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恰恰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话难听。但绝对是好话,也是心理话。所以不论是许褚还是阎行等将,虽然经常挨训,反而怡然自乐。

时间久了,不管是最早被罗征以不光彩手段逼的卖身的许褚和赵云,还是后来不得不投靠罗征的高顺、阎行、张辽等将,都安下心来,心甘情愿的为罗征卖命。

至少作为一个主君,罗征对待自己的部属,还是能挑心窝子的。

而这一点,也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阎行和张辽都曾侍奉过其他诸侯,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罗征在帐下踱了一阵,揉着眉心问道:“伤亡统计出来了没有?”

贾诩道:“已经统计出来了,阵亡三百,轻伤五百,重伤四十九!”

罗征顿时眉头大皱,沉声道:“只不过攻城一日,伤亡就已近千,若举兵强攻,就算能把长安城打下来,本将军的四万步卒岂非要折损过半?”

众人皆默然不语,强攻坚城,历来都是兵家最为头疼的事情。

而这种真枪实刀的硬仗,也是最让谋士们束手无策的。

这个时候,就算智计再如何过人,再多的谋士也不如一个小兵有用。

罗征有些烦躁,强攻坚城实在非他所愿。

非为其他,实在是消耗不起,不是钱粮辎重。粮食没了可以再种,况且今年凉州玉米大获丰收,根本就不缺钱粮,而是人口消耗不起。

战争消耗的不是钱粮物资,大量的青壮人口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中原随便一州就有数百万人口,袁绍等人不心疼,那是因为治下人口基数大,就算战死一批士兵,最多给些抚恤金,再招募青壮训练就是了。

罗征没这么大的家底,不能不心疼。

凉州人口本来就少,虽说这两年用尽各种段,趁着关中战乱连蒙带骗,才将逃难的关中百姓大都吸引到了凉州,有了百万人口,但依旧远远不够。

这百万人口,就算老弱全都死于战乱饥荒,青壮汉子比例再高,也不过三四十万。

而这些青壮汉子,全都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如果消耗过重,只靠一帮老弱妇孺如何能耕田种地,干许多重体力活,一旦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根基就会不稳。

因此罗征才想法设法装备军队,尽量避免让麾下大军攻坚,以减少伤亡。

如今面对长安坚城,阴谋诡计没了用途,实在让他有些头疼和烦躁。

不过贾诩这老狐狸毕竟不凡,很快就想到了一条毒计。

刚想说话,不想却被高顺给抢了先。

高顺铿然出列道:“主公,末将愿率两千死士攻城,誓破长安!”

罗征闻言不禁侧目,“两千人就能攻破长安?”

高顺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这下所有人都忍不住侧目,军令状可不是乱立的。

还好众人都知道高顺众不妄言,否则真会以为高顺是狂妄自大了。

贾诩也闭上了嘴巴,高顺若真能以两千人攻破长安,这功劳怎也要让他拿下。

罗征略一犹豫,便断然道:“好,待来日攻城,本将军亲自为你擂鼓助威!”

高顺拱手应道:“末将遵命!”

众将则你眼望我眼,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想法,准备看看高顺如何以两千人攻长安。

次日一早,五更埋锅造饭,天还没亮就拔营而起,再次进至长安西门。

绵绵不息的牛号角声中,郭汜早已经来到了西门,立于城楼之上观察敌情。

为分散城中守军,罗征派出两路兵马,佯攻南北二门,只把西门留给高顺。

为壮军威,罗征更是登上鼓车,从鼓手手中抢过鼓槌,奋力击响了行军战鼓。

惊天战鼓声中,高顺身披铁甲,早已下马来到阵前,一声令下,两千纪律森严、军容整肃的步卒立刻越阵而出,滚滚杀奔长安西门。(未完待续。。)

第264章 攻破长安

“汉军威武!”

大军阵前,高顺振臂长嚎。

“战则必胜!”

两千甲士三呼响应,气势如虹。

虽然大汉已亡,但汉人不灭军魂并没有熄灭。

以前是为了大汉而战,现在却是为了大汉民族而战。

高顺一直在身体力行的影响着他手下的士兵,不管是昔日为大汉而战,还是如何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战,高顺和他带出来的兵都一如既往的意志坚定。

两千步卒装备精良,兵甲坚利,丝毫不比罗征麾下专司战争的正规军差。

实际上两万屯田兵虽然要耕田种地,但训练却一直都不曾松懈过。

在高顺这样的人手下当兵,士兵们也松懈不下来。

一有时间,就会被拉出去操练,甚至还要抵御匈奴人和凉州乱军的侵袭,虽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场,但也已经不是新兵蛋子,有了一定的战阵经验。

至于这两千步卒,更是不同于其他的屯田兵。

两万屯田兵中,这两千步卒不但接受的训练最为严格,甚至称得上是残酷,而且经历的战阵也最多,郭汜麾下的西凉乱军经常窜入北地、安定二郡劫掠,负责正面阻击的都是这支步卒,原本有三千人,大浪淘沙后,最终被高顺留下了两千人。

至于一应武器铠甲,更是被高顺拿来优先装备这支步卒。

可以说,高顺是彻彻底底贯彻了兵贵精而不在多的治军理念。

这两千步卒虽然是屯田兵,但却被高顺武装到了牙齿。

森严的纪律和如虹的气势。即便比之罗征麾下驻于陇县的职业军人都不差。

响亮的号子声中,在足足五千弓箭手的掩护下。两千步卒迅速冲到了城下,密集的盾阵悠尔向两侧分开。十架带着倒钩的云梯在第一时间被架上了头头。

“上!”

高顺招手一挥,第一个举着盾牌攀上了云梯。

城头上飞矢如雨,橹盾兵树起巨盾,挡在了最前面,其余的刀盾兵举着盾牌,结成密集的阵型,分毫不乱,牢牢的护住头顶挡住城头上倾泻而下的箭雨。

“砸,给老子狠狠的砸。”

城头上。有小校挥舞着手臂奋力嘶吼。

站成一排的郭汜军卒立刻搬起脚下的滚木擂石,举过城垛奋力砸了下去。

“停!”

高顺大吼一声,随手将环刀大刀挂在了云梯专门加装的钩子上,身子一缩,半蹲在云梯上,一手用盾牌护住头顶,一端撑在云梯上,一手死死攀住云梯的横木。

跟在后面攀爬的刀斧兵也是有样学校,死死的挂在云梯上。

砰砰砰……

城头上砸落下来的滚木擂石狠狠砸在盾牌上。从左侧方滚落。

高顺却毅然不动,甚至身子都没有晃一下。

其余的兵卒可就没有这等勇力,有几个比较倒霉的被砸了下去。

“上!”

等到城头上的滚木擂石稍歇,当即大喝一声。取了环刀飞一样的攀了上去。

跟在后面的刀斧兵二话不说,立刻取下环刀跟在后面爬了上去。

“好!”

中军本阵,罗征早已经来到了阵前。

当看到这一幕。不由狠狠击节叫好。

这一静一动之间,展现出惊人的纪律性和深入到骨子里的默契。顺着云梯往上攀爬的兵卒就好像一个整体,说停就能全部停下。只是这一点,就非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

数十上百人做到整齐划一不难,那些义仗队或许做的比这还要好。

可问题是,能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做到这一点,就十分惊人了。

至少以现在为止,罗征还没有见到过哪支军队有如此惊人的表现,这已经不是纪律的问题了,而是对于生死的考验,对死亡承受能力的挑战。

要知道,这可是血肉横飞的战场,而不是在过家家。

就算是罗征麾下专司战争的职业军人,也不会做的比这支步卒更好。

或许那支出身北军的精锐也能够做到,但那支昔日的精锐,如今不是被打散成为了最基层的伍长、伍长等底层军官,就是年龄大了打不动了,卸甲养老去了。

“真乃精锐也!”

贾诩目露赏赞,忍不住拈须赞了一声。

成英、张辽、阎行、许褚等将也不由自主的点头,目露惊叹。

罗征也连连点头,能把一支非职业的屯田兵带成这样,高顺的确有一手。

天下的武将很多,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委实找不出几个来。

罗征也做不到,因为这需要为将者身体力行,去不断的影响士兵,从而铸就真正打不垮的坚强意志和逢战必胜的无敌信念,而不是靠训练就能做到的。

高顺对自身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可以说有些变态。

这样的人,一万个带兵的武将里面也找不出一个来。

人的性格是天生的,不是想要模仿就能模仿的来的。

除了高顺,罗征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带兵的武将像高顺这样的。

历史上的武将千千万,或许有名将带出来的强兵也不差,比如前汉名将霍去病。

罗征带出来的兵也是百战精锐,比如三千旧部,同样有顽强的意志和无敌信念,但在纪律性和行动的充一性方面,可就比高麾手下的这支步卒差的太多了。

武将的风格不同,带出来的兵也不同。

不过毫无疑问,高顺的这两千步卒是一支精锐。

长安城墙不过三丈高,只是两轮滚木擂石过后,高顺就率先跃上了城头。五尺多长的环首大刀抡将开来,当即将扑上来的三名郭汜军卒腰斩。

等到后面的兵卒跃上城头。高顺已经杀出了一块可供落脚的地方。

“就地列阵,守住两侧!”

高顺大喝一声。雄壮的身子同时往旁边一让,左臂闪电般的探了出去,将刺空的几杆长枪全部揽了过来夹在腋下,然后猛的用力一送,扑上来的郭汜军卒立刻人仰马翻。

趁此机会,跃上城头的八名兵卒立刻分成两伙,一伙足足六人冲到后面,相互靠在一起一边用盾牌抵挡,一边死死守住阵脚奋力抵挡守城军卒的扑杀。

另一伙两人则冲到高顺身边。与高顺合力守住另一头。

越来越多的兵卒顺着云梯爬上城头,加入到了惨烈的厮杀中。

然而,郭汜军的反扑也是从所未有的猛烈,高顺虽浴血搏杀,亦感十分吃力。

好在越来越多的兵卒顺着云梯攀上了城头,总算稳住了阵脚。与此同时,其他十架云梯上负责攻城的兵卒也在军侯的带领下杀上了城头,与守城军浴血厮杀起来。

“杀,给老子狠狠的杀!”

郭汜眼睛都红了。这支步卒的顽强出乎他的预料。

本以为罗征依旧只是试探性的进攻,南北两门的攻城军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罗征派区区两千步卒能干什么。不想竟然连半个时辰都不到,就被杀上了城头。

更要命的是,还有越来越多的罗征军卒爬上了城头。

数百步外。中军本阵。

贾诩忽脸色一变,忙道:“主公。高顺将军既已稳住阵脚,可速命大军全力攻城。抓住这天载难逢的机会一战击破长安,如此则关中可定也!”

“请主公速速下令!”

张辽、阎行等将也纷纷请战,都看到了难得的战机。

罗征略一思忖,便断然道:“善,就依文和之言,传令大军全力攻城!”

“遵命!”

早有传令兵应声而去,登上高台以旗语传下军令。

激昂高昂的牛号角声和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冲霄而起,这是全面进攻的号角声,列阵以待的数万大军刹时沸腾了起来,在统兵校尉的带领下,迅速压上。

这个时候,长安城头上已经没有了飞蝗般的箭矢了滚木擂石砸下。

高顺稳住阵脚后,越来越多的军卒杀上城头,战争已经进入肉搏阶段,守城的郭汜军哪里还顾得上放箭和扔石头,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