画比较细致;北京、天津和香港造齐白石假画水平高,天津主要是伪造齐白石的工笔草虫。所以见到从安徽流传出的黄宾虹作品、南通的徐悲鸿作品、天津的齐白石工笔草虫,都要小心。

印章鉴定退居次要地位

以往印章是用来鉴定一件作品是否真迹的重要标志,但是当代书画鉴定中,印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现在作伪者经常用“精雕机”仿制艺术家的印章,这种印章盖在作品上,与原作者的印章极其相似,非常难以分辨。

尽管如此,鉴定者还是要熟悉画家在什么年代、什么类型的作品上用什么样的印章,作为佐证之一。比如,傅抱石在创作毛泽东诗词题材的作品时,常用的一枚印章是“不及万一”;李可染在创作类似作品时用的印章是“江山如此多娇”。

照著录造假假画进著录

现在拍卖行拍卖的假画中,最常见的是按照正规出版物上的原作仿制出的,让买家感到自己买到的是著录上的作品,有正规出版物为证。其实现在很多造假的人,把出版物上的名家作品用放大工程图纸的方法,放成原作大小,再铺在灯箱上仔细研究,反复临摹数月,直到学得像了,才制造出一幅假作品来,让人难以分辨。还有很多制假的人,先把复制的假画结集出版,形成社会影响力,然后再把假画拿出来卖,混淆视听,搞乱鉴定界的标准。

高科技造假专家难辨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造假者把高科技运用到假画的制作中。日本二玄社制作古代书画印刷品的技术非常高超,而且很有名,复制品的色泽与原作几乎没有差异。因为二玄社的印刷技术可以用来制作伪钞,日本政府经常对二玄社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现在国内有人用这种高超的复制技术,用宣纸印刷近现代书画,然后在印刷品上加墨色,这种做法令专家都难以分辨,成了当今近现代书画鉴定中的一大难题。信报记者王健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浅谈古书画的鉴别

中国书画艺术的传世品,灿烂夺目,浩如烟海。其中,真迹、赝品杂糅掺交,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鉴别其真伪,辨析准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